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首臺1.5T液氦零揮發核磁共振成像超導磁體下線

2020-11-26 人民網

原標題:我首臺1.5T液氦零揮發核磁共振成像超導磁體下線

  [導讀] 該公司董事長王兆連告訴記者,公司未來三年將達到年產300臺磁體的生產能力,以滿足國內外市場需求,同時爭取用一年時間集中力量展開技術攻關,研發出更為尖端的3.0T(特斯拉)液氦零揮發核磁共振分子成像超導磁體,進一步提升我國分子影像系統的技術水平。

  我首臺1.5T液氦零揮發核磁共振成像超導磁體下線

  可滿足高質量成像條件 為實現精準醫療發揮作用

  ■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訊 (記者魏東 通訊員沈振江)4月26日,濰坊新力超導磁電科技有限公司車間裡人頭攢動,隨著紅色布幔徐徐拉開,一臺兩米多高、重達4000千克的圓形白色物體呈現在人們眼前。這是由我國自主研發的首臺1.5T(特斯拉)液氦零揮發核磁共振成像超導磁體,標誌著我國在醫學影像等中高端醫療器械研發上邁出了重要一步,將為實現「精準醫療」發揮重要作用。

  該磁體是核磁共振成像系統中最為重要的設備,其磁場強度、穩定度、均勻度對圖像影響較大。這臺磁體室溫孔徑達845mm,液氦容量為800L,採用了4K再冷凝液氦回收技術,真正實現了液氦零揮發,大大降低了液氦的使用成本。同時,該磁體採用優化設計的多線圈組合結構,線圈通入電流後中心場強達到1.5±0.015T(特斯拉),具有較高的初始均勻度,經被動勻場後均勻度仍可達10ppm以下,完全可以滿足高質量成像的條件。

  該磁體由濰坊新力超導磁電科技有限公司與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於2010年開始聯合研製,持續投入資金7000餘萬元,歷時7年時間研發成功。該公司董事長王兆連告訴記者,公司未來三年將達到年產300臺磁體的生產能力,以滿足國內外市場需求,同時爭取用一年時間集中力量展開技術攻關,研發出更為尖端的3.0T(特斯拉)液氦零揮發核磁共振分子成像超導磁體,進一步提升我國分子影像系統的技術水平。

(責編:趙竹青、馬麗)

推薦閱讀

白春禮:把黨治國理政成功經驗作為科技創新的行動指南2016年6月30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在京舉行紀念建黨九十五周年表彰大會。中科院黨組書記、院長白春禮出席並發表講話。白春禮要求中科院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把黨治國理政的成功經驗作為推動科技創新的行動指南,在推進「四個率先」目標的創新實踐中勇於擔當歷史使命,做出應有貢獻。【詳細】

6月「科學流言榜」發布 吃素不得心腦血管病列榜首六月「科學流言榜」今天發布,「吃素不得心腦血管病」位列榜首。「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共同發布,得到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技傳播專業委員會、中國晚報科學編輯記者學會、上海科技傳播協會的支持。【詳細】

