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緻密油革命:看得見的未來

2021-01-13 搜狐網

  原標題:中國緻密油革命:看得見的未來

  在業內人士看來,頁巖氣只是中國非常規油氣的「甜點」。在業界對頁巖氣的認知回歸理性之際,應對緻密油的勘探開發予以更多的重視。

  本報記者 賀春祿

  被視為中國非常規油氣領域「正餐」的緻密油,在過去幾年間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並沒有獲得外界應有的關注,名氣「屈於」頁巖氣之下。

  而在業內人士看來,頁巖氣只是中國非常規油氣的「甜點」。在業界對頁巖氣的認知回歸理性之際,應對緻密油的勘探開發予以更多的重視。

  繼中國「頁巖氣革命」之後,一場靜悄悄但影響深遠的「緻密油革命」或將降臨。

  緻密油應「升溫」

  2013年中國緻密氣產量為300億立方米,頁巖氣產量為2億立方米,而緻密油仍然處於「戰略突破」的階段。

  目前,全球已經探明的常規與非常規油氣資源比例為2:8。2012年,全球石油產量為41.2億噸,但其中非常規僅佔6%。

  豐富的資源量與寥寥無幾的開採量,使得非常規油氣成為近年來中國油氣勘探領域最重要的課題。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副院長鄒才能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緻密油是指生油巖層系的各類緻密儲層中聚集的石油,經過了短距離運移。儲層巖性主要包括粉砂巖、泥質粉砂巖以及碳酸鹽巖等。

  目前,全球非常規油氣已經形成美國、中國兩大戰略突破區。

  來自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3年美國頁巖氣產量為3100億立方米、緻密油產量為1.4億噸。

  「過去十年,是美國頁巖氣與緻密油革命性發展的黃金十年。」鄒才能說。

  與美國相比,我國直到2009年才引入緻密油的概念。但在業界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我國非常規油氣的研究已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據了解,我國在鄂爾多斯盆地三疊系、準噶爾盆地二疊系、松遼盆地白堊系、渤海灣盆地古近系、四川盆地等層系均不同程度發現緻密油,具備規模勘探的資源基礎。

  鄒才能指出,在鄂爾多斯盆地和準噶爾盆地等陸續發現的多個5億至10億噸級緻密油儲量規模區,顯示全國地質資源量已超過200億噸。

  不過,2013年中國緻密氣產量為300億立方米,頁巖氣產量為2億立方米,而緻密油仍然處於「戰略突破」的階段。

  中國工程院院士、石油地質學家翟光明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專訪時也指出,當前我國緻密油並未形成工業化生產。

  從能源戰略安全的角度分析,預計到2030年,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將高達70%。

  「緻密油作為已經獲得重大突破的非常規油氣資源類型,加快推動其發展已經成為必然的選擇。」鄒才能說。

  無法複製的「美國經驗」

  與北美海相緻密油相比,我國陸相緻密油儲層分布穩定性差、非均質性強、流動機制複雜、評價難度大,具有複雜性和特殊性。

  根據2013年6月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發布的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緻密油氣資源評價結果顯示,美國緻密油地址資源量為1363億噸,居世界第二。

  由於借鑑了頁巖氣理論技術與發展的成功經驗,目前美國緻密油已經實現工業化開發與快速發展—從巴肯地區到鷹灘,再到蒙特利與尤蒂卡,緻密油開發連續獲得重大突破,已一躍成為美國非常規油氣發展的新亮點。

  2012年,美國緻密油產量為0.97×108噸,約佔美國石油總產量的22%。

  那麼,中國緻密油未來的產業化之路能否照搬美國的經驗?

  答案是否定的。

  鄒才能對記者指出,與北美海相緻密油相比,我國陸相緻密油儲層分布穩定性差、非均質性強、流動機制複雜、評價難度大,具有複雜性和特殊性。

  翟光明也對記者指出,美國的海相油氣地質與中國陸相地質存在著極大差異。

  「所以美國海相緻密油勘探理論和方法並不適用於中國,亟鬚髮展中國陸相緻密油勘探地質理論和評價方法。」鄒才能說。

  翟光明指出,緻密油的開採必須做大量細緻的工作以及各種測試實驗。「要在不同地區做鑽井實驗,探索各種有效的開採方法。」

  記者了解到,不久前啟動的國家「973」計劃「中國陸相緻密油(頁巖油)形成機理與富集規律」,將立足鄂爾多斯、準噶爾、松遼、渤海灣和四川等五大盆地,開展基礎研究以解決中國陸相緻密油資源的潛力評價、有利區預測、儲產量規模三大勘探生產需求,將初步建立中國陸相緻密油勘探地質理論和評價方法。

