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表面溫度只是常溫?印度航天員樂壞了:白天也可以登陸太陽

2021-02-25 小梗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乍一看這個標題好像風馬牛不相及,但如果你了解印度人那神奇的腦迴路,和一些以他們奇葩生活為原型而創作的笑話,或許就不那麼難理解。比如印度兩輛摩託車相撞,有十幾個人受傷……

而標題裡的印度笑話,就是印度看到中美兩國都紛紛探測月球火星,然後宇航局高官提出印度要登陸太陽的計劃。然後有人告訴他太陽很熱的,太空飛行器到不了。印度宇航局高官說:那晚上上去不就行了嗎?

這個看似荒誕的笑話,或許還真的有可能成為現實?那印度航天員樂壞了:白天也可以登陸太陽。

「太陽常溫假說」:太陽表面溫度只是常溫?

在咱們的印象裡,太陽就是一個熱熱的大火球。而科學家們,也通過一系列的天文觀測資料,計算出了太陽的表面溫度大概是5500攝氏度,而太陽的核心溫度大概是1500萬攝氏度。

但是探索和研究的核心就是敢於提出質疑,更何況關於太陽溫度的計算,只是依靠一些觀測到的數據,並沒有任何一個地球人近距離接觸過太陽。所以,「太陽」的溫度一直都小小的爭論。

而這個爭論,最早出現在18世紀;然後就是1988年,NASA測量太陽的溫度26-27℃;接著是1995年與1997年,科學雜誌《Science》刊登了兩篇「太陽上發現水」的文章。下面就來好好聊一聊,這三個關於「太陽常溫」的說法。

首先是最早的「太陽常溫說」,它是弗裡德裡希·威廉·赫歇爾提出的一個經典假說。赫歇爾這個人了不得,是英國皇家天文學會的首任會長。作為一個天文學會的會長,赫歇爾有真才實學,但在18世紀的大背景下,他並沒有太多的測量太陽溫度的辦法。

所以「太陽常溫說」在當時只是一個假說,就跟咱們中國人老祖宗的「天圓地方」說是一樣的。只是在蒙昧的狀態下,人們通過猜測形成的一個推測罷了。

其次是1988年,有一位自稱在NASA工作過的日本人川又審一郎透露,NASA測量出太陽的表面溫度僅為26-27攝氏度。川又審一郎也是一個天文學家,畢業於日本成蹊大學理論物理學專業。

大學畢業之後前往美國繼續深造專業,並且稱自己在NASA工作過8年,主要負責研究行星表面溫度,其中尤以研究太陽、水星的表面溫度為主。回日本之後,川又審一郎在個人演講上,不小心透露了「NASA測量出太陽的表面溫度僅為26-27攝氏度」這件事情。

後來經過調查發現,川又審一郎在NASA深造的經歷其實是偽造的,而他整得那麼花裡胡哨只是為了推銷產品,然後還因為偷稅漏稅被起訴了,「太陽常溫」說又被證實是假的。

最後,科學雜誌《Science》刊登了兩篇「太陽上發現水」的文章。首先要肯定的是,這兩篇論文是真的,1995年的論文題目是《Water on the Sun》,1997年的論文題目是《Water on the Sun: Line Assignments Based on Variational Calculations》。(太陽上的水:基於變分計算的譜線分配)

然而學者們發現,這兩篇論文其實有「標題黨」的嫌疑,因為它們全篇內容都沒有真正確認「太陽有水」以及根本沒有提到「太陽常溫」。

太陽溫度爭論依然存在

現在又有一種假說,推測說太陽其實本身不會發熱,但是它釋放出來的「波」,會使得分子運動加劇,然後物體變熱,這個說法是從物理學「溫度」的微觀定義去推定的。物理學上說,分子熱運動越劇烈,溫度就越高。

太陽光以「波」的形式,使得被照射到的物體分子發生劇烈熱運動,然後物體溫度升高。就像原本兩塊鐵是沒有溫度的,但是它們互相擊打摩擦之後,就會產生熱量。

不過,這個說法本身就是「太陽光」的定義。而且光和熱本身就不是一個含義,也就說不管太陽自身溫度高低,太陽光本身就是沒有溫度的。從這個角度來解釋,本身就有點以偏概全的意思。

後記

當然了,如果是從研究和探索的角度,提出太陽常溫假說是值得肯定的。但像川又審一郎這種利用誇張話題博眼球,不可取。科學的探索是永無止境的,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人類真的證明了太陽表面溫度不高,甚至上面還住著太陽星人也說不定。