相關焦點

  • 首臺1.5T液氦零揮發核磁共振成像超導體下線—新聞—科學網
    科技日報訊 (記者魏東 通訊員沈振江)4月26日,濰坊新力超導磁電科技有限公司車間裡人頭攢動,隨著紅色布幔徐徐拉開,一臺兩米多高、重達4000千克的圓形白色物體呈現在人們眼前
  • 全球首臺3.0T/850型核磁共振分子成像超導磁體問世
    原標題:全球首臺3.0T/850型核磁共振分子成像超導磁體問世   8月18日,全球首臺3.0T/850型核磁共振分子成像超導磁體樣機通過了專家組檢測。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葉朝暉等組成的專家檢測組認為,該磁體各項指標均滿足於3.0T核磁共振系統高質量成像要求,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臨床應用及醫療科研方面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它的問世不僅打破了國外技術長期壟斷,也標誌著我國高端醫療影像裝備研發已走在世界前列。   核磁共振分子成像超導磁體是核磁共振系統中最核心的部件,其磁場強度、穩定度、均勻度對系統形成的圖像影響較大。
  • 核磁共振或將進入「100%無液氦時代」
    據統計, 核磁共振成像儀佔了全球氦氣用量的 20% , 是氦氣用量最大的行業。全球各大磁共振生產廠家與研究性機構都在不遺餘力的研發無液氦超導磁共振系統。近日召開的第28屆中國國際醫用儀器設備展覽會暨技術交流會上,鑫高益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全球首臺1.5T大孔徑全身成像無液氦超導磁體面世,該無液氦超導磁體技術突破了對液氦的依賴,顛覆了傳統設計思路,為全球首創,中國製造,開創了醫學影像產業的全新局面。
  • 無液氦低溫超導磁體技術取得階段性突破
    本報訊(記者蔣煒寧 通訊員蘇鈞天)近日,由寧波諾丁漢大學、寧波高思超導技術有限公司、鑫高益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中國科學院大學寧波華美醫院聯手攻堅的2019年科技部重點項目「1.5T無液氦低溫超導磁體技術研發」取得階段性突破。
  • 寧波諾丁漢大學:實現無液氦超導磁體技術突破
    近日,由寧波諾丁漢大學、寧波高思超導技術有限公司、鑫高益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中國科學院大學寧波華美醫院聯手攻堅的2019年科技部重點項目「1.5T無液氦低溫超導磁體技術研發
  • 寧波諾丁漢大學:實現無液氦超導磁體技術突破
    近日,由寧波諾丁漢大學、寧波高思超導技術有限公司、鑫高益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中國科學院大學寧波華美醫院聯手攻堅的2019年科技部重點項目「1.5T無液氦低溫超導磁體技術研發」取得階段性突破。「我們成功研發了1.5T-Alpha全身型無液氦超導磁體,現已穩定運行了一年,證明了該技術的可行性。」
  • 全球首臺可旋轉的雙姿態核磁共振成像儀有望落戶寧諾
    眼下,全球液氦價格持續飆升。作為核磁共振超導磁體的理想冷凍氣體,液氦在核磁共振成像儀(MRI)的用量佔用了全球氦氣供應的近25%。然而自然界中氦資源含量極微,加之氦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全球氦資源中國僅有0.2%。
  • 全球首臺可旋轉的雙姿態核磁共振成像儀有望落戶寧諾
    眼下,全球液氦價格持續飆升。作為核磁共振超導磁體的理想冷凍氣體,液氦在核磁共振成像儀(MRI)的用量佔用了全球氦氣供應的近25%。然而自然界中氦資源含量極微,加之氦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全球氦資源中國僅有0.2%。因此,近年來全球各大科研機構和磁共振生產廠家都在做一件事,就是不遺餘力探索研發少液氦乃至無液氦超導MRI系統。
  • 全球首臺可旋轉的雙姿態核磁共振成像儀有望落戶寧波諾丁漢大學
    眼下,全球液氦價格持續飆升。作為核磁共振超導磁體的理想冷凍氣體,液氦在核磁共振成像儀(MRI)的用量佔用了全球氦氣供應的近25%。然而自然界中氦資源含量極微,氦已然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全球氦資源中國僅有0.2%。因此,近年來全球各大科研機構和磁共振生產廠家都不遺餘力探索研發少液氦乃至無液氦超導MRI系統。
  • 布魯克成功安裝世界首臺緊湊型900兆ASCEND AEON 超導磁體
    2013年12月11日,布魯克公司(納斯達克:BRKR)今天宣布成功安裝世界首臺緊湊型、佔用單樓層實驗室、主動製冷900兆Ascend™ Aeon超導磁體。用戶為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 (UCSD)。
  • 全球首臺3.0T/850型核磁共振分子成像超導磁體樣機在濰坊高新區誕生
