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大熊貓,可以說是我們中國的一種象徵和代名詞。其憨態可掬的形態以及黑白相間的膚色,早已成為了人們提及大熊貓腦海中的畫面。而熊貓這種動物也只有我們中國才會有,這自然也是讓世界上很多國家的人羨慕不已,各國動物園都試圖從中國借到幾隻大熊貓提供展覽,但並非是所有國家都能夠借到我們的大熊貓的。
作為國寶,大熊貓的地位也是毋庸置疑的。而這種生物的繁育率也是極其的低,對環境和食物等有著很嚴格的要求。所以每次在答應借給別國提供展覽之前,都會由我國派出一些專業的技術人員對當地進行實地考察,在條件都符合的情況下,才會將熊貓借出去。
這件事看上去好像只是一個簡單的流程。但其實界大熊貓除了對環境的要求之外,還有一個最為嚴格的點,那就是對大熊貓所食用的竹子要求。據了解,每個國家在借到中國大熊貓的時候,每年都必須進行航空運輸中國四川當地的竹子,這一來一回就是一筆非常高昂的經費,曾經還有一些國家因為承擔不起這樣的費用,無奈把大熊貓退了回來。
不過即便如此,也依然阻擋不了世界各國人民對於大熊貓的喜愛程度。而你知道嗎?印度這個國家與我們相接壤,但是卻從來沒有成功的接到一次大熊貓。對此,印度國內的很多人也是氣憤,他們表示,憑啥別的國家都可以借到大熊貓,就是不給印度一隻呢?
這背後的道理其實是很簡單。據我國相關專家說到,在對印度動物園所處的當地氣候和環境進行考察之後,他們做出的結論是,印度並不適合大熊貓的生長和繁殖。如果貿然將大熊貓借出去,那麼很有可能造成死亡的後果,所以最終在權衡利弊之後,我國也是拒絕了印度向我們借大熊貓的這一請求。
不得不說,典型的人不如熊貓現象。當然了,大熊貓是我們一個國家的象徵,如果借出去,肯定是要保證他的安全和舒適度的。這些條件都達不到,又何必去浪費那些油錢呢?所以說,那些印度人想要看到大熊貓,只能是搭載飛機,不遠萬裡來中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