諧振:一種特殊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2020-12-24 中國礦業報

◎康海霞/文

地震勘探是指人工激發所引起的彈性波利用地下介質彈性和密度的差異,通過觀測和分析人工地震產生的地震波在地下的傳播規律,推斷地下巖層的性質和形態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地震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中最重要、解決油氣勘探問題最有效的一種方法。它是鑽探前勘測石油與天然氣資源的重要手段,在煤田和工程地質勘查、區域地質研究和地殼研究等方面,也得到廣泛應用。

常規的油氣勘探方法存在著勘探成功率低的問題,諧振法油氣檢測技術,利用地震波在油氣固有頻率區段和油氣發生諧振的原理,從地震波中直接檢測到油氣的位置,從而排除了油氣勘探的人為因素,提高了勘探成功率。

任何物體都存在自身的固有頻率。大到地球小到微電子,由於物質成分幾何形狀以及結構大小不同,其固有頻率不同,固有頻率是自然界賦予物體的自然屬性。當振動作用於物體,物體要做出相應的響應,振動的頻率與物體的固有頻率一致時,物體將放大震動的幅度。物體發生諧振後可以造成破壞,著名的例子是美國澳柯瑪大橋在風中倒塌和拿破崙士兵在橋上正步行走造成橋梁倒塌事件。自然界發生的地震也會由於某些地段第四系諧振頻率與地震主頻相近,造成幅度被放大從而使地面建築物遭受更大損壞。

在世界各地的破壞性地震中,人們觀察到大部分損傷與某種頻率振幅被放大的地震波場有關。對局部場地和天然地震頻率效應的綜合分析發展了一種技術,H / V頻譜比經驗方法,被應用於評估分析天然地震對局部環境的危害程度。該技術的實質是測定地下物體的諧振頻率。所謂諧振也稱共振,即當物體在某一特定頻率激勵條件下,其響應的振幅被放大。當特定的頻率振動作用於地質體,會使地質體發生共振,造成該頻率的地震波振幅明顯加大。

長期以來,人們對上述現象已經有了很多認識,但沒有形成勘探理論體系,其主要原因首先是因為該技術需要從大量微弱的信號數據中挑揀出合適的波場,對數據處理的要求較高;其次自然界信號複雜,地質上有用的信號基本都是來源於地下的弱信號,需要應用長期觀測和分析才能獲得。因此,這些困難影響了方法技術的發展。2016年,英國地質調查局開發了一種無源微地震技術並應用於碳酸鹽巖溶發育和巖相變化地區。實驗證實,第四系與基巖分界、石灰巖與白雲巖的分界面和裂隙發育帶等信息成像清晰。

諧振是如何進行油氣勘探的呢?自然界存在大量的非人為的振動場,如潮汐波動、地震活動,現代交通引起的地表振動,以及城市中人文活動引起的振動等,此類振動統稱為被動源振動。為勘探目的主動進行的振動,如落重、爆炸激發、電激發以及擊打等振動統稱為主動源振動。統計表明,這些振動引發的振動能量多數以面波的形式,少量以體波的形式存在於地球表面。如果學者們將地球近地表層圈結構假設為板狀體,這些游離於板狀體下方的振動波向地面的傳輸應該滿足波動方程。地球物理學家以此求解,可根據這樣的數據解釋成果判斷地下地層結構、斷裂以及地質目標異常體的分布(火成巖、巖丘等)。

