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導磁體那麼牛 一家三板公司憑啥突破進口替代?

2020-11-26 中國證券網

  新三板雖是資本市場發展的「新陣地」,卻不乏「藏龍臥虎」的行業翹楚棲身於此。伴隨《中國製造2025》出臺,高性能醫療器械產業入列「國家戰略」,小金近日探索三板中的高性能醫械商發現,中國唯一一家專門研發、生產高場強、多通道核磁共振成像(簡稱「磁共振」或MRI)射頻線圈等核心部件的公司已低調掛牌長達2年之久。近日,公司研發的1.5T磁共振超導磁體面世,成功實現該產品的國產進口替代,同時也讓公司再次受到市場矚目。而事實上,辰光醫療也曾是創業板IPO的一顆「遺珠」。

  掘金磁共振「心臟」加速進口替代

  2013年8月15日,終止了創業板IPO徵程4個月的辰光醫療迅速掛牌新三板,成為三板首隻「磁共振」概念股。公司主要從事磁共振核心部件射頻線圈及其配件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及維修。辰光醫療董事長王傑博士接受小金採訪表示,辰光擁有第三代陣列相控陣磁共振射頻線圈和第四代磁共振SENSE射頻線圈的研發和生產的核心技術,相關專利54 項,其中6 項發明專利,填補了中國在這一科技領域的空白。

  去年以來,辰光醫療調整戰略,在繼續研發、生產和維修磁共振射頻線圈的基礎上,還加強了診斷用影像設備的維修與保養的資源投入,同時新增了設計、研發、生產超導磁體的業務。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10月,公司1.5T 磁共振超導磁體新產品研製成功,將實現在醫療領域替代進口同類產品。磁共振成像系統作為高端醫療影像產品,其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超導磁體、射頻、梯度、及計算機軟體部分。據悉,1.5T磁共振超導磁體佔MRI系統總成本30%-40%,3.0T磁共振超導磁體佔MRI系統總成本的50%-60%,超導磁體由於其設計的特殊性,工藝的複雜性,以及需要綜合的工程化能力,高技術門檻導致國內一直沒有形成穩定的高場強磁體產品供應,且長期以來一直被國外所壟斷。所以市場一直呼喚滿足國內客戶需求的1.5T、3.0T磁共振超導磁體並形成穩定供貨,以佔領產業價值鏈的高端。

  「辰光醫療公司從去年10月開始,歷經一年的團隊建設和高效運轉,成功開發出了1.5T磁共振超導磁體,3.0T實驗用磁體。在醫療應用領域,公司由此形成一條產品主線,專注於磁共振1.5T、3.0T、7.0T超導磁體的開發。與此同時,辰光醫療還承接了中國第一臺230MeV質子治療超導磁體的樣機開發,無液氦磁體及核廢料處理的ADS加速器磁體的開發。」王傑博士告訴小金。

  小金採訪了解到,在磁共振領域,國內企業做磁共振系統集成的較多,做核心部件的較少,產業價值鏈高端少有企業涉足。外購核心部件做系統集成再賣出整機產品,系統集成商想要獲取較高的利潤並不容易。而辰光研發生產的MRI射頻線圈、MRI超導磁體都是磁共振的核心部件,可以有效的幫助系統集成商降低核心部件的採購成本。

  有醫療服務行業專家接受小金採訪稱:「辰光醫療此次1.5T 磁共振超導磁體的研發生產將明顯降低超導磁共振系統過高的價格,對擴大應用範圍、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起到促進作用。」

  辰光醫療磁體事業部總監湯洪明博士告訴小金:「目前國內還沒有一家研製超導磁體的公司能夠滿足進口替代,中國迫切需要一個公司做超導磁體產品達到世界級水平,支持國內科研、醫療領域以及供給國內外系統集成商。就辰光自身發展而言,隨著公司磁共振1.5T和3.0T超導磁體逐漸產業化,公司還將憑藉其在超導磁體的核心技術,推廣超導磁體在各個科技領域的廣泛應用,如:高端科學儀器(NMR),工業用超導磁體(磁分離,磁選礦,磁拉單晶),國家的大科學工程(正負電子對撞機,同步輻射光源,ADS及質子重離子治療加速器)都有強磁場、高真空,超低溫的需求。」

  市場供不應求產業空間巨大

  那麼磁共振市場空間究竟有多大,辰光醫療未來又能分羹多少?