相關焦點

  • 人類登陸太陽,需要克服哪些困難?
    在登上月球之後,人類的下一個登陸目標將會是火星。那麼,在未來,人類是否能夠登陸太陽系中最大最熱的天體——太陽?人類登陸太陽,有哪些困難需要克服?想要登陸太陽,第一個要克服的困難是極端高溫。為了到達太陽的表面,先要穿過太陽大氣層。位於太陽大氣上層的是日冕,這塊區域平時肉眼看不到,在日全食時可以看到。雖然日冕還沒有到太陽表面,但這裡的溫度卻異常高,平均可達100萬度。
  • 為什麼太陽大氣層的溫度比太陽表面高
    太陽表面的溫度大約有5770K(6043攝氏度),但太陽大氣層中色球、過渡區和日冕的溫度卻遠高於這個數值。按照常理,應該是太陽內部溫度最高,表面低一點,大氣層更低。這種反常讓人覺得匪夷所思。新的研究解釋了為什麼太陽大氣層的溫度為什麼比太陽表明高。
  • 太陽可以被登陸嗎?迄今為止唯一一個近距離飛掠太陽表面的探測器
    經過科學家的推算,這顆黃矮星的壽命大約是100億年,而如今已經約46億歲的太陽還是「青壯年」期。大約在50-60億年後,太陽的能量將會消耗殆盡。到那個時候它的核心部分會向內坍縮。同時溫度也會隨之升高,表面也會向外擴張,屆時太陽的表面會吞噬掉水星、金星,最後擴張到地球軌道。那時候的地球將不復存在。
  • 人類什麼時候可以登陸太陽?
    就目前所知,人類什麼時候也無法活著登陸太陽,太陽可不是一個想去就去的星球。首先,太陽沒有像地球那樣可供著陸的陸地。
  • 如果說太陽表面可以登陸呢?太陽真的那麼熱麼?
    另外像水星,水星是離太陽最近的星球,它在太陽旁轉了幾十億年,太陽那麼熱的球體,水星應該早就烤化了。但是水星表面溫度最高的地方也才430度,它兩極的溫度永遠都是零下170度。其實不管太陽熱不熱,我們地球上的熱其實不來自於太陽的熱,地球與太陽之間隔著宇宙,所謂的宇宙空間就是真空。
  • 1988年,NASA測得太陽表面溫度只有27℃,怎麼回事?
    將照片放大能夠清晰看到,太陽表面出現了一個巨大的三角,看樣子正從內部出來。讓人害怕的是,如果我們在照片中看到的比例,就是神秘三角與太陽之間的真實比例,那麼這個三角的體積將會是地球的幾十倍。而此時也出現了一個非常關鍵問題:太陽表面溫度高達5000-7000攝氏度,並且還有強烈的電磁輻射,究竟是什麼樣的東西能夠在這種溫度下自由穿梭呢?
  • 1988年,NASA測得太陽表面溫度只有27℃,怎麼回事?
    而此時也出現了一個非常關鍵問題:太陽表面溫度高達5000-7000攝氏度,並且還有強烈的電磁輻射,究竟是什麼樣的東西能夠在這種溫度下自由穿梭呢?第二種可能就是利用太陽進行星際旅行,因為太陽內部具有強大的引力,這種引力或許使得太陽內部出現了一個時空之門,通過它可以在宇宙中快速的移動,省去大量的飛行時間。
  • 你認為人類什麼時候可以登陸太陽?
    你認為人類什麼時候可以登陸太陽?在極端的溫度、引力、氣態表面和輻射風暴下,任何關於人類在太陽上著陸可能性的猜測充其量不過是異想天開。首先太陽不是固體,主要由氫和氦等離子體組成,並帶有較重元素的痕跡,因此人類不能在登陸上面。
  • 人類最終能登陸太陽嗎? 登陸太陽有多難?
    現代科技發達,人類也嘗試登陸其他星球,例如美國登陸了月球,還計劃登陸火星。其中有個故事講的就是,說某將軍宣布要準備登陸太陽,底下一片騷動,有大膽的舉手說,太陽那麼熱,怎麼登陸呢?將軍坦然一笑,說我們晚上天黑去。大家被他的機智給驚呆了,頓時全場掌聲雷動。
  • 人類能登陸太陽嗎?還真可以等到太陽涼涼的時候再去
    據說某國領導人想要登陸太陽,但科學家告訴他太陽上很熱無法登陸,他大筆一揮批示:晚上登陸即可!當然這是一個冷笑話,相信你也沒有人可以當真,但卻給了我們一個新的思維,即為什麼要在太陽那麼熱的時候去呢,就不能等太陽上涼快一點的時候再登陸麼?
  • 太陽表面的溫度有多高?這顆恆星表面溫度,足足是太陽的兩倍
    太陽表面的溫度有多高?這顆恆星表面溫度,足足是太陽的兩倍。宇宙究竟有多大?這個問題目前還沒有人能夠回答。以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能夠觀測到的宇宙半徑是465億光年,這個範圍內的宇宙有幾千億顆恆星。而很可能這麼大的可觀測宇宙範圍,也只是宇宙實際範圍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而地球和地球上的人類,更是渺小得微不足道的塵埃。而在這麼大的宇宙當中,和太陽類似的恆星同樣也有許多,最近科學家又發現了一顆和太陽體積相仿的恆星,但是非常奇妙的是,這顆恆星的質量卻比太陽大了很多,而且溫度也比太陽要高,足足是太陽的兩倍。
