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什剎海銀錠橋,除了橋邊美食還有這些

2020-12-08 北京日報客戶端

銀錠橋位於什剎海前海和後海之間的水道上,為南北向的單孔石拱橋,南北橫跨在連接兩海的細脖處。過去,站在銀錠橋上可望見西山,「銀錠觀山」因而成為民間流傳的「燕京小八景」之一。如今,銀錠橋也是人們遊覽什剎海的必經之處,不僅可以漫步觀景、泛舟橋下,還可在橋邊的飯館裡享受正宗的京味兒美食。

銀錠橋 資料圖,孟環 攝

銀錠橋是一座屬於老北京人的橋,這座充滿故事、至今行人如織的古橋還曾被搬上話劇舞臺,而近日因「蘇大強」一角而獲得關注的演員倪大紅,便在劇中扮演了一位在銀錠橋旁開飯館的普通人。那麼,什剎海的這座古橋,究竟有著怎樣的前世與今生呢?

銀錠橋究竟因何得名

銀錠橋坐落在什剎海前海和後海交匯處,南北向,單孔石拱,「節式」石欄杆,兩端有八字欄杆和抱鼓石(橋欄兩端的鼓形構件),橋身兩側帶燕翅牆(橋孔外、河道兩邊各有一道直牆,直牆前為向外撇的斜牆,呈「八」字形,形似燕翅)。

銀錠橋造橋年代不詳,一說「建於明正統年間」(1436年至1449年),古橋梁專家孔慶普執此說。然而,此說卻有一例可為反證。明正統至正德時人李東陽(1447年至1516年)家住前海北岸一帶,著有《西涯雜詠》,誦什剎海一帶建築、風光,如海子、西山、響閘、慈恩寺、飲馬池、楊柳灣、鐘鼓樓、桔槔亭、稻田、蓮池、菜園、廣福觀等十二首,其中卻沒有銀錠橋。有人據此分析認為:一種可能是當時銀錠橋並不出名,另一種可能是李東陽在世時,銀錠橋尚未修建。

關於「銀錠」的得名,有多種說法:一、橋形像倒置的元寶;二、早期橋面石板用鐵鋦相連,鐵鋦「束腰形」的形狀,經車行人走,磨得閃光發亮,其形狀和光澤均似銀錠;三、橋下木樁基礎用鐵鋦連結,鐵鋦銀錠形。孔慶普在其著作《城:我與北京的八十年》中稱:「銀錠橋的特點,橋面窄而短,橋堍寬而長,其平面如同銀錠形。」銀錠橋的橋面兩端向外延展,呈「八」字形,整個橋面像銀錠,此說流傳最廣,也最為可靠。關於木樁鐵鋦的建造辦法,曾有一篇名為《銀錠橋之謎》的文章有較為詳細的描述:銀錠橋的橋基是一排排木樁,用銀錠形鐵鋦相連,1990年重建時,將鐵鋦鑲在橋面南北兩端的石板上,連結第二排和第三排、第三排和第四排石板,左右各兩個,一端四個,共八個,而「銀錠」橋名就得自銀錠形的鐵鋦,可備一說。

明清時期的銀錠橋景觀

古時銀錠橋南有座觀音庵,明代《帝京景物略》記載,「崇禎癸酉歲(崇禎六年,1633年)深冬,英國公乘冰床,渡北湖,過銀錠橋之觀音庵,立地一望而大驚,急買庵地之半,園之,構一亭、一軒、一臺耳。」據載,一位「英國公」乘冰床渡什剎海遊銀錠橋時,見觀音庵所在地方風景佳好,遂買下一半庵地建園。那麼,這位「英國公」究竟是何許人也?

史載,明代第一位「英國公」是張輔,為榮國公、河間王張玉之長子。張輔以靖難之役有功,封信安伯,進封新城侯。明永樂六年(1408年),以徵伐安南(今越南)功封英國公,封號世襲。根據時間判斷,在銀錠橋買地造園的「英國公」應該是其後裔張世澤,其人於崇禎十六年(1643年)襲爵,後死於李自成農民軍之手。

據《帝京景物略》記載,此地一面是古寺觀音庵,三面湖水。園亭對著銀錠橋,人在亭中,可以看見橋上各色行人。「但坐一方,方望周畢,其內一周,二面海子,一面湖也,一面古木古寺,新園亭也。園亭對者,橋也。過橋人種種,入我望中,與我分望。」並且,此處「西接西山,層層彎彎,曉青暮紫,近如可攀」。園距西山雖然很遠,山形山色在目,又好像很近,近得舉步即可登山,為此處美景增添了幾許山水畫意。

