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沃土營造環境以「創」為「闖」活力迸發

2020-12-06 黑龍江新聞網

龍江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綜述

□本報記者彭溢衣春翔徐佳倩

「我叫小艾,來自黑龍江,那裡有綠水青山好空氣,綠色廚房大糧倉,裝備製造也成為國之重器。」8月14日,在中央電視臺播出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型直播特別節目《共和國發展成就巡禮·黑龍江》中,機器人小艾手舞足蹈地向全國觀眾介紹起黑龍江。小艾是哈爾濱工業大學博士研究生冷曉琨創辦的哈爾濱樂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Ael os機器人,早在去年平昌冬奧會閉幕式上的「北京8分鐘」中,就已憑藉驚豔亮相圈粉無數。

小艾是我省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取得的豐碩成果之一。

省委省政府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實新一輪「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注重培育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鼓勵更多社會主體創新創業創造,拓展經濟社會發展新空間,使蘊藏在這片黑土地上的「創」潛能不斷轉化為振興發展動能。

今年上半年,我省新成立科技型企業8093家,同比增長22.9%;全省在校生創新創業人數增至3萬餘人,是上一年度的三倍;全省農民創業人數達163萬人,實現創業純收入37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7%、15.6%……

一、「新字號」頂天立地,打造龍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省委省政府牢牢把握創新這一振興發展的基點,著力向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要發展。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我省先後制定出臺了《關於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科技強省建設的若干意見》《黑龍江省「百千萬」工程科技重大專項支撐行動計劃》等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 (下轉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聚焦「百千萬」工程建設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產業振興,謀劃部署省科技重大專項,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依託創新鏈培育產業鏈,在裝備、能源化工、食品加工、新材料、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等7個重點產業領域,謀劃部署了17項省科技重大專項,著力提升科技創新對百億級企業、千億級產業和萬億級產業集群發展的可持續支撐能力。

開展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攻關,練好內功,提升自主創新能力。2018年我省承擔「黑龍江低溫黑土區春玉米、粳稻全程機械化豐產增效技術集成與示範」等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19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35項。實施「石墨烯改性超靈敏氣體傳感器產業化」等省重點研發項目61項。

用雷達築就海防長城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榮獲國家最高科技獎;

由中國農科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自主研發的非洲豬瘟疫苗取得階段性成果,分離我國第一株非洲豬瘟病毒,創製了非洲豬瘟候選疫苗;

「龍江二號」微衛星圓滿完成環月探測任務並受控撞月,成為世界首顆獨立完成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的微衛星,也由此探索了一種低成本深空探測的新模式;

下海、入地、上天,龍江的「創」成果不僅有「高大上」的國之重器,也有促進產業發展的「潛力股」,還有「接地氣」的生活「神器」,為龍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18年,省科技獎授獎281項,獲獎成果近三年產生直接經濟效益75.26億元。

人才是創新創業創造的根基。我省加速釋放科技人才創新活力。新入選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27人,累計有86名科技領軍人才入選國家「萬人計劃」。省委省政府實施「龍江科技英才」特殊支持計劃,首批表彰「龍江科技英才」58人,其中科技創業人才23名,科技創新人才20名。

「龍江科技英才」王文博創辦的黑龍江天有為電子有限責任公司,研發的汽車儀表用步進電機代替了傳統儀表機芯,使指針的指示精度大大提高,填補了國內空白。憑藉技術創新,企業與國內外40餘家汽車廠商建立了長期配套供貨合作關係,年主營業務收入達3億多元。

為讓更多優秀人才聚集龍江創新創業創造,我省出臺了《黑龍江省「頭雁」行動方案》,通過賦予人才極大的自主權,激發人才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更好地服務龍江創新發展和高質量發展。

省內各高校也在引才、留才、用才上各展其能。哈工大校長周玉介紹,匯聚全球英才,留住高層次人才,學校用了很多實招、硬招,不但用真情、事業和平臺吸引和留住人才,還不拘一格用人才,始終堅持建設並完善分類多元評價體系。僅2017年開工建設的哈工大「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設施」國家大科學工程項目,現已吸引全球70餘位頂尖科學家加盟。

二、厚植沃土,「創」群體激發社會發展新活力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我省厚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展沃土,為廣大市場主體和創新主體打造寬廣舞臺,科技人員、大學生、農民、城鎮轉移就業人員、退役軍人等各類「創」群體競相發展,激發了龍江經濟社會發展新活力。

