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矽谷,15%的高管是印度人!國人在矽谷淪落成印度的打工仔?

2020-12-05 雲遊仙人

昨日看過一篇文章,寫的是在美國的矽谷,印度人擔任著很大比例的美國跨國企業CEO,而中華精英卻在這些印度人手下打工,輸出勞動力,更有甚者稱印度人已經霸佔矽谷!

文章中處處透露著擔憂、危機感這樣的氛圍,看的遊仙也是一陣揪心!例如在美國矽谷的微軟、谷歌、Adobe等這些跨國科技公司,眾多的CEO席位被出色的印度人佔據,但中華民族卻默默無聞的在這些CEO手下工作,充當打工仔。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中國人在矽谷敗給了印度人嗎?

辛鐵只能說:事實並非如此,現象也並非完全如此!

首先給大家科普一個概念,什麼是CEO?大家都知道CEO是執行長!

在美國的大型跨國集團中,誰是決策者?是CEO嗎?不是,而是董事會!CEO只是個跨國集團當中比較高級的執行者而已,所以如果說印度的CEO佔領美國矽谷,那也太低估美國的那些大資本家了!所以說印度人佔領了矽谷是偽命題!

那在美國矽谷,中國人真的都在印度CEO的手下充當打工仔嗎?

當今世界各國的競爭是什麼?科技競爭!科技競爭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人才競爭!因為技術都是掌握在人手裡的!

印度最牛學校——印度理工學院

在印度有一所學校,被稱為全印度最好的學校——印度理工學院,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就是說的印度的理工學院。2018年,印度理工學院的報考人數高達450000人,但錄取的人數只有13000(錄取率2.8%)。在印度已經形成了一種共識:只要考上印度理工學院,那就是未來印度社會的頂層精英!

曾經有一句戲言:一位麻省理工的老教授問一位優秀的印度學生,為什麼要考麻省理工而不去考自己國家的印度理工?這位學生回答說,因為考不上印度理工,所以只能來麻省理工!可見印度理工是非常難考!

這所大學真的有這麼牛嗎?

確實很牛,因為印度政府為了培養這批社會精英耗費了大量的資源。印度理工只有全印度不到1%的高等教育學生,但卻享受著印度15%的高等教育預算,可謂在大量的資源中培養出的精英!

印度精英選擇出國

印度政府對這一批印度嘔心瀝血、傾盡所有培養的未來精英的期望是:畢業後報效祖國,為印度創造財富。那真實情況如何?這些未來精英畢業後都到哪裡去了呢?

2/3的印度理工畢業的印度人選擇去美國留學,最後在美國矽谷闖天下!而這批人卻很少有人再回到印度,建設印度!

印度政府下血本培養的精英人才就這樣流失掉了一大部分!所以我們看到了現在的現象:在矽谷,有1/3的工程師是印度人、矽谷中高層管理者15%是印度人。

(矽谷的印度高管)

這難道是值得驕傲的事情嗎?一個國家辛苦培養的精英人才最後跑到別的國家去給別人創造財富!

有的看官問了,中國難道沒有到矽谷打拼的精英們嗎?恐怕也不少吧!為什麼中國人沒有在矽谷佔領一番天地呢?

其實很多的中國精英也在美國矽谷闖蕩,並且有所成就:

臉書的技術副總裁魏曉亮;

Google人工智慧/機器學習首席科學家李飛飛;

Microsoft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等等;

雅虎聯合創始人楊致遠;

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勳;

以及YouTube聯合創始人陳士駿......

中華精英選擇回國

但除此之外,與印度精英相比,中國闖蕩矽谷的精英們還有一個特點:回國創業!

搜狐門戶網的創始人張朝陽;

百度搜尋引擎的創始人李彥宏;

拼多多的創始人黃錚......

對一個國家而言,人才是非常重要的力量,如果能夠把人才留在國內,為自己的祖國做出貢獻,那更是非常值得提倡的!這一點其實我們國家做的還是很不錯的,而印度就有點慘了!

