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那麼多人在矽谷,職位為什麼「比不上」印度人?

2020-12-04 搞笑小品屋

中國有那麼多人在矽谷,職位為什麼「比不上」印度人?

提到美國矽谷,它是世界網際網路的中心,而且在那裡也聚集了全球的人,因此在那裡就有很多中國人在那打工,除此之外也有很多的印度人,但是卻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在矽谷印度人的位置要遠遠高於中國人。

現代谷歌和微軟這兩家企業的CEO都是印度人,而且印度人在矽谷中也處於中高檔的位置,而中國人卻只是做到中層一個小經理就已經不錯了。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首先有兩個原因來看一下表層原因。

表層原因就是印度人他非常的會做事會來事,他會把話說得非常的漂亮。除此之外印度人也是非常團結的,如果一個人高升了,那麼他就會提攜其他的印度人,而對於在海外的中國人,他們非常喜歡一個人打拼,所以很難出現抱團的情況。

還有一個深層的原因,那就是他們認為印度人是美國的一個世紀的殖民地,也就是一個僕人了,所以說他們完全不擔心印度人,即使他們處於CEO的位置,也是美國給他們發工資的,而中國卻不一樣中國正處於一個騰飛的發展過程當中,如果讓他做到CEO的位置也是非常害怕的,所以說美國絕對不會讓中國人做到CEO的位置,因為他怕中國人會反超美國。

所以說這也就是為什麼中國人拼死拼活的在美國矽谷打工,但是做得是一個小經理的位置,而印度卻做到了中高層的位置,其實中國的人才除了在美國發展之外,還有更多的可以回到中國發展,畢竟中國給的薪資也是高於在美國給的薪資的。本文章為三妹妹愛看書原創,特此聲明!

