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28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位於馬裡蘭州蓋瑟斯堡的一處設施,8月份發生放射性同位素鋂-241外洩事件,造成一名員工送醫。9月26日,美國核能委員會組成了5人調查小組,前往實驗室進行調查。
NIST指出,受汙染的這個實驗室因為一個裝有鋂-241(americium-241)的玻璃罐破裂,被輻射安全檢測人員發現。NIST發言人胡爾果說,一名工作人員在事發後送醫並已出院,根據接觸輻射物質後的必要防護程序,正處在適當的觀察中。
NIST表示,在發現該起意外的次日,已向核能委員會報告。但意外發生後,NIST對內要求封口,任職該局的員工們對於此意外的輻射汙染嚴重程度如何,還不得而知。
此事發生在原子反應爐的大樓,這棟實驗室約三周前封閉,內部也發出電子郵件禁止員工對外洩漏此消息。但對NIST的安全管理和危機處置,員工間有許多抱怨。
一位資深科學家表示心中有很多疑問。比如,該實驗室的五名研究員是否都接受了輻射檢測?接受的輻射量有多少?這五人接受輻射源後並未被隔離,他們所到之處、所接觸的人,是否也被有輻射汙染的可能?水源是否受到汙染?這些疑問都沒有得到NIST解答,該局成千上萬名員工對此感到不滿。
另一名服務NIST多年的員工也說,新政府上任後,局長之位懸而未決,在沒有領導的情況下,安全出問題在意料之中。輻射汙染程度有多嚴重,目前仍待核能委員會報告出爐,但此意外未能在第一時間著手調查,做出的報告可信度令人懷疑。
一位曾在NIST原子反應爐大樓擔任研究員的華人說,這不是第一次安全亮紅燈,以前該大樓也發生過微量核元素外洩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