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推動我國緻密油氣勘探開發地球物理技術進步

2020-12-04 覽社會事

近日,由西安交通大學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非常規油氣勘探與開發地球物理基礎理論與方法研究」,通過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球科學部組織的結題驗收,被專家組評定為「優秀」

西安交大電信學部高靜懷教授

該項目是西安交大牽頭主持的第二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由高靜懷教授任首席科學家。

高靜懷教授及各課題負責人對項目及課題進行了結題匯報。專家組進行了認真討論,一致同意該項目通過驗收,實施等級評定為「優秀」

通過項目實施,提升了項目團隊的學術創新能力和國際影響能力,促進了西安交大非常規油氣與深地探測團隊的建設,推動了我國緻密油氣勘探開發地球物理技術的進步

項目簡介

2013年,項目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資助。

2013年,「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地球物理基礎理論與方法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資助。

2014年1月,該項目正式啟動,設置5個課題,總經費2000萬元,由西安交通大學牽頭,與西北大學、清華大學、廈門大學和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單位配合,在基礎理論、方法和「卡脖子」技術上均實現了重大突破。

項目成果

項目主要研究成果

經過5年的潛心研究,項目建立了緻密油氣典型地質-地球物理模型及優質儲層評價標準,提出了新的緻密油氣勘探開發地球物理模型的波動理論,提出了緻密油氣勘探開發地球物理信號處理新方法,研發了用於緻密油氣勘探開發的核心技術項目提出的方法與技術已在中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中石油大慶鑽探工程公司、中海油國內探區及海外十餘個探區得到推廣應用,取得了巨大經濟效益。項目研究團隊共發表SCI論文225篇,其中第一標註119篇,第二標註106篇;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42件;獲企業標準2件;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主持召開國際會議1次,國內會議15次,項目組成員多次受邀在國際學術會議上作報告。

