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再:水銀體溫計強制退出

2020-11-24 企業觀察網

作為一個不用依賴能源供應的醫用器材,瀕臨淘汰。


青島的新冠疫情,已經證實了新冠病毒可以「由物傳人」,讓一批本身就對直接接觸有排斥感的民眾有了理論依據。而一個需要和人體密切接觸才能發揮作用的醫療用品,也於近日被公布,將強制退出,這就是水銀體溫計。自2026年1月1日起,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


其實這次不光針對水銀體溫計,還有水銀血壓計。但對經過了2003年非典洗禮的大眾而言,水銀體溫計極具時代特色。在那個年代,是根本無法保證人手一支的,一般以宿舍為單位共享一支。水銀溫度計,依賴水銀受熱膨脹原理,從問世以來服務人類無數。但其關鍵性材料,水銀,也稱為汞,是毒性物質。


脆弱的玻璃球一旦破損,無法保證水銀不逸出、傷人。水銀蒸汽進入人體後,會產生蓄積,影響神經。這也是各個國家都積極推進無水銀體溫計的一個主要原因,有些國家早在上世紀就已經開始實施這項策略。


但中國,作為一個人口眾多、貧富差距較大、醫療水平不均衡的區域,水銀體溫計也有著其它體溫計無法比擬的優勢。


依賴於人體溫度改變水銀狀態,水銀體溫計做到最大限度的經濟實用。儘管現在多數家庭都採購了電子體溫計,但電子體溫計無法擺脫對電池的依附。而且電子體溫計的維護成本較高,一旦長期不用就要注意防潮,取出電池避免腐蝕。水銀體溫計則只要保證不磕碰,就能長期保存備用。


此外,那些非接觸式電子體溫計對於使用環境溫度有要求。過低的環境溫度,比如東北的零下幾十度,某些產品在戶外可能已經無法使用。


當然,水銀體溫計除了水銀洩漏風險外,還有一項劣勢,就是必須和人體密切接觸,而且還要有五分鐘左右的測溫時間。在目前這種疫情狀態下,任何密切接觸都是一種潛在風險,而每人五分鐘的測溫時間對於人數眾多的企事業單位而言,根本不現實。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非接觸式體溫計應運而生。


相比起玻璃體溫計的22家企業,電子體溫計企業明顯是更多。


看到「劉貴」兩字,不要覺得筆者錯寫。註冊方確實是個人,而非企業。不過藥監局網站上打錯了一個字,圖中的「貢」大概率是「汞」。


其它玻璃體溫計,大概率都是含汞成分的。但因為有些標識了感溫液是汞,有的沒有標識,所以只能說是「大概率」。


而電子體溫計的註冊種類就繁雜多了。


電子體溫計測溫過程一般不超過一分鐘,甚至只需幾秒,大大節約了用戶等待時間。這對於高節奏的現代人而言,無疑是一種吸引力,儘管我們省出來的時間可能也只是刷刷手機。


方便的能源採購補充方式(網購或者線下小超市),多品牌的能源(各類電池的普及),是電子體溫計能推廣的一個重要因素。當然,電子體溫計的價格和利潤,也是有目共睹。一般玻璃體溫計只要八九塊錢左右,而電子體溫計從幾十塊到幾百塊都有。水銀體溫計的退出,其實也是一種消費升級。


隨著人們對於健康的關注,以及疫情的影響,家家戶戶備有體溫計已經成為可能。越是對健康關注的人員,越容易關注到風險,即使水銀體溫計不被叫停,依然有可能被用戶逐步淘汰。


另外,水銀作為一種有毒物質,其採購和體溫計的生產,都會牽涉到環境問題,這也是行業自我淘汰的一個方向。


利潤本身不高,加上市場需求量的萎靡和環保監管日趨嚴格,水銀溫度計早已青山不再,退出無疑。而電子體溫計企業有多少?經初步統計,116家。其中有不少是同時具有水銀體溫計產品線的,在今年大家都積極採購體溫計後,國內不知還能有多大的市場需求,後期的競爭壓力也可想而知。


(編輯:王星)


版權所有

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於網際網路,轉載的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及用於網絡分享,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編輯整理上傳,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文中圖片除非有標註外,均來源於網絡。如若發現有侵犯您智慧財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qygcbs@163.com


