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位於南京市太平北路附近的珍珠河,地處鬧市,承載著南京城諸多歷史。然而近日,有市民反映,河道北段的「珍珠橋」標誌牌突然被「調包」,換成了一個塑料材質的新名牌,寫著「北珍珠橋」。而原標誌牌上的「珍珠橋」是國學大家胡小石先生的手跡。橋為何突然換名?原標誌牌去哪兒了?
現代快報記者6月2日向多部門求證了解到,珍珠河北段的珍珠橋確實換上了新名牌,覆蓋住了原標誌牌,之所以更名為「北珍珠橋」,是想與歷史地名相吻合。
△市民在珍珠河邊散步
1.胡小石題字的標誌牌去哪兒了?
還在原處,被新名牌覆蓋
作為一條城市內河,珍珠河地處南京繁華的太平北路一帶,與雞鳴寺相鄰,聯通玄武湖水系,是南京人非常熟悉的一條河流。
曾任金陵大學教授,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文學院院長的胡小石出生於南京,是一代國學大家,他曾為珍珠橋親筆題字。而如今,刻著胡小石手跡的橋名標誌牌卻突然不見蹤影,很多人都有疑問。
△從市民提供的照片上看,原胡小石題字的標誌牌位置確實與新名牌位置一致
現代快報記者向玄武區文化和旅遊局、玄武區市政管養所等部門求證獲悉:「原名牌還在原處,只是被新的牌子覆蓋了。」
在北京東路與太平北路的交叉口,新名牌「北珍珠橋」在陽光下格外扎眼。記者看到,橋名牌為塑料材質,白底、紅框、紅字,看上去與石頭橋身很不協調,名牌是利用類似膠體的材料上直接粘在橋身上的,形式較簡單,乍一看以為只是臨時的牌子。從市民提供的舊照看,新老名牌位置確實一致,但只從外觀看不出來新名牌下面「藏」著老名牌。
△北珍珠橋
而河道南段,珠江路一側的橋,也換上了同款新名牌,上面寫著「珍珠橋」。「也就是近期的事情,前兩個月裝的。」玄武區市政管養所工作人員汪健寧說。
△珠江路一側換上新名牌的珍珠橋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宋經緯 攝
2.為什麼要更名?
還原歷史本名:北珍珠橋
為什麼突然更名?玄武區市政管養所工作人員汪健寧告訴記者,2019年底,玄武區文旅局提出,位於北京東路與太平北路交叉口的「珍珠橋」原名為「北珍珠橋」,而真正的「珍珠橋」是珠江路與太平北路交叉口的那座,也就是浮橋地鐵站2號口門口的小橋。
收到玄武區文旅局的建議,市政管養所向多部門尋求意見。後了解到,根據歷史記載,現在的「珍珠橋」確實應該叫「北珍珠橋」,於是經過報備,製作了新的名牌,覆蓋在原有標誌牌上。
玄武區地名辦相關負責人查詢資料庫後向記者解釋,珠江路一側的珍珠橋,最早就叫珍珠橋,具體位置在珠江路與太平北路交叉口,1935年重修,1959年改建成大涵洞,因地處珍珠河南段,與河北段的北珍珠橋相對,更名為南珍珠橋。而北珍珠橋也是改建於1959年。
△位置示意圖 李榮榮製圖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不把珠江路一側的珍珠橋改名為「南珍珠橋」,或者把胡小石題字的標誌牌調換到這座橋上呢?
「首先歷史上認定的珍珠橋就是珠江路一側這座,其次我們認為南北只是地理上的區分,最後確定珠江路一側的為『珍珠橋』。」玄武區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北珍珠橋建設的時候,橋身是統一澆灌,橋名直接刻在橋欄杆上,「不是嵌上去的,所以也挪不了。」汪健寧表示。
3.北珍珠橋不是文保單位
相關部門建議,可申請文物認定
那麼,這兩座橋都是文物嗎?受到保護嗎?
珍珠河由武廟閘起,流至內秦淮河北段,全長1.7公裡。現代快報記者沿著珍珠河一路向北走,從珠江路到北京東路,經過珍珠橋、文德裡橋、學府橋、文昌橋、北珍珠橋、武廟橋,一路的橋還真不少。它們中有文物嗎?
玄武區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現在認定的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只有珠江路一側、現名為「珍珠橋」的這座,1983年1月24日公布。珍珠河也是不可移動文物,而現在的北珍珠橋沒有納入文保單位。
△南京市玄武區文物保護單位——珍珠橋
玄武區市政管養所表示,北珍珠橋按照日常管養來維護,定期巡邏,有問題及時修繕。
儘管如此,但名家手跡就這樣被蓋住,還是讓人質疑,是不是應該保護起來?
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因為確實不屬於文物,所以交由區有關部門日常管護,但還是有解決辦法的。「首先區級文旅會定期普查,可以發現類似情況並主動去升級保護,其次市民發現也可向有關部門申請文物認定。」該負責人表示,他們將聯繫區級文旅局,建議是否可對北珍珠橋開展認定,經過專家論證,確實有價值的可升級保護。
歷史追溯
珍珠河
因濺起水花如珍珠得名
如今的珍珠河兩岸護坡水草豐茂,鳶尾盛開,親水步道旁的浮雕上勾畫著這條河的歷史。
南京珍珠河,最早可追溯到1700多年前。公元229年,吳大帝孫權定都建業(今南京)後,在建業城裡開鑿的第一條人工河道,北接潮溝西支,南連秦淮河,是向皇宮中的倉城運輸物資的重要通道。珍珠河就源於這條運瀆。南北朝時陳後主為方便遊樂,對臺城潮溝一段進行疏浚,並改潮溝為珍珠河。
據傳,一次陳後主帶著妃子,乘著畫舫在河上取樂,忽然天降暴雨,雨水落在湖面濺起無數水珠,陳後主和妃子渾身淋溼,大為掃興。有個侍從為討好陳後主,指著湖面上的水泡說,「此乃滿河珍珠也。」陳後主為掩飾窘態,也隨口答道:「真是滿河珍珠啊!」便下令改潮溝為「珍珠河」,並一直流傳至今。
現在,珍珠河的主要作用是玄武湖的洩洪通道。「這條河的補水來源也是玄武湖,玄武湖本身也是紫金山北麓的一條洩洪通道,水系相互聯通,潤澤主城。」玄武區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谷慎勇說。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宋經緯/文 趙傑/攝(除署名外)
(編輯 李蔚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