相關焦點

  • 中石油東方地球物理公司油氣綜合物化探技術創新紀實
    綜合物化探處於石油工業的第一鏈條的頂端,主要作用是發現油氣遠景區,輔助地震解決複雜構造帶、特殊巖性體等勘探難題,特別是地震圈閉目標的含油氣檢測,對於推廣地球物理綠色環保勘探、提高油氣勘探效益有著重大意義,由於油氣綜合物化探技術具有探測深度大的特點,因此是我國正在開展的深地礦產資源探測技術研發的基礎和倚重。
  • 油氣勘探開發的未來在深海——全球海洋油氣勘探開發形勢分析與展望
    作為海洋大國,我國海洋油氣資源豐富,但總體勘探程度相對較低,海洋油氣是我國長期、大幅增產的重要領域。研究分析當前全球海洋油氣勘探開發的形勢及發展特點,對進一步發展我國海洋油氣產業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全球海洋油氣勘探開發形勢1. 海洋油氣儲量豐富,探明率低,是未來重要資源儲備基地全球海洋油氣資源十分豐富。
  • 油氣勘探開發正面臨什麼難題?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後,國際石油市場供應不確定性加劇,使得我國油氣供應安全再一次受到高度關注,因此提升國內油氣供應能力成為重大戰略選擇。就當前發展態勢看,我國油氣資源稟賦依舊具備,但資源稟賦條件變差,未來勘探開發難度加大成為油氣行業發展的重大挑戰之一。
  • 2019年油氣地球物理學術年會在南京成功召開
    2019年油氣地球物理學術年會在江蘇南京隆重召開。金之鈞院士從華為先進的研發管理體系(IPD)核心價值點出發,概述了在學術科研中應以核心科學家為中心,各團體緊密合作,堅持不懈、艱苦奮鬥,才能使中國的創新技術達到新高度,並將華為的IPD理念引入到勘探開發中取得了顯著成果。李陽院士結合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科技對油藏地球物理技術進行了詳細的歸納總結。陳曉非院士介紹了高階面波成像及如何利用高階頻散曲線改進反演結果的新方法。
  • 石化油服緻密油氣工程穩步推進 四大技術支撐鄂爾多斯累計產氣超...
    石化油服在鄂爾多斯盆地緻密油氣勘探開發60餘載中,打造了特色、系列化成熟配套技術,部分工藝達到了行業乃至國際領先水平,為黃河流域經濟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位於鄂爾多斯盆地黃河流域中上遊的大牛地氣田,是國內率先實現效益開發的緻密低滲氣田,以開發上古生界氣藏為主,自投產以來鑽成氣井1800餘口,已累計產氣超過400億立方米。
  • 砥礪前行三十載矢志創新再騰飛——寫在油氣地球物理研究所而立之年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油氣地球物理研究所(簡稱地球物理所)30年科研創新路,幾代物探人砥礪前行,矢志鍛造技術利器,為我國油氣勘探發現、增儲上產和物探科技進步作出了卓越貢獻。1989年7月,為開展油氣藏特徵橫向預測,為滾動勘探開發提供更充分的依據,經原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批准,錢紹新先生領銜籌建勘探院儲層橫向預測中心。同期,引進國外先進軟體結合自主研發,初步形成具有我國特色的地震橫向預測技術。1990年9月,儲層橫向預測研究中心正式成立,次年5月更名為石油地球物理研究所,奠定了面向全國的石油勘探開發綜合性物探技術研究機構重要地位。
  • 西安交通大學科研人員在地震波油氣探測的智能化表徵領域取得新進展
    非常規油氣資源,尤其是緻密油氣,是我國近年來能源保障戰略中最重要、最現實的接替化石能源。中石油長慶油田目前已經成為我國第一大油田。長慶油田所在探區鄂爾多斯盆地(陝甘寧盆地)是我國第二大沉積盆地,以緻密油氣資源為主,南部中生界富含緻密油,北部古生界富含緻密氣。
  • 國家能源局:完善油氣勘探開發政策 加大非常規油氣資源開發利用力度
    油氣勘探獲多點突破、成熟探區不斷解鎖新潛力……「十三五」以來,我國著力推動油氣勘探開發向高質量發展,油氣增儲上產穩步推進,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高效勘探,是我國油氣企業在勘探開發中不斷追求的目標。  近年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油氣企業進一步加大投入,強化頂層設計,大力加強新一代油氣地質理論創新,加快油氣勘探開發、提高石油採收率等關鍵技術創新,積極推動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向高質量發展。
  • 把脈地球的「尖兵利器」:地球物理勘探專業解析
    該專業是依據地下各種物質的地球物理場來了解地質情況的,就如同醫生所用的CT掃描技術一樣,地球物理勘探其實就是對地球進行掃描、為地球「號脈」的一種技術。   我們知道,地球上存在著各種不同的巖石,這些巖石的物理性質不同,從而會產生不同的物理場,如電、磁、聲、光、熱、密度、彈性、放射性等,我們在地表採用各種精密儀器將它測量下來,然後對這些場進行分析研究,就可以了解地下構造、巖性等地質特性。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地球物理勘探專業的突出優勢使得它逐漸脫離出來,如今已經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 中國陸上深層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現狀及展望
    摘要:深層油氣勘探開發近年來獲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但中國陸上深層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取得的進展、面臨的挑戰以及發展趨勢尚無系統的分析。通過深入分析,概括了深層油氣資源5點基本特徵:①氣多油少,相態類型複雜;②高溫高壓普遍,不同盆地或層系差異大;③多元供烴,多源複合;④儲層相對緻密,但發育規模中高效儲層;⑤成藏過程複雜,多期成藏改造.梳理了深層油氣勘探開發的過程,認為中國深層油氣勘探開發目前處於「規模發現階段」,在深層碳酸鹽巖、碎屑巖、火山巖三大領域都取得了重大進展,但仍面臨4方面挑戰,主要表現為:①生烴、成儲、成藏過程複雜,制約了勘探方向與目標選擇
