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臺狹縫分光拉曼樣機投入生產試運行

2020-12-06 儀器信息網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術服務公司《拉曼雷射錄井氣體檢測儀研製》項目,由西南石油工程公司地質錄井分公司負責承擔,繼去年10月份成功研製出全球首臺狹縫分光拉曼樣機後,經過一年多的室內檢測調試,在大量的實驗數據基礎上通過持續優化,解決了樣機存在的諸多技術難題,已於近日投入生產試運行,目前樣機運行正常。

  該臺樣機所採用的很多技術在國內外均無先例,屬於原創技術,需要一步一步摸索著幹。像採用的「自適應聚焦算法」,很好地解決了多組分在線連續分析重組分相似拉曼特徵譜的解譜難題,「分頻技術」解決了分析範圍和分析精度不能兼顧的問題,這些原創技術的提出,彰顯了拉曼雷射錄井氣體檢測儀研製項目團隊的創新精神,極大地促進了國內氣體多組分在線連續分析技術和市場的發展,為中國在拉曼雷射氣體分析技術上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

相關焦點

  • 十年拉曼,十年夏傑——記全球首臺狹縫分光拉曼雷射錄井氣體檢測儀...
    而其中一個人更是摘下眼鏡,忍不住拭了拭溼潤的眼眶,他就是「拉曼」課題總體研究技術首席,現任西南石油工程公司地質錄井分公司物資裝備科科長、高級工程師——夏傑,一個長期從事綜合錄井生產及技術研究,親手培育「拉曼」走向輝煌的人。
  • 世界首臺大面積碟形聚光光伏發電系統試運行
    世界首臺大面積碟形聚光光伏發電系統試運行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2012年1月13日,記者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世界首臺大面積碟形聚光、分光高效發電系統科研樣機,在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D區草坪,完成安裝調試,已開始試運行。
  • 奧譜天成:拉曼光譜儀專業ODM提供商
    公司集研發、生產和銷售於一體,專注於光譜分析儀器等光機電一體化產品,成功地為國內外不同領域的眾多客戶提供了先進的技術解決方案和高品質的產品。  奧譜天成是由拉曼光譜儀專家劉鴻飛博士聯合幾位拉曼光譜專家成立,公司從一開始,就聚焦於拉曼光譜儀的硬體研製和批量化生產,致力於成為國際領先的拉曼光譜ODM提供商。
  • 全球首臺160千伏超導直流限流器投入試運行
    中新社廣州8月17日電 (王華 沈甸)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容量最大的160千伏超導直流限流器17日「走出」實驗室,在廣東汕頭南澳柔性直流系統掛網試運行。南澳島風力資源豐富,世界上第一個多端柔性直流輸電工程——南澳±160千伏多端柔性直流輸電示範工程2013年在此投運。
  • 我國科學家研製出首臺高通量流式拉曼分選儀
    單細胞拉曼光譜(SCRS)能非標記、非侵入性、無損、全景式地揭示細胞代謝狀態,因此基於拉曼光譜的單細胞分選(Raman-Activated Cell Sorting,RACS),在單細胞研究中有廣闊的應用前景(Biotechnol Adv,2019)。但是,拉曼譜圖採集時間長、分選通量低等問題,限制了RACS的廣泛應用。
  • 日立發布紫外可見近紅外分光光度計UH5700新品
    從1962年推出首臺商品化紫外分光光度計以來,日立憑藉全球先進的光柵技術和持續創新能力,不斷推出各種類型紫外分光光度計,滿足用戶的科研和檢測需求。這次推出的臺式紫外可見近紅外分光光度計UH5700,融合了日立精密的光柵技術,使用了新研發的蝕刻衍射光柵,既可測定液體樣品的吸收光譜,也可測定固體樣品的反射和透過光譜,另外豐富的附件滿足您多方面的測定需求
  • 我國成功運行全球首臺非晶合金鐵芯變壓器
    新華社烏魯木齊1月16日電(記者李曉玲)新疆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15日宣布,經過4年多的研發,世界上第二臺掛網運行的三相高溫超導變壓器,也是全球首臺非晶合金鐵芯高溫超導電力變壓器在通過併網前的各種測試後,在新疆成功投入電網運行。  這是我國第一臺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溫超導電力變壓器。
  • 拉曼分光【基礎知識】
    本文來自Chem-Station日文版 ラマン分光の基礎知識  ferrum翻譯投稿 炸雞 校對 白菜豬肉餡當光射入物質中時光會發生散射,散射光中有一部分光與入射光的能量有差異。我們把這種現象稱為拉曼散射。
  • 全球首臺3.0T/850型核磁共振分子成像超導磁體樣機在濰坊高新區誕生
