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在地球的夜空,有一顆明亮巨大的天體——月亮,它給無數詩人帶來靈感,是地球的唯一天然衛星。
在太陽系內,木星有著最大的體積和質量,它也理所當然的擁有了79顆天然衛星,還有許多有待開發,第79個衛星是在2018年7月才剛剛刷新出來的。
雖然木星的衛星很多,但是大部分都很小,大約有60顆衛星的直徑小於10公裡。
月球的公轉周期是27.32天,而木星的這些衛星就各不一樣了,從最短7小時,到最長3個地球年不等。
有意思的是,有些外衛星自轉方向與木星是相反的,這表明這些衛星是在系統形成後被木星捕獲的。
在這些所有衛星中,最突出的四顆被稱為伽利略衛星,對,就是伽利略發現的,它們都很大,佔到木星衛星總質量的99.99%。
通常把它們按木衛一到木衛四排列,它們每顆都有自己的特點,甚至有些可能存在生命!
木衛一是太陽系最乾燥的天體!
它的特點就是火山,它的表面已知的有超過400座活火山,由於木星,以及另外三個兄弟的引力潮汐,它無時無刻都在噴發,是太陽系中除地球之外唯一有火山活動的天體。
它距離木星42萬公裡(421700 公裡),比月球稍微大一點,如果在木星的表面看它,它可能比月球還要大。但絕對不會像月亮這樣皎白。
因為木衛一有一個鐵和硫化鐵內核,隨著火山噴發而出,和表面棕色的矽酸鹽外層,共同形成五顏六色的美麗景色。
雖然火山活躍,噴出大量二氧化硫,但是這裡幾乎沒有任何大氣,因為氣體被木星的強大磁場所捕獲,形成一個等離子體環。
木衛二是太陽系最亮的衛星!
它是四顆中唯一比月球小的一顆,擁有稀薄的大氣,主要成分是氧氣,其軌道平均半徑67萬公裡(671,034公裡),它的表面是一層冰封的冰殼,雖然布滿裂縫和條紋,但這不影響它擁有太陽系最光滑表面。
正因為如此,如果在木星表面看它,它會很大很亮。
有意思的是,冰殼下面是對流的液態水海洋,正是這種流動導致了它表面的那些裂紋,而呈現深褐色是因為裂縫對太陽光線的反射造成的。
木衛二的水含量是地球的2倍,這片廣闊的海洋可能早已經孕育出生命。
木衛三是太陽系最大衛星!
這顆距離木星超過100萬公裡的衛星比水星還大26%,不過質量只有水星的45%,它的特點就是擁有自己的磁場,而且是太陽系唯一一顆有磁場的衛星。
它的主要組成成分是巖石和水冰,和木衛二一樣擁有稀薄的氧氣,內部同樣有著豐富的液態水,甚至比木衛二還水,繞木星一周差不多正好是一星期,比前面兩顆慢了許多。
它40%的表面被高度坑狀的黑暗區域所覆蓋,其餘的60%被明亮的溝槽地形所覆蓋,這形成了它複雜圖案。
木衛四是太陽系隕石坑最多天體!
和前面三顆相比,這款木星衛星顯得有點無趣,距離木星將近200公裡(1882700公裡),已經不會和另外三顆引起軌道共振了。
有意思的是,它和木衛一的活躍完全相反,這顆衛星從形成至今,它的地貌就基本保持不變,這是它遍布隕石坑的原因。
科學家最關心的可能就是它的一成不變,因為研究這種天體就能知道太陽系形成早期的情況了。
另外,由於遠離木星,已經在木星的主輻射帶之外,而且受到木星磁場的影響也很小,人類極地的不錯選擇。
最後
木星的這四顆天然衛星的研究價值都很大,在不久的將來可能也會派太空人上去。
雖然它們是為數不多的有過探測任務的衛星,但我們對它們的了解其實還是很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