7月22日,哈爾濱新光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陸科創板,成為令人矚目的25家首批在上海科創板上市的企業之一。

新光光電是我省千戶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培育的典型企業之一。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我省邊謀劃邊實施新一輪「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在增加企業數量的同時更注重提升企業質量,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創新型領軍企業分層次進行精準培育。

據省科技廳統計,2018年以來,我省新註冊成立科技企業22070家,其中有納稅申報的科技企業9667家。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445家,總數達到1150家,增長23.8%。安天科技、雷射通信、海特衛星、派斯菲科等一批高科技企業加快成長。

大學生是我省創新創業創造的生力軍。我省成立了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服務中心,為大學生提供政策諮詢、創業指導、心理幹預等「一站式」創業服務。把創新創業工作作為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著力打造「一體兩翼三結合」的創新創業教育生態體系。全省高校90%以上的教研資源和實驗設備向創新創業學生開放。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東北林業大學等5所高校先後被評為「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截至2018年底,全省畢業生創業人數增至6118人,同比增長2.6%;創業大學生註冊企業增至2113個,帶動就業13420人。

我省把農民創業作為助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力量,全面激活農民創業群體,全省湧現出了一大批農民創業典型。其中,我省依安縣、勃利縣、虎林市、寧安市、綏化市北林區被農業農村部評為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8名農民創業者被評為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優秀帶頭人。

慶安縣農民趙寶林被評為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優秀帶頭人,他帶動村民旱改水4000多畝種植水稻,成立春芽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並成立省博林鑫農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資產已達1.2億元,年加工水稻15萬噸,年純利潤2100萬元。

各級人社部門把城鎮轉移就業職工創業作為就業創業工作的重點,加大在搭建場所、培育典型、完善政策、優化服務等方面工作力度,進一步激發轉崗職工創業熱情,有力地促進了創業帶動就業。2018年,推動四煤城富餘職工向農業、林業、生態等優勢產業領域轉移。大興安嶺、伊春、森工等國有林區在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停止後轉移7.3萬名林業職工,其中自主創業就業4.7萬人。

三、營造良好環境,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

推動企業孵化培育,是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生態環境的重要一環。

我省打造「創」生態系統,引導孵化器、眾創空間提升服務功能,針對不同成長階段的企業提供「私人定製」式服務,推動建立和完善「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一體化的「創」孵化鏈條,集聚技術轉移、成果推廣、人才引進和融資服務等各種創新要素,為「創」企業提供全方位、多層次和多元化的專業服務。目前,全省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達200餘家,2019年上半年全省孵化器在孵企業7063家,比2018年增長30.68%。省市合力推動哈爾濱南崗創新創業大街建設,集聚科技企業孵化器42家。全省評定首批農民創業園區108個,列入農業部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園區目錄60個,認定71個農民創業培訓基地、評定1020個農民創業示範基地。

哈工大大學生創新創業園孵化的「明星」企業哈爾濱零聲科技有限公司,專注於電磁超聲和超聲導波檢測技術研究,如今已成為國內該領域規模最大的無損檢測技術公司之一。公司負責人汪開燦說:「非常感謝黑龍江為我們提供了優良的創業環境、貼心的創業政策以及資金,也非常感謝哈工大大學生創新創業園,為我們提供了全方位全鏈條創業服務,使我們的創新創業夢想能落地開花結果。」

在強化金融支持方面,去年底,省政府設立了1億元創業專項資金,並將個人創業擔保貸款從10萬元提高到15萬元,將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從200萬元提高到300萬元,政府出資的融資擔保機構對創業人員取消反擔保。據省人社廳統計,今年上半年,全省發放創業擔保貸款4.72億元,同比增長336%;全省實有市場主體233.7萬戶,同比增長10%。

良好的發展環境,使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在黑土地上不斷湧現。

在荷蘭建立研發基地,與波音、空客等籤訂了相關合作協議,進軍航空訓練培訓市場,今年哈爾濱萊特兄弟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預計訂單超過1億元。公司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劉忠亮說:「我們藉助自建的中國模擬飛行論壇,『大浪淘金』組建起核心團隊,通過『網際網路+技術眾創』模式,研製出國內首臺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波音737模擬機。現在正著力打造集模擬機製造、飛行培訓、科普教育、旅遊體驗和主題創客空間等為一體的創新生態鏈。」