  創新與政策雙管齊下

  推動緻密油的勘探開發還需要技術之外的政策支持,而這也是「緻密油革命」能否順利推進的關鍵。

  由於緻密油的「異軍突起」,使得美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已經大大下降—2012年石油對外依存度已經降至40%。

  而經歷過「開創性發展的探索十年」後,眼下的中國緻密油也進入了各方關注的重要發展階段。

  在「非常規緻密油(頁巖油)形成機理、富集規律與資源潛力」已經被列入「973」計劃和重大科學研究計劃2014重要支持方向時,推動緻密油的勘探開發還需要技術之外的政策支持,而這也是「緻密油革命」能否順利推進的關鍵。

  翟光明說:「緻密油勘探的試驗工作需要大量資金,希望國家能給予相應的扶持。」

  他指出,開採緻密油所採用的水平井壓裂方法不僅對技術要求高,成本也很高,「一般的民營企業根本無法承受投資的風險」。

  當前,即便大型油田面對緻密油的開採也非常謹慎。由於勘探研究與開採技術的不成熟,若單純從油田投入產出性價比衡量,緻密油的開採會導致巨大的資金缺口。

  翟光明告訴記者,所以一些大油田並不願意率先進行緻密油的開採,「也許在這些油田的犄角旮旯裡開採的常規石油都比緻密油產量要高。那麼,何必非要開採會導致虧損的緻密油?但是,緻密油的開採打開了非常規油氣領域的大門,絕不能用單純的產量來衡量價值」。

  因此,他建議國家應當在政策方面向緻密油開採企業傾斜,比如制定補貼政策、減免稅收等等。

  鄒才能也表示:「緻密油對中國油氣工業中的石油穩定發展意義重大,需要繼續加強科技創新支撐和國家政策支持。」

  連結

  非常規油氣面面觀

  煤層氣

  煤層氣已經成為非常規天然氣發展的重要領域,全球75個有煤炭儲量國家中已經有35個國家開展了煤層氣研發,其中約半數進行了煤層氣專項勘探和實驗開採。

  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美國地面煤層氣開採試驗獲得成功,並快速進入規模發展階段,2012年煤層氣產量達470×108立方米。加拿大、澳大利亞煤層氣經過20多年探索,於21世紀初開始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目前產量規模分別在80×108立方米和50×108立方米左右。中國煤層氣經過近20年勘探與開採試驗,2006年開始快速發展,2012年產量達到26×108立方米。

  緻密氣

  目前,全球緻密氣產量約佔非常規氣產量的75%。美國已經在23個盆地發現了900多個緻密氣田,可採儲量5×1012立方米,生產井超過1×105口。2012年產量達1630×108立方米,約佔美國天然氣總產量的24%。

  中國在鄂爾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四川盆地須家河組、塔裡木盆地庫車深層發現了一批緻密氣田,已經累計探明緻密氣地質儲量為3.6×1012立方米,約佔全國天然氣探明儲量的40%;2012年緻密氣產量約300×108 立方米,約佔全國天然氣產量的28%。

  緻密油

  作為非常規油氣資源,緻密油又被稱為「黑金」,具有低密度的特點,主要賦存空間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源巖內部的碳酸巖或碎屑巖夾層中,另一類為緊鄰源巖的緻密層中。緻密油的開發方式與頁巖氣類似,多採用水平井壓裂技術。

  目前,美國為目前開採緻密油最成功的國家,主要產層包括巴肯頁巖、尼爾布拉勒頁巖、巴奈特頁巖和鷹灘頁巖,已經探明儲量6.4×108噸。

  頁巖氣

  頁巖氣已經成為非常規天然氣發展的熱點領域。頁巖氣被發現得很早,1859年美國第一口天然氣生產井就是頁巖氣井,但長期被視為裂縫型氣藏,發展一直很緩慢,直到2001年頁巖氣產量才達到103×108立方米。

