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深度」讓《海底兩萬裡》不再科幻

2020-12-04 新華網客戶端

    在馬裡亞納海溝,蛟龍號載人潛水器下潛至7062米,海翼號水下滑翔機下潛至6329米,海鬥號無人潛水器下潛至10767米……中國自主研發的各類深海潛水器一次次突破自我,創造著「中國深度」。

文/《環球》雜誌記者 劉詩平 劉娟娟

  148年前,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寫了一部名著《海底兩萬裡》。今天,隨著深潛技術的發展,《海底兩萬裡》早已不再是科幻。

  2017年5月,《環球》雜誌記者乘坐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全球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下潛到4811米海底。記者發現,海底世界並非荒蕪一片,不時見到海參、海綿、海星、魚、蝦等動物,許多細節與《海底兩萬裡》中的描寫不謀而合。

  此前,2012年,也是在馬裡亞納海溝,蛟龍號還曾下潛至7062米海底,創下了作業型載人潛水器世界最深下潛紀錄。

  除蛟龍號外,同樣是在馬裡亞納海溝,海翼號水下滑翔機下潛至6329米,海鬥號無人潛水器下潛至10767米。目前,中國已形成從1000米、4500米、7000米到10000米級全海深潛水器下潛能力。中國自主研發的各類深海潛水器一次次突破自我,創造著「中國深度」。

中國進入世界「深潛俱樂部」

  6月23日,蛟龍號為期5年的試驗性應用航次圓滿收官。蛟龍號是中國首臺自主設計、自主集成研製的作業型深海載人潛水器,自2012年試驗性應用以來,先後在南海、東太平洋多金屬結核勘探區、西南印度洋脊多金屬硫化物勘探區、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區等七大海區開展152次成功下潛,作業能力覆蓋7000米以淺、全球海洋面積99.8%的海域,是目前世界上下潛深度最大的載人潛水器。

  蛟龍號的名聲很大,其實它還有兩個「兄弟」——海龍二號無人有纜潛水器和潛龍一號無人無纜潛水器。

  海龍二號無人有纜潛水器最大作業深度為3500米,突出優勢是水下工作時間長,參加過多個大洋航次科考,下潛海域包括太平洋、南大西洋和西南印度洋。

  潛龍二號無人無纜潛水器是4500米級自主水下機器人,具備近海底高清成圖、複雜海底航行和礦產資源自主探測能力。2017年2月,潛龍二號正式用於深海多金屬硫化物勘探,完成8次下潛,在大洋43航次第二航段作業成功。

  這「三兄弟」均已入駐位於青島的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實現了中國深海「三龍」聚首。

  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辦公室主任劉峰說,「三龍」是中國自行設計、自主集成、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三類典型深潛器,它們在調查作業模式方面各有特點,「三兄弟」還可互為保障,如果有其中之一發生故障,其他潛水器可提供救援。

  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於洪軍表示,蛟龍號新母船正在建設中,預計2019年3月下水,屆時這條母船可同時搭載「三龍」探海。

  「龍」字輩潛水器屢建奇功,「海」字號潛水器也不負眾望。

  2017年3月,海翼號水下滑翔機在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挑戰者深淵」完成大深度下潛觀測任務並安全回收,最大下潛深度達到6329米,突破之前由美國科學家創下的水下滑翔機最大下潛深度6000米的世界紀錄。

  海翼號水下滑翔機是中國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型水下觀測平臺。水下滑翔機是一種通過調節自身浮力和姿態,實現在水中滑行並收集水體信息的新型水下機器人,具有低功耗、高靜音的特點,可對特定海域進行高精度大範圍的水體觀測,能有效提高海洋環境的空間和時間測量密度,是現有水下觀測手段的有效補充。

  「海」字號家族的另一名成員——海鬥號水下機器人,則於2016年8月在中國首次萬米深淵科考航次中成功應用,下潛到馬裡亞納海溝10767米深處,創造了中國水下機器人的最大下潛及作業深度紀錄。