明人黃正色《春日過銀錠橋》詩云:「遠水未成白,長條復新黃。鱗鱗魚岸出,唶唶鳥林翔。寒去身猶褐,春將野可觴。客行冗似昨,又向一年芳。」正稱讚了銀錠橋的春日美景,遠水綠波,柳條嫩黃,魚遊水岸,鳥飛林間,寒氣已經退去,正是踏青醵飲時節;離家客行,時光荏苒,又迎華月芳年。

至清代,銀錠橋地區建造了更多園林宅邸,自然與人文景觀相映成趣。清人宋犖《過銀錠橋舊居》詩云:「鼓樓西接後湖灣,銀錠橋橫夕照間。不盡滄波連太液,依然晴翠送遙山。舊時院落松槐在,仙境笙簧歲月閒。白首鍊師茶話久,春風料峭暮鴉還。」銀錠橋在鼓樓西南,什剎海前海南接太液池(今北海),沿岸一帶多園林宅邸,管弦歌吹,有似仙境——與鍊師飲茶閒談,不覺天色將晚,飛鳥還巢,可謂逍遙。

幾經維修改建的古橋

銀錠橋作為什剎海的交通要道,承載著重要的交通功能。原橋拱較高,有礙行人,尤其是人力車過橋。民國時期,為配合城市建設需要,民國政府對銀錠古橋進行了改建,1918年12月正式施工,將隆起的橋面改為平緩的橋面。改建以後,橋面幾乎和兩端的路面一般高矮,便於行人及車輛過橋。

1950年春,什剎海三海(前海、後海、西海)清淤,清除銀錠橋下淤泥垃圾,露出了燕翅牆。當時什剎海設計水位較高,又在燕翅牆上加築一層石板,燕翅牆以外,用石塊做護岸牆。6月,對銀錠橋進行保護性維修,當時的橋欄、望柱已經殘破不全。維修時為了保留原有石構件,拆除了中間的磚欄板,用新磚砌成節式橋欄。此次維修未改變原有形制——中間直橋欄和望柱用磚砌,兩端保留八字石欄和抱鼓石。

1953年5月20日,東側橋欄南半為汽車撞毀。據記載,鑑於石橋欄(應為八字欄杆和抱鼓石)風蝕嚴重,又無力換新,於是全部拆除,改用青磚砌成節式橋欄,板心做水泥甩疙瘩。此時的橋欄全部改為磚砌。據《京華漫憶》中孔慶普記載,此次施工期間,「湖中的遊船很多,青年人常在銀錠橋下玩穿橋比賽,穿橋洞時不用槳而是用手撐拱碹使小船前進,十分有趣。」以前的遊船是木製的,人坐在船上,用木槳划行。船過橋洞時須收槳、手撐拱頂,可見當時橋洞又窄又矮,遊船不易通過。

1984年5月至9月,重修銀錠橋橋面、橋欄,東、西橋欄中間欄板外側鐫著名文物學家單士元所題「銀錠橋」三字。此次施工,只將磚橋欄改為石橋欄,沒有改造橋體結構,修後橋洞仍是原樣,前海和後海的遊船無法從橋下通行。

1989年8月1日,銀錠橋列為西城區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再次改建銀錠橋,首都規劃委員會召集專家討論研究改造方案,西城區政府安排布置施工,拆除舊橋,建鋼筋混凝土結構橋身,橋面鋪青石板,欄板和望柱仍用漢白玉石料,橋欄中間仍用單士元題字欄板。《什剎海九記》記此次施工成果稱:「橋面加寬,橋涵加高,以利交通和通船。」通過這次改建,銀錠橋真正「重獲新生」,成為兼具歷史意蘊與實用價值的古橋。

2008年7月,經北京市建設工程質量第三檢測所檢測,評定銀錠橋為危橋。橋基經常年水泡,出現下沉現象,須要拆除重建。工程於2010年12月初開工,重建橋基,橋身石材全部保留利用,未改變原橋的尺寸和外觀,保留了單士元的題字欄板。2011年7月,銀錠橋的重建工程終於告竣。