  • 中國將來的油氣勘探 低成本技術是關鍵
    這是兩個成果,一隻手抓一個成果,兩條腿支撐著我們石油工業,就是鑽井工程技術和地球物理工程技術。我這個比方不一定完全對,但是有一定的道理,為了讓大家能聽懂,畫了人體像來做這樣的一個比喻。網易新聞:在油氣勘探開發這個系統裡,有沒有什麼技術是不可或缺的?金之鈞:鑽井技術是必不可少的。鑽井技術最主要的是有驅動,有鑽頭在地下通過旋轉來磨損巖石,往地下打。
  • 近年我國油氣勘探十大重要發現出爐!中石油佔幾成?
    原創:中國石油報 記者|黃褀茗張舒雅 種種數據表明,2018年是我國的勘探大年,2019年這一趨勢有增無減。近年來,無論陸地、海域、常規和非常規,我國油氣勘探都出現了一系列重大發現,這些發現提振了國內油氣勘探的信心。
  • 國內頁巖油勘探開發現狀與發展透析
    頁巖油發展歷程  2018  中國石油勘探與生產分公司召開「中國石油頁巖油領域風險勘探研討會」,後續部署一批風險目標  2017~2019  中國石油積極籌建頁巖油原位轉化實驗室和準備現場先導實驗  提出「關於啟動頁巖油『地下煉廠』工程,推動我國石油革命建設
  • 中國緻密油革命:看得見的未來
    原標題:中國緻密油革命:看得見的未來  在業內人士看來,頁巖氣只是中國非常規油氣的「甜點」。在業界對頁巖氣的認知回歸理性之際,應對緻密油的勘探開發予以更多的重視。  目前,全球非常規油氣已經形成美國、中國兩大戰略突破區。  來自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3年美國頁巖氣產量為3100億立方米、緻密油產量為1.4億噸。  「過去十年,是美國頁巖氣與緻密油革命性發展的黃金十年。」鄒才能說。  與美國相比,我國直到2009年才引入緻密油的概念。
  • 我國深海油氣「磁日變」勘探技術取得新突破
    新華社廣州12月9日電(記者梁鋼華)記者從國土資源部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獲悉,由我國自主研發的高精度勘探技術——遠海區低功耗全向性磁日變觀測系統,日前在南海北部深海海域成功通過海上試驗。這標誌著我國在突破深海油氣「磁日變」高精度勘探技術瓶頸方面取得了新進展。    據介紹,磁法勘探是當前油氣資源前期勘探行之有效的技術手段之一。
  • 我省探索緻密氣開發
    我省探索緻密氣開發     目標:2020年產能10億立方米  本報訊(記者李欣憶)記者近日從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獲悉,近日專家審查通過四川金華—中臺山緻密氣開發試驗區的一批開發評價井位
  • 80後勇闖柴達木——記青海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測井地質研究所夏曉敏
    6年來,他打破勘探開發技術局限,專啃硬骨頭,先後推動了柴西南扎哈泉灘壩緻密油、柴西北大風山—南翼山—小梁山混積型碳酸鹽巖緻密油兩個億噸級油田的勘探開發。  近期,青海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測井地質研究所工程師夏曉敏主持的關於十三五緻密油國家重大專項階段成果匯報工作已經完成主體部分。  2014年,他碩士研究生畢業,來到了青海油田。
  • 華北油氣:鎮涇區塊長7緻密勘探取得新進展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近日,由華北油氣分公司研究院部署的涇1井長7試獲工業油流,日產油3.25方,日產液12.35方,含水73.6%。  涇1井分公司2020年在鎮涇區塊實施的一口評價井,位於鎮涇區塊東南部,該井在延長組長7鑽遇了良好油氣的顯示。
  • 深水油氣勘探為什麼這麼難?
    因此,如果掌握了深水海洋石油資源勘探技術,將會給人類帶來豐厚的回報。當前我國的油氣資源形勢極其嚴峻,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據《中國油氣產業發展分析和展望報告藍皮書(2019-2020)》,2019年,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達70.8%,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達43%,而深水油氣勘探開發已成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突破口之一。例如,2020年10月,南非在該國海域發現了一座深海油氣田,該油氣田很可能就結束了南非油氣進口的歷史。那麼,中國深水油氣勘探的現狀如何?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聚焦油氣智能鑽井變革性技術
    未來網高校頻道11月27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劉誌慶)油氣是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戰略資源。據了解,2019年,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超過70%,油氣供應安全形勢嚴峻。鑽井工程是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的關鍵工程技術,勘探、發現和開採油氣均離不開鑽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