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體溫計被下禁產令 水銀外洩危害健康

2020-12-06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傳統體溫計被下禁產令 水銀外洩危害健康

  近日,水銀體溫計將被禁止生產的話題引發網友熱議。根據相關規定,自2026年1月1日起,中國將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

  因為價格低廉、測量準確,長久以來,水銀體溫計都是民眾家中常備的健康用品。「禁產令」消息一出,不少網友陷入糾結:一方面確實擔心水銀體溫計的安全隱患,另一方面也疑惑,其他測溫產品能否達到水銀體溫計的精確度。

國家藥監局網站截圖。

  伴隨幾代人的體溫計要成絕版?

  近期,國家藥監局發布關於履行《關於汞的水俁公約》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稱,根據原環境保護部會同相關部委2017年發布的第38號公告,《關於汞的水俁公約》自2017年8月16日起對中國生效,其中明確「自2026年1月1日起,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

  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藥品監督管理局要高度重視,指導轄區內相關企業做好自2026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相關工作,切實履行《汞公約》及38號公告有關要求。

  連日來,上述有關水銀體溫計和血壓計的「禁產令」成為輿論熱議話題。

  不少網友困惑,伴隨幾代人成長的水銀體溫計,怎麼就被下了「禁產令」呢?

近年來,水銀體溫計引發的安全和汙染問題受到關注。(網頁截圖)

  小小的水銀體溫計,隱患有多少?

  事實上,提到汞(水銀),大多數民眾首先想到的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水銀體溫計。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官網資料,汞是自然生成的元素,見於空氣、水和土壤中,屬於重大公共衛生關切的十大化學品或化學品類之一。

  汞(水銀)及其化合物廣泛應用於化工、儀器儀表、電池、照明、醫療器械等領域。但汞釋放到環境後將長期存在,能夠通過大氣長距離傳輸,經生物累積可對人體健康和環境造成顯著不利影響。另外,汞也是造成水俁病的原因。

  為有效應對和妥善解決全球汞汙染問題,2013年10月,國際社會就具有全球法律約束力的《汞公約》達成一致,中國成為首批籤約國。2016年4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批准《汞公約》。2017年8月16日,公約在中國等締約方正式生效。

  中國自2017年8月16日起,禁止開採新的原生汞礦,各地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停止頒發新的汞礦勘查許可證和採礦許可證。2032年8月16日起,將全面禁止原生汞礦開採。

  有報導顯示,中國每年生產的含汞體溫計數量龐大,每年因水銀體溫計破損而當做廢物處理的水銀也規模不小,而在民眾日常生活中,因水銀體溫計破損而導致的危險事件也屢見報端。

  從國際上來看,早在1992年,瑞典就已率先禁止銷售所有含水銀的醫療設備。另外,歐美大部分國家都已全面禁用包括水銀醫療設備在內的一切和汞有關的工業製品。

  體溫計企業的「轉型倒計時」

  如今,水銀體溫計在國內將面臨禁產,那麼現在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情況如何呢?

  在銷售方面,記者在多家電商平臺上搜索發現,水銀體溫計都在正常出售。

  從售價看,和市場上其他的電子體溫計、非接觸式紅外線測溫槍等相比,水銀體溫計有明顯的價格優勢。通常,一支水銀體溫計的零售價在3到10元不等,而電子體溫計、額溫槍等產品的售價則在幾十元甚至上百元。

  另外,記者向北京多家醫療機構的工作人員諮詢後了解到,目前有部分醫院的門診和住院部已經逐漸更換使用電子體溫計,但也有一些醫院在繼續正常使用水銀體溫計。

  「禁產令」對於企業來說,無疑是拉響了「轉型倒計時」。

  來自企查查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共有體溫計相關企業1.37萬家,廣東省以近3700家企業排名第一,山東、河北分列二三位。近五年來,相關企業年註冊量總體上呈下降趨勢,2019年新增企業840家,同比下降37.1%。