銀錠橋及周邊地區今貌

什剎海後海東部水面,水流漸行漸窄,形成一條東西向水道,銀錠橋跨在水道偏東處。橋南東側立大塊山石,東西向,東面鐫楊萱庭題「銀錠觀山」四字,落款日期為「辛巳歲」(2001年)。「銀錠觀山」是什剎海著名景觀之一。早年間,北京城裡沒有多少高大建築,百姓很少看見遠方風景。不過,在天氣晴朗時,若站在銀錠橋上向西眺望,便可越過後海水面欣賞西山美景,此景為「銀錠觀山」。

如今,銀錠橋「銀錠觀山」碑西面鐫有朱家溍撰文並書丹之《重修銀錠橋落成記》,文曰:「一九八四年舊橋重修,倩曲陽名手精工細作青白石橋落成,單士元先生題額,屬(囑)餘為記,乃略識數語,聊備觀覽示爾。」記載了1984年銀錠橋重修的情況,與單士元題詞呼應。

銀錠橋南的胡同兒原名「海潮庵」,1965年改名「銀錠橋胡同」至今。海潮庵又名「觀音庵」,即前文所述寺廟,附近曾有英國公宅邸。如今觀音庵坐落於銀錠橋胡同九號,舊門牌為海潮庵六號,後門在南官房胡同。

橋北為小石碑胡同,有小十字路口,路邊店鋪相鄰,往來遊人如織。路口東為菸袋斜街,內有廣福觀,建於明天順三年(1459年)。西為鴉兒胡同,內有廣化寺,建於明天順七年(1463年),每逢初一、十五及佛菩薩誕辰紀念日開放。小石碑胡同北接大石碑胡同。

橋東水面,南岸名前海北沿,沿岸繞行,可至荷花市場、前海西街、恭王府、柳蔭街。北岸名前海東沿,沿岸向東轉南,可至火德真君廟(俗稱「火神廟」),據傳最初建於唐,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重修,廟南也有一座元代古橋,名為「萬寧橋」(俗稱「後門橋」)。火神廟北原有「義溜胡同」,通地安門大街,而銀錠橋至義溜胡同一段,昔日稱「義溜河沿」(河沿即水邊)。昔日義溜河沿,今天「一溜飯館」,從銀錠橋往東都是京城聞名的老字號:有創辦於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的老字號烤肉館「烤肉季」,有創辦於清道光元年(1821年)的老字號山東館「慶雲樓」,還有同樣有百年歷史,改革開放後在銀錠橋邊經營了三十多年的老字號清真館「爆肚張」,可謂是什剎海美食一條街。