與此同時,中國的企業家們不僅僅止步於國內,國內很多優秀的企業如華為、小米、阿里巴巴、抖音等都將企業開到了世界的很多國家,包括美國、印度等!這才是中國力量的真正展現!中國企業走進國際市場,從世界市場賺取財富!

為什麼印度精英不回國?

有的看官問了:難道印度在美國闖蕩的精英們不想回印度本土闖蕩一番天地嗎?

實際上,印度的市場目前還沒有想像中的那麼成熟!網際網路在印度的普及率低於10%,既然沒有良好的商業環境,也就沒有好的就業機會,印度的很多高學歷人口在印度都是失業的!空有一身抱負的印度精英沒有施展的舞臺,於是很多印度精英選擇留在美國!

印度的就業與市場現狀正是我們的機會!

既然印度精英目前沒有用武之地,那我們可以乘此機會拿下印度市場,搶佔先機!首先可以吸納無用武之地的印度人才,再者搶佔印度各個行業市場的先機!

滴滴打車投資了印度打車軟體,分食印度打車市場;

印度最大的新聞平臺有今日頭條的投資;

印度的智慧型手機被中國拿下半壁江山,小米等品牌在印度銷量高居榜首;

......

目前,中國的科技公司們正在印度市場攻城略地,美國也看到了印度的市場前景,印度成為中美科技企業之間較量的小型戰場!

有的看官可能問了:你不是剛剛才說印度市場不成熟嗎?怎麼如此多的中國大企到印度投資?

雖然印度的市場目前還不夠完善,但未來的印度市場一定是非常巨大的,印度的人口眾多,目前印度GDP 相當於中國2005年、2006年左右,如果現在不迅速搶佔印度市場,恐怕很快就會被美國人佔領!

印度市場目前儼然已經變成中美的小戰場!未來的印度人回到自己的國家,來到中國企業給中國企業打工的現象,恐怕是很常見了!

所以,我們中國人完全沒有必要妄自菲薄,中國力量正在全世界崛起,世界都已經開始正視中國,我們自己難道還不能拿出點自信嗎?