相關焦點

  • 美國矽谷公司的CEO,30%是印度人,為何印度人比中國人混得好?
    眾所周知,印度人(印度裔)的人在矽谷混得好已經是個公認的事實了,像谷歌,微軟,Adobe,Sandisk等等公司的CEO都是印度人,甚至據統計矽谷公司的CEO中,有30%的印度人。而和印度人在矽谷混得好對比,中國人(華裔)在矽谷就混得沒這麼牛了,之前最科技圈中職位最高的是陸奇,後面再是沈向洋,但都不是CEO的職位。那麼為何印度人在矽谷要比中國人混得更好,畢竟印度更窮,經濟更不發達,原因究竟是什麼?我們大致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分析。
  • 為什麼矽谷大佬大部分都是印度人,華人卻越來越少?
    相反,中國人身居高位的卻很少,像唐駿、李開復、陸奇這些中國人曾經熟悉的華人高管,也都離開這些科技公司回國了。有人統計過,美國的500強企業中外籍CEO有75位,其中有10位都是印度人,印度人創建的科技公司比英國人、日本人和華人創建的總和還要多。因此不少人感嘆,矽谷的高科技公司被印度人「霸佔」了。
  • 矽谷的中國人為什麼會輸給印度人?-虎嗅網
    谷歌總裁比才和微軟總裁納德拉,都是二十多歲才來美國念研究生院的印度新移民;在矽谷大部分公司,職位高的中國人鳳毛麟角,印度的副總裁、總監卻比比皆是。統計數據表明,印度人創投的高科技公司數量遠遠大於中國人,印度人的收入中位數中國人也比不上。很多中國人對此都憤憤不平,聚在一起時也經常對這種現象加以分析。
  • 一萬名清華畢業生在矽谷,仍然幹不過印度人!真相竟然是這樣!
    美國矽谷是公認的世界網際網路經濟中心,很多國家的精英人才都以在矽谷上班為榮,這其中混的最風生水起的莫過於咱們中國人和印度人了,但有一點很奇怪,那就是許多中國人在矽谷的待遇遠遠不如印度人。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像世界知名的谷歌和微軟,他們的CEO全都是印度人,並且除了這類頂級的職位外,矽谷很多網際網路公司的中高層位置都坐著印度人。相反,中國人身居高位的極少,頂多出了李開復和陸奇,而這稍微能打的兩位,在矽谷上班時他們的頂頭上司仍然是印度人。
  • 為什麼印度人在矽谷如日中天,而華人卻很難進入高層?
    所以,有人抱怨:一向被視為高智商種族的華裔精英們,為什麼在矽谷佔不了上風,反而要在印度人手下幹活?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其實大可不必擔憂,印度裔抱團紮根矽谷表面榮光的背後是選擇的無奈和印度自身大量的人才流失。
  • 印度人統治矽谷,中國人淪為打工仔?
    網上有一類文章,標題很吸引人,比如,「印度CEO霸佔矽谷,中國人淪為打工仔」「印度輸出CEO,中國輸出廉價勞動力」……文章往往焦慮地說,在谷歌、微軟、Adobe等等這樣頂級科技公司,它們CEO級別的高管居然都被印度人給拿下了!
  • 印度人已統治矽谷
    [導讀]印度裔在矽谷的成功,也對其他美國少數族裔形成了啟迪:只要是通過教育和自我提高,也能夠在矽谷創出佳績。在全球三大移動生態中,谷歌Android的掌門人是印度裔皮賈伊。而在微軟,據多家媒體報導,負責雲計算的印度裔高管納德拉,接替鮑爾默擔任微軟新CEO已無懸念。
  • 印度人統治矽谷,中國人淪為打工仔?看看他們的後院吧
    所以,有人抱怨:一向被視為高智商種族的華裔精英們,為什麼在矽谷佔不了上風,反而要在印度人手下幹活?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幾年前,有一個數據:在美國500強企業中,外籍CEO有75位,其中排名第1的就是印度裔(籍)10位,比英國裔(籍)還多(9 位)。而中國香港、臺灣華裔(籍)分別有1位,大陸則無一人上榜。這10位印度裔的CEO有兩個共同點,一是土生土長的印度人,到美國留學後出人頭地。
  • 印度人在矽谷佔1/3!明明印度教育一般,為何有那麼多高級人才?
    在絕大多數人看來,印度很窮,雖然人口有13億多,但絕大多數都是窮人,其人均GDP在世界範圍內也並不是很高。  而很多人沒有想到的是,就是這樣一個被看不上的國家,卻擁有了很多高級人才。根據2015年《中國經濟周刊》曾發表的一份專題報告顯示,全美500強企業之中,印度籍人士擔任CEO的數目最多,達到10位。
  • 美國矽谷,15%的高管是印度人!國人在矽谷淪落成印度的打工仔?
