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趣聞:粘菌「植物」之謎

2021-01-20 容器苗



1992年8月,陝西省周至縣尚村鄉張寨村農民杜戰盟,到鄰縣永安村邊的渭河中打撈浮柴。


偶然,他感到左腳踩著了一大塊軟乎乎的東西。他把它拖到河邊一看,原來是一堆「爛肉」似的東西。在夥伴們的幫助下,他把這團「爛肉」拉回家,一秤有23.5公斤。


他切下一小塊煮食,味道獨特,十分好吃。但沒有想到,3天後,「肉團」已長成35公斤。


杜戰盟一家驚訝不已。他隨即趕到縣城,向有關部門報告了這一怪事。


西北大學生物系教師楊興中聞訊後,匆匆趕到杜戰盟家中。他看著那個奇怪的東西放在一個盛滿水的大鐵鍋中。經測量,長75釐米,寬50釐米,周長110釐米,通體為褐黃色,局部呈珊瑚孔狀;內部呈白色,有明顯分層,手感柔軟。這位從事生物教學和研究的老師一下愣住了。他也弄不明白眼前的「怪物」是什麼。


西安市市長崔林濤指示,由市科委組織西北大學、西安醫科大學、西安動物研究所等科研單位進行鑑定。


經生化、生理、動物、植物、細胞、微生物、真菌等方面的13位專家從呼吸、蛋白質含量、活體培養、動物、植物器官和真菌分離等方面對其進行了測定,結果卻令專家們驚喜萬分。


這團「爛肉」既有原生動物特點,又有真菌特點,是世界罕見的大型粘菌複合體,也是我國首次發現的珍稀生物,有較高的科學研究價值。


目前,粘菌的研究在國際上還是項空白,屬於世界生物或植物學領域的一大攻關課題。但是,粘菌曠世罕有,全世界僅有我國唐代珍貴文獻和1973年美國達拉斯加有過兩次類似的記載和發現。唐代的記述簡單,不足為科學鑑定的依據。


美國的發現,由於對粘菌保管不善,3個星期便死去,美國研究人員後悔不迭。


1992年10月26日,日本明仁天皇訪問西安市。參觀了這個大型粘菌複合體,在海洋生物研究方面有著很深造詣的明仁天皇,用手觸摸這個「怪物」說:「謝謝你們讓我參觀這樣稀有的東西。」


據西北大學的專家們說,該生物還活著,並且已經長到39公斤。研究人員把它放進一個放有自來水的大玻璃缸中,它仍然以3%的增長速度生長著。


據有關文獻記載,粘菌屬粘菌門,是介於動物和植物之間的一類生物體。生活史中,有一段具動物性,有一段具植物性。


究竟粘菌是植物還是動物,因為它罕見稀有,人們對它研究甚少,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由於它至少具有上述兩種物體的特徵,因此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相關焦點

