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OL成功研製出無需添加液氦的核磁共振

2020-11-30 儀器信息網

    日本電子株式會社(JEOL)於2013年早些時候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太平洋叢林市宣布,已經成功的研製出液氦消耗量最少的超導核磁磁體。該新的核磁系統已在美國最具影響力的第54屆實驗室核磁共振波譜會(ENC)上發布。

   JEOL新的NMR系統,可以在幾乎不消耗液氦和液氮的情況下,採集高分辨的NMR數據。通常超導磁體依靠液氦冷卻,並保持其內部線圈的超導狀態以及維持磁場強度。

   JEOL新的Zero Boil Off magnet 超導核磁磁體,通過將磁體中蒸發出的氦氣重新液化,大量的減少液氦的消耗。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

相關焦點

  • 我首臺1.5T液氦零揮發核磁共振成像超導磁體下線
    原標題:我首臺1.5T液氦零揮發核磁共振成像超導磁體下線   [導讀] 該公司董事長王兆連告訴記者,公司未來三年將達到年產300臺磁體的生產能力,以滿足國內外市場需求,同時爭取用一年時間集中力量展開技術攻關,研發出更為尖端的3.0T(特斯拉)液氦零揮發核磁共振分子成像超導磁體
  • 首臺1.5T液氦零揮發核磁共振成像超導體下線—新聞—科學網
    這是由我國自主研發的首臺1.5T(特斯拉)液氦零揮發核磁共振成像超導磁體,標誌著我國在醫學影像等中高端醫療器械研發上邁出了重要一步,將為實現「精準醫療」發揮重要作用。 該磁體是核磁共振成像系統中最為重要的設備,其磁場強度、穩定度、均勻度對圖像影響較大。這臺磁體室溫孔徑達845mm,液氦容量為800L,採用了4K再冷凝液氦回收技術,真正實現了液氦零揮發,大大降低了液氦的使用成本。
  • 核磁共振或將進入「100%無液氦時代」
    據統計, 核磁共振成像儀佔了全球氦氣用量的 20% , 是氦氣用量最大的行業。全球各大磁共振生產廠家與研究性機構都在不遺餘力的研發無液氦超導磁共振系統。今年 6 月,在兩院院士的帶領下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召開了「1.5T 全身人體成像無液氦超導磁體」技術評價會,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該項目自主研製出無液氦全身1.5T 超導磁共振,超導磁體直接傳導冷卻,創建了無液氦磁體整體結構設計、無液氦超導開關、無液氦超導接頭、無液氦電流引線等關鍵核心技術。該技術讓醫用全身磁共振成像系統徹底擺脫了對液氦的依賴,屬變革性國際前沿技術。
  • 核磁共振為什麼這麼貴?
    經過傅利葉變換,FID信號可以被轉變為核磁共振光譜,而通過探測人體的氫原子核(人體含水65%,而水中氫含量是11%,如果考慮到其他含氫的物質,人體含有的氫原子總質量高達體重的10%)的核磁共振參數可以構建出人體的結構,因為不同結構的氫原子的化學環境不同,導致其核磁共振的參數也有所不同。高靈敏度(或高解析度)有助於獲得高清晰度的MRI圖片,而這依賴於高磁場強度。
  • 【小型核磁,助您高效科研】EFT-60無液氦核磁共振波譜儀落戶陝西高校
    >圖1: 現場講解培訓圖2:客戶樣品測試結果  伴隨著日益增長的科研需求,核磁共振技術的廣泛應用已不言而喻  為滿足廣大科研用戶的需求,Quantum Design 中國公司致力於推廣科研用無液氦核磁共振波譜儀---EFT-60/90系列,該設備具有如下優勢:伴隨著日益增長的科研需求,核磁共振技術的廣泛應用已不言而喻。然而高昂的儀器費用和維護成本令眾多的科研老師不得不等待或外送檢測。
  • 核磁共振一定比CT好嗎?
    很快,達馬丁研製出了核磁共振掃描儀,並於1972年3月17日向美國專利局申請了專利,該專利於1974年2月5日獲得批准。令人惋惜的是,達馬丁並未因發明核磁共振掃描儀獲得諾貝爾獎。1973年,美國石溪大學教授保羅·勞特布爾和英國諾丁漢大學教授彼得·曼斯菲爾德改進了核磁共振成像技術,讓掃描時間從幾個小時縮短為幾十分鐘甚至幾分鐘,推動了核磁共振成像技術的臨床應用。
  • 核磁共振波譜技術的發展與現狀…
    找化工醫藥原料,用化學加搜索 導讀 提到核磁共振波譜技術,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腦海裡會直接出現一系列名詞:H譜、C譜、超導磁體、液氦等等。不過這些都是核磁共振的應用和必要條件,技術原理又是什麼?
  • Bruker核磁共振波譜儀最新技術進展
    Bruker公司一直站在核磁共振波譜技術的最前沿,秉承「持續創新」的理念,藉助50 多年的豐富經驗和對產品的熱情與執著,將最新技術融入核磁共振波譜儀,近年來開發出了許多新產品和新功能,本文將Bruker核磁共振波譜儀最新技術進展進行簡要介紹。
  • 無液氦低溫超導磁體技術取得階段性突破
