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學單元知識點:《溶液》

2020-12-04 中考網

中考化學單元知識點:《溶液》

  一、溶液的形成

  1、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裡形成的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徵:均一性、穩定性的混合物

  注意:a、溶液不一定無色,如CuSO4為藍色FeSO4為淺綠色Fe2(SO4)3為黃色

  b、溶質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水是最常用的溶劑

  c、溶液的質量=溶質的質量+溶劑的質量

  溶液的體積≠溶質的體積+溶劑的體積

  d、溶液的名稱:溶質的溶劑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固體、氣體溶於液體,液體為溶劑

  2、溶質和溶劑的判斷有水,水為溶劑

  液體溶於液體,

  3、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無水,量多的為溶劑

  (1)概念:

  (2)判斷方法:看有無不溶物或繼續加入該溶質,看能否溶解

  (3)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之間的轉化

  註:①Ca(OH)2和氣體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降低

  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質、蒸發溶劑

  (4)濃、稀溶液與飽和不飽和溶液之間的關係

  ①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

  ②不飽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飽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③在一定溫度時,同一種溶質的飽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飽和溶液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相關焦點

  • 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溶液的配製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溶液的配製,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溶液的配製   1、步驟:①計算②稱量③溶解④裝配貼籤   2、誤差分析:⑴計算錯誤⑵天平稱量錯誤⑶量筒量取水錯誤   溶液質量分數的計算   1、關係式的計算   2、溶液的稀釋計算   溶液的稀釋計算是根據稀釋前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不變   稀釋前溶液的質量
  • 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溶液的稀釋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溶液的稀釋,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所以若設原溶液質量為Ag,溶質的質量分數為a%,蒸發Bg水後變成溶質質量分數為b%溶液,則   Ag×a%=(Ag-Bg)×b%   ③與濃溶液混合:因為混合物溶液的總質量等於兩混合組分溶液的質量之和。混合後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等於兩混合組分的溶質質量之和。
  • 2020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之飽和溶液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之飽和溶液,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   (1)概念:在一定溫度下溶液裡的某種溶質超過這種溶質的飽和限度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過飽和溶液。
  • 九年級化學單元知識點-《溶液》
    九年級化學單元知識點-《溶液》   一、溶液的形成   1、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裡形成的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徵:均一性、穩定性的混合物   注意:a、溶液不一定無色,如CuSO4為藍色    FeSO4為淺綠色
  • 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溶液基本概念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溶液基本概念,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裡形成的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徵:均一性、穩定性的混合物   注意:   a、溶液不一定無色,如CuSO4為藍色FeSO4為淺綠色Fe2(SO4)3為黃色   b、溶質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水是最常用的溶劑
  • 2018中考化學知識點:配製溶液的步驟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學科的複習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點、中考常考知識點、各科複習方法、考試答題技巧等內容,幫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識脈絡,理清做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中考化學知識點:配製溶液的步驟》,僅供參考!
  • 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溶液稀釋的表示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溶液稀釋的表示,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溶質質量分數:   溶質的質量與溶液質量的比值叫做溶質的質量分數。   2、表達式:   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質質量/溶液質量)*100%=[溶質質量/(溶質質量+溶劑質量]*100%   3、關係式:   溶質的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溶液質量=(溶質質量+溶劑質量)*溶質質量分數   注意   ①溶質的質量分數一般用百分數表示。
  • 2020年中考化學知識點溶液的熱現象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化學知識點溶液的熱現象,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熱現象   1.溶解:溶質分散到溶劑中形成溶液的過程,叫做物質的溶解。在物質溶解形成溶液的過程中,所發生的溶質的分子(或離子)向溶劑中擴散的過程吸收熱量,而溶質的分子(或離子)與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離子)的過程放出熱量,所以物質溶解通常伴隨著熱量的變化。
  • 2018中考化學知識點:判斷溶液是否飽和的方法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學科的複習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點、中考常考知識點、各科複習方法、考試答題技巧等內容,幫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識脈絡,理清做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中考化學知識點:判斷溶液是否飽和的方法》,僅供參考!
  • 2020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之溫度改變時溶液變化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之溫度改變時溶液變化,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溫度改變時,溶液中各種量的變化情況   如:t3℃時,將相同質量的甲、乙、丙的飽和溶液同時降溫到t1℃,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   A.溶質質量分數:乙<丙   B.溶劑質量:甲>乙   C.溶質質量:乙>丙   D.溶液質量:甲>丙   ■方法指導:飽和溶液溫度變化時
  • 2020年中考化學溶液知識點之溶液的稀釋和濃縮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化學溶液知識點之溶液的稀釋和濃縮,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溶液的稀釋和濃縮   1.關於溶液稀釋的計算:   (1)溶液稀釋前後,溶質的質量不變。
  • 初中化學溶液的相關知識點匯總(4)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化學溶液的相關知識點匯總(4),希望對同學們複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序號 詳情   1 2020年中考化學溶液知識點之溶液的定義 點擊查看 2 2020年中考化學物質的鑑別方法知識之碳化法 點擊查看 3 2020年中考化學物質的鑑別方法知識之磁體法 點擊查看
  • 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概念:在一定溫度下溶液裡的某種溶質超過這種溶質的飽和限度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過飽和溶液。
  • 2019年中考化學溶液考點之溶解度知識點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19年中考化學溶液考點之溶解度知識點,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溶解度知識點   概念:   1、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溫度下,某物質在100克溶劑裡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克數。在未註明的情況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質在水裡的溶解度。
  • 2019年中考化學溶液考點之溶液質量分數換算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19年中考化學溶液考點之溶液質量分數換算,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溶解度與溶液質量分數之間的換算   在一定溫度下,飽和溶液裡溶質質量、溶劑質量、溶液質量之比,是一個固定的值,也就是說飽和溶液裡溶質質量分數是恆定的。
  • 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檢驗溶液的酸鹼性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檢驗溶液的酸鹼性,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2)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的溶液都是鹼性溶液,並且該溶液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   (3)不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色,也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色的溶液,我們稱為中性溶液。
  • 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溶液知識點題型(1)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溶液知識點題型(1),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例1】在t1℃時,2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15克X,t2℃時5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0克Y物質。
  • 2018中考化學知識點:與硝酸有關的化學方程式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學科的複習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點、中考常考知識點、各科複習方法、考試答題技巧等內容,幫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識脈絡,理清做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中考化學知識點:與硝酸有關的化學方程式》,僅供參考!
  • 2020年中考化學溶液知識點之氣體的溶解度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化學溶液知識點之氣體的溶解度,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氣體的溶解度:   (1)氣體的溶解度是指該種氣體在一定壓強和一定溫度時,氣體溶解在1體積水裡達到飽和狀態時的氣體體積(氣體的體積要換算成標準狀況時的體積)。
  • 中考化學20個必考的知識點
    臨近中考,有些孩子的複習有條不紊,志在必得,而有些孩子卻越來越迷茫,不知道該怎樣進行複習了。是遨遊題海還是回歸課本?在此小Z老師給大家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議,並歸納了化學中考必考的20個知識點,希望可以給大家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