  小金查閱相關資料顯示,2015年全球MRI市場規模為36.5億美元,西門子、飛利浦和通用醫療市場佔有率達到80%左右。其中,全球射頻線圈需求量在9萬個/年,而目前全球生產能力為7.5萬個/年,Invivo和USA Instruments佔比超過50%,但市場仍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值得一提的是,辰光醫療目前在全球市場佔有率為4%左右,在全球磁共振射頻線供應市場位居第三,主要出口至美國、歐洲和日本。

  小金進一步採訪湯洪明博士了解到,國內超導磁共振需求量約800臺/年,每臺市場均價500萬元左右,目前國內磁共振(醫用、科研)市場容量約40億元。超導磁共振產業在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發展較為成熟,較高的技術門檻和龐大的資金投入往往令國內的企業怯而止步。

  「中國在磁共振產業起步較晚,不過隨著產業發展成熟,中國的磁共振部件及系統產品不僅可出口至歐美日,還將供給中東、東南亞等更廣泛的市場。預計未來5年,中國磁共振1.5T和3.0T產品將快速產業化,並迅速搶佔國際市場,打破國際巨頭在該市場長年的壟斷地位。」湯博士表示。

  據湯博士預計,到明年,辰光1.5T超導磁體銷量將達到20臺,按照每臺130萬元估算,銷售收入可達到2600萬元,但其國內市場需求預計在200臺左右,市場空間巨大。另值得關注的是,辰光磁共振3.0T超導磁體預計明年上半年可研製成功,屆時辰光在磁共振超導磁體領域將佔據產業的制高點,可比肩國際知名磁共振超導磁體供應商。同時,隨著國內系統集成商獲得CFDA註冊認證後進入裝機階段,辰光的磁共振3.0T超導磁體恰好能夠順勢供應,快速打開市場。預計2016年辰光磁共振3.0T超導磁體將產出3-5臺,每臺約250萬元。

  財務數據顯示,辰光醫療2013年、2014年及2015年上半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554萬元、7626萬元和3008萬元,淨利潤1325萬元、1597萬元、510萬元。目前公司營收仍以磁共振射頻線圈業務為主,包括與國際知名磁共振生產商合作以及國內直銷。而根據公司最新的戰略規劃,未來磁共振1.5T、3.0T超導磁體將成為公司主要利潤增長點之一。

  湯博士告訴小金,超導磁體市場空間巨大,即使到2018年,該市場仍然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目前已有多家國外的磁共振系統集成商與辰光進行洽談。公司將根據訂單可控制的擴大產能,即在保證技術、打造品牌的基礎上,逐步放大公司產業化步伐。」 湯博士表示。