  不過,今年前三個季度,中國體溫計相關的企業共新註冊了1170家,同比增長88.4%。其中第二季度註冊量最多,為513家,第三季度註冊量為181家,環比下跌了64.7%。

  按照國家藥監局的通知,已經取得醫療器械註冊證的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原註冊證在證書有效期內繼續有效;註冊證有效期屆滿可以申請延續註冊,但限定其註冊證有效期不得超過2025年12月31日。

  已經按照醫療器械受理的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繼續按照醫療器械進行審評審批,準予註冊的,發給醫療器械註冊證,限定其註冊證書有效期不得超過2025年12月31日。自2026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

  電子體溫計VS水銀體溫計,你怎麼選?

  對於水銀體溫計的停產問題,網友中也有不少爭議。

  支持的聲音認為,含汞的體溫計不安全,尤其是對有孩子的家庭來說,一旦體溫計不慎打碎,很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但另一方面的聲音則認為,水銀體溫計精準又廉價,測體溫還是會首選水銀體溫計。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記者發現,目前,民眾最擔心的一個問題就是,今後使用電子體溫計後,其精準度不如水銀體溫計。不少人在公共場所被測溫槍測溫時,都有數值明顯偏低的情況出現。

  那麼,對於體溫計的精準度問題,專業人士怎麼看呢?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外科急救中心護士長汪慧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表示,傳統的水銀體溫計測得的體溫是最準確的,但是測量體溫的時間略長,需要花費5分鐘以上。體溫計一旦破碎,裡面的水銀外洩,如不及時處理,會很快揮發到空氣中,危害人體健康。

  汪慧娟表示,現在臨床上也有用電子測溫儀替代傳統體溫計的。耳溫測量和額溫測量相比較,耳溫測量準確性較高,但測量時需要方法正確,且每次需配套使用耳溫槍耳套,對大面積使用來說成本較高。

  另外,額溫測量數據可能會有偏差,主要是因為人的體表溫度偏低,且受外界環境溫度影響比較大,但額溫槍勝在方便快捷,適用於幼兒園、機場、火車站等這種人流量大,需要快速篩查發熱患者的地方。

  不過,即便如此,仍然有不少用慣了水銀體溫計的民眾表示,即便有了「禁產令」,自己家中也要常備一支水銀體溫計。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DF506)