  • 粘菌複合體有哪些特點?粘菌是植物還是動物?有什麼價值?
    經生化、生理、動物、植物、細胞、微生物、真菌等方面的13位專家從呼吸、蛋白質含量、活體培養、動物、植物器官和真菌分離等方面對其進行了測定,結果卻令專家們驚喜萬分。這團「爛肉」既有原生動物特點,又有真菌特點,是世界罕見的大型粘菌複合體,也是我國首次發現的珍稀生物,有較高的科學研究價值。
  • 農大留聲機|揭開植物呼吸代謝的生命之謎——湯佩松
    湯佩松解開植物呼吸代謝的生命之謎在一次胚胎學的課堂上,正當教授講述種子萌發過程中胚乳內無結構的澱粉逐步轉變成有形態組織的幼芽時,有名學生突然發問:「在這個形態發生過程中,無組織的有機物質是以什麼方式轉變為有形態結構的幼苗的?」
  • 植物的壽命到底有多長?還魂草的未解之謎
    植物的壽命到底有多長?植物難道有壽命嗎?這是一些常見的疑問,但是實話告訴你們,關於植物壽命到底有多長,這去確實是一個未解之謎圖片來源網絡我們常見的植物,比如說水稻、小麥,大家都知道它們的壽命是相對比較的短的,從開始到豐收就結束了,而有的植物比如說:松類、柏類、銀杏這些,就比較的長了,銀杏可以幾千年,還有龍血樹現在目前最長的一棵已經超過6千多年至今還存活著
  • 多肉植物的狀態之謎,從達爾文進化論談起
    對於自己精心照料的多肉植物,每個人最關心最疑惑的就是自己多肉的狀態,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只有養出了美美的肉肉,才會有足足的信心,滿滿的成就感。但是當初購買多肉時的美好願望總是被現實摧殘殆盡,甚至懷疑人生,多肉植物到底該怎麼養?多肉植物有多少種可能狀態?為什麼在不同的環境中展現出的是不同的狀態?
  • 青春生音 | 粘菌小知識——「貪吃菌」來啦!
    粘菌(slime mold)是一群類似黴菌的生物,會形成具有細胞壁的孢子。它在生長期或營養期為裸露的無細胞壁多核的原生質團,稱變形體。其營養構造,運動和攝食方式與原生動物中的變形蟲相似。    它是介於動物和真菌之間的生物,大多數為腐生生活,極少數寄生在經濟植物上,危害寄主。
  • 地球上真的有「太歲」,可以說是動物,也可以說是植物
    地球上的生物有很多種多樣,在其中動物和植物佔了絕大多數,在我們一看到某類生物時,一般都能迅速區別出它是動物還是植物。可是,世界上一種神秘的生物,說它是動物,可它不容易行走,只有待在一個地區;說它是植物,可它本來是一團肉。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 食肉植物之謎
    人們都知道有不少動物是吃肉的,可是植物當中也有吃肉的,甚至還有不少關於吃傳說中的吃人樹是一種神奇面 又可怕的植物。國外的許多報刊雜誌不斷刊登了有關吃人植物的報導。這是多麼可怕的植物啊!類似這樣的文章還有不少。由於文章中詳細逼真的描寫,結果使很多人都相信,真的存在一種會吃人的植物。可是嚴肅認真的植物學家卻對此產生了很大的懷疑。因為在所有發表的關於吃人植物的報導中,都缺少吃人植物的真憑實據,即清晰的照片或實實在在的植物標本。植物學家們決心把吃人植物的問題查個水落石出。
  • 走迷宮、做規劃、會學習…這個粘菌也太神奇了吧!
    2000年,日本名古屋仿生控制中心的Nakagaki等科學家們完成了粘菌迷宮試驗。在一個迷宮出入口處放上燕麥片(黏菌愛吃的東西),粘菌們可在四小時內,在迷宮出入口間形成幾條管狀通道。8小時內,粘菌細胞可以在各通道間找到最短的路線。這一切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20個 · 不為人知的植物趣聞
    多數植物同一朵花上既有雄蕊也有雌蕊,即兩性花,這類植物不分雌雄株,如南瓜、黃瓜、毛泡桐、玉米、西葫蘆、豌豆、橡樹等;有些植物在一棵植物上有兩種單性花,它們在同一棵植物內也能傳粉受精並結果,一般難分雌雄株;有些植物在一棵植株上只有一種單性花,如楊、柳、銀杏、羅漢松等。
  • 陸地植物起源之謎
