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
作者|酵研院 來源|張麗俊(ID:zhanglijunCherry)
距離2021年還有幾天,某知名教育培訓機構突然「暴雷」,公司轟然崩塌,倒在了2020年的尾巴上。
資金鍊斷裂、拖欠工資、客戶維權……曾經一路高歌猛進的輝煌,如今卻只剩下在質疑聲中黯然退場的倉惶。
大浪淘沙過後,裸奔者眾。可也只有在至暗時刻,才最能看見一個人的擔當。在眾聲質疑中,這家公司的CEO如此回應:「絕不跑路,絕不推卸責任,問題不解決不宣布破產。」為解決員工問題,他向同行發出呼籲,接手手底下上千員工,墊付12月拖欠的工資;為解決客戶的問題,他表示願意將公司開發的產品無償贈送,希望有機構伸出援手接納學生。
目前尚不清楚這件事情最終如何解決。但是,在信譽逐漸成為一種稀缺品的今天,負責任,才是一個成年人最大的體面。
一
責任是一種力量
人為什麼要負責任?因為負責任,就是在投資你的個人品牌。信譽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財富,推諉責任的本質就是你人生走向貶值的開始。
樂視在2017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敗局,當時樂視老闆賈躍亭表示,會承擔全部責任,並且會對員工、用戶、客戶和投資者盡責到底。但他以造車名義待在美國就是不回來處理問題,一次次說過「下周回國」,卻找了N個理由始終不挪窩,最終賈老闆成了真「老賴」,一代科技大佬信譽盡喪,活在了別人的段子裡。
其次,責任幫助你突破「自我設限」。「自我設限」是一個人對事情失敗預先尋找的藉口或者設置的障礙。很多人還沒做事情,就覺得自己做不了。強烈的責任感能使他突破「自我限制」,勇敢邁出第一步。
另外,負責任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審視的過程。在做事情的過程,審視自己設定的目標,追過程,拿結果。借事修人,借假修真,從具體的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升技能,磨鍊心志。
對於一個人而言,責任是一種催人向上、成長的力量。當你負起責任時,這些責任會倒逼你不斷地進步,不斷地成長。
在企業經營中,尤其如此,一個具有強烈責任感的管理者會不斷地升級管理、迭代產品、提升服務品質,從而確保企業在正確的道路上前行。
賈伯斯在開發第一款Mac電腦時,抱怨開機啟動時間太長了。負責電腦開發的工程師試圖解釋,但賈伯斯打斷了他,說:「如果能救一個人的命的話,你願意想辦法讓啟動時間縮短 10 秒鐘嗎?」
工程師說,也許可以。賈伯斯於是就和他算了這樣一筆帳:如果有 500 萬人使用 Mac,而每天開機都要多用 10 秒鐘,那加起來每年就要浪費大約 3 億分鐘,而 3 億分鐘相當於至少 100 個人的終身壽命。
這番話讓工程師非常震驚。最終,工程師們通過不懈的努力,終於將啟動時間縮短了 28 秒。
正是這種責任感,讓無數優秀的人一邊忍受著賈伯斯的「壞脾氣」,一邊追隨他勤勤懇懇地工作,設計出了一款款深刻影響人類生活的劃時代產品。
二
責任就是做好本分之事
明白了責任的力量後,我們就要勇於承擔責任。怎麼承擔責任?簡單說來,就是做好本分之內的事情。
如果你是基層員工,你本分之內的事情就是做好本職工作,運用自己具備的技能,盡職盡責地完成上級交付的任務,拿到結果。當出現問題時,首先求責於己,不要找理由和藉口,要去解決問題。
除此之外,你本分之事還包括對身體健康的維護,對個人技能的提升,等等。健康的身體,讓你擁有現在;而個人能力的提升,讓你擁有未來。
如果你是管理者,你本分之內的事情就是帶好團隊,創造價值。一名優秀的管理者承擔著企業經營、管理和發展的責任,對員工負責,對客戶負責,同時對社會負責。
1.對員工負責。重視員工的物質和精神需求,不拖欠工資,幫助員工成長,取得成就,在公司有幸福感。
2.對客戶負責。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能夠真正地幫助客戶解決問題,陪伴客戶成長,成就客戶。
3.對社會負責。要有很高的社會責任感。比如谷歌公司免費推出的「Person Finder」和「Environmental Insights Explorer」系統,阿里巴巴推出的「螞蟻森林」等無不是社會責任感的體現。
三
負責任最苦,盡責任最樂
企業管理者一旦要扛起責任,就意味著要去運營、去管理、去融資,去制定公司戰略、打法,打贏每一場對外戰爭;而員工一旦扛起責任,就意味著要犧牲一定的時間和自由,去操心,去奮鬥,去承擔結果。
負責任的過程是很辛苦的。可是,一旦盡完了責任,沒有了心裡枷鎖,並且取得成就,所收穫的快樂又是翻倍的。
所以,梁啓超說:「負責任最苦,盡責任最樂。」
一直自嘲上演「真還傳」的羅永浩,2018年底創業失敗欠債6個億。面對著巨大的債務,老羅沒有甩鍋跑路,逃避責任,而是想方設法掙錢還債。他先是代言遊戲,後來直播帶貨,上節目,甚至表示只要錢給夠,婚喪嫁娶主持之類的工作也可以做。就這樣,他用兩年的時間就還了近4億的債務。很多人嘲笑他直播帶貨是「恰爛錢」,但老羅說直播帶貨帶來成就感「是非常非常強烈的」「我獲得了巨大的滿足感,很快樂」。
成年人的體面,從來都不在他人口中,而在於自己心中,在於自己能否扛起責任,做到無愧於心。
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被這樣那樣的責任所包圍。責任有大小,責任之心卻無輕重。面對著責任,我們都應該有這樣的信心:人所能負的責任,我必能負;人所不能負的責任,我你亦能負。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磨練自己,完善自己,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張麗俊(ID:zhanglijunCherry),作者:酵研院
本文來源張麗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前瞻網的立場。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