2月1日才開放的南京海底世界水母館,發生一起神秘的「密室兇殺案」。
這兩天,美麗的澳洲斑點水母突然成群死亡,截至昨天凌晨,70多隻成年澳洲斑點水母無一倖免,全部身亡。這些水母雖然才展示一星期,但在後場已經飼養繁殖了近一年時間,不存在水土不服的問題。究竟是什麼讓這些水母突然之間集體喪命?
藍色「珍珠」香消玉殞
新亮相的水母館裡,澳洲斑點水母很搶眼:通透的藍色身體,傘部還布滿白色圓點。因此它還有個名字叫「珍珠」。不過,昨天記者來到水母館,已經找不著它的蹤影了。
「全死了,一隻不剩。」海底世界水族館館長朱祥一臉疲憊。兩三天前,飼養員就發現澳洲斑點水母出現了異常,胃口變差了,不肯吃東西,原本舒展的身體蜷縮成一團。緊接著,一批批水母陸續死了。
水母屍體撈出來之後,朱祥發現,傘部邊緣有一些異樣的點,好像被什麼東西蜇過。絕大多數水母都有蜇人的「本領」,澳洲斑點水母也不例外。難道它們起了內訌,彼此殘殺?但是,之前在後場飼養繁殖了近一年的時間,從來沒有發生過這種情況。難道它們染上了什麼病菌?可是化驗之後發現,不像是生病,而像是中毒死亡。
直到昨天凌晨,70多隻美麗的「珍珠」全部香消玉殞。
兇手是天草水母?
排查了各方面原因,朱祥最終得出一個結論:兇手很可能是天草水母。
這個說法讓人難以置信。記者看到,幾隻天草水母正在大大的玻璃缸裡悠閒地「跳舞」,眼前這種潔白得像天使的水母,怎麼會是兇手?而且,它們的「家」距離澳洲斑點水母的「家」,至少有一二十米遠。怎麼作案?
「它們有一個地方是相通的。」朱祥介紹,澳洲斑點水母和天草水母親緣關係比較近,所需的海水鹽度、溫度等都差不多。因此,水母館在設計時,就讓它們共用一個水循環系統,水系相通。
「水母靠觸鬚上的刺細胞保護自己,觸鬚碰到你的時候就會纏繞上去,同時刺細胞的囊中彈出刺絲,刺進體內,釋放肽類毒素,這是水母保護自己的方式。」朱祥說,哪怕觸鬚被扯斷了,甚至水母死了,殘存的觸鬚都可能蜇人。因此,極有可能是斷須上的刺細胞,不斷隨著水循環潛入澳洲斑點水母的缸裡,「殺」死了它們。「我們不少飼養員都被天草蜇過。」一不留神,手上就留下紅色斑點,雖然很輕微,但至少也得疼上好幾天。
兩月以後有望再見「珍珠」
成年澳洲斑點水母全部死亡,這對海底世界無疑是個重大打擊。不過,值得欣慰的是,新一代澳洲斑點水母已經在培育中。在後場的繁殖區,記者見到了這些小水母,身體完全是透明的,只有兩三毫米長,不過已經能看出水母的形態。
成年水母暴亡,怎麼會有小水母呢?
原來,水母的生殖方式十分特殊。生殖細胞會在體外受精,受精卵沉入海底後成為水螅體,如同珊瑚一般固定在巖石上。直到某種外力的激發,比如溫度、鹽度、光照強度等發生變化,水螅體才會發生裂變,分裂出成千上萬的碟狀體,即小水母。
朱祥介紹,他們當時從美國的水族館引進的正是水螅體。繁殖了一部分,還留下少部分水螅體保種。發現澳洲斑點水母開始成批死亡,他們趕緊對水螅體進行外部刺激。眼前的就是已經發育成碟狀體的小水母。預計兩個月左右可以長大,向遊客展示。快報記者 孫蘭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