相關焦點

  • 水銀體溫計被下「禁產令」,你會囤一支嗎?
    近日,水銀體溫計將被禁止生產的話題引發網友熱議。根據相關規定,自2026年1月1日起,中國將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因為價格低廉、測量準確,長久以來,水銀體溫計都是民眾家中常備的健康用品。「禁產令」消息一出,不少網友陷入糾結:一方面確實擔心水銀體溫計的安全隱患,另一方面也疑惑,其他測溫產品能否達到水銀體溫計的精確度。國家藥監局網站截圖小小的水銀體溫計,隱患有多少?事實上,提到汞(水銀),大多數民眾首先想到的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水銀體溫計。
  • 水銀體溫計被「禁產」你家還有嗎
    藥店內的各種體溫計。水銀體溫計仍在藥店內正常銷售。汞,俗稱水銀,是一種有毒物質,釋放到環境後將長期存在,對人體健康和環境會造成不利影響。2026年1月1日起,我國將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體溫計是居家常備物品之一,水銀體溫計被貼「禁產令」,對藥店及市民會產生什麼影響呢?
  • 水銀體溫計被下「禁產令」!今後量體溫用啥?
    水銀體溫計因其體積小、測量準在我國醫療領域和普通家庭被廣泛使用,在一些藥店幾元到十幾元即可很方便地買到。這麼「便宜又好用」的水銀體溫計為何要禁產呢?  據悉,一支水銀體溫計含汞約1克,被打碎後,外洩的汞全部蒸發,可使一間15平方米大、3米高的房間內空氣汞的濃度達到22.2毫克/立方米。
  • 「禁產令」來了,水銀體溫計將「絕版」
    根據國家藥監局發布的公告,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將在2026年禁止生產,徹底退出市場。其中價格低廉、測量準確的水銀體溫計,幾乎是家家戶戶的必備品,伴隨了幾代人的成長。「禁產令」一出,不少網友陷入了糾結:雖然說水銀體溫計確實有隱患,但對作為替代品的電子體溫計,「測不準」成了網友們最大的疑慮。
  • 水銀體溫計被下「禁產令」,網友吵翻天:以後給娃測溫要用啥?
    尤其是前段時間,很多地市下了雨夾雪,氣溫的驟降導致很多寶寶咳嗽、流鼻涕、打噴嚏…… 作為家庭必備用品的溫度計,這時就會特別「忙」。一看孩子不對勁,家長就會擔心孩子是否發燒,趕緊掏出體溫計測體溫。 但你知道嗎?伴隨幾代人的水銀體溫計將要成為絕版了!
  • 水銀體溫計被下「禁產令」!居家測體溫用啥好?看看專家的「評測...
    近日,國家藥監局發布通知明確要求,自2026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藥店水銀溫度計銷售情況如何?記者昨日在市內藥店進行了走訪,發現市場上的水銀體溫計仍在正常銷售。水銀體溫計為什麼禁產,疫情常態化防控期間,如何正確使用溫度計?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了專業人士。
  • 最準的水銀體溫計將被全面禁產,以後給娃量體溫你用啥?
    一說水銀體溫計,估計大家都感覺非常親切,伴隨了幾代人的成長。雖說近幾年市場上興起了多款新興體溫計,但是歷史悠久的水銀體溫計仍然是「團寵」,無論是各大醫院還是居家自備,水銀體溫計幾乎都是首選,哪怕是咱這種有娃的家庭。
  • 夾到胳肢窩的體溫計要絕版了?
    根據相關規定,從2026年1月1日起,中國將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禁產令」消息一出,網友們紛紛表示「趕緊囤,要絕版了……」。生活中常見的汞1水銀體溫計1714年,德國工程師丹尼爾·加布裡爾·法倫海特發明了水銀體溫計。這項發明成果取得了巨大成功,在醫療和氣候研究領域得到廣泛使用,逐漸成為每個家庭的必備品。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發現溫度計中的水銀對人體和環境的危害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像。
  • 水銀體溫計被下「禁產令」,到底存在什麼風險?
    新京報訊(記者 戴軒)你家的藥箱中,是否也有一根水銀體溫計?這種最常見的醫療器械,即將退出歷史舞臺。近日,國家藥監局綜合司發布關於履行《關於汞的水俁公約》有關事項的通知,提出對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的三條「禁令」。
  • 水銀體溫計將成歷史 今後冷暖如何知?
    水銀體溫計因其體積小、測量準在我國醫療領域和普通家庭被廣泛使用,在一些藥店幾元到十幾元即可很方便地買到。這麼「便宜又好用」的水銀體溫計為何要禁產呢?  據悉,一支水銀體溫計含汞約1克,被打碎後,外洩的汞全部蒸發,可使一間15平方米大、3米高的房間內空氣汞的濃度達到22.2毫克/立方米。
  • 體溫計怎麼選?水銀體溫計5年後將禁產,額溫槍測量擔心不準確,專家...