  • 太陽的表面溫度如何測量出來?
    太陽的溫度非常高,其表面溫度可達5500攝氏度,人類目前所能製造出的最耐高溫材料在這種溫度下也會發生熔化。並且太陽距離地球很遙遠,我們不可能直接用工具測量出太陽的溫度。不過,通過分析太陽的光譜可以知道太陽表面的溫度。
  • 人類能登陸太陽嗎?
    人類能登陸太陽嗎?人類登陸太陽,這讓我想到了「飛蛾撲火」。我認為人類是無法登陸太陽的。對於人類來講太陽最為致命的武器就是高溫,無法讓人靠近的高溫。圖示:太陽太陽是一顆恆星,它的表面溫度非常的高。太陽上的物質不是固體,液體或者是氣體的。它是熱等離子體的。由於太陽的溫度實在是太高了,太陽上的物質原子核無法束縛住周圍的電子,形成了等離子體。太陽表面的溫度大約是5500攝氏度。太陽內部的溫度更高,可達到1500萬℃。
  • 太陽的表面溫度能達到多少度 太陽的表面溫度多少度
    我們都知道,太陽的溫度非常高,但是到底有多高,還是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今天小編就來告訴大家,太陽的表面溫度能達到多少度。太陽表面溫度約為5500攝氏度,日冕層溫度約為5 × 106 攝氏度,中心溫度約為2000萬攝氏度,大約是3600多倍。
  • 腦洞大開——人類什麼時候可以登陸太陽?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基礎科學#系列徵文「你認為人類什麼時候可以登陸太陽?」那還用問,當然是晚上去啊……等等……晚上好像沒太陽啊?……不怕,它只是轉到美國去了……等等,我們晚上時美國的太陽很猛的啊……不怕,我們可以在它背面登陸,背面不就晚上了嗎?比較涼快………嗯嗯這問題問得太奇葩,思路不奇葩點都不好意思回答……為了保持形象,我們說點正經的吧……登陸太陽需要有極端的隔熱防輻射裝置,目前人類還沒發現有什麼材料可以抵禦太陽表面的高溫。
  • 人類登陸月球火星都可以,但為何登陸太陽是幾千年後的事情?
    就以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來說,自然是不可能登陸太陽的。太陽是恆星,有著劇烈的核反應,表面溫度達到6000攝氏度,在這樣高的溫度下,即使是鐵塊也融化了,而太空人的太空衣最多耐受200~300度。登陸太陽,需要抵抗太陽劇烈的輻射和強大的重力,目前都沒有這方面的技術。第二種可能性,人類在理論上是可以登陸太陽的,這需要用很長的時間來做技術準備。但是,人類登陸太陽的意義何在?所以也就不存在所謂的登陸太陽。
  • 如果能登陸冥王星,你會看到怎樣的世界?那裡的太陽有多大?
    如果你可以登陸上冥王星,你會看到怎樣的世界呢?登陸冥王星有多難不得不說,登陸冥王星,至少在目前來看是不太可能的。2006年1月19日,新視野號探測器在美國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最近的時候,它距離冥王星表面僅12550公裡左右,約等於一個地球直徑。人類不是不想讓它登陸冥王星進行更深入的探索,但是實際情況不允許。登陸冥王星究竟有什麼困難呢?
  • 你認為人類能夠登陸太陽嗎?為什麼?
    看到這個問題突然想到一個笑話,某領導演講時激情澎湃,說人類不但要登錄月球,也要登陸太陽。下面的一個員工質疑:太陽溫度至少幾千度如何登陸?領導靈機一動:我們可以晚上登陸太陽! 當然,這只是個玩笑話!
  • 4245.太陽表面可能是太陽溫度最高區間
    2019.6.21通過《元素周期表》不同元素熔點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熔點最高的元素是大氣層元素「碳」,熔點高達攝氏3727度。熔點高未必形成區間的溫度也高,但是必定存在內在聯繫,在沒有相關數據的情況下不妨作此設定。
  • 金星的表面溫度為464℃,為什麼比離太陽最近的水星還要高
    太陽輻射是巨大的能量來源,大約只有二十二億分之一的太陽輻射的能量到達地球,卻給地球提供了無盡的能源。金星溫度最高太陽系當中的八大行星,圍繞著太陽運動,離太陽由近及遠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隨著行星越遠離太陽,所獲得的的太陽輻射能量就越少,一般來說行星表面溫度也就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