我省著力推進電子商務等新業態快速發展。深入實施「網際網路+流通」行動計劃,電商產業園區集聚效應凸顯,園區數量達105個,入駐電子商務及配套企業2883家。深入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項目建設,全省實現農村網絡零售額74.1億元,增長91.3%;實現農產品網絡零售額43.7億元,增長38.7%。

龍江對電商產業的扶持,吸引了在杭州打拼的礦區子弟李彥寶回鄉,創建了七臺河市電子商務產業園,他引領創業者踏上電商高速路,扶助貧困群眾、轉崗職工脫貧致富奔小康,帶動了七臺河市及黑龍江東部地區相關行業一萬餘人創業就業。

跨境電商發展駛入快車道。哈爾濱市成為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全國37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按個人自用物品監管的試點城市之一。哈爾濱-葉卡捷琳堡貨運包機和哈爾濱-新西伯利亞、哈爾濱-葉卡捷琳堡客貨混載航線合計發運對俄國際郵政小包919.6萬件,貨重1954.7噸;開闢洛杉磯至哈爾濱跨境電商貨運包機航線;全省累計設立海外倉24個,倉儲面積達16.8萬平方米。

擁抱新經濟,謀篇新業態,開啟新藍海,在廣袤的龍江大地上,各類創新創業創造主體不斷孕育而生、發展壯大,為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了新的強大生機與活力。

