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中國石化」這群穿著紅工裝在山裡走來走去的人,究竟在做什麼?轟鳴的鑽機到底在鑽什麼?地震勘探項目放炮到底會對居民產生多大的影響?
帶著這樣的疑問,11月27日下午,一群神秘的來賓走進中石化地球物理南方分公司SGC2141隊綿竹三維項目駐地,開啟了一場「探秘智慧能源」的旅程。
下午兩點,伴隨著《sinopec open day》的歡迎視頻,2020年中國石化公眾開放日活動綿竹三維站正式拉開帷幕。在智慧課堂環節,公眾代表們觀看了《中國石化宣傳片》《油迪的秘密》,了解智慧能源及石化全產業鏈,聆聽了講解員的介紹,對智慧能源和石油的形成、勘探、開採、煉製過程都有了新的了解。跟隨《中國建設者-地下寶藏》的視頻,身臨其境感受地震物探作業的艱辛。
「原來石油與我們有著如此密切的聯繫!原來石油勘探竟如此辛苦!」參加活動的楊女士感嘆道。
在現場展區,參觀者們現場參觀了石油天然氣勘探的作業流程。在震源展區,體驗了可控震源的工作方式,還近距離感受到了人造地震波。生動有趣的短片展播,身臨其境的場景體驗,繪聲繪色的現場講解,令公眾代表們讚嘆不已。大家零距離觀察了地表作業方式,文明作業、環保施工的方式表示讚賞。
豐富精彩的活動,讓參與者收穫多多。綿竹市政府辦主任唐峰在講話中表示:「舉辦中國石化公眾開放日活動非常有必要,可以讓地方群眾增進對石油天然氣勘探的理解和認識,消除隔閡和誤會。」
「以前對油氣勘探開發不太了解,總是擔心開採會給我們帶來汙染和危害,這次實地參觀,讓我們顧慮消除了,心裡放心了!」綿竹市劍南街道王振肖感觸頗深。
「這幾年,油氣開發給川西鄉村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石油人辛苦了!」 綿竹市漢旺鎮居民張富林手持義務宣傳員聘書,激動地表示:「油氣開發好處多多,回去以後一定要多宣傳,讓更多人消除疑慮,都來支持國家油氣開發建設。」
今年,中國石化綿竹三維地震勘探項目運行任務繁重,施工正快馬加鞭、如火如荼地進行著。「5.12」大地震後,連年餘震,巖體破碎,當地居民對地震勘探及其敏感,綿竹三維項目運行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為了讓當地村民更好地了解並支持石油天然氣勘探,此次專門邀請了50餘名來自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社區民眾和新聞媒體的公眾代表表走進中國石化上遊板塊,面對面交流對話,「零距離」接觸我國油氣勘探行業,共同探秘智慧綠色能源,消除當地居民的疑慮。
目前,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公司南方分公司在綿竹市、什邡市境內開展大面積石油天然氣勘探施工,施工面積達1500餘平方公裡,涉及綿竹市、什邡市、旌陽區、羅江區、彭州市、安州區6市區32個鄉鎮。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加大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和「保障國家能源安全」重要批示,今年年底,中國石化在川西地區部署綿竹三維油氣勘探項目,該項目的實施對加速龍門山斷裂帶綿竹地區常規和非常規油氣勘探步伐,保障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促進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據悉,近年來,中石化地球物理南方分公司在項目施工中,不斷提升在踐行社會責任過程中的內生動力。在綠色環保施工方面,以「搞一路勘探,播一路文明;幹一個項目,樹一方形象」的原則,切實踐行了「不留下一片垃圾,只留下勘探腳步」的環保目標。在5.12抗震救災中,該單位積極組織搶險救援和志願者行動,全力投入抗震救災工作,組織抗震救災運輸救援隊深入重災區運輸人員和救援物資,抗震救災運輸救援隊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抗震救災、重建家園工人先鋒號」稱號,一批單位和個人受到四川省和中石化集團公司表彰獎勵。在助力地方經濟建設方面,62年來,該單位為大慶油田、遼河油田、塔河油田、川西氣田、普光氣田、元壩氣田、焦石壩頁巖氣田等一大批大中型油氣田的發現和建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被授予全國地質勘查功勳單位。
本次開放日活動是在中國石化範圍內首次針對油氣勘探業務開展的公眾開放日活動,也是中石化西南石油局自2020年以來第12場公眾開放日活動,體現了中國石化石油勘探企業同地方政府共建共贏、推動油氣資源勘探和助力地方經濟發展的美好願望。
「希望把大家請進來看,增進了解,消除誤解,凝聚合力,共建綠色能源勘探,共同為美好生活加油。」該企業有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開展本次活動,取得地方各級政府部門、廠礦以及廣大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在施工時能配合做好一定範圍、時間內機械的停產以及城區和道路臨時交通管制工作,共同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做出貢獻。
(羅睿 王治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