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著名化學家布特列洛夫小時候對化學特別著迷,尤其愛動手做實驗。
一次,不小心,實驗過程中發生爆炸,被老師發現了,罰他在脖子上掛一塊大牌子。
牌子上寫著:「偉大的化學家」。老師只圖一時痛快,沒料到,這次侮辱事件卻成了布特列洛夫的「內動力」。他憋足勁,發奮學習,非當個化學家不可。後來,布特列洛夫果然在有機化學方面做出了成績,成了真正的化學家。布特列洛夫說:「這個稱號在19年前是對我的懲罰,現在卻成了讚譽,我應該感謝它。」
英國著名詩人拜倫從小跛足,身體虛弱。有一次體格健壯的頑皮學生印司當眾羞辱他,強迫他把一隻腳放進竹籃繞操場走一圈。拜倫很想揍他,卻因為身單力薄,只好忍氣吞聲,一瘸一拐地繞操場走起來。事後,他想自己受印司羞辱,就是因為體弱,從第二天起,他開始參加各種運動,鍛鍊身體。為了減肥,還節制飲食。不久,學校舉辦運動會,他參加了拳擊比賽,又恰好和印司分在一組。人們都認為跛足拜倫註定要輸,但健壯的印司卻被拜倫狠狠一拳擊倒在臺上。
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啟功,小時候很想做畫家而無心成為書法家。在十七八歲時,一位長親請他給畫一幅畫,說要裱成掛起,他感到非常光榮。但是這位長親接著說:「你畫完不要落款,請你老師代你寫款。」啟功自知嫌他的字寫得不好,感到「奇恥大辱」。經受了這次沉重打擊之後,他便從此暗下決心發奮練字,終於成為中外馳名的大書法家。
1895年,朱起風任教於海寧安瀾書院,在學生課卷的「首施兩端」處批曰:「當作首鼠。」課捲髮下,有人譏笑他:「《後漢書》沒讀過,怎能批閱文章。」原來「首施」和「首鼠」通假,《史記》作「首鼠」,《後漢書》作「首施」。這批語並無大錯,但朱起風卻以此為恥。於是他博覽群書,三十年如一日著書洗恥,終於在1924年完成了《辭通》。
「恥辱中絕無慰藉,除非擺脫恥辱。」這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重要的詩人、文學批評家菲·錫德尼的一句經典名言。
所以,在受到巨大羞辱的時候,沉淪與意氣用事最要不得,能給對方致命打擊的是善待恥辱,接受恥辱,化恥辱為力量,然後用一生的無畏和執著讓自己強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