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5日,中國石化科技開發部重大專項立項研討會宣布西南工程《拉曼氣體分析儀高精度、小型化、工業化研製》項目通過開題初審,現場響起熱烈掌聲。
而其中一個人更是摘下眼鏡,忍不住拭了拭溼潤的眼眶,他就是「拉曼」課題總體研究技術首席,現任西南石油工程公司地質錄井分公司物資裝備科科長、高級工程師——夏傑,一個長期從事綜合錄井生產及技術研究,親手培育「拉曼」走向輝煌的人。
初識「拉曼」:打破國外高端錄井服務壟斷
「拉曼效應是以193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印度科學家拉曼名字命名的定律。」 說起「拉曼」時,夏傑習慣性地進行科普。「在石油勘探開發領域中,拉曼光譜分析技術也較早的得到了應用,但在錄井行業一直是空白。我們做了第一個項目就是引進拉曼雷射氣體分析技術,研究其在石油錄井中的適應性。第二個項目就是引進美國的拉曼雷射氣體分析儀,應用於國內氣測錄井,實現一臺設備同時對8種烴類和非烴類氣在線連續分析。」
回憶研發歷程,夏傑坦言非常艱難:「核心部件為國外壟斷,維修、零部件都要依賴國外進口。我們迫切地渴望擁有一臺國內研,屬於中國產權的錄井氣體檢測儀。接下來,我們做了第三個項目,經過三年時間,成功研製出一臺國產化工程樣機,也是全球首臺狹縫分光拉曼雷射錄井氣體檢測儀。」
「目前是第四個項目,就是要解決國產化拉曼樣機最小檢測濃度不夠、體積較大等問題,最後把拉曼研製高精度、小型化技術產業化,形成產業鏈。我們希望通過研發拉曼錄井儀,提高中石化錄井行業的核心競爭力,打破國外高端錄井服務的壟斷局面。」說到這裡,四十五歲的夏傑意氣風發,絲毫沒在意自己已生了不少白髮。
碰撞「拉曼」:小小儀器師心懷大大科技夢
時光回到2008年秋天,那時的夏傑還滿頭黑髮,身材高大挺拔——他是籃球場上的一位好手。
他出生在江西,從小天資聰穎,以優異成績考上武漢地質大學。工作後在公司很快脫穎而出,30歲的年紀就任裝備部主任。
夏傑表面大大咧咧,隨意可親,可熟悉的人都知道他是個完美主義者,只要是他認準的事情,就會一直鑽研下去;只要他想做的事情,就一定把事情做好。
錄井公司一直流傳著關於夏傑的兩個故事。1997年,夏傑剛參加工作僅一年,在四川工區中1井任綜合錄井儀器操作員。現場監理希望綜合錄井儀軟體增加一個鑽井參數,廠家儀器軟體專家研究了十多天,最後沒有做出來。夏傑卻覺得應該做得出來,軟體專家走了,夏傑一直沒有放棄,不分白天黑夜,當時別人勸他:「從事這項工作的專家都沒做出來,說明確實不可行,算了吧。」沒想到一個月後夏傑居然做出來了,當時就驚呆了所有人。那時夏傑的科研天份已初顯端倪。
之後夏傑對錄井儀器的鑽研一發不可收。之後的一件事也證明了他的自主鑽研能力,2005年鄂北大牛地氣田一口井即將開鑽,可是綜合錄井儀儀器卻相繼斷電,就連廠家工程師反覆檢查線路也沒有找到原因,百思不得其解。這可急壞了鄂北工作部所有人員,時間緊迫,影響生產是大事,一籌莫展的他們打電話向夏傑求助,經公司批准夏傑坐飛機連夜趕來,經過他仔細研究判斷,終於在外儀器房遠端找到了問題原因,不僅及時恢復了生產,更避免了一場更大漏電事故的發生。
經此一役,讓夏傑在科研領域聲名大振,也吸引聚集了各地錄井行業儀器愛好者來拜訪他。他們經常交流討論,學術氛圍非常濃厚。雖然位居公司管理崗位,但夏傑心中的科技夢一直沒有泯滅,他把所有業餘時間都用在了錄井儀研究方面。
當時,隨著石油天燃天勘探開發難度的加大,油氣勘探開發過程中地質錄井也面臨著「低、深、隱、難」等問題。這時,海歸科學家提出「拉曼除了惰性氣體不能分析,所有氣體的分析檢測。」這一觀點給夏傑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夏傑被拉曼強大的「能力」震驚了。
