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印度人在矽谷如日中天,而華人卻很難進入高層?

2020-12-04 霖說天下

矽谷,作為當今電子工業和計算機業的王國,是世界高新技術創新和發展的開創者和中心,該地區的風險投資佔全美風險投資總額的三分之一,矽谷的計算機公司已經發展到大約1500家。 一個世紀前這裡還是一片果園,但自從英特爾 、蘋果公司、谷歌、臉書、雅虎等高科技公司的總部在此落戶之後,出現了眾多繁華的市鎮。在短短的幾十年之內,矽谷走出了大批科技富翁。

對美國高科技公司比較了解的朋友都知道,這類公司的中高層的高管大多都是印度人。不止高科技公司,在2015年美國500強企業CEO中,人數最多的是印度裔(10位);緊隨其後是英國,CEO數量為9;加拿大、澳大利亞,分別為7位和6位。

以下是幾個比較著名的印度裔高管:

谷歌 桑德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

微軟 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

百事可樂 盧英德·諾伊(Indra Nooyi)

諾華(製藥巨頭) Vas Narasimhan

此外還有萬事達的彭安傑(Ajay Banga),摩託羅拉的桑傑·賈(Sanja Jha),Adobe 山塔努·納拉揚(Shantanu Narayen)以及諾基亞 拉傑夫·蘇裡(Rajeev Suri)。

所以,有人抱怨:一向被視為高智商種族的華裔精英們,為什麼在矽谷佔不了上風,反而要在印度人手下幹活?

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

其實大可不必擔憂,印度裔抱團紮根矽谷表面榮光的背後是選擇的無奈和印度自身大量的人才流失。

印度人在矽谷求生欲極強,因為毫無退路

印度最頂尖的大學——印度理工學院,這是一所堪稱全世界最難考的大學,每年的報考人數都是四五十萬人,而錄取人數僅僅在一萬多左右,錄取率只有2%~3%。

可以說全印度的學生都想去考印度理工學院,而印度理工學院能夠招進來的學生是整個印度的精英。

同時印度政府極其重視這所學校,在那麼多大學的情況下,將高等教育15%的預算都撥給了印度理工學院。

就是這樣一所精英學校,其中至少60%的學生都選擇了前往美國留學,並且這些留學生可不像我們的留學生一樣學有所成會回來建設祖國,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基本就是一去不復返了,就留在矽谷闖蕩了。

當大部分的精英都去建設美國,誰能留下來建設印度?

人才的流失讓印度的高科技產業很難有起色,想要有起色卻又找不到人才,而面對美國優厚的條件在矽谷闖蕩的印度人自然不想回到自己那落後的國家。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而中國卻不一樣,在中國目前擁有著可以比肩美國的網際網路市場,國家對留學海外的精英也有豐厚的補貼,更重要的是,大部分的中國人比印度人多了一份家國情懷,我們願意回來建設自己的國家。

對於現在在矽谷的華人來說,他們有著第二選擇,就是回到中國。從李開復到陸奇再到沈向洋,中國的科技公司提供的條件不比矽谷差。

印度裔有著語言,相貌優勢

在矽谷的華裔有不少是高中大學時代才前往美國留學的,他們在幾年時間內能把語言溝通障礙這一關通過了就算了不起,更不用說他們同時還要修習技術。

而印度人則輕鬆許多。印度人就算用的是印度語,但是也是屬於和英語同根的語言,無論口音有多重,英語說的都很地道,用詞+語法都很標準。可能英語母語的外國人聽他們說英語,就像我們聽廣東人操著粵語口音的普通話一樣。這樣印度人在英語上的應用就比中國人好很多,這一點無論是在社交場上還是生意場上都是一種優勢。

印度人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屬於英語體系的,這從某種意義上算是一種「童子功」。同時印度裔雖屬亞裔,但是從長相上更接近白人,畢竟外貌能夠給人第一印象。歐美白人看他們會覺得親切許多。

這兩點算是印度人的天生優勢,讓他們更容易融入進白人世界裡。

同時現在的美國更加防範華人,精深到一定程度的項目、部門,一個華人一個印度人,一定選印度人。這樣一來,印度人就比華人更有優勢了。

做白人公司的高管不一定是什麼可值得炫耀的事

說了這麼多,回頭再看看,這些印度人給大公司做高管而華人沒做成就一定是丟臉的事嗎?