  進入21世紀,隨著水平井和多段壓裂技術進步與工業化應用,以美國為代表、頁巖氣開發利用進入快速發展階段,2005年頁巖氣產量突破200×108立方米,2010年突破1000×108立方米,2012年已經達到2710×108立方米,約佔美國天然氣總產量的40%。

  頁巖油

  頁巖油可能將成為全球非常規石油發展的潛在領域。頁巖油是指賦存於富有機質納米級孔喉頁巖地層中的石油,石油原位滯留,基本未經歷運移,與經過短距離運移的緻密砂巖油和緻密灰巖油不同。目前,頁巖油尚未獲得工業化生產。中國發育陸相富有機質頁巖,已發現頁巖納米級孔喉系統和裂縫頁巖油。北美海相頁巖氣突破的技術路線和成功經驗,為中國陸相頁巖油工業化突破提供了可能。(郭湘整理)

相關焦點

  • 大慶油田深挖緻密油「寶藏」
    中國石油網消息 (記者張雲普)緻密油資源家底豐厚,大慶油田全力「砸」開緻密油層,為持續發展提供資源保障。大慶油田緻密油勘探及開發動用有序展開,截至1月8日,已開闢緻密油試驗區14個,投產10個,累計建產達20萬噸。
  • 從口罩到頁巖氣革命
    2.煤制聚丙烯 煤制 PP 是目前聚丙烯中增長最快的一種原料來源方式,基於我國「多煤、貧油、少氣」的基本國情,發展煤化工產業仍是未來趨勢。 其次從丙烷與原油價格走勢看,由於美國頁巖氣革命,導致天然氣大量增產,君臨預測作為油氣田副產物的丙烷價格未來走勢會更弱。 假設未來油價保持在40美元,則可以從丙烷/原油比例推算價差,進而推算PDH的單噸淨利。
  • 看得見的熱:紅外熱像儀高清視頻
    △ 《看得見的熱》  ©美麗科學孫悟空火眼金睛,從科學上講,是不是因為他可以看見紅外線?
  • 華北油氣:鎮涇區塊長7緻密勘探取得新進展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近日,由華北油氣分公司研究院部署的涇1井長7試獲工業油流,日產油3.25方,日產液12.35方,含水73.6%。  涇1井分公司2020年在鎮涇區塊實施的一口評價井,位於鎮涇區塊東南部,該井在延長組長7鑽遇了良好油氣的顯示。
  • 中石油重大突破,中國頁巖油革命初露曙光
    美國「頁巖革命」重構全球能源版圖,頁巖油撼動了常規石油天然氣的王者寶座。在邁向能源強國的徵程上,中國人自己開啟的頁巖油革命也初露曙光。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27日宣布,在渤海灣盆地率先實現陸相頁巖油工業化開發,為中國陸相頁巖油革命奠定了重要基礎。
  • 科技革命給未來教育的機遇與挑戰
    近年來,新一輪科技革命蓬勃興起,掀起了一場影響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系統變革,對未來教育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國擁有獨特的教育制度優勢、完備的人才培養體系、堅實的網絡基礎設施以及成功實施大規模在線教育的實踐經驗,具備搶抓時代機遇的先決條件。中國教科院課題組梳理政策文件和理論文章,分析未來教育發展形勢,並提出政策建議。
  • 我省探索緻密氣開發
    我省探索緻密氣開發     目標:2020年產能10億立方米  本報訊(記者李欣憶)記者近日從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獲悉,近日專家審查通過四川金華—中臺山緻密氣開發試驗區的一批開發評價井位
  • 懷柔科學城中科合成油的發明專利 獲中國專利金獎!
    近日,懷柔科學城內的中科合成油技術有限公司參評的發明專利《用於費-託合成的氣-液-固三相懸浮床反應器及其應用》(專利號ZL200710161575.1)獲得了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金獎。「中國專利獎」是由國家知識產權局設立的政府部門獎,是我國唯一針對已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創造所給予獎勵的最高獎項,得到聯合國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的認可,代表著中國自主創新的最高水準。
  • 【科技革命】未來戰爭會以怎樣的方式打響?
    科技革命和重大創新,既促進了人類文明的和平發展,也改變了國際戰爭的戰爭形態。在十六至二十世紀期間,世界科技先後發生了五次革命,戰爭形態隨之發生了三次轉變。在二十一世紀,預計會發生兩次新的科技革命,將出現三種新的戰爭形態,人類文明和世界體系將發生質的變化。中國復興走到十字路口,何去何從將影響民族命運。本文旨在拋磚引玉,希望能引發憂患意識,並積極行動起來。
