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曼分光【基礎知識】

2021-01-18 化學空間

本文來自Chem-Station日文版 ラマン分光の基礎知識  ferrum


翻譯投稿 炸雞 校對 白菜豬肉餡


當光射入物質中時光會發生散射,散射光中有一部分光與入射光的能量有差異。我們把這種現象稱為拉曼散射。拉曼散射作為光譜學的一種分析手法使我們可以依據入射光與散射光之間的能量差異獲得與分子振動頻率的相關信息。

光的散射(scattering of light)是指光通過不均勻介質時一部分光偏離原方向傳播的現象。當用高強度的光(比如雷射)照射一張表面粗糙的紙,我們觀測到從照射點附近發出的散射光就知道有光照射到紙上了。


大部分散射光的波長和入射光的波長一致(例如彈性散射,更嚴謹的說是瑞利散射),同時也有小部分的散射光與入射光有小量的能量差異。這一現象最早由C. V. Raman和K. S. Krishnan發現,故稱為拉曼散射。拉曼散射中的散射光與入射光的能量差異起因於分子振動。分子的振動中也存在能級,振動的量子數變化的話,分子的能量也會隨之變化。我用一張能量示意圖簡要說明下吧(下圖)!彈性散射是指分子從某一振動量子數被激發到一個能級又返回到同樣的振動量子數的散射,分子返回到和開始的振動量子數不一樣的振動量子數的散射叫拉曼散射。拉曼散射中,分子返回的振動量子數比開始的振動量子數高的散射叫斯託克斯拉曼散射,分子返回的振動量子數比開始的振動量子數低的散射叫反斯託克斯拉曼散射。

當強光照射分子時,散射光中有一部分光會與入射光的波長不一致,我們能根據這個差值計算出分子振動的能量。具體計算公式如下,入射光的角振動頻率用Vin表示,拉曼散射光的角振動頻率用Vout表示。


ΔE=h(Vout-Vin)(1)


因為彈性散射的緣故,散射光大部分與入射光波長一致,這種情況,ΔE=0不會妨礙解析。如果只關注零點振動(n=0)和其上1個振動(n=1),理論上只需使用能量比其能量差大的電磁波即可。下圖是拉曼散射光譜,圖譜正中間的那個強峰(拉曼位移為0)是入射光(由彈性散射引起的),兩側的是拉曼散射光的峰。在一個分子集合中,大多數分子處於基態振動水平,即大多數分子所處的能級都非常地低,所以一般來說斯託克斯散射的峰要比反斯託克斯散射的峰要更強。下圖是硫磺的拉曼光譜圖。根據公式(1)可知,當Vout-Vin≤0時,為斯託克斯散射,當Vout-Vin≥0時,為反斯託克斯散射。

[1] 引用


在最經典的非共振拉曼光譜中,中間狀態的能量較高,並且為了達到低於電子激發態的能量,經常使用可見光。

[2]引用


從拉曼散射光譜上的拉曼位移(入射光的能量改變的程度)能得到振動光譜。實際情況下,測定拉曼光譜時多數情況下只能得到振動光譜。這張圖是苯環的拉曼振動光譜。

測定振動能級的光譜大致分為兩種。一個是紅外光譜(infrared: IR)還有一個是拉曼光譜。在紅外光譜裡一個光子激發一個分子到振動狀態,我們稱分子的這種振動模式是有紅外活性的,在這種振動模式下,在平衡核坐標(即振動中的分子的時間平均核坐標,就是我們在紙上畫的分子結構式的核坐標)中可以看到分子的偶極矩發生了變化。對於具有拉曼活性的振動模式而言,該振動模式下的平衡核坐標裡的極化性(polarizability)(在物理學裡,感受到外電場的作用,中性原子或分子會改變其正常電子云形狀,衡量這改變的物理量稱為極化性)會改變。極化的難易程度與電子的密度有關,電子密度越大,越難極化;電子密度越小,越容易極化。全是分子的情況下,分子在保持形狀的前提下做擴張•縮小的振動運動,此時分子上的電子密度不可避免會變化,所以極化性也會隨著變化。可以大致認為對稱性高的分子的對稱伸縮振動是具有拉曼活性的。例如,在苯的環呼吸振動中,由於在核運動靜止時電子密度為最大或最小,因此苯環的振動是具有拉曼活性。

