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姜陽陽,今天給大家說說《最鹹的海》《海的最大深度》
最鹹的海
紅海,南北長約2100公裡,東西寬145-306公裡,總面積約45萬平方公裡,平均水深558米,最深處為r米。海水多呈藍綠色,局部海域因一種紅色海藻生長繁茂而呈紅棕色,紅海便因此而得名。在紅海裡,人可以躺在水面上而不會沉下去。這是因為紅海是世界上含鹽度最高的海域。紅海海水的含鹽度一般在40%o以上,中部海槽深處有含鹽度高達74-310%o的海區。紅海地處亞熱帶,氣溫高,海水蒸發量大,而且降水較少。海的兩岸沒有大河流人;在通往大洋的水路上,有石林島及水下巖嶺,大洋裡稍淡的海水不易進來;紅海中較鹹的海水也難以流出。科學家還在海底深處發現了好幾處大面積的「熱洞」,大量巖漿沿著地殼的裂隙湧到海底,巖漿加熱了周圍的巖石和海水,以致深層海水的溫度比表層還高,熱氣騰騰的深層海水泛到海面,加速了蒸發,使鹽的濃度越來越高。因此,紅海的水就比其它海域的水鹹多了。
紅海是印度洋西北的一個狹長的海域,它像一條長長的蝸牛,從西北到東南,橫臥在亞洲的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北部之間。南經曼德海峽通亞丁灣;北端的亞喀巴灣和蘇伊士灣猶如蝸牛頭上的兩條觸角,它們的中間夾著西奈半島;由蘇伊士灣經蘇伊士運河與地中海相通。千百年來,紅海是連接東北非、阿拉伯半島和印度等地的交通要道。自136%,年蘇伊士運河鑿通後,又成為世界上最繁忙的運輸航道之一。紅海是海洋家族中最年輕的海,大約400萬年前才開始出現,出現後逐漸成長,現在還在慢慢變大。
海的最大深度
1872年英國船恰雷基號開始環球旅行,受命測量海的深度。在近四年的旅行中,它考察了大海裡不同深度海域生物活動情況,並且測定了大西洋、太平洋及印度洋不少海域的深度,它測得的日本島距海底的深度為8367米,這是在多次考察中第一次測得的最大深度。
從此之後,人們才開始了解海底及海洋生物知識。在海底,如同在陸地一樣有起伏的高山。亞速爾群島中的皮科島高出水面達2130米,距海底則達8之刃米,它僅僅是大西洋洋面下3公里海域高山群的一個制高點。大西洋底脊從北冰洋延伸至南極洲,而太平洋及印度洋底則有其它的山脈,在海底有很多洞穴,其中一些洞的深度達9000米。
1950年,科學家們考察了每一個大洋,其中包括北冰洋,科學家南森和阿瑪登發現,普通船衝破北冰洋的冰層是很困難的。有人認為既然潛水艇已經在水下穿過了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它也可能穿過北冰洋吧!其實不然,潛水艇也辦不到,因為潛艇被封在厚厚的冰層之下,靠它的普通燃料的發動機供給水下作業的動力及電力是不可能的。
1956年之後,美國人發明了核潛艇,它能在水下很深的地方,停留很長的時間。1958年美國核潛艇納梯拉斯號開始向北冰洋進發,但此行並非易舉,如果它的發動機停止工作,艇上的人將葬身海底,或者一旦它撞上冰塊及海底高山,它將像雞蛋一樣被撞個粉碎。開始時,納梯拉斯號試圖穿過大西洋駛往北冰洋,但是,它發現在冰層與海底之間沒有足夠大的空間可以通過,它又做了第二次嘗試.終於在1958年6月,找到了可供通行的通道,8月3日,它帶著100名船員通過了北冰洋的底脊,終於在冰層之下通過了地球的頂部。這次成功也表明自日本去歐洲的旅行路程縮短義班刃狸是可能的。
1959年3月,另一艘美國潛艇斯卡特號在冰層下抵達北極,而且衝破冰層駛出洋面,人們發現了水,儘管很少,也足夠了,它是北極的水!一位考察隊員走出潛艇,在冰面上散步,還拍了一些照片。潛水艇的潛海深度很大,但是在特別深的海城作業是難以保證安全的,為此,奧古斯特·皮卡德發明了一個深海潛水器。1960年皮卡德的兒子雅克和一位美國人唐納德·沃爾什乘潛水器潛人瑪利阿島附近的深海裡,深度達11000米。這是恰雷基號曾試圖測量的深度,它曾於1874年發現這裡海底有個深洞,但是,它無法測量洞深。就是這個潛水器也未能狡抵洞的底部,潤底部距水面大約11700米。
深海裡的水是黑色的,水特別涼,水壓非常大。潛水器拍攝的深海照片顯示了在深海的不同深度的海域裡都有生物存在。在北極和南極冰層下的冷海水中也能找到生活在溫海水中的各種魚類,據說,這些魚按季節改變「駐地」,對此我們尚不敢完全肯定,因為對深海的考察僅僅是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