相關焦點

  • 「矽谷,我們是CEO,中國人是打工仔」印度人正吹著,後院已著火
    美國的矽谷一直是高科技的象徵,在這片寸土如金的地方,存在著許多高科技的企業。每一位美國留學生都渴望在矽谷站穩腳跟,無論是發展前景,還是技術帶來的便利,矽谷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科技中心。隨著大量留學生和技術人員的湧入,美國的CEO漸漸地退出了歷史的舞臺。逐漸取代美國CEO的是印度人。
  • 印度人做美國矽谷高管,中國人卻多為打工仔,背後原因令人深思
    大家有聽說過矽谷這個城市嗎?這個城市是美國的科技中心,同時也是世界上尖端的一個科技中心,在這裡不僅有美國本土的人才,還匯聚著全世界的人才,然而如果關注這個城市的人會發現,在這裡除了美國人之外,最多的人就是印度人。
  • 印度碼農統治矽谷,佔盡中國人資源?美國矽谷是否已成為印度谷?
    導語:印度碼農統治矽谷,佔盡中國人資源?美國矽谷是否已成為印度谷?美國矽谷一直以來,就是很多高科技人才追求夢想的聖地,中國被全世界公認的世界網際網路中心,就是一個科技聖地,在這裡,混的最好的應該就是我們中國人和印度人了,但是還要一點非常奇怪,那就是印度碼農在矽谷的待遇要比中國碼農好得多。印度碼農統治矽谷,佔盡中國人資源?美國矽谷是否已成為印度谷?
  • 印度人統治矽谷,中國人淪為打工仔?
    網上有一類文章,標題很吸引人,比如,「印度CEO霸佔矽谷,中國人淪為打工仔」「印度輸出CEO,中國輸出廉價勞動力」……文章往往焦慮地說,在谷歌、微軟、Adobe等等這樣頂級科技公司,它們CEO級別的高管居然都被印度人給拿下了!
  • 印度人已統治矽谷
    簡而言之,印度人或者印度裔,將控制三大移動互聯生態中除了蘋果之外的兩家。伴隨著納德拉將出任微軟CEO,印度人在美國矽谷的成就,引發了印度媒體和美國媒體的高度關注。在一般人看來,印度是全球最大的軟體和後端服務外包大國,印度公司「代工」的軟體,被貼上了西方IT公司的商標,以高價轉售給企業客戶。不過,印度的IT領域的技術優勢,遠非軟體外包這麼簡單。
  • 為什麼印度人在矽谷如日中天,而華人卻很難進入高層?
    對美國高科技公司比較了解的朋友都知道,這類公司的中高層的高管大多都是印度人。不止高科技公司,在2015年美國500強企業CEO中,人數最多的是印度裔(10位);緊隨其後是英國,CEO數量為9;加拿大、澳大利亞,分別為7位和6位。
  • 在矽谷 印度人比中國人牛在哪裡?
    在美國,中國人與印度人之「爭」是繞不過的話題。很多在矽谷工作的華裔人士,都會吐過這樣的苦水:「印度人愛向上頭搶功,在辦公室拉幫結派,壓制中國員工」。可印度人卻不這麼認為這是頹勢。更令中國人糾結的是,美國人認為這恰恰體現了印度人很厲害。那麼,事實上,在矽谷戰場上,印度人在哪些方面比中國人厲害呢?
  • 為什麼矽谷高管被印度裔大規模佔領,卻鮮有中國人身影?
    其中就有紅透半邊天的谷歌新任CEO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以及微軟歷史上第三任CEO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僅僅這兩家公司,印度裔高管就已經掌管了8000億美元的市值。不同於一些族裔高管都是移民二代,這一波登上矽谷權力頂端的印度裔高管,都是土生土長的印度人,大多數都是在印度完成了大學本科教育後來美的。
  • 美國矽谷的印度人遠多於華人,這是實力的反映?真相卻值得高興
    不過,如今在矽谷有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矽谷的印度人很多,印裔人在矽谷的收入不僅超過了華裔,還是矽谷美國人平均收入的兩倍。主要因為,印度人在矽谷主要從事的是高科技的技術研發崗位和管理崗位,而且不少還成為了這裡大公司的CEO。有數據統計,美國矽谷的印度人大概佔了6%,三分之一的工程師都是印度人,而且印度人在矽谷創辦的公司數量已經佔到了全部公司的15.5%。
  • 印度人統治矽谷,中國人淪為打工仔?看看他們的後院吧
    它們CEO級別的高管居然都被印度人給拿下了!在矽谷,有1/3的工程師是印度人;矽谷中高層管理者15%是印度人:印度人正在統治矽谷。相比之下,在矽谷的華人很努力,沉默寡言,一直埋頭苦幹,但就是得不到高層賞識。前段時間浙大學霸在Facebook總部跳樓,就被懷疑是遭受了印度裔上司的壓榨。
  • 案例│為什麼矽谷高管被印度裔大規模佔領,卻鮮有中國人身影?