並不是。

當一個公司並不是你創立的,你給人家當高管,說白了也是一個打工的。我們可以說在矽谷幾乎看不到哪個由印度人創立的大公司。

所以我們沒必要在乎有多少印度人當上CEO。我們可以看看隔壁日本,韓國,也沒有幾個當上矽谷公司的CEO,但國家不是發展的也好好的?讓中國本身強大比培養幾個給西方資本家打工的CEO要重要的多。而這需要創新精神,冒險精神,中國人可一點不輸印度人。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矽谷大佬大部分都是印度人,華人卻越來越少?
    相反,中國人身居高位的卻很少,像唐駿、李開復、陸奇這些中國人曾經熟悉的華人高管,也都離開這些科技公司回國了。有人統計過,美國的500強企業中外籍CEO有75位,其中有10位都是印度人,印度人創建的科技公司比英國人、日本人和華人創建的總和還要多。因此不少人感嘆,矽谷的高科技公司被印度人「霸佔」了。
  • 在矽谷 印度人比中國人牛在哪裡?
    在美國,中國人與印度人之「爭」是繞不過的話題。很多在矽谷工作的華裔人士,都會吐過這樣的苦水:「印度人愛向上頭搶功,在辦公室拉幫結派,壓制中國員工」。可印度人卻不這麼認為這是頹勢。更令中國人糾結的是,美國人認為這恰恰體現了印度人很厲害。那麼,事實上,在矽谷戰場上,印度人在哪些方面比中國人厲害呢?
  • 矽谷戰場:印度人和中國人誰才更強?
    很多在矽谷工作的華裔人士,都會吐過這樣的苦水:「印度人愛向上頭搶功,在辦公室拉幫結派,壓制中國員工」。可印度人卻不這麼認為這是頹勢。更令中國人糾結的是,美國人認為這恰恰體現了印度人很厲害。那麼,事實上,在矽谷戰場上,印度人在哪些方面比中國人厲害呢?
  • 印度人統治矽谷,中國人淪為打工仔?
    在矽谷,有1/3的工程師是印度人;矽谷中高層管理者15%是印度人,印度人正在統治矽谷。相比之下,在矽谷的華人很努力,沉默寡言,一直埋頭苦幹,但就是得不到高層賞識。前段時間浙大學霸在Facebook總部跳樓,就被懷疑是遭受了印度裔上司的壓榨。
  • 印度人統治矽谷,中國人淪為打工仔?看看他們的後院吧
    在矽谷,有1/3的工程師是印度人;矽谷中高層管理者15%是印度人:印度人正在統治矽谷。相比之下,在矽谷的華人很努力,沉默寡言,一直埋頭苦幹,但就是得不到高層賞識。前段時間浙大學霸在Facebook總部跳樓,就被懷疑是遭受了印度裔上司的壓榨。
  • 美國矽谷的印度人遠多於華人,這是實力的反映?真相卻值得高興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矽谷,它是高科技產地的代名詞,位於美國舊金山,最早是 生產以矽為基礎的半導體晶片的地方,所以被稱為矽谷。如今是電子工業和計算機的聚集體,共有包括谷歌、英特爾、臉書、蘋果等在內的計算機公司1500多家。可以說,矽谷曾經是很多科技精英的夢想地。20年前馬雲在創辦阿里巴巴的時候,也曾經到矽谷取過經。
  • 萬名清華精英在給印度人打工——矽谷終究是印度人的
    最終以納德拉拿下微軟的CEO告終,而到劈柴拿下谷歌的CEO後,這時候人們發現,全球最具價值品牌榜單的前三名的企業中(谷歌、蘋果、微軟)中,已經有兩家企業被印度人佔領了。那些總部設在美國的世界500強企業名單中,除了微軟和谷歌,印度人還貢獻了數位CEO,包括百事公司的盧英德、花旗銀行的潘偉迪、諾基亞的拉吉夫·蘇裡等。至於在其他大企業擔任副職的印度人更是數不勝數。
  • 印度人為什麼在矽谷混的比中國人好?背後原因竟是這樣
    最近很多人都在討論,印度人在矽谷或者歐美的大公司混了給華人更好這個話題,普遍都認為在歐美的大企業裡面印度人混的僅次於白人,遠遠比咱的華人強,其實這個印象相信大家都有,因為別的不說,現在中國人最熟悉的歐美大公司像谷歌和微軟,這兩家大企業的現任ceo都是印度裔的。
  • 印度人做美國矽谷高管,中國人卻多為打工仔,背後原因令人深思
    大家有聽說過矽谷這個城市嗎?這個城市是美國的科技中心,同時也是世界上尖端的一個科技中心,在這裡不僅有美國本土的人才,還匯聚著全世界的人才,然而如果關注這個城市的人會發現,在這裡除了美國人之外,最多的人就是印度人。
  • 美國矽谷,15%的高管是印度人!國人在矽谷淪落成印度的打工仔?
    昨日看過一篇文章,寫的是在美國的矽谷,印度人擔任著很大比例的美國跨國企業CEO,而中華精英卻在這些印度人手下打工,輸出勞動力,更有甚者稱印度人已經霸佔矽谷!文章中處處透露著擔憂、危機感這樣的氛圍,看的遊仙也是一陣揪心!
  • 中國有那麼多人在矽谷,職位為什麼「比不上」印度人?
    中國有那麼多人在矽谷,職位為什麼「比不上」印度人?提到美國矽谷,它是世界網際網路的中心,而且在那裡也聚集了全球的人,因此在那裡就有很多中國人在那打工,除此之外也有很多的印度人,但是卻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在矽谷印度人的位置要遠遠高於中國人。