而在拉曼光譜中,應該考慮的是從初始狀態到末狀態之間的感應偶極矩的變化。感應偶極矩用P表示:

代表極化性張量。極化性張量是分子固有的2階對稱張量(對稱矩陣)。

且這三組值互相相等。極化性這一參數表示極化的容易程度與電子密度之間的關係。一般來說,在電子密度高的狀態下很難極化,但在電子密度低的狀態下容易極化。感應偶極矩的變化是指極化率在平衡核坐標附近變化,這種振動會引發拉曼散射。例如,在上圖所示的環呼吸運動中,在平衡核坐標附近可以看到極化性的變化。


那麼極化性的變化怎麼表示呢。讓我們用平衡核坐標裡的簡正坐標

簡正模(簡正模是一個振蕩系統中所有部分都以相同的頻率和相位以正弦函數形式運動的模式)指的是沿著這個簡正坐標運動的原子核的運動模式,若要求分子具有拉曼活性,則作為簡正模的的簡正坐標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才會存在。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翻看相關專業書籍的詳細的記載。


正如前文所說,散射光大部分為彈性散射光,拉曼散射比彈性散射弱。然而,通過使用接近電子激發躍遷能級的光作為入射光,可以將電子激發態作為虛擬的中間態。此時,偶爾可以觀測到特定的對稱振動模式及其諧波。這就叫做共振拉曼效應。另外,在共振拉曼散射中,其中間狀態與電子狀態的哈密頓算符有關,因此,即使在非共振拉曼散射中被禁止的振動模式有時也能被觀測到。

Nanophoton corp

https://www.nanophoton.jp/raman-spectroscopy/lessons/lesson-1/


spectrabase

https://spectrabase.com/

點擊閱讀原文 查看更多詳情

關鍵詞檢索往期精彩內容請訪問網頁版

版權專屬歡迎分享,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日本最大化學門戶網站Chem-Station。致力於化學及相關研究者,企業交流學習,分享經驗。