    其中就有紅透半邊天的谷歌新任CEO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以及微軟歷史上第三任CEO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僅僅這兩家公司,印度裔高管就已經掌管了8000億美元的市值。不同於一些族裔高管都是移民二代,這一波登上矽谷權力頂端的印度裔高管,都是土生土長的印度人,大多數都是在印度完成了大學本科教育後來美的。
  • 萬名清華精英在給印度人打工——矽谷終究是印度人的
    在15年穀歌的兩位創始人拉裡·佩奇(Larry Page)和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成立了Alphabet公司後,安心的去做太上皇了,把被世人奉為最偉大公司的谷歌留給了一個印度小哥桑達爾·皮查伊(Sandar Pichai)。當時人們百度Pichai發現搜到的都是劈柴,於是小哥就俗稱劈柴了。
  • 矽谷戰場:印度人和中國人誰才更強?
    很多在矽谷工作的華裔人士,都會吐過這樣的苦水:「印度人愛向上頭搶功,在辦公室拉幫結派,壓制中國員工」。可印度人卻不這麼認為這是頹勢。更令中國人糾結的是,美國人認為這恰恰體現了印度人很厲害。那麼,事實上,在矽谷戰場上,印度人在哪些方面比中國人厲害呢?
  • 印度人制霸矽谷?為什麼美國科技巨頭高管大都是印度人?
    今年4月,IBM新的CEO上任,阿爾溫德·克裡希納(Arvind Krishna),是一位印度裔美國人。阿爾溫德·克裡希納近些年出現了一個現象,印度人或者印度裔在美國大企業裡任CEO非常多。下方紅色區域為矽谷2012年印度裔只佔矽谷總人口的6%,但創辦的公司佔到了總數的15%,領導的公司更多,這不得不讓我們思考
  • 印度向矽谷輸出高管,也出口種姓歧視
    這些政治領袖的出現,足以證明印度在突破種姓制度上的成績,但種姓帶來的各種社會問題,依然是印度社會一道顯眼的傷口。即便你遠離印度,但只要身處印度人的社會關係網絡之中,它仍然會無時無刻不提醒你,你其實依然裹足印度,哪怕是在以開放和包容著稱的矽谷。
  • 為什麼矽谷大佬大部分都是印度人,華人卻越來越少?
    眾所周知,美國矽谷是世界網際網路的中心,聚集了很多像谷歌、微軟這樣的世界知名公司。對美國網際網路比較了解的朋友都知道,這類公司除了極少數頂級的職能外,中高層的高管大多都是印度人。相反,中國人身居高位的卻很少,像唐駿、李開復、陸奇這些中國人曾經熟悉的華人高管,也都離開這些科技公司回國了。有人統計過,美國的500強企業中外籍CEO有75位,其中有10位都是印度人,印度人創建的科技公司比英國人、日本人和華人創建的總和還要多。因此不少人感嘆,矽谷的高科技公司被印度人「霸佔」了。
  • 美國矽谷公司的CEO,30%是印度人,為何印度人比中國人混得好?
    眾所周知,印度人(印度裔)的人在矽谷混得好已經是個公認的事實了,像谷歌,微軟,Adobe,Sandisk等等公司的CEO都是印度人,甚至據統計矽谷公司的CEO中,有30%的印度人。而和印度人在矽谷混得好對比,中國人(華裔)在矽谷就混得沒這麼牛了,之前最科技圈中職位最高的是陸奇,後面再是沈向洋,但都不是CEO的職位。那麼為何印度人在矽谷要比中國人混得更好,畢竟印度更窮,經濟更不發達,原因究竟是什麼?我們大致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分析。
  • 淺談印度教育的人才流失:印度留學生在美國矽谷,比清華畢業生多
    因為印度本土的工資水平低、工作環境差,使得印度的高科技人才紛紛流向歐美國家;據統計,每年至少有三分之二的畢業生會選擇離開印度,38%會留在美國。儘管印度政府設立了一些助學項目以及保留人才的措施,但大多數IT畢業生依然前赴後繼地前往美國矽谷,可見人才外流已成為印度IT業發展的最大障礙。
  • 為什麼在矽谷,印度人居高位,中國人卻只能是碼農?
    矽谷作為一個匯聚全世界高端精英的城市,是很多碼農嚮往的地方。可是為什麼在矽谷,印度人可以位居高處,而中國人只能當苦兮兮的碼農呢?,所以大部分印度人都能得到美國人的賞識。
  • 在美國矽谷,印度人已經完全壓倒了中國人,不過網友卻拍手稱好
    不僅僅如此,創新工場李開復、小米的林斌、谷歌黃崢、還有曾經微軟的唐駿都曾經在矽谷獲得不錯的成就。不過最近幾年在矽谷,印度人已經崛起,甚至全面壓倒了中國。不過看到了這個場景中國網友不僅僅不擔心,反而是拍手稱好。目前矽谷有三分之一的工程師都是印度人,在中高層中甚至有15%都是印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