    記者走訪各大藥房及醫院,探訪了各類體溫計銷售情況,發現市場上銷售的體溫計已經非常多樣化,但水銀體溫計仍然因其經濟實惠的特點受到不少市民歡迎。醫院方面,有的醫院已經全面更換為額溫槍,但也有醫院在為病人測溫時也仍以水銀體溫計為主,因為其測量結果更為準確可靠。那麼,水銀體溫計真的比其他體溫計測量更為準確嗎?其他體溫計在使用時又有什麼注意事項?
  • 含汞體溫計迎來至暗時刻,電子體溫計迎來春天
    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國內每年大約生產1.2億支含汞體溫計。突然下發的通知讓生產水銀體溫計的企業看不清前進的路,失去市場之後,應該如何生存?不得不禁的水銀體溫計眾所周知,水銀,是一種具有揮發性的重金屬,對人體危害極大。一支水銀體溫計含汞約1.4-2.0g。
  • 用了幾十年的體溫計要禁產了?網友吵翻天,到底哪種更準?
    為此,新民晚報記者採訪了一些專業人士,聽聽他們怎麼說▼水銀體溫計正在逐步被淘汰耳溫槍、額溫槍、電子體溫計、水銀體溫計是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四種測體溫工具浦東新區浦南醫院護理部主任李曉靜告訴記者,儘管水銀體溫計是四種體溫計中公認的最準確的體溫計,且國內醫院也主要都在使用水銀體溫計,但實際上,水銀體溫計正在逐步被淘汰。因為水銀體溫計如果用於測量口腔溫度,通常的動作是先甩一甩,甩到35℃以下,如果甩的過程中不小心磕碰,或者使用時候咬碎,釋放出的汞元素可能會傷害到人體或環境。
  • 體溫計摔壞處理水銀要花千元?專家:撒硫磺粉即可
    楚天金報訊 金報訊(記者周逸雄 實習生李宇航)昨日,有讀者反映稱家裡體溫計摔壞,水銀流出,詢問相關部門後,竟要花費1000元交給某公司銷毀。記者調查發現,體溫計中水銀雖然有毒,但處理過程中花銷並不大。  體溫計的水銀對人體是否有傷害呢?
  • 體溫計摔破了竟會致死? 細數水銀的危害
    現在很多有孩子的家庭,都會有體溫計,常用的就是水銀體溫計。但是,如果你慎將溫度計打碎的話,會發現有很多的水銀流出來,而且是非常難清理的。我們很多人都了解水銀是有毒的,但是它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到底會對我們身體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水銀流出來到底要怎麼處理相信知道這些的人也不多。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 水銀溫度計被「禁產」 網友吵翻天:我們怎麼測體溫啊
    這兩天,「水銀溫度計」一度成為熱搜。10月16日,國家藥監局在官方網站上正式宣告: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禁止生產含汞的體溫計以及含汞的血壓計產品。看到沒有國家藥監局官網發布的通知明確要求2026年1月1日開始,我國將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的產品。
  • 水銀體溫計將成歷史!今後量體溫用啥?
    水銀體溫計因為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價格低廉而受到無數家庭的歡迎,成為家庭必備醫療器材。  水銀體溫計因其體積小、測量準在我國醫療領域和普通家庭被廣泛使用,在一些藥店幾元到十幾元即可很方便地買到。這麼「便宜又好用」的水銀體溫計為何要禁產呢?  據悉,一支水銀體溫計含汞約1克,被打碎後,外洩的汞全部蒸發,可使一間15平方米大、3米高的房間內空氣汞的濃度達到22.2毫克/立方米。
  • 2026年起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 水銀洩露有什麼危害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體溫計最新資訊 > 正文 2026年起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 水銀洩露有什麼危害
  • 水銀危害大,水銀體溫計將成歷史!你換電子體溫計了嗎?
    近日,水銀體溫計將退出市場的話題引發網絡關注。根據國家藥監局發布的公告顯示,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將於2026年全面禁止生產,這宣告著曾經走進千家萬戶的水銀體溫計將成為歷史。在過去水銀體溫計由於價格親密、結構簡單、測量準確。因此水銀體溫計成為中國市民家中常備的測溫設備。
  • 【澳洲精品】還在使用水銀溫度計麼?那你就out了!Omron電子體溫計,擺脫水銀溫度計,安全更精準!
    水銀體溫計,體溫計的一種,由玻璃製成,內有隨體溫升高的水銀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