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店內的各種體溫計。水銀體溫計仍在藥店內正常銷售。
汞,俗稱水銀,是一種有毒物質,釋放到環境後將長期存在,對人體健康和環境會造成不利影響。2026年1月1日起,我國將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體溫計是居家常備物品之一,水銀體溫計被貼「禁產令」,對藥店及市民會產生什麼影響呢?1月6日,記者走訪城區各大藥店了解到,目前,電子體溫計成為市民的首選,「禁產令」對水銀體溫計的銷量和價格影響並不大。
水銀體溫計的銷量與價格並無變化
1月6日上午,記者來到濰城區遠東平民大藥房民生西街店,店內有七八種體溫計,分為水銀體溫計、電子體溫計和額溫槍三類。工作人員介紹,額溫槍的銷量最高,其次是水銀體溫計,目前體溫計的銷售和價格沒有變化。
奎文區頤卜生大藥店南大街店的工作人員表示,店內額溫槍有兩種,價格都在160元左右,電子體溫計從20元到上百元不等,水銀體溫計5元左右。儘管水銀體溫計價格低廉,但電子體溫計和額溫槍是市民購買的首選。
奎文區金通大藥店聖榮店的工作人員介紹,他們聽說過「禁產令」的消息,但水銀體溫計的銷量和價格並沒有變化。除了水銀體溫計2026年才開始禁產,時間跨度較大,影響較小外,還有前期因疫情防控緣故,多數市民家中囤了不少醫療用品,水銀體溫計的銷量和價格浮動不大,額溫槍等電子測溫設備走俏。
記者發現,無論是實體店還是線上平臺,水銀體溫計仍在正常出售,沒有出現斷貨或搶購的現象。
電子體溫計的讀數直觀,誤差更小
「水銀體溫計要夾在腋下5分鐘以上才顯示準確體溫,還要用力甩才能將水銀復位,平時用很麻煩。」家住濰城區三友翡翠城小區的劉先生說,而電子體溫計一般在1分鐘以內、額溫槍只需要3秒鐘就能顯示體溫,使用更方便。
採訪中,也有市民表示電子體溫計不如水銀體溫計的準確度高,真的是這樣嗎?
陽光融和醫院院感科主任於菲表示,水銀溫度計需要測量5分鐘才能讀取數據,而現在臨床上使用的電子體溫計,不僅效率高,精度也完全沒問題。根據目前實施的《醫用電子體溫計檢定規程》,正規廠家生產的醫用電子體溫計準確度並不比水銀體溫計差,市民對準確度的擔憂大可不必。
「電子體溫計可以放到嘴裡或腋下,它前面是一個溫度傳感器,精度並不比水銀體溫計低。而且相較於水銀體溫計,數顯的讀數更直觀、誤差更小。」於菲說,電子體溫計測腋溫的準確性甚至超過水銀體溫計。
於菲提醒,市民在網購平臺上搜索「電子體溫計」,彈出的電子測溫產品中,大多是「體溫槍」「額溫槍」等,這些產品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體溫計。一方面,額頭或手腕處的溫度位於體表,受外界溫度影響大,並不能很好地反應真正的體溫;其次,此類測溫儀多為非接觸式,採用紅外線感應的原理來測溫,可靠性略差。
有企業已轉型生產「無汞」玻璃體溫計
按照國家藥監局的通知,已經取得醫療器械註冊證的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原註冊證在證書有效期內繼續有效;註冊證有效期屆滿可以申請延續註冊,但限定其註冊證有效期不得超過2025年12月31日。自2026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
「禁產令」對企業來說,無疑是拉響了「轉型倒計時」。截至目前,濰坊有557家體溫計相關企業,大部分是銷售企業或藥店,不涉及體溫計的生產。記者根據藥店銷售的體溫計品牌,聯繫到了一家生產廠家。
據東阿阿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介紹,目前他們在生產水銀體溫計與電子體溫計的同時,已經轉型生產用「鎵銦錫合金」替代水銀的「無汞」玻璃體溫計。「無汞」玻璃體溫計既能有水銀體溫計的精準度,又可以避免汞的汙染危害問題,同樣是放在腋下測量5分鐘。但目前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市場認知還不夠。2019年,廠家曾在濰坊投放了一批「無汞」玻璃體溫計,批發價格十幾元每支,成本高銷量低,無法打開市場。
記者走訪城區藥店發現看,「無汞」玻璃體溫計目前還比較少見,只有個別藥店銷售過。「我們按照30元每支的價格銷售『無貢』玻璃體溫計,銷量不高就沒再繼續推廣了。」奎文區四平路上一家藥店工作人員說。
水銀體溫計摔破後需戴手套收集處理
於菲表示,汞是一種化學元素,俗稱水銀,是常溫下唯一呈現液態的金屬。廢舊水銀體溫計屬於有害垃圾,一旦摔破,在23℃以上的大氣環境下,會快速揮發,汞蒸氣和汞的化合物多有慢性劇毒。汞中毒後,人體會出現頭痛、疲乏、焦躁、甚至四肢麻痺、全身痙攣等不良反應。
若在使用時不小心摔斷了水銀體溫計,先要查看皮膚、黏膜有無破損,如無損害,對接觸者不用作特殊處理。同時,要戴上乳膠手套,儘快用紙片或膠帶收集散落的水銀顆粒,放到盛有水的塑料瓶內或密封袋中,送至相關回收機構。及時收走附近的衣物,防止被水銀汙染。「不可用吸塵器或掃帚清理,處理後建議通風24小時,若身體出現不適,及時就醫。」於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