  • 看得見的通信未來究竟在何方?
    5G不僅僅是速度快5G會帶來第三次網際網路革命,但多數人5G的認知,卻僅僅停留在了比4G快一些。其實,快只是5G為網際網路帶來眾多質變中,不那麼重要的一點。5G是全能網絡,會為整個網際網路帶來質變。面向2020年及未來,移動醫療、車聯網、智能家居、工業控制等將會推動物聯網應用爆發式增長,數以千億的設備將接入網絡,實現真正的「萬物互聯」,並締造出規模空前的新興產業,為移動通信帶來無限生機。同時,海量的設備連接和多樣化的物聯網業務也會給移動通信帶來新的技術挑戰。
  • 趙文智院士:陸相頁巖油革命——主攻方向路徑清晰 前景值得期待
    為此,就我國陸相頁巖油發展前景與未來地位等話題,筆者專訪了中國工程院趙文智院士。美國頁巖油氣革命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我國是否可以照搬美國頁巖油氣革命的模式?中美兩國的頁巖油類型不同,資源品質也有很大差異,發展模式也有不同,比如美國頁巖油氣革命首先是由中小企業開啟了成功之路,而中國則主要依靠大型油氣企業的參與和引領。但發展路徑應該大同小異,就是對這樣一個全新的資源領域,前期研究一定要有國家的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支持。此外,要有在超前基礎研究支撐下的技術創新甚至革命。
  • 趙文智院士:陸相頁巖油革命——主攻方向路徑清晰 前景值得期待
    為此,就我國陸相頁巖油發展前景與未來地位等話題,筆者專訪了中國工程院趙文智院士。筆者:美國頁巖油氣革命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我國是否可以照搬美國頁巖油氣革命的模式?從技術層面看,美國推動頁巖油氣革命的關鍵技術有兩個,一是長井段水平井鑽井技術的突破,大大增加了鑽孔在富頁巖油氣層段穿行的距離,就等於增加了油氣層厚度;二是多段水力壓裂技術的突破,可以大規模打碎頁巖地層,為油氣從頁巖地層流入井孔創造了條件,不僅增加了單井產量,而且可以擴大單井累計採出油氣量的規模,這些對改善頁巖油氣資源經濟性發揮了重要作用。
  • 朱嘉明:全球科技革命正在逼近「奇點」 區塊鏈影響未來人類社會的...
    9月8日,由中國貿促會主辦,中國國際商會、中國服務貿易協會等單位共同承辦的「區塊鏈+服務貿易與應用大會暨中國國際商會區塊鏈創新服務產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京舉行。會議圍繞區塊鏈技術的創新探索與產業應用落地等熱點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討。
  • 頁巖油氣捷報頻傳 中國版「頁巖油革命」何時到來
    同時,中國近幾年的原油進口,每年都保持著超過10%的增長速度,已經成為了全球原油進口和消費第一大國,原油對外依存度已經突破70%。在這種情況下,加大勘探開發的投入,刺激國內原油生產重新回到2億噸,成為了能源公司重要的任務。「美國頁巖油革命的成功,帶來了一個重要的觀念啟示。」
  •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大抱團!這幾個油田的開發,將再升溫
    三桶油油氣合作競爭共3600字|建議閱讀時間6分鐘文 |石油Link7月10日,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的附屬公司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就渤海灣、北部灣、南黃海和蘇北盆地籤訂合作框架協議,共涉及雙方探礦權19個、總面積約2.69萬平方公裡。
  • 科技革命改變世界發展格局
    □ 王渝生 (作者系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科技館原館長、研究員)來源 | 科普時報美國繼歐洲以後登上了科技革命的舞臺。 20世紀以來,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1905)、廣義相對論(1915)的誕生,從普朗克量子論(1900)到狄拉克量子力學(1928)的開創,形成了第二次科學革命:繼而發生了信息科學、生命科學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