  在那次科考中,中國自主研製的海角號和天涯號深淵著陸器、原位實驗號深淵升降器共進行了17次大深度下潛,其中天涯號和原位實驗號3次突破10000米深度。

  此外,2016年12月,在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挑戰者深淵」,中國3臺彩虹魚10000米級著陸器成功進行了10000米海試並採樣。

  海底兩萬裡,中國已經抵達。

一個又一個技術突破

  載人潛水器是由搭載人員駕駛操作、具有生命支持配套和輔助系統、具備水下作業能力的可移動潛水裝置,它代表著海洋高技術發展的前沿。就中國載人潛水器而言,7000米級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已完成了為期5年的試驗性應用;蛟龍號的「弟弟」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正在總裝聯調,即將開展海試,大洋中脊和中國南海地區等一些科考熱點大部分在4500米以淺,因此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與蛟龍號在深海科考方面可以很好地互補與合作;蛟龍號的「哥哥」10000米級全海深載人潛水器也已立項研製,它將具有載人到達全球所有深海作業的能力。

  「10000米級載人潛水器研製是海洋領域挑戰最高的項目之一,其目標是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領跑載人深潛技術。也因此,載人潛水器本體研製需要攻克更多技術難點,耐壓構件密封、控制、水聲通信等,都是研製過程中難啃的技術骨頭。」蛟龍號主任設計師、10000米級載人潛水器總設計師、中船重工702研究所水下工程研究開發部副主任葉聰對《環球》雜誌記者說。

  葉聰介紹,「蛟龍號在7000米處承受的壓力是700個大氣壓,即蛟龍號2.1米直徑的載人艙耐壓球殼需要承受的壓力相當於14座艾菲爾鐵塔的重量。10000米級載人潛水器再往下4000餘米,還要增加400餘個大氣壓。這麼大的壓力加在潛水器上,對潛水器的結構設計、材料等,都提出了巨大挑戰。」

  蛟龍號立項之初,中國研製過的最深載人潛水器只有600米。從600米到7000米,是一次艱難的技術跨越。蛟龍號海試成功後,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關鍵技術的研製開始提速,攻克了鈦合金載人艙球殼、超高壓海水泵研製、低噪聲一體化推進器研製及充油鋰電池研製等一系列關鍵技術。

  載人艙耐壓球殼是載人潛水器技術的核心。葉聰說,「蛟龍號研製之初有一部分是國際合作,像載人艙耐壓球殼是我們的設計,利用了俄羅斯的材料和加工工藝,其他有些部件如傳感器、推力器等也是引進的。」

  蛟龍號副總設計師、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總設計師、中船重工702研究所水下工程研究開發部主任胡震說:「以鈦合金載人艙耐壓球殼為突破口,將整塊鈦合金板直接衝壓成半球形,以電子束焊接縫合,最終經受住了嚴格的耐壓測試,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的載人艙耐壓球殼實現了自主研製。」

  葉聰說,「在蛟龍號和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研製經驗的基礎上,10000米級載人潛水器的研製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它建成投入使用後,將會創造新的『中國深度』,進一步提升我國海洋探測能力與研究水平。」

探索深海的未知世界

  目前,中國已形成從1000米、4500米、7000米到10000米級全海深潛水器下潛能力,作業功能覆蓋海洋科研、大洋礦產資源開發、搜救打撈、旅遊觀光等。各類深海潛水器競相取得突破,標誌著中國深海裝備製造已發生質變,將助推中國科學家在探索人類知之不多的深海世界取得更多成果。

  專家表示,中國深海裝備的進步和深海科考的成功,顯示中國深海科技創新能力正在從「跟隨」為主向「並行」、「領先」為主轉變。

  中國大洋協會辦公室主任劉峰說,以蛟龍號為代表的深海潛水器的發展,在維護國家海洋權益、深海探測與科研、推動國民海洋意識等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同時也將推動海洋資源開採業、裝備製造業的發展。

  「蛟龍號2013年第一次試驗性應用航次結束後,學界評價說,這一個航次取得的深海生物樣本的數量,已經相當於中國前20年通過其他工具取得的樣本總數之和。」中船重工702研究所所長何春榮說。

