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茶葉的恰特草今年起列入毒品 全國第一例在蕭山機場查獲

2021-01-13 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杭州4月24日訊(首席記者 童俊)今天,公安部治安管理局的官方微博稱,目前一款名為「阿拉伯茶」(「恰特草」)的新型毒品流入中國,此毒物曬乾後外形像茶葉一樣,極難分辨,無論是生吃還是曬乾磨粉衝服,效果與海洛因極似,毒效驚人且成癮性大。尤其為謹防不法分子藉此毒害青少年,家長一定提醒孩子萬分小心!該微博發出後,引起了網友的廣泛關注,截至下午5點,已經有2萬多次的轉發。

  浙江在線記者從浙江省禁毒部門及杭州海關緝私局了解到,「阿拉伯茶」學名「恰特草」,我國自2014年1月1日起正式對這種植物實行管制,今年國內查到的第一例就在蕭山機場。

                                                                                                                             恰特草

  杭州海關去年查獲「恰特草」140餘千克

        因無相關法規對當事人警告後放行

  恰特草,又名巧茶、葉門茶、阿拉伯茶、衣索比亞茶,是原產於熱帶非洲的一種灌木植物。該植物含興奮劑卡西酮,咀嚼會上癮,並使人厭食,降低人體免疫力。

  相關媒體報導,黑市上新鮮的恰特草賣500元一斤,曬乾的恰特草僅需200元一斤,由於低廉的價格和難以辨別的外表使恰特草成為了許多癮君子的新寵。

  我國將該植物列入2013年版一類精神藥品品種目錄,自2014年1月1日起正式對該植物實行管制。而在此之前,由於我國相關管制規定未明確涉及該植物,導致海關部門在旅檢、緝私執法過程中,對於查獲的恰特草案件難於處置。杭州海關緝私部門在2013年查獲恰特草總計140餘千克,均以攜帶恰特草當事人違反國家檢驗檢疫規定為由,沒收恰特草,對當事人予以警告教育後放行。

  「恰特草」列入精神藥品目錄後

         全國第一例在蕭山機場查獲

  國家2013年版精神藥品品種目錄公布以來,杭州海關緝私部門提前規劃,強化部署,特別強化了針對恰特草的檢查工作,構築嚴密防線,強力堵截恰特草走私入境。

  今年1月13日晚7點多,一名衣索比亞籍旅客飛抵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入境時選擇無申報通道入關。在入境檢查中,工作人員從該旅客攜帶的黑色背包中查出恰特草植株3把,淨重630克。杭州海關緝私部門迅速查扣了該批恰特草,並立案偵查,對涉嫌走私恰特草的當事人採取刑事拘留措施。目前,檢察機關已經將嫌疑人起訴至法院。

  今年3月20日,杭州海關緝私局機場分局再次查獲走私恰特草案件,抓獲一名衣索比亞籍犯罪嫌疑人,繳獲涉嫌走私入境恰特草兩包,重820克,隨後立案偵查。目前,該案犯罪嫌疑人已被批准逮捕。                                      

2013年 杭州海關下屬蕭山機場海關在一名外籍女性旅客行李中查獲恰特草20.73公斤 

  持有「恰特草」屬犯罪

        市民發現要舉報

  浙江在線記者了解到,由於恰特草在一些國家並非精神類管制藥品,特別是一些西非國家將此視作傳統菸草製品,未予限制,在我國新近頒發《2013年版精神藥品品種目錄》後,這些國家的民眾對此情況不了解,導致這些國家入境人員攜帶恰特草「闖關」事件屢有發生。

  為此,我省相關部門主動約談重點航空公司的主管人員,請其協助做好值機、安檢環節的宣傳、告知工作。還製作了多語種的宣傳視頻,請航空公司在飛機航行過程中播放,並製作宣傳畫張貼在旅檢通道。同時,加強與現場旅檢部門聯繫配合,製作入關前禁止攜帶恰特草的宣傳牌,要求旅檢關員在開包檢查前要告知旅客恰特草禁止入境的規定。

  通過此舉,今年2月以來,陸續有3個境外旅客在入境時,通過機場的宣傳圖版、視頻了解到恰特草為我國法律所限制,主動向旅檢關員報告並交出攜帶的恰特草,取得了禁毒預防的良好效應。

  我省禁毒部門表示,恰特草屬於軟性毒品,除了價格便宜得驚人外,其外形更具迷惑性。稍不注意就會以為是茶葉或者青菜。今年國家已將恰特草列入毒品打擊範圍,凡種植、持有、販賣、走私、服食恰特草都屬於違法犯罪行為,市民一旦發現請立即舉報。

