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臺3.0T/850型核磁共振分子成像超導磁體樣機在濰坊高新區誕生

2020-11-26 山東新聞網濰坊頻道

  魯網濰坊8月19日訊(記者 張盟)8月18日,由濰坊新力超導磁電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全球首臺3.0T/850型核磁共振分子成像超導磁體樣機順利通過權威部門檢測,打破了該項技術的國際壟斷,標誌著濰坊高新區加速新舊動能轉換再出新成果。

  此次檢測,由山東省產品質量檢驗院電氣安全能效檢驗研究所實施。該所所長助理、基礎環境檢測部部長趙毅現場宣讀了檢測報告,報告認為該樣品所檢項目符合Q/0700WXL002-2017標準的要求。山東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劉志珍教授宣讀了查新報告,報告認為依照國家科技部、山東省科技廳關於科技查新諮詢工作的有關文件規定,在現有的檢索領域內檢索出與該產品密切相關的文獻為0篇。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原院長、研究員、博導葉朝輝等3位知名專家對3.0T超導磁體的技術指標進行了論證和評價,認為其各項指標滿足3.0T系統成像要求,在臨床應用有重大意義。這意味著由濰坊新力超導磁電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全球首臺3.0T/850型核磁共振分子成像超導磁體樣機已經完全掌握精準醫療領域高端核磁共振超導磁體的核心技術,成功通過權威部門檢測,成為中國醫用超導磁體技術從通用型1.5T邁向高端型3.0T的新標杆。

  3.0T/850型核磁共振分子成像超導磁體應用於3.0T核磁共振全身成像系統,是目前最先進的高端醫療影像設備之一,可以進行全身各部位高質量的掃描。相比傳統的1.5T核磁共振系統,具有成像速度快、圖像質量高、掃描噪音小的技術優勢。患者可以得到最快捷、最準確的診斷,為疾病的治療贏得寶貴時間和時機。

  國家磁電與低溫超導磁體應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濰坊新力超導磁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兆連表示,公司將以這次3.0T/850型核磁共振分子成像超導磁體樣機順利通過檢測為契機,加大與國內外專家團隊和產學研醫用合作夥伴的合作力度,以協同創新的新模式,加大市場推廣與產業化推進力度,快速將產品推向市場,為人民群眾的健康服務,造福整個社會。

  當天還舉行了「超導磁體技術協同創新研討會」。葉朝輝院士等國內知名專家分別作了「核磁共振產業概述」、「高場磁共振在細胞微環境成像技術中的應用」、「高場核磁共振」、「超導技術在高能物理大科學工程及工業磁分離領域的應用及發展」、「超導磁體技術與磁共振成像的應用發展」、「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數字診療裝備研發》試點專項——可溯源至SI 單位的磁共振影像設備質控方法及其標準化」的研討報告,並同與會代表互動交流探討超導磁體技術協同創新的新模式、新路徑。

