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聞客戶端訊 楊駿再次「全副武裝」進入工作狀態。
5月1日上午7時,距離一架倫敦飛往杭州航班的預計落地時間還有近兩個小時,杭州蕭山機場海關黨委委員、副關長楊駿在為即將進行的檢疫做最後的準備。
確定登臨檢疫組、鼻咽拭子採樣組、流行病學調查組、病例處置組、衛生處理組和物資保障組等100多位關員均已就位,楊駿重新從旅客到達點開始,把衛生檢疫全流程的每個環節又仔細過了一遍。
「今天天氣好,不像昨天那麼熱,我們很多工作場景是室外和半室外的,時間一長,大家穿防護服會很難熬。」楊駿記不清這是疫情發生以來,自己參與處置的第幾架國際航班,疫情前期備受關注的除夕夜落地的TR188次航班,就是他作為現場指揮進行處置的——而現在,隨到隨檢,已經成為楊駿的工作常態。不久前,他因在疫情防控鬥爭第一線表現突出,被省委授予「浙江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如果說最初一月下旬對國際航班的處置是『遭遇戰』,那麼之後每一次,不論航班始發地疫情嚴重還是輕微、旅客數量多還是少、人員構成複雜還是簡單,都應該是有準備之戰。」為確保順利執行這次任務,4月30日晚,楊駿和各小組組長開完最後一次應急預案準備會後,直接睡在了辦公室。在他看來,目前的檢疫工作雖然已經擁有標準化『流水線』,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但依然可能有突發情況,自己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決不讓一例病例漏過,確保檢疫工作的質量。
8時50分左右,飛機最終落地。楊駿和登臨組關員馬上上機和機組人員對接情況,並逐一對旅客健康狀況進行問詢,以便及時掌握異常情況。隨後,138名旅客分批下機接受檢疫流程。11時左右,所有旅客檢疫完畢。此時,剛剛脫下防護服的楊駿,額頭和臉上,已經被護目鏡和口罩壓出深紅色的印痕。
「這樣的強度我們已經習慣了。想到能保證更多老百姓的安全,這都是值得的。」楊駿是名副其實的抗疫老將,遇到重大考驗,總是衝在一線。從事口岸衛生檢疫工作的26年裡,他先後參加過印度鼠疫、非典、伊波拉、中東呼吸症候群等重大疫情防控和處置工作。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他更是毫不鬆懈,早就和關員們做好了「打滿全場」的準備,即便是在我省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的當下,也依然堅守機場海關衛生檢疫一線,嚴防境外疫情輸入。
3個多月以來,楊駿習慣了日夜顛倒、隨時工作,最忙的時候,連續在機場奮戰10個禮拜沒回過家。大年初二,為了排查出50多趟入境航班中的疫情重點地區旅客,下午2時到次日零時,楊駿在航站樓現場值班室不停協調機場公司、調度關員、處置特情,一直保持高度緊張,沒有休息片刻。
蕭山機場海關值機科科長徐潔和楊駿共事十幾年,她告訴記者:楊駿經常和大家說,作為守護國門一線的海關檢疫關員,危難時刻站出來,才對得起胸前的黨徽、頭頂的國徽,對得起自己的職業選擇。每次處置完航班,復盤工作時,楊駿還會給大家打氣,「面對疫情,要用職業理性去戰勝恐懼,只要做好充分準備和規範防護,就一定能取得最終勝利。」楊駿的身影和鼓勵,是整個團隊的「定心丸」。
楊駿讓「戰友們」佩服的還不止是勇氣和決策力。「他看待問題,既全面、專業,又細緻入微。」徐潔說,自己在第一次執行登臨任務前,楊駿特別提醒她,「上機後和機組人員溝通時態度一定要好,他們也很辛苦,飛行了這麼久,要到最後才能下機接受檢疫,多多體諒他們。」
「有國才有家,守護好國門,才能讓更多的人安心,自由地走出家門。」這是楊駿在自己朋友圈寫下的一句話,他說,為了能早日實現這個願望,他和同事們會一直奮鬥在國門一線。
【浙江新聞+】
楊駿:想摘下口罩,和TR188次航班旅客面對面打個招呼
「規範、高效、有序。給杭州點讚!」在外界看來,除夕夜對TR188次航班的處置,無疑是「教科書式」的操作典範。楊駿卻告訴記者,這場「仗」,打得不容易。
1月24日下午4時,杭州蕭山機場海關收到信息,晚上9時40分入境的TR188次航班,機上335名乘客中有116名武漢旅客。
「情況是否屬實?武漢乘客數量實際是多少?可能感染的又有哪些?」楊駿馬上提供了警惕。
當時,浙江已啟動疫情防控一級響應;兩天前,楊駿和他的同事們還曾在另一趟入境航班上,排查出兩名疑似病例並送往指定醫院(後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是全國海關系統在口岸檢出的第一例、第二例確診病例)。此時的楊駿心裡清楚,如果對TR188次航班處置不當,整個杭州都將可能面臨巨大公共衛生風險。
楊駿臨危受命擔任現場指揮,在準備時間只有5個多小時的情況下,他帶領團隊組織完成方案制定、人員安排、現場布置、設備調試、其他旅客疏散等工作,並進行桌面推演,提前準備預案——過去豐富的實戰經驗,練就了楊駿一以貫之的「穩」。
然而,挑戰從航班抵達的那刻再度升級。
即便已經做好充分準備,真正面對旅客時,楊駿和30餘名關員們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為什麼要把我們留在這?」「我們沒去過武漢,為什麼也要檢查?」旅客們不時提問,楊駿一邊保持冷靜繼續工作,一邊耐心安撫旅客,「將心比心,我很理解您的心情,想著早點和家人團聚。但為了您和家人的安全,為了不把可能攜帶的病毒傳染給他們,請配合我們的工作。」
爭分奪秒,儘可能排查出所有疑似病例,是楊駿當時心裡的唯一念頭。然而3個小時過去,時針撥向農曆新年第一天,已排查的70多名武漢籍旅客中,卻沒有發現一名旅客有新冠肺炎相關症狀,這讓楊駿陷入糾結,「真的是我們小題大做了嗎?」
「我是導遊……我有咽疼症狀……」一名年輕乘客鼓起勇氣對面前的檢疫關員說道。
「機上很可能還存在其他疑似病例。」楊駿和他的同事們繼續全力排查。凌晨3時,該航班陸續排查出5名疑似病例。根據此情況,相關部門對全部旅客採取相應的隔離留觀措施。
一場「跨年」的檢疫,楊駿的衣服和襪子早已被汗水浸溼,但懸在心裡10幾個小時的大石頭總算能暫時落地。最終,TR188次航班共確診10例新冠肺炎病例並全部治癒,且未造成進疫情進一步擴散。
「如果當時沒有頂住壓力嚴格排查,後果不堪設想。」這段時間,楊駿一直非常關注這趟航班相關的新聞報導。他總說,要是有機會,很想見見那晚的所有旅客,大家摘下口罩,面對面打個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