相關焦點

  • 中國實現超導磁體技術突破 力推產業化應用
    目前,中國各地醫院所使用的超導核磁共振設備絕大部分為進口,特別是其關鍵核心部件——超導磁體為國外若干大企業所壟斷控制,造成核磁成像醫療項目高額費 用。
  • 寧波諾丁漢大學:實現無液氦超導磁體技術突破
    近日,由寧波諾丁漢大學、寧波高思超導技術有限公司、鑫高益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中國科學院大學寧波華美醫院聯手攻堅的2019年科技部重點項目「1.5T無液氦低溫超導磁體技術研發
  • 寧波諾丁漢大學:實現無液氦超導磁體技術突破
    近日,由寧波諾丁漢大學、寧波高思超導技術有限公司、鑫高益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中國科學院大學寧波華美醫院聯手攻堅的2019年科技部重點項目「1.5T無液氦低溫超導磁體技術研發」取得階段性突破。「我們成功研發了1.5T-Alpha全身型無液氦超導磁體,現已穩定運行了一年,證明了該技術的可行性。」
  • 無液氦低溫超導磁體技術取得階段性突破
    本報訊(記者蔣煒寧 通訊員蘇鈞天)近日,由寧波諾丁漢大學、寧波高思超導技術有限公司、鑫高益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中國科學院大學寧波華美醫院聯手攻堅的2019年科技部重點項目「1.5T無液氦低溫超導磁體技術研發」取得階段性突破。
  • 中國超導磁體神級突破:不小心世界第一!-磁體,超導,磁場,物理,科技...
    據中國科學院官方消息,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在用於混合磁體裝置的大型超導高場磁體上實現了10萬高斯的設計指標,為40萬高斯混合磁體的聯調成功奠定了一項關鍵基礎。
  • 【中國科學報】我國科學家率先研製出24T全超導磁體
    24@4.2K,使得我國成為繼美國、日本、韓國之後實現24T全超導磁體的國家。  與Bi2223內插超導磁體相比,YBCO超導磁體具有更高的上臨界磁場和臨界電流,運行穩定性更高,更易獲取極高磁場。目前僅有美國國家高場實驗室、日本東北大學高場實驗室以及韓國的一家超導公司能夠實現24T以上全超導磁體。  王秋良研究組採用YBCO帶材研製高場內插磁體。
  • 我國自主生產商用1.5T超導磁體實現產業化
    2月25日,商用1.5T超導磁體在南京豐盛超導技術有限公司正式下線。這是我國首次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掌握和生產超導磁體這一核心技術和核心部件,打破國外企業在該技術上的壟斷地位,從而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4個具備超導磁共振製造能力的國家。
  • 自第一個超導磁體問世以來,超導磁體的研製工作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超導磁體具有輕便的特點,如一個五萬高斯的中型磁體,以常規材料製作時,其重量約為20噸,而同樣場強的超導磁體僅重幾公斤。即使把它的致冷設備也計算在內,重量之差仍達上百倍!超導磁體還具有穩定性好、均勻度高的性能,所以能滿足各種應用的需要。超導磁體的磁場梯度可達每釐米十四萬高斯,這是常規磁體所達不到的。超導磁體的空間磁場均勻度可達到一億分之一。
  • 科技名詞 | 什麼是超導磁體?
    超導磁體 superconducting
  • [公告]聯創光電:關於兆瓦級超導磁體感應加熱裝置及該裝置用的大...
    證券代碼:600363 股票簡稱:聯創光電 編號:2019-047 江西聯創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兆瓦級超導磁體感應加熱裝置及 該裝置用的大口徑高溫超導磁體研製成功 並通過科技成果評價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會及全體董事保證本公告內容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
  • 超導磁體剩餘磁場對軟磁材料測試的影響