微信號:Chem-Station

網站中文版網址:https://cn.chem-station.com/

點「在看」給我一朵小黃花

相關焦點

  • 全球首臺狹縫分光拉曼樣機投入生產試運行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術服務公司《拉曼雷射錄井氣體檢測儀研製》項目,由西南石油工程公司地質錄井分公司負責承擔,繼去年10月份成功研製出全球首臺狹縫分光拉曼樣機後,經過一年多的室內檢測調試,在大量的實驗數據基礎上通過持續優化,解決了樣機存在的諸多技術難題,已於近日投入生產試運行,目前樣機運行正常。
  • 十年拉曼,十年夏傑——記全球首臺狹縫分光拉曼雷射錄井氣體檢測儀...
    初識「拉曼」:打破國外高端錄井服務壟斷「拉曼效應是以193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印度科學家拉曼名字命名的定律。」 說起「拉曼」時,夏傑習慣性地進行科普。「在石油勘探開發領域中,拉曼光譜分析技術也較早的得到了應用,但在錄井行業一直是空白。我們做了第一個項目就是引進拉曼雷射氣體分析技術,研究其在石油錄井中的適應性。
  •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基礎知識(一)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UV)引用新型技術,其功能強大,採用單色器技術,波長範圍190-1100nm,是各種涉及水和廢水分析領域的通用儀器,應用範圍包括市政和工業廢水,飲用水,加工過程用水,地表水,冷卻水和鍋爐補給水等。在水和廢水監測中的應用,對於一個水系的監測分析和綜合評價,一般包括水相(溶液本身)、固相(懸浮物、底質)、生物相(水生生物)。
  • 奧譜天成:拉曼光譜儀專業ODM提供商
    未來的幾年裡,公司將加大拉曼光譜儀的研發投入,擬引入MEMS分光技術、石墨烯導熱技術,進一步致力於拉曼光譜儀的微型化、低功耗、散熱、低成本等方面。  奧譜天成(廈門)科技有限公司在ATR6100的基礎上,結合公司特有的拉曼譜圖識別處理算法,進行了毒品、化學品、製藥等方面的應用研究。  儀器信息網:從整個行業來分析,目前拉曼光譜儀都有哪些先進的技術值得大家期待?同時有哪些問題亟待解決?未來拉曼光譜儀的技術發展趨勢?
  • 【圖文專輯】第十二講:分光光度法基礎知識與應用
    ~1.00 mg/L0.16~10.0 mg/L流動注射分光光度法水質 氨氮的測定 流動注射-水楊酸分光光度法 HJ 666-20130.01mg/L (10mL)0.04~5.00 mg/L總磷可見光分光光度法水質 總磷的測定 鉬酸銨分光光度法 GB 11893-890.01mg/L (25mL)< 0.6 mg/L流動注射分光光度法水質 總磷的測定 流動注射-鉬酸銨分光光度法 HJ 671
  • CRAIC拉曼光譜技術在爆炸物檢測領域的應用
    拉曼光譜可實現爆炸物的遠程、高靈敏度、無損傷、微痕量的檢測,在爆炸物領域有巨大的應用市場[1-4]。  拉曼散射效應是一種由分子和晶格振動導致的非彈性散射,1928年,印度物理學家拉曼首次發現散射光頻率改變現象,因而稱為拉曼散射。
  • 【分析】基於表面增強拉曼散射的單細胞多色成像技術
    武漢大學的胡繼明教授和沈愛國副教授等利用表面增強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RS)無水幹擾、高靈敏且具備分子指紋識別能力等優勢,在活細胞生理過程研究中將SERS無標記與標記檢測有機結合(對於拉曼信號區分度差,
  • Nanobase之拉曼成像 對中國市場寄予厚望
    昊量光電:Nanobase拉曼成像光譜儀專注於拉曼成像,尤其是快速mapping領域,產品不單可用於拉曼成像,還可以實現PL,EL,光電流mapping等多種成像模式。  2,VPHG體相全息光柵  傳統拉曼光譜儀多採用反射式光柵分光,Nanobase公司的拉曼光譜儀則採用
  • 卓立漢光之拉曼光譜儀:從科研到商檢
    卓立漢光:作為國內少數掌握光譜儀設計核心技術的光電儀器公司,我公司長期致力於光譜儀光學性能的提升,並在此核心硬體基礎上設計、集成高性能的光譜測量系統,拉曼光譜儀相關產品正是其中優秀產品的代表。我公司的拉曼光譜儀,立足於中高端科研市場的需求,並面向未來的各類檢測應用的需要,如工業、QA/QC實驗室快檢等領域。
  • 「螢光」「拉曼」兩大光譜應用---巨獻!
    OmniFluo 「卓譜」系列螢光光譜測量系統採用模塊化的組合方式集成而成,吸收了我公司15年的光譜系統設計、製造經驗,通過不同配件的選擇,不僅可以實現螢光光譜測量,還能夠實現功能的多樣化,如PL、拉曼、透射反射吸收、探測器定標等光譜測量,有效解決了傳統螢光分光光度計測量範圍及功能有限的缺陷。
  • 原《雷射拉曼光譜分析方法通則》實施20年迎來首修
    過去20多年來拉曼光譜技術取得了長足進步,其中最重要的進展是付裡葉變換拉曼光譜術、CCD檢測器和陷波濾光器等的引入使用。付裡葉變換拉曼光譜儀能消除或顯著降低大多數試樣的螢光背景;而CCD檢測器既有照相底片具備的多通道檢測又保留光電倍增管易於使用的優點,使得拉曼光譜術成為快速測試技術。