    但植物到底是如何登陸,仍然是生物進化上的一大謎團,在此之前,陸地只是微生物生活的家園。最早脫離水面的綠色植物不是高聳的樹木,甚至不是我們當今世界的小灌木叢。它們很可能柔軟生苔,根部較淺,很少有適應性的變化,但它們後來進化成能在乾燥的土地上生存並繁衍生息的植物。 儘管科學家們贊同這些植物是從某種海藻中進化出來的,但是我們對這些綠色藻類祖先了解卻很少。
  • 讀《極端植物筆記》:你所不知道的有趣植物趣聞……
    漸漸地,書中植物身上風塵僕僕的泥土,它們的呼吸、微笑,娓娓道來中和生活的某種東西組合了起來。作者的博學裡包含著孩子氣的浪漫,他的童貞和狂想、他對它們的愛讓人感動,感動中也有種心平氣和的焦慮。是對現存的植物的焦慮,我的焦慮從何而來?是對環境愈加惡劣的焦慮嗎?我有點無措。有趣的,還有它的細節。
  • 地衣:環境的「監測員」植物「爬行」之謎
    地衣是一種生命力極強的植物,它能生存在其他植物無法生存的環境中,不論是在光禿禿的山巖上、潮溼的泥土裡、枝幹的背陰處、牆邊的縫隙間,都可見到它的身影。即使在高山峻岭、熱帶沙漠、北極荒原、冰天雪地等惡劣的環境中,它也能生長。據科學家調查統計,全世界被命名的地衣植物就達26000多種,人們稱地衣為「植物王國的開路先鋒」。
  • 揭示植物抗病之謎:從細胞膜到葉綠體之間如何拉響警報
    8月24日晚,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Rosa Lozano Duran 研究團隊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細胞》上發表論文,揭秘了一條連接細胞膜和葉綠體的重要信號傳遞途徑,並揭示一些植物蛋白是如何與細胞膜相關聯,並在感知病原體存在時,又是如何從細胞膜轉移至葉綠體內部,「警告」葉綠體有威脅存在。
  • 《Grounded》粘菌燭臺不亮怎麼辦 粘菌燭臺不亮解決方法
    導 讀 粘菌燭臺是《Grounded》中的一項照明工具,有小夥伴在使用了一段時間之後發現燭臺不亮了。
  • 《Grounded》粘菌燭臺不亮怎麼辦 粘菌燭臺不亮解決攻略
    導 讀 粘菌燭臺是《Grounded》中的一項照明工具,有小夥伴在使用了一段時間之後發現燭臺不亮了。
  • 《Grounded》粘菌燭臺怎麼不亮 粘菌燭臺不亮解決方法
    導 讀 粘菌燭臺是《Grounded》中的一項照明工具,有小夥伴在使用了一段時間之後發現燭臺不亮了。
  • 平輿縣種子植物、園林綠化植物、溼地植物及外來入侵植物資源已經...
    調查隊經過7個月的持續努力,於10月份基本澄清了平輿縣的種子植物資源。此外,完成對平輿縣的園林綠化植物、溼地植物、引種成功的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和外來物種重點調查。同時,編制了平輿縣種子植物名錄,為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奠定了基礎。
  • 著名植物病毒學家,彭加木的失蹤之謎
    上個世紀80年代,我國著名植物病毒家彭加木和考察團一起去羅布泊考察重水,在此之前, 彭加木的失蹤至今是個謎;雖然民間對他的失蹤有很多過度解讀,但普遍流行看法認為他的消失一點也不神秘,大概率是偏離路線遇到沙暴了
  • 科學家解開地球最毒植物刺痛之謎:新神經毒素作祟
    不僅是動物,那裡的植物也很危險。.Dendrocnide moroides是世界上最毒的植物之一,其通常被稱為Gympie-Gympie刺樹。這種植物的毒素雖然不太可能殺死你,但卻有很多的故事描述了它的刺會引起多麼可怕的疼痛。這種疼痛被許多人描述為你能想像到的最嚴重的疼痛。
  • 沒有蜜腺的植物沒有蜜:桂花蜜之謎
    蜜腺是植物分泌花蜜的主要器官,因生長位置不同有花蜜腺、花外蜜腺之分,其中花蜜腺是指生長在花部的蜜腺,而花外蜜腺則是生長在莖、葉、花梗等部位的蜜腺。蜂蜜是怎麼來的?先要從花蜜說起,大多數植物都會開花結果,這是一個自然繁衍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