相關焦點

  • 全國首例走私毒品恰特草案宣判:這種"茶葉"帶不得
    原標題:全國首例走私毒品恰特草案宣判:這種"茶葉"帶不得   這位衣索比亞人走私的是一種新型毒品,叫「恰特草」,該毒物曬乾後外形像茶葉一樣,極難分辨,無論是生吃還是曬乾磨粉衝服,效果與海洛因極似,毒效驚人且成癮性大。   據悉,該案是今年1月1日我國將恰特草列為精神藥品管制範圍以來,全國首例非法走私毒品恰特草案件。   杭州市檢察院依法審查認定,該案衣索比亞籍被告人曾於2013年攜帶過恰特草入境被查獲沒收。
  • 浙江辦理全國首起走私毒品恰特草案 俗稱阿拉伯茶
    浙江辦理全國首起走私毒品恰特草案 俗稱阿拉伯茶 2014-07-21 19:07:5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網杭州7月21日電(張駿 劉波)21日,記者從浙江杭州市檢察院獲悉,杭州市檢察院批捕、起訴的全國首起走私毒品恰特草案,於2014年7月一審宣判,被告人被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7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3萬元。
  • 毒品原植物——恰特草
    傳統上恰特草是一種社交用的藥物,現今人仍然把家中最好的房間闢為恰特草室,在那兒和親朋好友嚼著恰特草,閒話家常,談天說地。咀嚼恰特草使人感到思維清晰、精力充沛,覺得世間上沒有辦不到的事情。藥力退卻之後,咀嚼者多感沮喪,邏輯混亂,什麼也不想做。
  • 新型毒品偽裝成茶葉 警方:警惕恰特草含興奮物質卡西酮
    喝茶是不少廣東人都有的習慣,但有些「茶」可不能亂喝,裡面裝的可能不是茶葉,而是可怕的新型毒品。近日,深圳蓮塘派出所接到群眾舉報稱有人在羅湖區某酒店內進行非法藥品交易。接報後,蓮塘所民警立即開展行動。於當日 20 時在該酒店抓獲嫌疑人莫某某和莫某,並當場繳獲用茶葉袋包裝的尼美西泮,據統計民警共繳獲 172 包,約 261.4 克樣品,查獲涉案金額 4 萬餘元人民幣。目前莫某、莫某某已被羅湖警方依法刑事拘留。該案仍在進一步偵辦中。現場查獲用茶葉袋包裝的尼美西泮。
  • 新型毒品偽裝成茶葉,深圳警方:警惕恰特草含興奮物質卡西酮
    於當日 20 時在該酒店抓獲嫌疑人莫某某和莫某,並當場繳獲用茶葉袋包裝的尼美西泮,據統計民警共繳獲 172 包,約 261.4 克樣品,查獲涉案金額 4 萬餘元人民幣。目前莫某、莫某某已被羅湖警方依法刑事拘留。該案仍在進一步偵辦中。
  • 新型毒品恰特草是什麼?
    「恰特草」翻譯成中文叫「巧茶」,是一種衛矛科巧茶屬的植物,學名Cathaedulis。它又名阿拉伯茶(Arabiantea)、葉門茶、衣索比亞茶、布希曼茶(Bushman'stea)、東非罌粟,原產地為衣索比亞,現廣泛分布於熱帶非洲、衣索比亞、阿拉伯半島以及中國海南、廣西等地。
  • 新型毒品偽裝成茶葉交易,吸毒人員易產生嚴重幻覺致自傷自殘
    相關報導:新型毒品偽裝成茶葉 警方:警惕恰特草含興奮物質卡西酮喝茶是不少廣東人都有的習慣,但有些「茶」可不能亂喝,裡面裝的可能不是茶葉,而是可怕的新型毒品。近日,深圳蓮塘派出所接到群眾舉報稱有人在羅湖區某酒店內進行非法藥品交易。
  • 北京嚴控「恰特草」等第三代毒品
    原標題:去年本市查獲7745名吸毒人員 破獲1222起涉毒案——嚴控「恰特草」等第三代毒品記者從會上獲悉,去年本市查獲吸毒人員7745名,同比上升3.2%,破獲涉毒犯罪案件1222起。針對第三代毒品濫用風險隱患問題,下一步,警方將重點預防和打擊「恰特草」「小樹枝」「笑氣」等新型精神活性物質濫用情況。市禁毒委員會副主任、市公安局副局長陶晶介紹,受國際、國內毒品問題蔓延影響,本市仍處於毒品問題蔓延期、毒品犯罪高發期和毒品治理攻堅期,毒情形勢嚴峻複雜。
  • 小金瓶、夢幻草……警惕,這些「飲料」可能是新型毒品!
    全省公安機關共破獲毒品犯罪案件4800餘起,抓獲毒品犯罪嫌疑人7600餘人,繳獲各類毒品300餘公斤;共查獲吸毒人員38000餘人次,依法作出強制隔離戒毒決定12000餘人、作出責令社區戒毒決定13000餘人、作出責令社區康複決定6000餘人。
  • 山東查獲新型毒品恰特草50餘公斤
    齊魯網濟南6月22日訊記者今天從青島海關了解到,該關近期連續查獲3起郵遞渠道走私進境新型毒品恰特草案,現場查扣恰特草幹葉53.95千克。隨後幾天內,青島海關又先後2次查獲類似郵包4件,查獲恰特草幹葉45.85千克。經查,外籍犯罪嫌疑人以做辣木茶生意為名,通過國際郵件將恰特草走私進境,後通過其生意合作夥伴在國內接收。據了解,恰特草俗稱「東非罌粟」,產於東非和阿拉伯半島等地區,含興奮物質卡西酮,對人體中樞神經具有刺激作用,服用該物質後會使人興奮,出現狂妄、錯覺等症狀,長久嚼食會上癮,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