  2016年8月,在海鬥號水下機器人創造10767米下潛及作業深度紀錄的同時,天涯號深淵著陸器和原位實驗號深淵升降器3次突破萬米深度,獲得大量水體、沉積物和生物樣品,這些樣品填補了中國長期以來無法獲得超大深度特別是萬米海底數據和樣品的空白,為揭示深淵生態環境演變、全球氣候變化等提供了珍貴的研究樣本。

  水下滑翔機可探測海水流體中溫度、鹽度、濁度、含氧量、海流強度和運動方向等,數據實時傳輸回陸地實驗室。在2017年3月的觀測任務中,海翼號水下滑翔機收集了大量高解析度的深淵區域水體信息,為海洋科學家研究該區域的水文特性提供了寶貴資料。

  「人類對深海的認識還非常不夠,需要發展以蛟龍號為代表的各類潛水器和作業工具,去探索深海的未知世界。」葉聰說。

來源:2017年8月9日出版的《環球》雜誌 第16期

《環球》雜誌授權使用,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本刊聯繫

本期更多文章敬請關注《環球》雜誌微博、微信客戶端:「環球雜誌」

相關焦點

  • 從《海底兩萬裡》到《三體》:科幻文學為何如此打動人心?
    在凡爾納的作品裡人們上天入地——發射大炮環繞月球(《從地球到月球》《環繞月球》),進行環球旅行(《環遊地球八十天》),暢遊海底(《海底兩萬裡》),進入地球內部遇見遠古動物,相當於進行一次時間旅行(《地心遊記》)。比作品中的各種奇異場景更令人驚奇的是,凡爾納作品中的很多幻想,都在不久之後成為了現實,這不得不說是作者在文學與科學領域取得的雙重成就,而這種成就也只可能屬於科幻作家。
  • 海洋科幻兒童音樂劇《海底兩萬裡》海口演出 吸引數百名觀眾
    &nbsp&nbsp&nbsp&nbsp2017年海口市首場精品文藝演出舉行&nbsp&nbsp&nbsp&nbsp《海底兩萬裡》科普海洋環保知識&nbsp
  • 大衛芬奇辭導「海底兩萬裡」《金剛狼2》導演頂替
    大衛·芬奇不再執導《尼摩船長》,《金剛狼2》導演詹姆斯·曼高德頂替    1905電影網訊 已經運作了很多年的科幻巨片《海底兩萬裡》在導演問題上一直是含混不清的。而影片也不再是《海底兩萬裡》,則是演變成了《尼摩船長》(Captain Nemo)。     對於迪士尼來說,在經過長時間的考慮之後,決定啟用曾經拍攝了《與歌同行》、《決戰猶馬鎮》和《金剛狼2》等影片的詹姆斯·曼高德來說,是一個比大衛·芬奇更加靠譜的選擇。而在此之前,本片的導演候選人則是《X戰警:天啟》的導演布萊恩·辛格。
  • 中考名著新增篇目複習:《海底兩萬裡》
    ——順時針   海底兩萬裡》的作者是誰?——儒勒。凡爾納   《海底兩萬裡》的作者是哪國人?——法   《海底兩萬裡》故事的主人公是誰?——尼摩或阿龍納斯   阿龍納斯的僕人叫什麼?——康塞爾故事中,阿龍納斯曾經在法國出版過的一部書叫什麼?——《海底的秘密》   「魚叉手之王」指的是誰?
  • 福斯版《海底兩萬裡》將拍 背景為美國內戰之後
    》的改編已經成為了好萊塢的一樁公案     1905電影網訊 去年9月,二十世紀福斯版本的《海底兩萬裡》籤訂了導演,影片的導演定為《X戰警:天啟》的布萊恩·辛格。而至於將影片的背景放到內戰之後,辛格稱:「我覺得這是正確的做法,因為即使是在內戰之後,南部和北部也並不是那麼和諧的,所以這樣的科幻故事,是最適合這個背景的。」     小說《海底兩萬裡》出版於1870年,是法國冒險小說家儒勒·凡爾納的代表作之一。1866年,有人以為在海上見到了一條獨角鯨,而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發現原來那是一艘名為鸚鵡螺號的潛艇。