相關焦點

  • 「千山模式」厚植沃土 嶗山人才「四季花開」
    原標題:「千山模式」厚植沃土 嶗山人才「四季花開」
  • 提升公民科學素質 厚植創新發展沃土
    提升公民科學素質 厚植創新發展沃土 2020-10-25 22: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湖區助力西湖大學厚植人才沃土
    西湖區助力西湖大學厚植人才沃土為更好地服務西湖大學頂尖人才團隊及帶動而來的海內外高端人才,西湖區從政策創新、政治引領、人才計劃指導、安居保障、子女入學等多方面積極探索,提供全面精準、貼近需求的「店小二」服務。
  • 厚植髮展沃土 構建「親」「清」政商關係
    厚植髮展沃土 構建「親」「清」政商關係 ——寧鄉市「十三五」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綜述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度通訊員 段華良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一個地區發展的生命線,也是核心競爭力。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十三五」期間,寧鄉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聚焦總書記提出的補齊「四個短板」、落實「六項重點任務」,按照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進一步深化改革和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工作,審時度勢,統籌謀劃,通過強化頂層設計、注重改革推進、重視方法創新、實施以評促建等措施,市場活力得到了有效釋放,企業經營成本顯著下降。
  • 三亞遙感信息產業園「人才養成記」:厚植人才沃土 激活發展源頭
    三亞中科遙感信息產業園牢固樹立『保姆式』服務理念,著力激發企業人才活力和發展動力,通過全方位的服務構建創業者『伊甸園』,讓更多的人才應呼雲集。」楊天梁分享了一個真實故事。  用平臺留人,讓人才有位可為。但凡人才,最大的顧慮是「英雄無用武之地」,三亞中科遙感信息產業園將引進的高層次人才放在專業崗位,充分發揮其特長;園區定期對引進人才進行座談,通過跟蹤培養、集中培訓、人文關懷等措施,為各類人才營造良好的幹事創業氛圍。
  • 【各方聲音】「闖」「創」「幹」推進高質量發展!
    【各方聲音】「闖」「創」「幹」推進高質量發展!大家紛紛表示,將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肩負起歷史責任,積極學習借鑑深圳先進經驗,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深入推進江深合作,在全力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中推進我市高質量發展。
  • 江西南昌縣:厚植新優勢 釋放新動能
    一年來,該縣緊扣「全市領軍、全省領跑、全國領先」的使命擔當,幹群一心,真抓實幹,攻堅克難,不斷厚植產業發展新優勢,釋放產業發展新動能,推動產業發展逆勢上揚,交出了一份喜人答卷。  產業升級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1月4日,位於小藍VR產業園內的小派科技公司生產組裝車間內,身穿作業服的工人們正在加緊裝配新的生產線。
  • 厚植黨員的英雄情懷
    今天,這盛世如英雄所願,身為黨員更當厚植英雄情懷,崇尚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積極擔當作為,建功立業。  堅定信念,以無窮的精神動力爭當時代英雄。抗美援朝戰爭時,志願軍在軍備後勤巨大差距前,仍能奮勇前行、取得勝利,讓許多現代軍事專家難以理解。一個不能忽視的重要原因,就在於這是一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正義戰爭,志願軍戰士擁有堅定的信仰、面臨烈火乃至生死考驗都能始終保持忠誠擔當的初心。
  • 福建創新生態環境審判「三加一」機制 為綠水青山厚植司法「防護林」
    福建創新生態環境審判「三加一」機制為綠水青山厚植司法「防護林」光明日報記者 高建進今年4月,福建省三明市中級人民法院與三明市河長制辦公室共同設立全國首個流域司法數字治理雲平臺為築牢綠色發展法治屏障,近年來,福建法院著力構建新時代生態審判體系,建立環境資源審判庭等專業化審判機構,對涉及生態環境保護案件,實行集刑事、民事、行政和非訴行政執行案件於一體的「三加一」歸口審理,最大限度發揮專業化審判機構的優勢和作用。生態環境「三加一」審判機制,為福建的綠水青山厚植密織起司法「防護林」。
  • 廣西體育局:厚植文明沃土 澆灌黨建之樹 強平安根基 築團結之魂
    廣西體育局:厚植文明沃土 澆灌黨建之樹 強平安根基 築團結之魂 發布時間:2021-01-07 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體育局 字體: 大 中
  • 厚植產業「沃土」 滋養先進材料「成長」
    作為其中的代表,大瀝正大力推動有色金屬、鋁型材等傳統支柱產業轉型升級,為先進材料產業在南海培育成長的沃土。 為實現上述願景,大瀝鎮結合自身優勢,制定並在大會上正式發布了《大瀝鎮發展先進材料產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以下簡稱《計劃》),提出了總體目標:到2023年,大瀝先進材料戰略性支柱產業發展質量進一步提高,在全省乃至全國價值鏈地位明顯提升,對南海區其他地區的支撐和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
  • 濰坊:厚植人才沃土,打造「智慧引擎」
    濰坊市聚焦提升人才工作的首位度、集聚度、貢獻度,全方位提升招才引智質效,優化人才發展生態,構築區域人才高地,為加快建設現代化高品質城市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撐。創謀機制,讓引才聚智的「源泉」活起來濰坊市將人才制度改革創新攻堅作為提升招引質效、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的重要抓手,全力打造區域人才高地。
  • 改善營商環境,應加快構建區域「創新生態雨林」系統
    經過幾代人的接續奮鬥,中關村已然成為創新創業的代名詞,這片沃土培育了獨具特色的企業家精神。關於弘揚企業家精神、改善營商環境,結合海澱實際,提出如下建議:一是堅定製度自信,致力改革創新。始終堅持和完善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充分彰顯制度優勢。
  • 厚植中國共產黨三大優勢
    在全黨範圍內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就是用初心叩問使命擔當,用使命擔當擦亮初心,就是自覺厚植黨的理論優勢、組織優勢、群眾優勢,努力在新時代交出更加優異答卷。
  • 黨建論壇|在初心使命中厚植根深蒂固的人民立場
    如今,雖然我們遠離了戰爭年代的硝煙戰火,生活物質條件也有了很大改善,但我們更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時刻厚植根深蒂固的人民立場,始終與人民群眾血肉相連、唇齒相依。要廣開言路聽民意,厚植「知屋漏者在宇下」的為民情懷。民意在基層一線群眾的呼聲裡。
  • 代明煒:不斷厚植黨執政的群眾基礎
    代明煒:不斷厚植黨執政的群眾基礎 2019年02月28日 17:49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代明煒 字號 內容摘要:廣大黨員幹部只有始終站穩人民立場,與群眾心心相印,為民利孜孜以求
  • 西安航空基地特色教學提升學生科學素養 厚植航空夢想
    央廣網西安11月16日消息 近期,西安航空基地第一小學第四屆科技節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了全體師生的廣泛參與,學生們熱情高漲,在團結協作、動腦動手中感受科技帶來的快樂,領略航空的魅力,營造出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
  • 齊手清淤泥|營造優質環境
    冬季湖水漸退,但留下的很厚的淤泥,嚴重影響了整體的環境,為了儘快恢復整潔、優美的容貌,美林物業員工直接上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