緊抓「拉曼」:堅持不懈基礎研究異軍突起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句話用在拉曼項目上再也合適不過。在這之前夏傑曾做過三個項目,但遠遠沒有拉曼如此尖端、艱難。
夏傑一頭扎在拉曼項目研究裡,夜以繼日地查資料,到國內最先進實驗室做調研和論證,籃球場再也看不到他的身影,喜愛的吉它再也沒有摸過,豪爽好客的他不得不對上門的客人下 「逐客令」。
有一次,公司同事找他談工作,一進門正逢夏傑在電話裡與科學院院士研討關鍵部位技術的問題,因為機會難得沒捨得掛電話,讓同事坐了半個小時冷板凳這件事他一直心存內疚。
像當年印度科學家拉曼最初在海水裡發現拉曼效應一樣,夏傑抓住拉曼效應這一課題和團隊針對理論的薄弱環節,堅持不懈地進行基礎研究。一年後項目組首次成功將拉曼雷射氣體分析設備配套於綜合錄井儀,初戰告捷,夏傑和研究所團隊信心大增。
當時,國內外錄井環境急需改革,烽煙四起,各路英雄安營紮寨。開發新的氣體分析技術,以適應新的油氣勘探開發要求,成為國內外各大設備生產商共識。
隨後,夏傑和團隊又通過一年多的技術攻關和上井試驗,研發了2臺樣機,開發完成1套通用接口軟體,解決了拉曼儀與綜合錄井儀的匹配難題。「拉曼」異軍突起、初露鋒芒,夏傑和團隊的課題引起了集團公司石油工程管理部的關注。
可是,通過前兩次項目研究,夏傑深知,拉曼雷射散射光譜分析技術有巨大優點,但也有尚待攻克的世界性技術難題。
他永遠忘不了2012年12月的那場生存決擇會議,工程公司主要領導和夏傑研發團隊及領導班子人員濟濟一堂,氣氛凝重,一致認為拉曼雷射散射光譜分析技術前景最好,但對於是否繼續進行下去,都沒有信心。
當中石化裝備部領導最後問到,對於拉曼研發到底有沒有信心時,全場鴉雀無聲。夏傑又一次站了出來,「我對拉曼有信心,希望繼續研發下去。」
瞬間目光聚焦在他身上,從此,拉曼的責任也落在了他的身上。工信部當場拍板立項,要求研發出一臺國產化的高端拉曼氣體檢測儀。
夏傑的白髮更多了,腰背也有些彎曲,曾經英俊的面龐很少見到笑容。他明白,自從那次挺身而出,他的後半生就和拉曼永遠綁在一起了。
「不想錄井行業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上慢慢萎縮,我們有責任用新技術激活它。」神聖的使命也同樣激勵著志同道合的精英團隊。
2014年10月,勝利初露曙光,經過一年半時間的潛心研究,項目組終於研製出全球首臺狹縫分光拉曼樣機,在拉曼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一時間,掌聲和榮譽向夏傑和西南錄井團隊湧來。
成熟「拉曼」:揚帆遠航走向更大時代舞臺
2016-2018年是收穫和喜悅的兩年,夏傑和團隊突出重圍,迎來了自己和「拉曼」的春天,拉曼氣體分析儀的健康成長前景已毋庸置疑。
中石化科技部重大立項《拉曼氣體分析儀高精度、小型化、工業化研製》,意味著拉曼雷射技術從西南錄井和夏傑團隊手上慢慢成熟,開始走向更大的舞臺。
這十年夏傑只做了一件事,從看不到的技術理論到摸得到的國內第一臺樣品機,從無到有,從寒冬到初夏,夏傑老了自已,帶大了「拉曼」。
「有人說,你在自己的崗位上輕輕鬆鬆多好,這樣自討苦吃為什麼?」
「我不為名不為利,只是希望把『拉曼』這麼好的技術推廣出去,受惠於國受惠於民。」
「這麼多年,你為『拉曼』付出很多,後悔過嗎?」
「拉曼技術能有效防止環境大氣汙染,減少礦山燃爆事故的發生,能挽救很多生命。我不後悔!」
「關於『拉曼』你認為最完美的結果是什麼?」
「我最大的心願就是等技術成熟了,中石化層面上能夠收購它,讓『拉曼』有更高更好的平臺,發揮更大的價值和作用,那時我的責任也就完成了……」
(西南石油 扈秀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