相關焦點

  • 全球首臺3.0T/850型核磁共振分子成像超導磁體問世
    原標題:全球首臺3.0T/850型核磁共振分子成像超導磁體問世   8月18日,全球首臺3.0T/850型核磁共振分子成像超導磁體樣機通過了專家組檢測。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葉朝暉等組成的專家檢測組認為,該磁體各項指標均滿足於3.0T核磁共振系統高質量成像要求,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臨床應用及醫療科研方面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它的問世不僅打破了國外技術長期壟斷,也標誌著我國高端醫療影像裝備研發已走在世界前列。   核磁共振分子成像超導磁體是核磁共振系統中最核心的部件,其磁場強度、穩定度、均勻度對系統形成的圖像影響較大。
  • 中國醫用超導磁體技術邁向高端型3.0T
    □記者 張 蓓 通訊員 沈振江 丁雅寧 報導 本報濰坊訊 由濰坊新力超導磁電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全球首臺3.0T/850型核磁共振分子成像超導磁體樣機,8月18日順利通過權威部門檢測,打破了該項技術的國際壟斷,成為中國醫用超導磁體技術從通用型1.5T邁向高端型3.0T的標杆,標誌著濰坊高新區加速新舊動能轉換再出新成果
  • 我首臺1.5T液氦零揮發核磁共振成像超導磁體下線
    原標題:我首臺1.5T液氦零揮發核磁共振成像超導磁體下線   [導讀] 該公司董事長王兆連告訴記者,公司未來三年將達到年產300臺磁體的生產能力,以滿足國內外市場需求,同時爭取用一年時間集中力量展開技術攻關,研發出更為尖端的3.0T(特斯拉)液氦零揮發核磁共振分子成像超導磁體
  • ...超導行業發展現狀和市場格局分析 西部超導實現低溫超導材料全...
    全球僅有少數幾家企業掌握低溫超導線生產技術,主要分布在英國、德國、日本和中國,西部超導的業務涉及NbTi錠棒和線材、Nb3Sn線材(包括「青銅法」和「內錫法」)和超導磁體的生產,是全球唯一的鈮鈦(NbTi)錠棒、超導線材、超導磁體的全流程生產企業。在NbTi錠棒領域:全球僅有西部超導和美國ATI兩家公司。
  • 首臺1.5T液氦零揮發核磁共振成像超導體下線—新聞—科學網
    科技日報訊 (記者魏東 通訊員沈振江)4月26日,濰坊新力超導磁電科技有限公司車間裡人頭攢動,隨著紅色布幔徐徐拉開,一臺兩米多高、重達4000千克的圓形白色物體呈現在人們眼前
  • MRI成像基礎(1)--MRI發展簡史
    ,並對充滿液體的物體進行了成像,得到了著名的核磁共振圖像「諾丁漢的橙子」;1976年首次成功地對活體進行手指的MRI成像。1985年,我國引進首臺常導型(0.282T)MRI。1986年,我國引進首臺超導型(0.6T)MRI。1986年,安科公司成立,標誌著自主研發MRI設備的開始。
  • 全球首臺可旋轉的雙姿態核磁共振成像儀有望落戶寧諾
    眼下,全球液氦價格持續飆升。作為核磁共振超導磁體的理想冷凍氣體,液氦在核磁共振成像儀(MRI)的用量佔用了全球氦氣供應的近25%。然而自然界中氦資源含量極微,加之氦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全球氦資源中國僅有0.2%。
  • 全球首臺可旋轉的雙姿態核磁共振成像儀有望落戶寧諾
    眼下,全球液氦價格持續飆升。作為核磁共振超導磁體的理想冷凍氣體,液氦在核磁共振成像儀(MRI)的用量佔用了全球氦氣供應的近25%。然而自然界中氦資源含量極微,加之氦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全球氦資源中國僅有0.2%。因此,近年來全球各大科研機構和磁共振生產廠家都在做一件事,就是不遺餘力探索研發少液氦乃至無液氦超導MRI系統。
  • 超導磁體那麼牛 一家三板公司憑啥突破進口替代?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10月,公司1.5T 磁共振超導磁體新產品研製成功,將實現在醫療領域替代進口同類產品。磁共振成像系統作為高端醫療影像產品,其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超導磁體、射頻、梯度、及計算機軟體部分。
  • 中國實現超導磁體技術突破 力推產業化應用
    目前,中國各地醫院所使用的超導核磁共振設備絕大部分為進口,特別是其關鍵核心部件——超導磁體為國外若干大企業所壟斷控制,造成核磁成像醫療項目高額費 用。