    本報訊(記者蔣煒寧 通訊員蘇鈞天)近日,由寧波諾丁漢大學、寧波高思超導技術有限公司、鑫高益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中國科學院大學寧波華美醫院聯手攻堅的2019年科技部重點項目「1.5T無液氦低溫超導磁體技術研發」取得階段性突破。
  • MRI即將進入「100%無液氦時代」
    核心提示:專家認為鑫高益的無液氦全身 1.5T 超導磁共振在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無需任何液氦,真正實現了無液氦全身超導磁共振,預計臨床能力在達到現有醫用超導磁共振水平的基礎上,更具備創新臨床應用的前景。如果該產品上市,將使醫院完全擺脫對液氦的依賴,讓我國全面走向無氦超導磁共振時代,並且讓國內磁共振產品進一步走向世界舞臺。
  • 中科院團隊成功研製電化學-液體核磁共振聯用裝置
    近日,中科院大連物化所能源研究技術平臺核磁技術研究組(DNL2004)自主研製一套電化學-液體核磁共振聯用裝置,已成功實現二氧化碳電還原、乙醇和葡萄糖電氧化的核磁共振原位表徵,現向所內外開放檢測服務。
  • 寧波諾丁漢大學:實現無液氦超導磁體技術突破
    近日,由寧波諾丁漢大學、寧波高思超導技術有限公司、鑫高益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中國科學院大學寧波華美醫院聯手攻堅的2019年科技部重點項目「1.5T無液氦低溫超導磁體技術研發
  • 寧波諾丁漢大學:實現無液氦超導磁體技術突破
    近日,由寧波諾丁漢大學、寧波高思超導技術有限公司、鑫高益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中國科學院大學寧波華美醫院聯手攻堅的2019年科技部重點項目「1.5T無液氦低溫超導磁體技術研發」取得階段性突破。「我們成功研發了1.5T-Alpha全身型無液氦超導磁體,現已穩定運行了一年,證明了該技術的可行性。」
  • 核磁共振一定比CT好嗎?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很快,達馬丁研製出了核磁共振掃描儀,並於1972年3月17日向美國專利局申請了專利,該專利於1974年2月5日獲得批准。令人惋惜的是,達馬丁並未因發明核磁共振掃描儀獲得諾貝爾獎。  1973年,美國石溪大學教授保羅·勞特布爾和英國諾丁漢大學教授彼得·曼斯菲爾德改進了核磁共振成像技術,讓掃描時間從幾個小時縮短為幾十分鐘甚至幾分鐘,推動了核磁共振成像技術的臨床應用。
  • 北京大學搭建出國際最低溫度的無液氦消耗制冷機
    隨著低溫技術的發展,取代液體4He的乾式製冷技術逐漸成熟,製冷無液氦消耗化成為儀器研發的主流趨勢。液氦作為一種戰略資源,在國際上供應緊張。常規制冷機消耗液氦,就像交通工具消耗燃油,無液氦消耗的製冷技術,就是讓制冷機只靠充電就能運轉,而不再依靠稀缺的「燃油」——液氦。核絕熱去磁製冷機是最後一個需要實現無液氦消耗化的製冷技術,這個技術的實現,將讓量子力學的低溫研究不再依賴於液氦的供應。
  • 全球首臺可旋轉的雙姿態核磁共振成像儀有望落戶寧諾
    眼下,全球液氦價格持續飆升。作為核磁共振超導磁體的理想冷凍氣體,液氦在核磁共振成像儀(MRI)的用量佔用了全球氦氣供應的近25%。然而自然界中氦資源含量極微,加之氦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全球氦資源中國僅有0.2%。
  • 全球首臺可旋轉的雙姿態核磁共振成像儀有望落戶寧諾
    眼下,全球液氦價格持續飆升。作為核磁共振超導磁體的理想冷凍氣體,液氦在核磁共振成像儀(MRI)的用量佔用了全球氦氣供應的近25%。然而自然界中氦資源含量極微,加之氦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全球氦資源中國僅有0.2%。因此,近年來全球各大科研機構和磁共振生產廠家都在做一件事,就是不遺餘力探索研發少液氦乃至無液氦超導MRI系統。
  • 全球首臺可旋轉的雙姿態核磁共振成像儀有望落戶寧波諾丁漢大學
    眼下,全球液氦價格持續飆升。作為核磁共振超導磁體的理想冷凍氣體,液氦在核磁共振成像儀(MRI)的用量佔用了全球氦氣供應的近25%。然而自然界中氦資源含量極微,氦已然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全球氦資源中國僅有0.2%。因此,近年來全球各大科研機構和磁共振生產廠家都不遺餘力探索研發少液氦乃至無液氦超導MRI系統。
  • 中科院電工所成功研製世界最高磁場超導磁體—新聞—科學網
    正在實驗室測試的高磁場全超導磁體(位於液氦罐體中
  • 中國第一瓶自製液氦誕生丨科學史
    普通環境下,是不可能接觸到這樣的溫度的,只有液氦才有這樣的本事,能夠製造-269℃的極低溫度。它是低溫物理實驗必不可少的材料,是製造極佳超導實驗環境的魔術師。歷史上的今天,是中國第一瓶液氦的生日。那麼,液氦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