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1月10日訊(記者 劉鎮東 黃京 實習生 黃宇歸 通訊員 曾靜)組織協辦了各類行業性、專業化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招聘會2.11萬場,省內外各類企事業用人單位達3.44萬家,提供就業崗位118.3萬個;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協助組織了1.37萬場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專場招聘會,提供就業崗位73.2萬餘個……1月8日,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促進會第二屆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暨2020年年會在長沙召開。旨在進一步充分發揮促進會優勢和教育系統聯繫社會的橋梁紐帶作用,切實推進我省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就業創業。
本次會議由湖南省教育廳、湖南省民政廳指導,湖南大中專學校學生信息諮詢與就業指導中心、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促進會主辦,長沙市雲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支持。
回顧:全省就業工作得到有效落實
「2017年以來,促進會服務學生就業得到全面加強。」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促進會秘書長曹敏介紹,協會先後協助省教育廳舉辦了「湖南—無錫、湖南—崑山、湖南—深圳龍華新區」等10餘場校企交流會及「融合聚力,智匯三湘」湖南省大科城校企交流會暨重點用人單位座談會等,召開了贛鄂湘三省暨部分省高校畢業生工作聯席會,籤訂了「贛鄂湘高校畢業生就業資源與服務合作框架協議」,搭建起了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校企、區域合作平臺。並充分發揮協會服務作用,協助抓好「大學生應徵入伍」「農村特崗教師」「少數民族骨幹計劃」「免費師範生」等項目以及新疆、西藏招聘活動的實施,推動我省基層就業工作得到全面有效落實。
同時,自2017年起,協會每年協助舉辦6場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會,累計提供就業崗位2.3萬個,學生累計投遞簡歷1.3萬人次,學生達成籤約意向比例達60%。2018年開始,以促進會微信公眾號為後臺,建立起了建檔立卡貧困生臺帳系統,及時摸清建檔立卡畢業生臺帳數據,精準推送崗位,提供個性化指導服務,實現有就業意願的建檔立卡貧困畢業生實現100%就業。
曹敏指出,在創新創業活動上,四年來,連續參與協辦「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省參賽項目累計報名數達23萬個,參賽人數達76萬,共獲國賽金獎11項、銀獎31項、銅獎114項。協助開展「青春正當時 三湘追夢人」就業創業先進典型評選活動,評選出就業創業優秀典型人物20名,並在全省各市州舉辦了21場巡迴報告會,進一步提升了畢業生創新創業熱情和能力,營造了鼓勵創業、支持創業的社會良好氛圍。
展望:促進會要當好「助推器」「變矩器」「孵化器」
「這份亮眼成績單的取得,離不開促進會充分發揮社會團體的橋梁、紐帶和參謀助手作用。」原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工委書記,促進會會長肖國安表示,新的起點上,促進會要充分發揮上聯政府、下聯學生,外聯企業和學校,內聯會員和畢業生的橋梁紐帶作用,切實做到請進來、走出去,聯繫各方各界,整合社會資源,促進全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他指出,促進會要當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教育的「助推器」,要繼續推動就業創業隊伍建設為先、推動課程建設優先、推動理論研究領先、推動實踐活動爭先。同時,要當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變矩器」,推動常規線下招聘向線上線下精準對接轉型、推動就業指導向專業化轉型、推動就業渠道向多元化轉型。還要當好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的「孵化器」,精心做好孵化服務、用心做好孵化指導、熱心扶持創業項目,推動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不斷孵化成長。
省教育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王瑰曙強調,就業是民生之本、發展之要。他希望,要進一步推進校企交流,積極為他們開展交流合作、人才對接牽線搭橋,不斷拓展校企合作的方式和層次,幫助高校開拓就業資源和空間,同時,建立健全常態長效機制,深入總結校企交流合作經驗,推動校企合作對接經常化、制度化。要進一步強化調查研究,充分發揮好「智囊團」作用,經常性組織就業市場考察調研,緊盯就業矛盾難點問題、學生期盼重點問題、社會輿論熱點問題開展研究攻關,努力形成一批有價值的研究成果,提出可行性的意見建議,為教育行政部門制定政策、指導工作提供科學依據和參考。要進一步做好就業服務,充分發揮人員、師資等方面優勢,進一步加大統籌協調力度,加強對高校就業指導教師的培訓,協助高校為畢業生提供政策諮詢、手續辦理等就業服務,幫助廣大畢業生順利度過畢業前的「最後一公裡」。通過不斷改進就業服務方式,大力推行就業手續線上辦理,採取網絡、直播等方式開展就業指導和心理諮詢服務,讓優質就業服務更多更好地惠及高校畢業生。
[責編:陳香雲]
[來源:三湘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