  • 萬聖節當天加拿大機場查獲借南瓜暗藏毒品案件
    【環球網綜合報導】10月31日是西方的「萬聖節」,南瓜是萬聖節的必備之物,然而你一定想不有人會把它另作他用,據臺灣「中央社」11月1日報導,加拿大警方10月31日在加拿大蒙特婁機場發現,一名入境旅客行李中藏有3顆裝滿毒品的南瓜。據報導,在警方查獲的南瓜中,共有2公斤的古柯鹼。
  • 「奶茶」不只代表漂亮妹子 也是新型毒品的名稱
    柯震東、房祖名,這兩個明星的名字,最近,後面跟的不是某某電影,而是毒品。今年以來,各路明星涉毒被抓的消息頻頻被曝光。一時間,各式各樣關於毒品的信息也從各個渠道發布。這兩天,陸續有讀者和微友給我們熱線和微信後臺留言,說是網上在流傳這麼一條消息《警惕!
  • 竟把毒品偽裝成跳跳糖來騙孩子…
    新浪微博: @爸媽邦   權威育兒QQ交流群:370349289   前不久,江西警方查獲一種偽裝成"跳跳糖"、"橙汁"衝劑的新型毒品!迷惑性強!近日,有2人撿到疑似巧克力的物品,食用後身體不適,原來吃的是大麻!
  • 烏魯木齊警方公布今年十大毒品案
    新疆網訊(記者劉青霞)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全市公安機關共破獲毒品案件925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051名,繳獲毒品共計645.8公斤,其中有海洛因59.98公斤,冰毒19.3公斤,氯胺酮47.84公斤,大麻516.3公斤等。搗毀製毒窩點兩處,收繳了一批毒品半成品,管制藥品和化學試劑。
  • 這種「茶葉」千萬別碰,嚴重或危及生命!深圳已有人被抓
    於當晚20時在該酒店抓獲嫌疑人莫某某和莫某,並當場繳獲用茶葉袋包裝的尼美西泮,據統計共繳獲172包,約261.4克樣品,查獲涉案金額4萬餘元人民幣。目前莫某、莫某某已被羅湖警方依法刑事拘留。該案仍在進一步的偵辦當中。
  • 廣東出現新型毒品「郵票」!接觸皮膚就能被吸收!販賣者竟有...
    團團小調查江門出現全國首例網際網路跨境販賣新型毒品「郵票」2018年11月1日江門市公安局公布了江門公安禁毒部門成功偵破的全國首例網際網路跨境販賣新型毒品「郵票」LSD案▼據了解,新型毒品LSD被人製成液體然後塗在紙上製成郵票形狀
  • 明天起,蕭山人將富得流油!
    蕭山,一個內外兼修的城市!蕭山,一個安逸與敢闖並存的城市!蕭山,一個蘿蔔乾與三清茶齊飛的城市!蕭山,不知多少人嚮往停留、長久居住的文化之都!蕭山,全球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明天起,蕭山人將富得流油!不信你看!
  • 廈門海關查獲全國最大走私鸚鵡螺殼案
    ▲鸚鵡螺 / 網絡圖片廈門海關昨日對外披露了查獲全國最大一起馬陸今年7月,兩名中國籍旅客搭乘MF8692航班由金邊飛抵高崎國際機場。現場關員例行檢查時發現,兩人攜帶的水果上有十餘只像蜈蚣一樣的怪蟲。鞍紋海豹鞭今年6月20日,一名加拿大籍華裔男性旅客搭乘航班由溫哥華飛抵廈門高崎國際機場,通過海關監管區時選擇無申報通道通關。現場關員技術檢查時發現,該旅客攜帶的行李箱中疑似裝有大量條塊狀物品。
  • 所有杭州人 預計今年就可以坐地鐵去蕭山機場了
    視覺中國供圖 圖文無關杭州地鐵5號線後通段和地鐵16號線開通運行,只是今年杭州地鐵建成、投用的一個開始。4月24日,記者從杭州市地鐵集團了解到,今年,地鐵1號線三期也將在今年建成。屆時,地鐵1號線將成為杭州第一條通往機場的地鐵線路。在國內外眾多大城市,地鐵與機場無縫銜接幾乎是「標配」。但目前已開通5條地鐵線路的杭州,卻依舊沒有連接機場的地鐵。市民去機場,要麼開車或打車,要麼坐機場大巴。因此,連接蕭山機場的地鐵1號線三期工程備受關注。
  • 浙江首次查獲致命迷幻藥,危害是1代毒品的1000倍
    浙江省現首起販賣「藍精靈」案常規尿檢竟檢驗不出今年5月22日,寧波奉化公安分局西塢派出所接到線索,有人在嶽林街道梅裡達附近一單身公寓內吸食毒品,警方現場檢查後現場抓獲2名吸毒人員。經過調查,這些人員正在吸食一種叫做「藍精靈」新型毒品。根據掌握的情況,警方又成功抓獲販賣這類毒品的江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