  • 矽谷的中國人為什麼會輸給印度人?-虎嗅網
    谷歌總裁比才和微軟總裁納德拉,都是二十多歲才來美國念研究生院的印度新移民;在矽谷大部分公司,職位高的中國人鳳毛麟角,印度的副總裁、總監卻比比皆是。統計數據表明,印度人創投的高科技公司數量遠遠大於中國人,印度人的收入中位數中國人也比不上。很多中國人對此都憤憤不平,聚在一起時也經常對這種現象加以分析。
  • 從黃金盛世到沒有一人,矽谷巨頭為何再無華人高管?
    20多年滄海桑田,沈向洋的離職,不僅是一次網際網路企業的高層人事變動,更是給矽谷巨頭企業中的華人高管時代劃上了一個句號。無論是1998年在微軟中國研究院,成為微軟中國戰略設計師之一,還是2005年成為谷歌全球副總裁,主導谷歌中國研發中心的誕生,其背負的使命之一,就是為進入中國市場打開一扇大門。當然也有不同的華人高管,陸奇走進矽谷,就代表了華人在職業技能、管理能力以及創新開拓能力的欣賞與肯定。
  • 矽谷中國人的下一代會輸給印度人嗎?-虎嗅網
    最近寫了幾篇比較矽谷中國人和印度人職場表現的文章,儼然成了研究矽谷職場文化的專家。朋友聚在一起,經常有人提出這個話題來討論。討論來討論去,最後總會有人若有所思地想到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我們的下一代會不會重複我們的窘境?
  • 印度人在接管矽谷的時候,中國人在做什麼?
    關鍵問題是:除了谷歌與微軟,摩託羅拉、百事可樂、諾基亞、軟銀、Adobe、SanDisk、聯合利華、萬事達卡、標準普爾......這些在中國人心目中轟雷貫耳的國際巨頭,其CEO級別的高管位置居然都被印度人拿下。如果僅僅某些知名公司的CEO是印度人,可能還不足以讓人感受到不可思議和震驚已經達到什麼程度。谷歌董事會的13位高層領導中,居然有4位是印度裔。
  • 美國矽谷公司的CEO,30%是印度人,為何印度人比中國人混得好?
    眾所周知,印度人(印度裔)的人在矽谷混得好已經是個公認的事實了,像谷歌,微軟,Adobe,Sandisk等等公司的CEO都是印度人,甚至據統計矽谷公司的CEO中,有30%的印度人。而和印度人在矽谷混得好對比,中國人(華裔)在矽谷就混得沒這麼牛了,之前最科技圈中職位最高的是陸奇,後面再是沈向洋,但都不是CEO的職位。那麼為何印度人在矽谷要比中國人混得更好,畢竟印度更窮,經濟更不發達,原因究竟是什麼?我們大致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分析。
  • 印度人制霸矽谷?為什麼美國科技巨頭高管大都是印度人?
    阿爾溫德·克裡希納近些年出現了一個現象,印度人或者印度裔在美國大企業裡任CEO非常多。下方紅色區域為矽谷2012年印度裔只佔矽谷總人口的6%,但創辦的公司佔到了總數的15%,領導的公司更多,這不得不讓我們思考
  • 一萬名清華畢業生在矽谷,仍然幹不過印度人!真相竟然是這樣!
    美國矽谷是公認的世界網際網路經濟中心,很多國家的精英人才都以在矽谷上班為榮,這其中混的最風生水起的莫過於咱們中國人和印度人了,但有一點很奇怪,那就是許多中國人在矽谷的待遇遠遠不如印度人。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像世界知名的谷歌和微軟,他們的CEO全都是印度人,並且除了這類頂級的職位外,矽谷很多網際網路公司的中高層位置都坐著印度人。相反,中國人身居高位的極少,頂多出了李開復和陸奇,而這稍微能打的兩位,在矽谷上班時他們的頂頭上司仍然是印度人。
  • 「入侵」矽谷的印度人
    矽谷的咖喱味早在2005年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就顯示,矽谷三分之一的工程師是印度裔,矽谷各公司食堂裡的咖喱味一陣重過一陣,員工經常開玩笑稱,已經可以根據每家食堂裡的咖喱味,來判斷這家公司的印度人比例了。近日,亞馬遜的董事會又添一名印度女性成員——百事前CEO盧英德(Indra Nooyi)被吸收進來,同時進入亞馬遜董事會審計委員會。
  • 在美國矽谷,印度人已經完全壓倒了中國人,不過網友卻拍手稱好
    不僅僅如此,創新工場李開復、小米的林斌、谷歌黃崢、還有曾經微軟的唐駿都曾經在矽谷獲得不錯的成就。不過最近幾年在矽谷,印度人已經崛起,甚至全面壓倒了中國。不過看到了這個場景中國網友不僅僅不擔心,反而是拍手稱好。目前矽谷有三分之一的工程師都是印度人,在中高層中甚至有15%都是印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