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深處,可能有銀河系的「親兄弟」。(圖片來自網絡)
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8月12日報導,《自然》雜誌日前刊發的一篇研究論文稱,天文學家們利用阿塔卡馬大毫米/亞毫米望遠鏡陣列(ALMA),揭開了一個遙遠新生星系的面紗,它竟然與銀河系驚人地相似。此外,它相對有序的狀態也很令人驚訝,這與「早期宇宙中所有星系都是混亂不穩定的理論」相矛盾。
這個意外的發現挑戰了科學家對星系形成過程的理解,也為人類了解宇宙歷史提供了新視角。
項目負責人、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天文研究所的博士生Francesca Rizzo介紹道:「這個結果代表星系形成領域中的一個突破,它表明我們在銀河系及其附近螺旋星系中觀察到的結構早在120億年前就已成形。」
儘管這個名為「SPT0418-47」的星系似乎沒有旋臂,但它至少有兩個典型特徵與銀河系非常類似:旋轉的圓盤和隆起的形狀。後者是星系中心附近,大量恆星緊密聚集之處。這是人類第一次在宇宙史如此早期的階段中發現這種凸出物,而「SPT0418-47」也就成為銀河系最遙遠的「兄弟」。
論文作者、荷蘭格羅寧根大學卡普廷天文研究所(KAI)的Filippo Fraternali強調道:「最大的驚喜是,這個星系與我們附近的星系非常相似,這與數據模型預測結果,以及之前的粗略觀測結果截然相反。」
在早期宇宙中,新生星系仍處於形成過程中,因而研究人員預計它們會是混沌的,缺少像銀河系這樣成熟星系所具有的獨特結構。
對於「SPT0418-47」之類遙遠星系的研究,是人類理解星系形成和演化的基礎。通過研究它,科學家能夠回溯到這些新生星系剛剛開始生長的宇宙時空中。
這個意外的重大發現表明,早期宇宙可能並不是那樣混亂,並由此衍生出了許多新問題,例如:一個有序的星系是如何在宇宙大爆炸後,短時間內形成的?
未來,研究人員將利用超大望遠鏡(ELT)等設備作進一步研究,以揭示這些「嬰兒」盤狀星系更多的秘密,從而為天文學家解開星系的演化奧秘開闢新的途徑。
原創編譯:朱明逸 審稿:alone 責編:雷鑫宇
期刊來源: 《自然》
期刊編號: 0028-0836
原文連結: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0/08/200812115304.htm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編譯,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