  • 《寂靜嶺》導演重拍《海底兩萬裡》將來華選角
    《寂靜嶺》導演重拍《海底兩萬裡》將來華選角  導演克裡斯多夫·甘斯作為法國著名導演,一直對中國情有獨鍾。目前,他正在開發新版《海底兩萬裡》劇本,加入自然流暢的中國元素。導演還將在上海電影節期間來滬,選取兩名中國演員出演片中重要角色。
  • 幻書啟世錄書靈妮莫立繪 海底兩萬裡背景介紹
    《海底兩萬裡》一書相信各位玩家們一定都曾經讀過,在《幻書啟世錄》的世界中《海底兩萬裡》化為了書靈妮莫和玩家並肩作戰。那麼妮莫又有著什麼樣的背景故事,什麼樣的經歷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海底兩萬裡》一書相信各位玩家們一定都曾經讀過,在《幻書啟世錄》的世界中《海底兩萬裡》化為了書靈妮莫和玩家並肩作戰
  • 七年級下冊名著閱讀:《海底兩萬裡》複習要點
    《海底底萬裡》閱讀試題及答案一、填空:  1、儒勒凡爾納是_________ (國家)科幻小說家,他是現代科幻小說的重要奠基人。他被公認為為「 _________ 」。  2、《海底兩萬裡》是凡爾納的的三部曲之二,其餘兩部是:第一部是 _________ ,第三部是_________ 。
  • 凡爾納三部曲之一,海底兩萬裡了解一下
    《海底兩萬裡》是法國著名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創作的長篇小說,是「凡爾納三部曲」(另兩部為《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和《神秘島》)的第二部。全書共2卷47章。小說主要講述了博物學家阿龍納斯、其僕人康塞爾和魚叉手尼德·蘭一起隨鸚鵡螺號潛艇船長尼摩週遊海底的故事。
  • 海底兩萬裡,什麼時候能再上銀幕呢?丨夜問
    來自於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的經典科幻小說《海底兩萬裡》,最早連載於1869年~1870年間。小說主要講述了博物學家阿龍納斯、其僕人康塞爾和魚叉手尼德·蘭一起隨鸚鵡螺號潛艇船長尼摩週遊海底的故事。《海底兩萬裡》曾多次被拍成影視劇,其中1955年理察·弗萊徹執導的版本口碑較高,由大演員柯克·道格拉斯主演。
  • 布萊恩辛格將拍《海底兩萬裡》
    《海底兩萬裡》出版於1870年,是法國冒險小說家儒勒·凡爾納的代表作之一。1866年,有人以為在海上見到了一條獨角鯨,而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發現原來那是一艘名為鸚鵡螺號的潛艇。隨後他帶著僕人康賽爾和一個捕鯨手尼德蘭,跟隨尼摩船長乘坐這艘潛艇在海底展開了兩萬裡的環球旅行。
  • 《海底兩萬裡》:尼莫船長的三重矛盾,暗示了悲劇結局
    作為法國小說家儒勒凡爾納著名的海洋三部曲之一,《海底兩萬裡》一經問世便引起了廣泛關注。時至今日,這部誕生於150年前的作品,依然風靡世界各地,擁有廣大的讀者群,它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可見一斑。小說構畫了一艘超越時代的潛水艇——鸚鵡螺號。它獨立自由地航行於大洋之上,與陸地徹底斷絕聯繫,依靠從海洋中汲取的資源供應一切所需。
  • 海底礦區,要開採也要保護(科技大觀)
    原標題:海底礦區,要開採也要保護(科技大觀)   科幻小說《海底兩萬裡》描繪了一個新奇美妙又險象環生的海底世界,吸引著無數讀者暢想深邃的海底。我們對淺海中豐富的動植物並不陌生,形態各異的珊瑚、搖曳的海草、五彩斑斕的熱帶魚,而陽光難以穿透的深海則要單調不少。