來源:北京晚報·文史 作者:李子木

流程編輯:洪園園

相關焦點

  • 北京銀錠橋個頭雖小卻大名鼎鼎 還是什剎海美景裡的「點睛之筆」
    上周三的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我站在了熟悉的銀錠橋邊。記憶中的銀錠橋很安靜,尤其是冬天的時候。但學生時代的我更喜歡在夏天的傍晚來此散步,買瓶酸奶,或者買根兒糖葫蘆,一邊兒吃一邊兒溜達,不時還能看見有人站在橋邊大聲讀詩,冬天,則必須來這一帶的冰面上滑冰、玩兒小冰車。
  • 電視劇《什剎海》開播,幾百年前這一地帶就是「網紅」了
    什剎海畔銀錠橋。由南方進京和離京南下的不少人也在京杭大運河最北端的閘口萬寧橋登舟或下船,萬寧橋一時成為水陸交通樞紐。萬寧橋南北的路旁至斜街(今鼓樓西大街)一帶曾有許多茶樓酒店,不少文人才士時常到此遊覽。元代大書法家、詩人趙孟頫曾有詩詠道:「白水青山引興多,紅裙翠袖奈愁何。只從暮醉兼朝醉,聊復長歌更短歌。」海子畔的鼓樓附近交通便利,商賈雲集,是元大都城最熱鬧繁華的地方。
  • 高考降噪:什剎海酒吧須關門窗 邊界噪聲低於50分貝
    音響都已收回店內   西城分局地安門派出所所長葉鵬介紹說,什剎海周邊酒吧的擾民類警情主要發生在夜間,往年夏季尖峰時段,派出所平均每晚接報的擾民警情均超過3起,其中有近三分之一都是這類警情。而地點則主要集中在銀錠橋周邊、地外大街北口和荷花市場附近。
  • 橋邊姑娘原唱是誰
    「我說橋邊姑娘 你的芬芳,我把你放心上 刻在了我心膛。橋邊姑娘,你的憂傷,我把你放心房,不想讓你流浪。」這句歌詞在抖音很火,很多小夥伴只知道歌名,卻不知道原唱是誰。那到底橋邊姑娘是誰唱的歌呢,下面小編來告訴大家。
  • 海倫原唱《橋邊姑娘》快手火速走紅 我懂你的憂傷
    海倫原唱《橋邊姑娘》快手火速走紅 我懂你的憂傷時間:2019-12-09 15:1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海倫原唱《橋邊姑娘》快手火速走紅,我懂你的憂傷!
  • 如何從專業角度評價《橋邊姑娘》走紅快手?
    曾經讀過秦觀先生的一首詞,《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裡面的這幾句話深深地吸引了我,西城輕輕飄動的楊柳,分別時那紅色的橋,還有那細細的水流,都能想起當年分別時的場景。奈何人去樓空,空留一人整日思念。很多古文詩詞有時候讀起來會有一些晦澀難懂,不知道大家是否喜歡這首詞,如果喜歡,那麼一定不要錯過我接下來推薦的這首歌——《橋邊姑娘》。
  • 有這樣一個「奇特」的建築:橋建在水下面,橋上還有船經過
    在悠閒的時間裡帶著朋友和家人去旅行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從國家的繁榮和強大我們可以看到更多的奇景和奇談, 今天說的奇景發生在海外, 這座橋很「奇怪」,建在水下,船從橋上通過,真不可思議。中國的技術一直世界聞名,建設技術遙遙領先於許多國家,世界有名的橋我們國家佔八個, 具有先進的技術和聰明的頭腦,我們的建設技術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 很多國家也有錢邀請我們效仿我們的建設技術,幫助他們建設, 這說明我們的國家現在很厲害, 摩天大樓的建設,在世界其他國家都可以看到,中國依靠這些技術,使我們在世界上更穩定,影響力大幅度增加, 知名度也在持續上升,在文明古國的某個國家
  • 走紅快手的「我說橋邊姑娘你的芬芳」是什麼歌?真相竟然是這樣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走紅快手的我說橋邊姑娘你的芬芳是什麼歌?真相竟然是這樣 最近,不少網友在圈內發問,我說橋邊姑娘你的芬芳是什麼歌?單只在快手上聽取了片段,便已然是醉心不已。其實,我說橋邊姑娘你的芬芳是歌手海倫《橋邊姑娘》中的一句經典歌詞。
  • 「橋」——親情之橋,友誼之橋
    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無形的橋,「理解之橋」、「友誼之橋」、「智慧之橋」、「人生之橋」、「親情之橋」,也是這些無形的橋,豐富了我們的人生。所有的橋都可以重新再走,而「人生之橋」不可以重來,也不可以破壞。「智慧之橋」,也是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必不可少的。「理解之橋」,不論是現在還是未來,我們都要學會理解。「橋」不管是哪座,我們在人生中都要走一遍。
  • 自然之橋是伊朗同類橋中最大的一座,鼓勵行人「漫步和迷失」!