    魯網濰坊8月19日訊(記者 張盟)8月18日,由濰坊新力超導磁電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全球首臺3.0T/850型核磁共振分子成像超導磁體樣機順利通過權威部門檢測,打破了該項技術的國際壟斷,標誌著濰坊高新區加速新舊動能轉換再出新成果。
  • 中國首個海底數據中心樣機測試數據揭曉,達世界先進能效水平
    1月10日,北京海蘭信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蘭信」)公布,該公司日前完成了中國首個海底數據中心樣機測試。測試報告顯示,該海底數據中心PUE值可達1.076,達到世界先進數據中心能效水平。數據中心由於集成了大量伺服器,如何控制散熱能耗是其必須面對的問題。
  • 世界首個1240兆瓦高效超超臨界燃煤發電工程啟動試運行
    中國能建官方信息顯示,7月17日,廣東華廈陽西電廠二期2臺1240兆瓦燃煤機組工程6號機組順利完成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正式投入商業運營,至此陽西電廠二期全面投產。該項目由中國能建南方建投廣東火電承建,是全球首臺1240兆瓦高效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全球單軸全速單機容量最大、煤耗領先的火電機組。當天,由中國能建湖南火電PC總承包的新疆哈密紅星電廠2臺66萬千瓦機組工程2號機組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正式投產發電。
  • 全國首個高溫有機垃圾生物式處理設備投入試運行
    日前,全國首個高溫有機垃圾生物式處理設備在昆明投入試運行。 「這臺機器承接了小區300多戶1000人每天所產生的廚餘垃圾。」工作人員介紹,為了鼓勵小區居民積極把廚餘垃圾分裝後送過來,公司制定了積分制,一公斤垃圾獎勵一分積分,到一定量的時候可以兌換紙巾、牙膏、洗衣液等生活用品。「這個生物式垃圾處理機,對於垃圾分類處理、保護生態環境,有很大好處,希望能得到推廣。
  • 世界首臺氣相分子吸收光譜儀的誕生——上海安傑環保發展回顧
    二、世界第首臺氣相分子吸收光譜儀的誕生  臧平安高級工程師從1986年開始研究氣相分子吸收光譜法。他所屬的寶鋼環境監測站一直在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進行氣相分子吸收光譜法的測定,由於其靈敏度達不到要求,因此臧平安的理想是退休後研發一種專用的氣相分子吸收光譜儀器。
  • 分光光度計的選擇
    分光光度計是利用分光光度法,通過測定被測物質在特定波長處或一定波長範圍內光的吸收度,對該物質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不同種類的分光光度計的基本原理相似,都是利用一個可以產生多個波長的光源,通過系列分光裝置,從而產生特定波長的光源。
  • 全球首臺永磁直驅港口門座起重機投入使用
    近日,全球首臺永磁直驅港口門座起重機在山東港口日照港投入使用。在山東港口日照港嵐山公司,隨著吞吐量不斷攀升,65臺門機任務繁重,外加使用年限較長,門機逐漸進入故障高發期。在此情況下,山東港口日照港嵐山公司提出應用永磁直驅技術,打造全球首臺永磁直驅港口門座起重機。嵐山公司聯合武漢理工大學、南京港機、海西重機、江西工埠等國內頂尖的起重機科研和製造單位,成立課題專班,經過一年多的充分論證,決定將永磁直驅起升機構在25噸門機上安裝試用。
  • 衡陽形變臺正式投入試運行
    造成的災害有多大……12月1日,記者自市地震局了解到,目前,我市正加緊推進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項目建設,預計,明年年底,項目將全面竣工,並投入運行。屆時,將及時掌握地震地點、地震大小以及震後災害程度等災情信息。
  • (科技)(5)大連化物所研製出首臺短波長手性拉曼光譜儀
    新華社照片,大連(遼寧),2018年1月25日 大連化物所研製出首臺短波長手性拉曼光譜儀 1月25日,大連化物所工作人員使用測試樣品對短波長手性拉曼光譜儀進行調試。 近日,大連化物所李燦院士、馮兆池研究員團隊主持完成的「電場、磁場調製的短波長手性拉曼光譜儀研製」專項通過國家結題驗收,相關進展同時發表於《應用光譜學》。這標誌著大連化物所成功研製國際上第一臺457納米雷射為激發光源的短波長手性拉曼光譜儀。
  • 大慶地區首臺投入生產的12000W雷射切割設備
    7月21日,在大慶迎風鋼材加工廠舉行了邦德雷射12000瓦雷射切割機交付儀式,這是大慶地區第一臺正式投入生產的萬瓦級設備。隨著產業技術更新,生產加工需求的提升,開始有採購雷射切割設備的意向。 了解過有很多雷射廠家,但由於對其品牌和產品的不認可,對其銷售和售後人員不專業等各種問題,都沒有達成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