  • 《海底兩萬裡》中的「鸚鵡螺號」潛水艇,現實嗎?
    在儒勒·凡爾內所著的《海底兩萬裡》中,主人公乘坐一艘潛水艇環遊海底世界。奈莫艇長在向阿羅納克斯先生介紹「鸚鵡螺號」時提到了兩個驚人的事情。其次,這麼高的速度需要強勁的動力,估計「鸚鵡螺號」的水手得天天從海水裡提取鈉做電池。
  • 成都中考必考名著《海底兩萬裡》複習清單(2019中考必備)
    二、《海底兩萬裡》的主要人物: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僕人康塞爾、捕鯨手尼德·蘭、 「諾第留斯號」的主人尼摩船長。尼摩船長:是「鸚鵡螺」號的主人,性格古怪,性情憂鬱,知識淵博,遇事頭腦冷靜,沉著而又機智,是一個在反抗殖民主義鬥爭的烈火中成長起來的民族志士。  阿龍納斯教授:是一名生物學家。
  • 《海底兩萬裡》固然他的命運是離奇古怪,但他也是崇高偉大的
    他以其大量著作和突出貢獻,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該頭銜也被授予H·G·威爾斯和雨果·根斯巴克[1]。由於凡爾納知識非常豐富,他小說作品的著述、描寫多有科學根據,所以其小說中的一些幻想成功預見了後世的一些技術發明。凡爾納生於南特港資產階級家庭,受訓傳承父親的律師職業,但在青年時期退出,為雜誌和劇院寫作。
  • 他們正在打開通往海底最深處的那條路……
    現場,在泉州市青年作家協會副秘書長、泉州市作家協會會員唐榮河老師的帶領下,來自泉州師範學院附屬小學、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學和鯉城區東門實驗小學的學記暢遊「科幻小說之父」儒勒·凡爾納的《海底兩萬裡》。它既是一本引人入勝的科幻小說,又是一本富含海洋知識的百科全書。 唐老師帶我們重溫這部經典,帶給我許多新的感受。《海底兩萬裡》不僅讓我認識了那些勇敢、執著、真誠的人,也讓我增添了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 幻書啟示錄:幻書中三典藏,金銀河輸出可觀,海底兩萬裡優秀掛件
    海底兩萬裡。作為一個優秀掛件,海底兩萬裡的強度同樣出眾。跟肯娘的搭配,讓這個幻書的強度也水漲船高。被動不俗的增傷能力,在技能升級之後可以讓她比肩龍媽。喜歡玩手遊的可觀住攻種號 211手遊 ,你想玩的這裡都有,登錄就送神兵神裝和滿V,而且遊戲幣、資源還無限用,玩家不氪金就能成為大神。從稀有度出發,海底兩萬裡的容易獲取也成為了她的優勢。畢竟典藏的龍媽並不是那麼的容易獲取。
  • 兇殘無比的大白鯊被不明生物吞噬,海底兩萬裡下的暗潮洶湧
    2015年6月5日,這尾三公尺的大白鯊,被一個比它還大的不明生物拖到了六百米的海底下,而且在海底載浮載沉,掙扎不斷,突然安裝在其的跟蹤器溫度迅速的上升,後來這頭大白鯊被不明生物給吞噬了,安裝在其身上的追蹤器也在幾天後漂浮到了海灘上,而大白鯊的屍體卻沒找到。能一口吞掉的大白鯊並不多,在已知的海洋生物中,除了鯨魚類的幾乎不可能完成。
  • 科幻小說中的預言在現實中出現了,一座建在海底的城市
    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位19世紀「科幻小說之父」儒勒·凡爾納,在他的著作《海底兩萬裡》、《神秘之島》中,對於那些大膽幻想著地球上的未來的構思,在我們這個時代已經以非常相似的方式體現了。現如今,又一個小說中的偉大預言出現了:一座建在海底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