相關焦點

  • 水銀體溫計,是怎麼做出來的?
    雖然近來街上用的、店裡賣的,都已經是紅外額溫槍、耳溫槍的天下了,但是誰心裡沒有一隻懷舊的水銀體溫計呢?測溫原理玻璃管溫度計是利用了液體熱脹冷縮的原理,不同液體有不同的熱膨脹係數,隨著溫度的變化,體積也會變化。伽利略當年用的是水當媒介,而現在常見的有水銀、酒精、煤油等介質的溫度計。
  • 水銀危害大,水銀體溫計將成歷史!你換電子體溫計了嗎?
    近日,水銀體溫計將退出市場的話題引發網絡關注。根據國家藥監局發布的公告顯示,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將於2026年全面禁止生產,這宣告著曾經走進千家萬戶的水銀體溫計將成為歷史。在過去水銀體溫計由於價格親密、結構簡單、測量準確。因此水銀體溫計成為中國市民家中常備的測溫設備。
  • 電子體溫計和水銀體溫計哪個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16日12點訊 體溫計是家庭保健的必備用品,最開始是玻璃水銀體溫計,而現在出現各種測體溫的儀器,如電子體溫計、紅外線額溫儀、紅外線耳道體溫儀。那麼,電子體溫計有水銀嗎?電子體溫計是沒有水銀的。
  • 【科普知識】一支小小的體溫計,所含的水銀真能導致汞中毒?
    體溫計在這場新冠疫情期間,已成為家中必備之物。雖然現在體溫計種類繁多,但水銀體溫計還是使用較為廣泛的一種。眾所周知,水銀有毒性。體溫計一不小心打碎了,真的會導致汞中毒嗎?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支小小的體溫計。 01 什麼是水銀溫度計呢?
  • 水銀體溫計和電子體溫計哪種比較好?
    和傳統水銀玻璃體溫計相比,電子體溫計讀數方便,安全無毒,測量時間短,能記憶並有蜂鳴提示;水銀體溫計採用了玻璃外殼,一旦玻璃破裂,溢出來的水銀會對人體有害。不過,相比電子體溫計,水銀體溫計準確性、穩定性較高。
  • 水銀體溫計摔破咋辦?水銀體溫計、紅外線體溫計,哪個測得準?
    還有不少市民提出水銀體溫計和紅外線體溫計測溫不同,到底哪個準?2月16日,有市民留言問:剛才不小心摔破了水銀體溫計,怎麼處理?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在一些媽媽群、市民群裡也發現有類似的提問。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兒童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楊磊回復,家用水銀體溫計的含汞量很小,不足以引起中毒,摔破後,只要及時通風、清理,一般不會引起汞中毒。
  • 水銀體溫計將成歷史 今後冷暖如何知?
    水銀體溫計因為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價格低廉而受到無數家庭的歡迎,成為家庭必備醫療器材。據統計,國內每年大約生產1.2億支含汞體溫計,而中國每年因水銀體溫計破損而當做廢物處理的水銀就有10噸以上。  中國是世界上汞的生產大國,也是汞的消費大國。減少含汞產品的使用和生產將對我國環境保護、大眾生命健康安全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體溫計、血壓計無「汞」化勢在必行。
  • 可以不用水銀體溫計嗎?
    中國目前普遍使用水銀體溫計,利用水銀體積熱脹冷縮的物理性質測量溫度;但水銀洩露會對人體和環境造成危害,因此歐美國家現在都普遍使用電子體溫計。本文介紹兩種電子體溫計的物理原理。常見的水銀體溫計替代品是筆形的電子體溫計。溫度計的「筆尖」部分是金屬模樣的探測器,「筆」的後端有液晶顯示屏,探測器的核心部件通常是一個熱敏電阻,其電阻值隨溫度變化。
  • 300多年歷史的水銀體溫計將成絕版 你準備好替代品了嗎?
    原標題:300多年歷史的水銀體溫計將成絕版,你準備好替代品了嗎?  300多年歷史的水銀體溫計即將消失  提到汞(水銀),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是水銀體溫計。
  • 水銀體溫計被「禁產」你家還有嗎
    藥店內的各種體溫計。水銀體溫計仍在藥店內正常銷售。汞,俗稱水銀,是一種有毒物質,釋放到環境後將長期存在,對人體健康和環境會造成不利影響。2026年1月1日起,我國將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體溫計是居家常備物品之一,水銀體溫計被貼「禁產令」,對藥店及市民會產生什麼影響呢?
