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2月14日消息(記者周洪)累計註冊人數達8.88萬人、累計訪問次數達161.79萬次、每日訪問人次20W+……這一串串數字的背後不是某款爆紅的APP,也不是任何一家商業網站,而是徐匯區近期推出的「看家護院、鄰裡互助」疫情防控系統,其包含了疫情防控的方方面面,從口罩預約、返滬人員管理到沿街商鋪管理等功能,利用大數據技術,全方位保護徐匯市民安全。
居民信息登記和管理服務四色管理機制進小區掃碼(央廣網發 徐匯新聞辦供圖)
就在一周前,該套系統的首個功能「口罩在線預約自動審批功能」強勢上線,一改以往居民線下排隊,居委幹部人力審批的「窘境」,既避免了人群聚集,又極大減少了基層幹部的壓力,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月13日,累計發放的口罩數量已累計達到177405隻。而這只是該套疫情防控系統中的「開胃菜」,隨著時間的推移,利用大數據進行實時監控的各項功能開始逐步展現其「超能力」。
「大數據」為居家隔離套上「數字屏障」
「您好,請掃碼錄入信息,鑑於您是重點地區返滬人員,根據相關政策法規,需自行居家隔離7天,並每日兩次如實填寫體溫。」讓小王沒有想到的是,迎接自己回家的竟是一款小程序和嚴格的隔離規範。
而監測小王是否如實居家隔離並上報體溫的是疫情防控系統中的居民信息登記和居家觀察服務功能。這兩塊功能如何相互配合以求達到最佳效果呢?疫情防控系統的開發方徐匯區大數據中心相關負責人闡述了其中的奧秘:居民信息登記採用紅、橙、黃、綠四色管理機制,紅色為近期湖北地區返滬人員,橙色為近期重點地區返滬人員,黃色為近期其他地區返滬人員,綠色為近期未離滬人員。
小王是近期重點地區返滬人員,所以根據政策法規需要自行居家隔離觀察7天,那怎麼保證他在這期間不擅自外出呢?還記得小王剛進小區時掃描的二維碼嗎?原來,當小王掃描二維碼後,需要在系統中登記姓名、身份證號、在滬住址等個人信息,完成後保安才會給予進入小區。而這只是第一步,掃描後小王的信息就會上傳至後臺,而小王進出小區都需要在保安的「眼皮底下」掃描二維碼,假如小王未過隔離期,後臺便會自動報警,而同樣安裝防疫系統的居委工作人員會同步收到警報,可以第一時間上門制止其擅自外出行為。
這樣一套系統也為居委幹部們減少了不少工作壓力,康健街道 長虹坊居民區書記蘭天這麼說,「以前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親自上門檢查返滬人員是否在家隔離,辛苦但沒辦法,現在有了這套系統省力很多。」
而這套系統中紅色則代表湖北地區返滬人員,需在家隔離14天,黃色為其他地區需同樣需要隔離7天,最後的綠色無需隔離,但也可以實時掌握小區居民的進出記錄。
除了這些「硬性」措施,系統更有關懷的一面,「居家觀察服務」功能就是如此,接受在家隔離者每天需要早晚各上報兩次體溫至系統,而在隔離期間需要哪些服務,比如買菜、購買日常生活用品等,皆可通過該功能上報,居委、物業收到上報信息後會送貨上門。假如在家隔離期間遇到身體不適的,也可迅速上報。
大數據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讓居家觀察者清楚知道隔離剩餘天數,系統每天會自動提醒,這算是一種被動關懷。」
居民信息登記和管理服務四色管理機制進小區掃碼(央廣網發 徐匯新聞辦供圖)
智能語音客服每日「三詢」
事實上,對於居家觀察者的關懷不止於主動上報,也有基於大數據的主動智能關懷。
在虹梅街道由於轄區內有漕河涇開發區,企業眾多,由此帶來的返滬人員高峰也遠高於其他區域,怎麼覆蓋如此大量的人群健康狀態呢?
疫情防控系統內的「智能外呼機器人」應運而生,大數據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這個功能主要針對居家隔離的人,通過進入小區時的登記信息,系統自動將其聯繫方式拷貝至外呼模塊,並每日主動呼叫三次,會詢問體溫、健康狀況、是否需要幫助,這一塊算是我們的主動關懷。」
徐匯作為上海的「人工智慧」開發高地,在此次推出的防疫系統中,藉助人工智慧的功能模塊不止「智能外呼機器人」,更為智能化的「智能語音客服」也在其中。通過大數據,搜羅來自全網的疫情相關問題,並由系統進行自動排除掉重複問題納入至後臺。居民只需點擊防疫系統中的「智能在線客服」,輸入想要了解的疫情相關問題,系統就會自動解答,上線以來,智能客服共自動解答居民相關疑難問題7931條,補充市民在疫情防控領域的知識空白。
大數據保障中小企業「復工安全」
如何保障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中小企業能「活下去」,「活下去」的基本保障就是開門營業,然而開門營業就需要安排人手,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個矛盾體,企業要復工也要保證安全,這對於中小企業來說宛如一道難度很高的題,如何破題,這也考驗政府的管理能力。
徐匯區此次推出的疫情防控系統早已考慮到了這一點,轄區內的沿街店鋪不少,他們大都是小微企業,不儘快復工的話只能「等著倒閉」。而系統中的「沿街商鋪管理」可以為這些沿街商鋪提供復工必要的支持。
點擊疫情防治系統的「沿街商鋪管理」,商鋪主可以自助填報營業時間,復工人員健康狀況,是否已過隔離期等信息,而在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的手機上,可以實時查看區內沿街商鋪的上報信息,並隨機現場查看店鋪主上報的信息是否屬實,這個功能既保護了商鋪利益也保障了市民的安全。上線以來,已有1406家商鋪上報開停業情況,3175名用工人員情況及防疫措施落實情況。市場監管部門通過管理端實時掌握商鋪情況、開展日常抽查巡查工作。
科委相關負責人解釋道:「我們可以第一時間為專業人士提供流行病學調查的線索,讓他們可以迅速掌握密切接觸者信息,防止疫情進一步蔓延。」目前,已有377家企業,以企業為單位開展網上填報,企業復工人員、來訪人員信息,憑二維碼進出。
徐匯區相關人士也透露,目前疫情防控系統正在持續進行版本更新與迭代,未來還將匯同有關部門完善重點工地管理功能,上線後將覆蓋全區土建工程75個、裝修工程59個、市政工程32個、應急搶險工程1個。打破每個工地每天通過人工檢查匯總的現狀,做到實時掌握工地人員變化情況,進一步掃清防疫「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