    非常適合早上做一些運動和體育項目,晚上非常漂亮,燈光輝映,有很多餐館,可以吃到不同的美食。在德黑蘭這座橋上,不同道路的一種類型,鼓勵行人「漫步和迷失」。它是目前伊朗最大的人行天橋,連接西部的阿博阿塔什公園和東部的T塔萊哈尼公園,橫跨一條繁忙的高速公路。因此,伊朗首都德黑蘭出現一種屢獲殊榮的高科技建築也就不足為奇了。當你從橋上走過時,南面和北面的風景都很漂亮。
  • 廈門除了四橋一隧,還有這一座橋,被譽為世界離海平面最近橋梁
    我們都知道廈門作為一個島嶼城市,被譽為海上花園,它與大陸的交通主要通過四橋一隧。這些交通方式為廈門「高顏值的生態花園城市」構築交通大動脈,讓車流隨著城市脈搏穿行,成為廈門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而在島內,除了那條世人皆知的環島路線外,還有一條驚豔世界的海上大橋,被認為是世界上離海平面最近的橋梁。
  • 快手走紅歌曲《橋邊姑娘》,愛有保質期,你的憂傷是什麼歌
    我親愛的,橋邊姑娘。在隔壁老樊訴說著「我的姑娘,她在遠方」在遙遠的北方也要祝你安康時;在趙雷拿起吉他唱著「南方姑娘,你是否習慣北方的秋涼」時;海倫卻早已把他橋邊的姑娘放在心上、刻在胸膛。暖陽下的橋頭旁,有這樣一姑娘。
  • ——用海明威的「冰山理論」解讀《橋邊的老人》
    「神秘莫測」的「潛環境」 在《橋邊的老人》中,真正的環境描寫不多,主要集中在首尾兩段。小說一開頭並沒有寫戰火紛飛、血腥殘酷的戰爭實景,僅僅描述了橋邊的一個場景,看似簡單的白描手法卻為我們勾勒出一幅戰爭來臨前,避難人群、運送物資的士兵、躑躅的農夫逃難忙亂等景象混亂交錯在一起的場面。
  • 原唱海倫與《橋邊姑娘》相逢
    在熙攘的人群中,刷到快手上火爆的《橋邊姑娘》有人歡呼雀躍道:海倫原唱《橋邊姑娘》在酷狗音樂發行了!也許是宇宙產生了無形的能量,在妙趣橫生中卻愛上了帶有故事的歌聲,觸動心扉讓我不禁走上了橋頭,那個側影美若天仙,映入眼帘的詩畫,烏黑長長的亮發隨著微風吹拂散落飄逸,如若遠方詩般的美好,盤旋著琴律,因美而不舍擾破美畫與你接近。
  • 【童年趣事作文】橋橋的鞭炮童年
    作為在南豐勞教所出生和長大的95後,鞭炮可是貫穿了橋橋的整個童年時光。  Part1 一炷香一段年華  因為橋橋的年齡並不大,而火對於橋橋來說又太過危險了,可是如果沒有火就不能玩鞭炮了,於是聰明的橋橋媽媽就想了一個折中的辦法,為孩子準備了一根香,讓橋橋拿著香在荔枝山到處亂跑,開始了一個又一個的左手拿香,右手拿鞭炮的快樂寒假。  俗話說: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 快手熱歌《橋邊姑娘》為什麼火?聽懂的人竟然如此憂傷
    「暖陽下 我迎芬芳 是誰家的姑娘 我走在了那座小橋上你撫琴奏憂傷 橋邊歌唱的小姑娘 你眼角在流淌 你說一個人在逞強 一個人念家鄉」這首《橋邊姑娘》你一定在快手上配合著各種視頻觀看過,作為今年的大爆歌曲,《橋邊姑娘》以疏懶的調子,有韻味的節拍,以及營造出的獨特浪漫的氣氛,在新生歌曲層出不窮的各大音樂軟體上殺出一條血路
  • 「橋橋」這些超級工程,你知道幾個?
    中國鐵路橋梁的建設  正在一次次打破世界紀錄  首座跨海峽公鐵兩用大橋  實現五項「世界首創」技術的大橋  世界首座「矮個子」公鐵兩用斜拉橋  世界級大跨度高速鐵路公鐵兩用懸索橋  ……  你們知道這些超級工程  到底有多厲害嗎
  • 上海的提籃橋街道撤銷了 提籃橋區域的歷史文化您知道嗎-提籃橋...
    提籃橋曾因百姓「敬香提籃」而得名  記者查閱資料得知,提籃橋的得名,要從今海門路以東、昆明路173號的下海廟說起。這座廟,始建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幾度興廢,1991年修復、開放,成為上海佛教活動主要場所之一。從記載來看,這座廟只是下海浦的一座小水神廟。那時,從現在的東大名路至商丘路一帶全是漁村。
  • 通往景點有座橋,橋左右搖擺30度,膽小的遊客不敢走
    這是一個有趣的設計,這個海邊的觀光景點有一個小島,遊客必須在島上過橋,但是,這些都是用鐵捆成的橋,走在橋上,上下左右搖晃,人越多搖晃越大,橋是柔軟的網狀尼龍閣,前進也很難。這個景點在哪裡?前面寫的搖晃的橋叫外浦橋,是從內陸連接外浦山的橋,要去外浦山觀光的話,必須先過外浦橋,平衡非常不好的人可能很難過橋,大部分人都可以通過,真的不行的話,沿著邊,拉著橋,或者幾個人牽著手,最難的是下橋或橋的坡度。這是一個非常有創意的景區設計,沒有去過的朋友可以抽個時間,體驗一下,還是蠻刺激的。
  • 橋上跳集體舞小心「跳」塌橋 橋梁共振絕非危言聳聽
    橋上跳集體舞小心「跳」塌橋 橋梁共振絕非危言聳聽 字號:小大 2013-09-11 14:25作者:張蔭良 來源:齊魯晚報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