    魯網濰坊8月19日訊(記者 張盟)8月18日,由濰坊新力超導磁電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全球首臺3.0T/850型核磁共振分子成像超導磁體樣機順利通過權威部門檢測,打破了該項技術的國際壟斷,標誌著濰坊高新區加速新舊動能轉換再出新成果。
  • 我國自主生產商用1.5T超導磁體實現產業化
    2月25日,商用1.5T超導磁體在南京豐盛超導技術有限公司正式下線。這是我國首次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掌握和生產超導磁體這一核心技術和核心部件,打破國外企業在該技術上的壟斷地位,從而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4個具備超導磁共振製造能力的國家。
  • 施耐德電氣護航中國首臺9.4T核磁共振成像系統穩定運行
    北京2018年8月13日電 /美通社/ -- 近日,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動化領域數位化轉型的領導者施耐德電氣宣布,成功為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9 .4T 核磁共振成像系統提供 UPS 電源、冷水機組,及中央空調等整體配套解決方案,以一體化的專業技術能力為中國首臺 9.4T 核磁共振成像系統的穩定運行提供堅實保障。
  • 【小哥答疑】超導磁共振怎麼形成的磁場?液氦和冷頭又是什麼?
    >超導體是20世紀的重要發明,特殊的合金會在低溫下表現出電阻為0的特點,即電流經過由此合金形成的導體時不會發生消耗,會永久存在於閉合的迴路之中。
  • 中國實現超導磁體技術突破 力推產業化應用
    這一局面有望很快被打破,24日來自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消息說,場強為1.5特斯拉的核磁共振成像超導磁體本月上旬已在該所勵磁成功,為實現 該產品的國產化奠定了基礎。中科院高能所超導磁體工程中心主任朱自安介紹說,該中心通過研製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上大型探測器——北京譜儀的超導磁體,掌握超導磁體關鍵技術,並相繼自主研發出超導除鐵器、1.5特斯拉核磁共振超導磁體等。
  • 中國醫用超導磁體技術邁向高端型3.0T
    □記者 張 蓓 通訊員 沈振江 丁雅寧 報導 本報濰坊訊 由濰坊新力超導磁電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全球首臺3.0T/850型核磁共振分子成像超導磁體樣機,8月18日順利通過權威部門檢測,打破了該項技術的國際壟斷,成為中國醫用超導磁體技術從通用型1.5T邁向高端型3.0T的標杆,標誌著濰坊高新區加速新舊動能轉換再出新成果
  • 核磁共振一定比CT好嗎?
    文/圖 碩寬最近一些年,中國加速引進核磁共振掃描儀,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關於調整2018—2020年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規劃》,2020年,我國超導核磁共振掃描儀保有量達到10713臺。不少人認為,核磁共振比CT清楚,是診斷疾病的「神器」,到醫院主動要求醫生給自己做核磁共振。本文就談談核磁共振究竟是怎麼回事。
  • JEOL成功研製出無需添加液氦的核磁共振
    日本電子株式會社(JEOL)於2013年早些時候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太平洋叢林市宣布,已經成功的研製出液氦消耗量最少的超導核磁磁體。該新的核磁系統已在美國最具影響力的第54屆實驗室核磁共振波譜會(ENC)上發布。
  • MRI即將進入「100%無液氦時代」
    8 月 16 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鑫高益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召開了「全球首創無液氦超導磁共振新技術研討會」,發布了全球首創無液氦全身 1.5T 超導磁共振新技術,該技術實現了全球首臺完全無液氦消耗的全身超導磁共振系統,該系統的出現徹底改變了我國超導磁共振影像產品對於液氦的依賴。
  • 世界首臺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下線!
    這臺神奇的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時速620千米,是我國自主研發設計、自主製造的。該樣車及試驗線於13日在成都下線啟用,標誌著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研究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超級高鐵」是以「低真空管(隧)道技術」、磁浮技術為核心的交通工具。若在低真空狀態下,高溫超導磁浮列車在理論上可將時速提高到1000公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