    曾經有一句戲言:一位麻省理工的老教授問一位優秀的印度學生,為什麼要考麻省理工而不去考自己國家的印度理工?這位學生回答說,因為考不上印度理工,所以只能來麻省理工!可見印度理工是非常難考!這所大學真的有這麼牛嗎?
  • 在矽谷 印度人比中國人牛在哪裡?
    在美國,中國人與印度人之「爭」是繞不過的話題。很多在矽谷工作的華裔人士,都會吐過這樣的苦水:「印度人愛向上頭搶功,在辦公室拉幫結派,壓制中國員工」。可印度人卻不這麼認為這是頹勢。更令中國人糾結的是,美國人認為這恰恰體現了印度人很厲害。那麼,事實上,在矽谷戰場上,印度人在哪些方面比中國人厲害呢?
  • 在美國矽谷,印度人已經完全壓倒了中國人,不過網友卻拍手稱好
    說起矽谷許多人都不陌生,這裡擁有非常多的高科技企業,是目前全球電子產業跟計算機產業的王國,這裡誕生了英特爾、微軟、蘋果、臉書、谷歌、特斯拉、思科、甲骨文等等優秀公司。世界市值前十的公司中幾乎有一半是在這裡。
  • 矽谷戰場:印度人和中國人誰才更強?
    很多在矽谷工作的華裔人士,都會吐過這樣的苦水:「印度人愛向上頭搶功,在辦公室拉幫結派,壓制中國員工」。可印度人卻不這麼認為這是頹勢。更令中國人糾結的是,美國人認為這恰恰體現了印度人很厲害。那麼,事實上,在矽谷戰場上,印度人在哪些方面比中國人厲害呢?
  • 印度人為什麼在矽谷混的比中國人好?背後原因竟是這樣
    最近很多人都在討論,印度人在矽谷或者歐美的大公司混了給華人更好這個話題,普遍都認為在歐美的大企業裡面印度人混的僅次於白人,遠遠比咱的華人強,其實這個印象相信大家都有,因為別的不說,現在中國人最熟悉的歐美大公司像谷歌和微軟,這兩家大企業的現任ceo都是印度裔的。
  • 「入侵」矽谷的印度人
    矽谷的咖喱味早在2005年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就顯示,矽谷三分之一的工程師是印度裔,矽谷各公司食堂裡的咖喱味一陣重過一陣,員工經常開玩笑稱,已經可以根據每家食堂裡的咖喱味,來判斷這家公司的印度人比例了。近日,亞馬遜的董事會又添一名印度女性成員——百事前CEO盧英德(Indra Nooyi)被吸收進來,同時進入亞馬遜董事會審計委員會。
  • 美國矽谷的印度人遠多於華人,這是實力的反映?真相卻值得高興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矽谷,它是高科技產地的代名詞,位於美國舊金山,最早是 生產以矽為基礎的半導體晶片的地方,所以被稱為矽谷。如今是電子工業和計算機的聚集體,共有包括谷歌、英特爾、臉書、蘋果等在內的計算機公司1500多家。可以說,矽谷曾經是很多科技精英的夢想地。20年前馬雲在創辦阿里巴巴的時候,也曾經到矽谷取過經。
  • 萬名清華精英在給印度人打工——矽谷終究是印度人的
    而1年多前當網上流傳微軟前CEO史蒂夫·鮑爾默將下臺的消息時,就有傳言2個可能的繼任者名字:塞蒂亞·納德拉和皮查伊。納德拉從1992年起就在微軟工作,皮查伊當時是谷歌Android主管。雖然沒有微軟是否在與皮查伊談判的具體報導,但傳聞開始散播。
  • 印度人在接管矽谷的時候,中國人在做什麼?
    僅從不可思議的「印度價格」和「印度時間」來看,印度幾乎不可能與中國相競爭。對此,我個人也確實是越來越釋懷。但是,另外一個因素卻使我越來越憂慮,這就是更加不可思議的「印度管理」。如果說,在製造業和工作效率上,中國已經甩出印度十萬八千裡,那麼在管理能力上,印度人則已經甩出中國人二十一萬六千裡。如果印度有機會超越中國,關鍵可能就在管理能力上。
  • 矽谷的中國人為什麼會輸給印度人(之三)-虎嗅網
    - 1 -印度人在矽谷公司比中國人成功,原因之一是他們能說會道,也就是說他們有更好的表達能力。我們部門曾經有一位印度架構師,聰明能幹,妙語連珠,頗招人喜歡。後來職位高了,人也懶了,再也不動手寫程序,只談高深的哲學問題,引起諸多不滿。
  • 印度人制霸矽谷?為什麼美國科技巨頭高管大都是印度人?
    阿爾溫德·克裡希納近些年出現了一個現象,印度人或者印度裔在美國大企業裡任CEO非常多。:美國企業的印度裔為何如此之多?印度的高校數量非常之多,共有760所大學,38000所學院,另外還有12000多個可以授予文憑的機構,在校生總計3400萬人。中國高等院校2879所,其中普通高等院校2595所,成人高等學校284所,在校生總數約為3500萬。中國可是過去幾十年經歷了多次擴招才達到了這個目標,印度是如何實現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