  • 物理知識:波動光學-幹涉-1.幹涉基礎
    那麼學習波動光學首先我們要明白波動光學的基礎是把「光」的波動特性體現出來,光是電磁波,所以這小節要知道光是如何用波的思想來描述,並對比機械波來理解即將學習的光的幹涉形成的條件、 幹涉分析方法和幹涉結果及其描述。 麥克斯韋電磁場方程可知,光是電場、磁場的正或餘弦時空函數(與機械波描述類似),可以用對探測器更敏感的電場描述來表達光波。
  • ...分子材料研究的契合點——拉曼光譜監測原理與應用在線技術交流會
    其實,早在2001年,FDA就建議要重視在線拉曼光譜等過程分析技術對工藝和生產過程的應用意義。在歐美、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在線拉曼光譜的過程分析已經成功應用了至少近20年。就國內而言,在線拉曼光譜技術也應用了很多年,但是普及度以及認識度還不夠。不過,近幾年,隨著國內化工、製藥等領域日趨激烈的競爭形式,高校科研、製藥、化工等領域對在線拉曼光譜的需求日益增多。
  • 從拉曼技術到拉曼光譜儀 領先的技術如何帶動儀器的領先
    2017年,擔任基金委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製專項「電場、磁場調製的短波長手性拉曼光譜儀研製」的李燦院士團隊經過了五年的努力,成功研製出新一代短波長(457nm)手性拉曼光譜儀,讓手性拉曼光譜儀的靈敏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單從技術水平而言,國內拉曼光譜領域技術研究團隊絲毫不弱於國外學者,在某些領域的研究甚至處於世界先進水平。但在市場應用中,國產拉曼光譜儀卻遠不如進口拉曼質譜儀。
  • 對乙醯氨基酚拉曼光譜檢測
    拉曼光譜是一種簡單、靈敏的研究分子結構的重要工具,不僅在藥物研究領域具有越來越重要的應用,在醫藥工業領域也逐漸被認可,拉曼光譜技術被用於過程監測和過程控制、鑑別藥物和藥物釋放實驗以及檢測大批量的原料藥和單態物質的結晶過程觀察等。本文利用拉曼光譜法對感冒止痛常用藥-對乙醯氨基酚片進行定性鑑別,深入研究拉曼光譜在藥物研究領域應用的可行性。
  • T325 拉曼效應、拉曼散射、拉曼受激散射、拉曼受激散射放大器
    之前那篇拉曼效應因為電腦壞掉原始文檔也over了,乾脆再畫一遍。   拉曼爺爺在印度是神一般的存在,自帶光環的一生,雖然拉曼在科學上作出卓越的貢獻,可他最喜歡的是玫瑰。   去世時,被葬於他的玫瑰花園。
  • 紅外分光光度計和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三個區別《聚創環保》
    一、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和紅外分光光度計的原理不同: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原理:物質的吸收光譜本質上是物質中的分子和原子吸收了光中的光波能量,相應地發生了分子振動級躍遷和電子能級躍遷的結果,由於各種物質具有不同的分子原子和分子結構,所以在吸收光能量的情況也各不相同,儀器通過各種物質特有的吸光光譜的曲線,來判定被檢測物質的含量,這就是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定性和定量的基礎,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就是根據物質的吸收光譜研究物質的成分
  • 必達泰克:拉曼光譜儀器發展史上的幕後英雄
    縱觀必達泰克15年的發展歷程,主要經歷了3個5年的重要發展階段:    第一個五年,必達泰克主要專注於雷射器的OEM生產和銷售,為公司的起步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2002-2007年是發展比較快的五年。在這個階段,必達泰克自主研發推出了陣列光纖光譜儀模塊。同時公司緊抓重要機遇,為一家知名的跨國企業生產專用可攜式拉曼光譜系統。
  • 拉曼光譜技術在爆炸物檢測領域的應用研究
    拉曼光譜可實現爆炸物的遠程、高靈敏度、無損傷、微痕量的檢測,在爆炸物領域有巨大的應用市場[1-4]。 本文將拉曼光譜技術應用到爆炸物檢測領域,重點分析了顯微雷射共聚焦拉曼光譜技術、表面增強拉曼光譜技術、可攜式拉曼光譜技術在爆炸物檢測分析領域的應用。
  • 科學家建立新的拉曼散射理論
    最近,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光物理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李志遠帶領博士生張超和陳寶琴,基於分子在TERS系統的納米間隙(nanogap)中的自相互作用,提出了一種對傳統的拉曼增強原理進行修正的方法,成功解釋了利用TERS得到亞納米空間解析度拉曼成像的物理機制。在此基礎上,發展了一套普遍適用於微納光學結構的新拉曼散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