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令人悲痛的消息。9月5日,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兩名科學家在阿里出差途中,不幸發生車禍去世。
兩人分別為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尼瑪扎西同志,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草業科學研究所牧草種質資源與育種創新團隊副首席、副研究員秦愛瓊同志。
悼念雪域高原上的「青稞博士」——尼瑪扎西
人民日報
「個人的榮譽、金錢、權力都比不上西藏各族人民的幸福,我要把自己的夢繼續做下去,不斷選育出被農民說好的青稞優良品種,帶領團隊創造新的育種奇蹟,造福西藏各族人民。」——尼瑪扎西
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委員,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參事,政協第八屆、十屆西藏自治區委員會委員,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尼瑪扎西同志在阿里出差途中不幸發生車禍,經搶救無效,於2020年9月5日17時57分在阿里逝世,終年55歲。
2018年6月6日,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尼瑪扎西參加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介紹西藏當地青稞穩產增產等情況。鮮敢 攝
1982年,尼瑪扎西考入西北農大農學系,1985年被選送到中國農科院研究生院進修一年,1992年7月以優異成績獲得前往加拿大沙斯克春恩大學進修深造一年的機會,1995年考取中國科學院研究生,1999年獲博士學位。
尼瑪扎西同志1965年4月出生於西藏扎囊縣,1985年7月參加工作,199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農牧科技交流培訓處副處長、處長,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農業研究所所長,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副院長、院長等職務。
尼瑪扎西同志長期從事青稞種質資源、育種和栽培技術研究,帶領團隊在青稞育種上取得重要突破,選育出「藏青2000」等一批青稞主推品種;先後獲12項省部級科技獎項、中國青年科技獎、全國留學回國人員成就獎、何梁何利基金科技創新獎和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等。
悼念雪域高原上的「牧草種質資源及育種專家」— —秦愛瓊
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草業科學研究所牧草種質資源與育種創新團隊副首席、副研究員秦愛瓊同志在阿里工作調研途中不幸發生車禍,經搶救無效,於2020年9月5日17時57分因公去世,享年45歲。
2019年11月22日,在2019年草學會年會上做報告
秦愛瓊副研究員祖籍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其父親原在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駐格爾木辦事處汽車隊工作,在青藏線上奔波近40個年頭。秦愛瓊同志的童年時代、入學就讀、就業工作及生活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西藏。父女兩代人均把最美好的青春奉獻給了西藏的發展事業。
秦愛瓊副研究員1998年畢業於甘肅農業大學草業工程系,畢業之際原本有更好的就業選擇,但秦愛瓊同志毅然回到了她魂牽夢繞的西藏,致力於自己喜愛的草業科研事業。由於草原研究工作的特殊性,工作區域大多在那曲、阿里等海拔4000米以上的草原牧區,缺氧、寒冷、一身灰塵、兩腳泥巴是家常便飯。但即便在這樣的條件下,秦愛瓊同志依然堅挺著自己嬌弱的身軀,肩負起了西藏牧草種質資源與育種工作的重任,至今已在西藏廣袤大草原上奔波22個年頭,收集、評價野生牧草種質資源300餘份,培育出牧草新品系4個,為西藏牧草種質資源育種奠定了基礎,把青春芳華奉獻給了西藏草業事業發展。
秦愛瓊同志長期從事西藏自治區草牧業研究工作,能夠高舉愛國主義、民族團結的偉大旗幟,政治立場堅定,旗幟鮮明,熱愛黨的事業、熱愛祖國、熱愛西藏、熱愛草牧業科研工作,大公無私,工作積極,勤勤懇懇,認真負責,任勞任怨,謙虛謹慎,是黨和人民的好幹部,是西藏草牧業科研戰線上的優秀人才。秦愛瓊同志的一生,是誠信做人、愛崗敬業的一生,是兢兢業業、樂於奉獻的一生,是勇挑重擔、永攀科技高峰的一生。秦愛瓊同志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草原科技工作者應有的科學家精神,把論文寫在了西藏廣袤牧場上,把成果留在農戶家,踐行了入黨時的錚錚誓言。
來源 | 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