(作者單位: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

相關焦點

  • 物探成果圖的編制方法+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和儀器
    ⒈重力勘探重力勘探是利用組成地殼的各種巖體、礦體間的密度差異所引起的地表的重力加速度值的變化而進行地質勘探的一種方法。它是以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為基礎的。只要勘探地質體與其周圍巖體有一定的密度差異,就可以用精密的重力測量儀器(主要為重力儀和扭秤)找出重力異常。
  • 地球物理勘探簡介
    2、地球物理勘探分類                    地球物理勘探分類簡表分類方法分類分類方法分類按探測方法或探測物理性質重力勘探按探測對象應用領域資源類物探石油物探煤田物探金屬非金屬物探放射性物探
  • 把脈地球的「尖兵利器」:地球物理勘探專業解析
    在尋找乾隆御碑過程中,高科技的現代方法和儀器發揮了重要作用,一支專門給地球把脈的「地質尖兵」彰顯了卓越風姿,那就是地球物理勘探工作者。該專業是依據地下各種物質的地球物理場來了解地質情況的,就如同醫生所用的CT掃描技術一樣,地球物理勘探其實就是對地球進行掃描、為地球「號脈」的一種技術。
  • 2015考研專業介紹:地球物理勘探儀器及方法[0804Z1]
    2015考研專業介紹:地球物理勘探儀器及方法[0804Z1] http://kaoyan.eol.cn      2014-08-15  大 中 小   地球物理勘探儀器及方法[0804Z1
  • 地面地球物理勘探技術與裝備研發項目正式啟動
    2018年9月11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地資源勘查開採」重點專項「地面地球物理勘探關鍵技術與裝備」(2018YFC0603200)項目啟動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北京召開,標誌著新一輪深地勘探技術與裝備研發正式啟動。
  • 西安交大推動我國緻密油氣勘探開發地球物理技術進步
    近日,由西安交通大學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非常規油氣勘探與開發地球物理基礎理論與方法研究」,通過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球科學部組織的結題驗收,被專家組評定為「優秀」通過項目實施,提升了項目團隊的學術創新能力和國際影響能力,促進了西安交大非常規油氣與深地探測團隊的建設,推動了我國緻密油氣勘探開發地球物理技術的進步。
  • 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勘探地球物理委員會物探技術研討會暨十屆三次工作會在南科大召開
    11月28日上午,「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勘探地球物理委員會物探技術交流會暨十屆三次工作會議」在我校隆重召開。該會議由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勘探地球物理委員會主辦,南方科技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系(以下簡稱「南科大地空系」)承辦。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理事長、南科大地空系系主任陳曉非院士以及勘探地球物理委員會主任張瑋等來自15個系統、36個單位的百餘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本次研討會。
  • 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勘探地球物理委員會物探技術研討會暨十屆三次...
    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勘探地球物理委員會物探技術研討會暨十屆三次工作會會議紀要 2021-01-08 10: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成都地下空間結構地球物理組合探測技術方案初步形成
    通過地球物理探測技術創新研究,項目組精細釐定了成都市主要隱伏斷裂的空間分布,摸索出西南紅層區城市地下富膏鹽地層探測的有效方法;形成一套城市淺層三維地質結構精細探測技術,初步形成成都市地下空間結構地球物理組合探測技術方案。據介紹,該子項目由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地質調查中心承擔。
  • 第四屆「東方杯」大學生勘探地球物理大賽閉幕
    8月28日,第四屆「東方杯」全國大學生勘探地球物理大賽頒獎典禮暨閉幕式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舉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張來斌、東方地球物理公司總工程師郝會民、SEG中國執行總裁廖良基等領導出席本次頒獎典禮。
  • 記著名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專家李慶忠:六十年風雨找油路
    他就是我國著名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慶忠。1952年9月,李慶忠被分配到燃料工業部石油管理總局當實習生,在北京西城的秦老胡同裡,他與來自全國各地的150餘名物理系畢業生一起接受了為期一個半月的地球物理勘探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大學裡雖然學了些物理知識,但還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地球物理勘探。
  • 地球物理公司:零距離感受綠色能源勘探
    地震勘探項目放炮到底會對居民產生多大的影響?    帶著這樣的疑問,11月27日下午,一群神秘的來賓走進中石化地球物理南方分公司SGC2141隊綿竹三維項目駐地,開啟了一場「探秘智慧能源」的旅程。    下午兩點,伴隨著《sinopec open day》的歡迎視頻,2020年中國石化公眾開放日活動綿竹三維站正式拉開帷幕。
  • 第八屆「東方杯」全國大學生勘探地球物理大賽圓滿落幕!
    第八屆「東方杯」全國大學生勘探地球物理大賽圓滿落幕!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物理學院名譽院長朱日祥,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總經理苟量,SEG中國區執行總裁黃旭日,SEG中國總經理吳靜宇,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校長張來斌,黨委副書記、副校長韓尚峰,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責任公司、SEG中國相關負責人,中石大相關職能部門和學院負責人,部分參賽高校相關負責人以及全體決賽參賽選手參加活動。
  • 「東方杯」全國大學生勘探地球物理大賽落幕
    中國石油網消息 (記者張旭 通訊員劉洋)8月26日,第六屆「東方杯」全國大學生勘探地球物理大賽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落下帷幕。來自18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30支隊伍同臺競技。
  • 聯想攜手英偉達打造地球物理勘探可視化
    【IT168 資訊】今天,在2014年第76屆EAGE國際會議及展覽會上,聯想(3236號展臺)宣布將攜手英偉達(NVIDIA)、微捷碼(Magma)和Hue公司,共同為地球物理勘探開發全新的可視化技術解決方案。  這一組合式解決方案將包含聯想 ThinkStation D30工作站、NVIDIA?
  • 川慶鑽探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整建制劃入東方物探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譚曄 通訊員王佳川)1月2日記者獲悉,2017年歲末,川慶鑽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整建制劃入東方物探,標誌著中國石油工程技術業務改革重組已經起步運行,為中石油做精、做強地球物理勘探業務,建設國際一流物探技術服務公司奠定堅實基礎。
  • 挖土掘巖,量天測海,AI助力油氣勘探 - 地球物理學勘探篇
    世界上針對油氣探索領域的主要方法為地質勘探,地球物理學勘探,以及鑽井勘探。其中,地球物理學勘探正在利用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以及大數據技術從地震波,重力,電磁等多維度大範圍提高油氣田勘探準確性以及精度。以國際勘探地球物理行業技術會議(SEG)為例,2018年人工智慧相關研究論文投遞數是2017年的近7倍左右,所涉及技術包括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多個領域。更有多家國際油氣巨頭公司如英國石油,道爾達,艾默生在去年都明確表示以機器學習為核心的人工智慧技術將成為地球物理學勘探的中堅力量。本文將對近年來人工智慧在地球物理勘探方面領域的技術、方向與案例做簡單介紹。
  • 第八屆「東方杯」全國大學生勘探地球物理大賽在石大(北京)落幕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石油大學地球物理學院名譽院長朱日祥,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總經理苟量,SEG中國區執行總裁黃旭日,SEG中國總經理吳靜宇,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校長張來斌等人以及全體決賽參賽選手參加活動。
  • 挑戰地球物理極限 勇闖深層勘探禁區
    挑戰地球物理極限 勇闖深層勘探禁區  ——記西北油田油氣勘探首席專家李宗傑  新華網烏魯木齊1月15日電(張洋)1月13日,在人民大會堂的頒獎典禮上,中國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油氣勘探首席專家李宗傑榮獲中華國際科學交流基金會第三屆「傑出工程師獎」。
  • 地球物理專業如何科學擺攤
    地球物理學是研究地球及其周圍空間環境的物理過程和物理性質及其定量分析方法的一門自然科學。具體而言,地球物理學是通過定量的物理方法(如:地震彈性波、重力、地磁、地電、地熱和放射能等方法)研究地球以及周圍空間的物理性質的科學。它包括地球的形狀、內部結構和組成、引力場和磁場、動力學過程和表面的板塊構造運動、火山活動和巖石的形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