  • 凡米智能體溫計,告別水銀體溫計
    每個小夥伴們應該都有過發燒的經歷,溫度計可以說是我們家中最常備的醫療器械了,每次小編發燒的時候,到處找水銀體溫計夾在腋窩裡進行溫度測量,測量時間五分鐘,時間長不說 如果姿勢錯誤還要重新測量簡直麻煩得很。
  • 水銀體溫計被下「禁產令」!今後量體溫用啥?
    一支「平平無奇」的水銀體溫計已經伴隨我們走過了無數個年頭。據統計,國內每年大約生產1.2億支含汞體溫計,而中國每年因水銀體溫計破損而當做廢物處理的水銀就有10噸以上。  中國是世界上汞的生產大國,也是汞的消費大國。減少含汞產品的使用和生產將對我國環境保護、大眾生命健康安全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體溫計、血壓計無「汞」化勢在必行。
  • 水銀體溫計被摔碎,媽媽的舉動讓全家中毒:水銀怎麼處理才對
    入秋之後,氣溫驟降,不少家長擔心孩子感冒了,都會拿出家裡的水銀體溫計,來給孩子量體溫。但家長們可要小心,體溫計中的水銀,也就是化學上的汞元素,是一種金屬,而且有毒! 就在前不久,張家界有個2歲男孩在家玩耍時,把水銀體溫計給咬碎了,直接吞下了一部分水銀,情況十分危急。
  • 水銀體溫計並不是唯一選擇——米家電子體溫計體驗上手
    大家聽得最多的體溫計應該就是水銀體溫計了吧,基本上每一個家庭都會配有水銀體溫計,但是這種體溫計對於老人,或者說是眼神不太好的人就很難看清度數了,既然都是21世紀了,那麼我覺得這一類產品是可以淘汰的了,但是又因為水銀體溫計在測量體溫上是最準的了,所以也一直沒有可替代的產品,不過最近小米商城上架了一款米家電子體溫計,下面就跟隨我來看看這一款電子體溫計究竟能不能替代水銀體溫計吧!
  • 水銀體溫計被下「禁產令」,到底存在什麼風險?
    新京報訊(記者 戴軒)你家的藥箱中,是否也有一根水銀體溫計?這種最常見的醫療器械,即將退出歷史舞臺。近日,國家藥監局綜合司發布關於履行《關於汞的水俁公約》有關事項的通知,提出對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的三條「禁令」。
  • 還在用水銀體溫計?看完你會恍然大悟!
    以我們常用的水銀體溫計來說,正常情況下是測不了室溫的。水銀體溫計可測量範圍一般為35°-42°,而室溫一般情況下不會高於35°,因此是沒法測量的,如果室溫超過35°,那就另當別論了。上邊只是拿水銀溫度計簡單回答了這個問題。
  • 傳統體溫計被下禁產令 水銀外洩危害健康
    (網頁截圖)  小小的水銀體溫計,隱患有多少?   事實上,提到汞(水銀),大多數民眾首先想到的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水銀體溫計。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官網資料,汞是自然生成的元素,見於空氣、水和土壤中,屬於重大公共衛生關切的十大化學品或化學品類之一。
  • 怎麼看體溫計的度數 水銀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如果是電子溫度計一眼就能知道體溫,可如果是水銀溫度計,這就難倒了一大片人,不知道怎麼看。下面小編就教大家怎麼看溫度計的度數和正確使用方法。水銀溫度計怎麼看水銀體溫計這麼不方便為什麼還是很多人願意用水銀體溫計來測體溫呢,因為與其他類型的體溫計相比它性能更加穩定
  • 電子體溫計?測體溫大有講究 | 再見,水銀體溫計
    原創 上海新華醫院 上海新華醫院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有不少網友稱水銀體溫計是「童年回憶」:使用水銀溫度計的「習慣姿勢」是先把體溫計甩一下,讓刻度到36度以下。
  • 水銀體溫計被下「禁產令」,你會囤一支嗎?
    「禁產令」消息一出,不少網友陷入糾結:一方面確實擔心水銀體溫計的安全隱患,另一方面也疑惑,其他測溫產品能否達到水銀體溫計的精確度。國家藥監局網站截圖小小的水銀體溫計,隱患有多少?事實上,提到汞(水銀),大多數民眾首先想到的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水銀體溫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