  • 布魯克成功安裝世界首臺緊湊型900兆ASCEND AEON 超導磁體
    2013年12月11日,布魯克公司(納斯達克:BRKR)今天宣布成功安裝世界首臺緊湊型、佔用單樓層實驗室、主動製冷900兆Ascend™ Aeon超導磁體。用戶為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 (UCSD)。
  • 全球首臺可旋轉的雙姿態核磁共振成像儀有望落戶寧波諾丁漢大學
    眼下,全球液氦價格持續飆升。作為核磁共振超導磁體的理想冷凍氣體,液氦在核磁共振成像儀(MRI)的用量佔用了全球氦氣供應的近25%。然而自然界中氦資源含量極微,氦已然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全球氦資源中國僅有0.2%。因此,近年來全球各大科研機構和磁共振生產廠家都不遺餘力探索研發少液氦乃至無液氦超導MRI系統。
  • 我國自主生產商用1.5T超導磁體實現產業化
    2月25日,商用1.5T超導磁體在南京豐盛超導技術有限公司正式下線。這是我國首次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掌握和生產超導磁體這一核心技術和核心部件,打破國外企業在該技術上的壟斷地位,從而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4個具備超導磁共振製造能力的國家。
  • ...到醫院主動要求醫生用它給自己做身體檢查核磁共振一定比CT好嗎?
    其實,用「核磁共振成像」才能更準確地定位這種臨床檢查儀器的本質,因為它是靠強磁場中的原子核共振現象成像的,這裡的「核」不是核輻射,而是指「原子核」,核磁共振與核輻射沒有任何聯繫。   1980年核磁共振成像首次被應用於臨床診斷   1946年,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員愛德華·米爾斯·帕賽爾發現了核磁共振現象。
  • 布魯克超導液體核磁1742萬中標天津大學儀器採購項目
    日前,天津大學發布超導液體核磁共振波譜儀採購項目中標公告,項目編號:0682-174120173463(TDZC2017J0171),布魯克超導液體核磁共振波譜儀AVANCE NEO 800以263萬美元(1741.7175 萬元人民幣)中標。
  • 半孔徑CCT四六極超導組合磁體樣機完成低溫測試
    型四六極組合磁體技術的可行性以及磁體結構和工藝的可靠性。CCT結構超導磁體是HIAF核心關鍵技術之一,半孔徑樣機的成功研製和測試,標誌著項目組攻克了骨架加工、CCT線圈繞制和環氧浸漬等核心工藝技術,解決了HIAF又一核心技術樣機難題,為CCT超導磁鐵的批量加工奠定了良好基礎,對於推進未來重離子加速器裝置的高能化和小型化具有重要意義。
  • 國產磁共振廠商現狀一覽 他們能盈利嗎?
    磁共振主要幾個大的部件構成:磁體,譜儀,線圈,梯度。核磁裡最難的是頻譜儀,磁體,還有控制和應用軟體。  按磁場強度,磁共振分低場(永磁,開放型,0.2t到0.7t)和高場(超導,1.5t到7.0t)。永磁現在基本是以中國廠家為主,日立西門子都不再進行新品研發。也許接下來永磁慢慢會退出市場,畢竟跟超導相比成像質量較低。
  • 寧波諾丁漢大學:實現無液氦超導磁體技術突破
    近日,由寧波諾丁漢大學、寧波高思超導技術有限公司、鑫高益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中國科學院大學寧波華美醫院聯手攻堅的2019年科技部重點項目「1.5T無液氦低溫超導磁體技術研發
  • 寧波諾丁漢大學:實現無液氦超導磁體技術突破
    近日,由寧波諾丁漢大學、寧波高思超導技術有限公司、鑫高益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中國科學院大學寧波華美醫院聯手攻堅的2019年科技部重點項目「1.5T無液氦低溫超導磁體技術研發」取得階段性突破。「我們成功研發了1.5T-Alpha全身型無液氦超導磁體,現已穩定運行了一年,證明了該技術的可行性。」
  • 高溫超導感應加熱技術及應用淺談
    高溫超導技術在近年來得到很大的發展,第2代超導帶材先後得到了商業化生產,但是高溫超導技術及應用的實用化進展並不是很快,佔據全球市場主要份額的仍然是低溫超導,特別是超導核磁共振成像(MRI),根據歐洲Conectus的調查數據,2012年全球超導市場中,低溫超導佔據了約52億歐元的份額,MRI一項即佔據41億歐元市場份額,而高溫超導市場大小為3 000萬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