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一大早,江北嘴「綠色星球動物主題公園」 對外閉館半日,專門等候一批「特殊」的客人——80多名來自重慶市兒童愛心莊園小朋友們。在這裡,他們在專業導遊和老師的帶領下,與小動物們來一場零距離的科普遊玩之旅。
跟普通孩子不同的是,這些孩子都沒有爸爸媽媽——他們中有的父母雙亡,有的因為身體或者智力殘疾被父母遺棄,有的因為被拐賣後解救出來暫時沒有找到親生父母,所以,兒童愛心莊園就是他們的家。
看,7歲的周周雖然因為智力殘障說不出話來,卻一直揮著手向大家熱情的打著招呼;2歲的安安則在豹貓面前看得出神都不願意走了;12歲的小華連輪椅都不坐了,非要站起來自己一步一步的走完全程;小狗狗們的精彩表演讓孩子們毫不吝嗇的拍起巴巴掌來……
記者了解到,此次遊覽「綠色星球動物主題公園」的孩子們中,最大的孩子有16歲,最小的只有2歲,這些孩子大部分是殘障孩子,有少數是健康的孩子。為了能讓莊園裡的孩子們能正常融入社會,除了積極組織孩子們參加「綠色星球動物主題公園」此類的公益活動外,重慶市兒童愛心莊園還有著一番 「大謀劃」!
「這次來的孩子們有的是身體或者智力殘疾的,有的孩子也是健康的,孩子們一塊來,身體健康的孩子幫助殘障孩子,讓他們學會幫助弱小;殘障孩子也能因此更加順利的融入環境,這叫『殘健融合』,所以挑選這次來的孩子我們是有『私心』的。」愛心莊園副主任陳蓉說,「對於愛心莊園來說,讓孩子們有一個健全的人格,能最大化的回歸社會,提高他們的生命質量,是所有工作人員為之努力的目標,為此,莊園積極進行「殘健融合」服務摸索,探尋福利機構兒童服務新路徑,以此提升特殊兒童的知識技能,培養他們的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獲得獨自生活的條件,同時,在融合活動中,健全兒童也能從個性化層面得到充分成長。」
記者了解到,愛心莊園「殘健融合」工作已經開展了多方面的融合探索:一是環境融合,積極構建「生態化社區」,在莊園內營造溫馨的「家」文化,創建包容、接納、尊重的「家」文化,讓園內的兒童特別是肢體或輕度智力殘障兒童感受到關注和愛。二是生活融合,建立情感聯結。在寒暑假期,讓特殊兒童和健全兒童「結對」,開展生活技能幫扶活動,促進雙方情感交流。三是活動融合,增強有效溝通,以節假日為契機,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以特殊兒童和健全兒童雙方的需求為導向,開展自護、青春期知識、生活技能以及人際交往等教育,在融合中促進雙方各項能力提升。四是職訓融合,助力能力提升,針對特殊兒童,建造愛心農場、烘焙室、模擬家庭等供其開展職業訓練的場所。同時,在職訓場所中設立公益崗位,組織健全兒童從事公益職業體驗活動,協助特殊兒童開展農場勞作、飲品製作、家政勞作等訓練,提升個人綜合素質。基於「殘健融合」服務探索,莊園從兒童的成長環境、生活技能、社會交往、職業發展等層面出發,已基本形成以環境融合、生活融合、活動融合、職訓融合為主體的融合體系,莊園兒童獲得了長足發展。
上遊新聞 記者 唐國利 實習生 劉沛延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