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自己精心照料的多肉植物,每個人最關心最疑惑的就是自己多肉的狀態,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只有養出了美美的肉肉,才會有足足的信心,滿滿的成就感。但是當初購買多肉時的美好願望總是被現實摧殘殆盡,甚至懷疑人生,多肉植物到底該怎麼養?多肉植物有多少種可能狀態?為什麼在不同的環境中展現出的是不同的狀態?帶著這些疑問,我們從達爾文的進化論角度來詳細講解多肉植物的狀態之謎。
作為自然界中的一類生物,多肉植物同樣遵守達爾文的進化論,達爾文生物進化論的精髓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多肉植物經過長期的進化,把一些能夠適應周圍環境的一些特點通過優勝劣汰延續了下來,這些特點的外在表現就是我們所說的狀態。多肉的狀態多變性與其很好的適應環境變化是密切相關的,比如在弱光的環境下,多肉植物為了維持正常的光合作用會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積,長出更大的葉片;為了尋找更好的光源,多肉植物會長出更高的個頭;為了增強光合作用,葉綠素含量增高,葉片變綠,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徒長穿裙子,狀態很差。相反,在強光的環境下,多肉的葉片會變得更小,個頭也會變得很緊湊,顏色也更加的多彩,這樣可以減少光合作用,保持正常的代謝,這正是我們喜歡的狀態。相同的道理,經常處於乾旱狀態下的多肉植物,為了減少蒸發量和儲存足夠的水分,葉片會變得又短又胖,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丸葉狀態,同時根系會更加旺盛,保證能夠吸取足夠的水分。相反,經常處於不缺水狀態下的多肉植物,由於能夠獲得足夠的水分,多肉植物的葉片會變得很薄很大,增加水分的蒸發,同時根系也不會特別發達,這就是為什麼大水催大的肉肉個頭很大但是狀態缺很差,這也是一種徒長。
光照充足,不缺水,最具代表性的是雲南多肉,雲南有其天然的環境優勢,高原地貌,光照紫外線很強,溫度適宜,雨水充足,多肉能無憂無慮地快速生長,這裡的多肉植物普遍個頭很大,顏色很鮮豔,生長期很短,能夠快速進入市場,所以雲南應該是多肉的天堂。缺點是離開高原環境,多肉植物的適應性差,褪色快,狀態不容易保持。
光照充足,缺水,最具代表性的是度夏的多肉植物,夏季溫度很高,多肉植物處於休眠期,由於多肉植物對溼熱環境適應能力差,夏季一般需要斷水,這時的多肉植物顏色差,葉片乾癟,根本沒有欣賞價值,這也是多肉植物的銷售淡季。
光照不足,缺水,最具代表性的是冬季的多肉植物,冬季溫度很低,多肉處於停滯生長的狀態,由於蒸發量低,冬季的多肉植物也是要減少澆水,這個時期的多肉植物顏色暗淡。
光照不足,不缺水,最具代表性的應該是陽臺玻璃後的多肉,室內養殖多肉由於玻璃的紫外線隔離作用,光照普遍較差,再加上每天總想著給多肉澆水,多肉的狀態千奇百怪,更別說欣賞了。
多肉植物的狀態是環境的直接展現,創造什麼樣的環境,就能養出什麼樣的多肉。多肉植物的狀態差首先要找到環境缺陷,彌補環境的不足,光照不足的要麼補光,要麼更換養多肉的空間,能露養的儘量露養;澆水太多的,要減少澆水次數,拉長澆水間隔;澆水太少的,適當增加澆水頻率。只有了解多肉植物狀態的內在機理,我們才能擁有美美的多肉!
您怎麼看待多肉植物的狀態差異,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