    超導磁體體積小,能夠獲得強磁場,磁場穩定度、均勻度很高,因此,在磁學測量設備中應用很廣泛.美國QuantumDesign公司的高精度磁學測量系統採用的就是超導磁體,最高磁場能夠達到7T.由於超導磁體材料本身缺陷的釘扎作用,在磁體退磁後,磁體內部有剩餘磁場,有時能夠大於30Oe.由此產生的磁場誤差將導致測試的矯頑力、剩磁等數據不準確,甚至導致反向的磁滯回線.設置的磁場初始值不同
  • 中國科學家研製出高磁場超導磁體 破世界紀錄
    科學家研製出世界最高磁場超導磁體正在實驗室測試的高磁場全超導磁體(位於液氮罐體中)中科院電工所供圖中國科學報訊12月6日,《中國科學報》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王秋良團隊採用自主研發的高溫內插磁體技術,研製出了中心磁場高達32.35特斯拉(T)的全超導磁體。
  • 西部超導發動機用高性能高溫合金材料及粉末盤項目逐步投產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西部超導發動機用高性能高溫合金材料及粉末盤項目逐步投產 時間:2020-11-25 14:00 字號:   西安網訊:成立於經開區的西部超導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高端鈦合金材料
  • ...超導行業發展現狀和市場格局分析 西部超導實現低溫超導材料全...
    低溫超導行業產業鏈主要包括上遊原材料、超導線材、超導磁體、超導設備四個環節,其中NbTi線材的上遊還包括NbTi棒材環節,由於Nb和Ti的熔點相差較大,且NbTi合金中Nb的含量較多,如果控制不好熔煉技術,易產生不熔塊,導致後續細芯絲NbTi線加工中斷線,因此NbTi二元合金棒的製備非常困難。公司是全球唯一的NbTi錠棒、超導線材、超導磁體的全流程生產企業。
  • 中科院電工所成功研製世界最高磁場超導磁體—新聞—科學網
    32.35特斯拉(T)的全超導磁體。 研究團隊成員、電工所副研究員劉建華告訴《中國科學報》,研究高磁場全超導磁體,初衷是建設世界一流的極高磁場的超導磁體,滿足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等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對極端強磁場的需求,為我國在材料、能源、信息等領域破解關鍵科學問題提供最先進的公共實驗裝置,為重大創新研究提供持續、重要支撐。 據介紹,低溫超導磁體產生的磁場強度上限為23.0T左右。
  • 科學網—國內首個25T全超導磁體問世
    本報訊(記者彭科峰 通訊員徐小傑、劉建華)記者從中科院電工研究所獲悉,日前,該所王秋良研究部採用自主研發的高溫內插磁體技術,研製成功國內首個25 T全超導磁體
  • 零的突破!超導技術治汙水,產業化應用場景就在身邊
    零的突破!   「設備對水體中的COD、總磷、懸浮物、氨氮等具有理想的處理效果,實現了國內超導磁體在汙水處理領域的首次應用,這也是國際上首個工程化應用系統,取得了超導技術在汙水處理領域應用零的突破。」
  • 違反常規的現象:超導!了解一下超導磁體和超導的原理吧!
    超導磁體的兩大特性1.超導磁體的零電阻效應超導材料做成的磁體,有一個最大的特點也是難點,就是必須在非常低的溫度下才會出現零電阻超導現象。水銀的超導溫度是-269℃,稱為水銀的臨界溫度。這樣的低溫環境,需要在液體氦氣中才能得到。
  • 美國國家強磁場實驗室開發出32T的超導磁體
    導讀近日,美國國家強磁場實驗室打破了一項世界紀錄:他們測試了磁感應強度為32T的超導磁體,比之前世界上最強大的超導磁體的磁感應強度還要強33%,比一個小型冰箱磁鐵強3000倍。另外,「低溫超導材料」不僅需要工作在極低的溫度環境中,而且通常會在內部磁感應強度高於25特斯拉時停止工作,這也限制了超導磁體的磁場強度。特斯拉是磁感應強度的單位,符號表示為T,一個小型冰箱磁鐵約為0.01特斯拉。因此,科學家們一直都在探索於相對較高的溫度條件下實現超導。
  • 聯創光電:高溫超導斬獲鋁業龍頭訂單 將成重要利潤增長點
    成果評價專家委員會認為江西聯創光電的兆瓦級高溫超導磁體感應加熱裝置、大口徑傳導式高溫超導磁體系統各項技術性能指標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兆瓦級高溫超導磁體感應加熱裝置設計、製造技術自主可控。這標誌著世界首臺兆瓦級高溫超導磁體感應加熱裝置研製成功,在節能環保和軍工高端製造上有重大意義,也標誌著高溫超導技術從實驗室階段正式進入到了實用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