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出版的自然指數AI增刊(Nature Index AI supplement)顯示,中國在人工智慧(AI)應用研究上居於主導地位。
這是自然指數首次聚焦涉及人工智慧的研究。近年來,計算機能力不斷增強,數據集不斷擴展,算法也變得前所未有的複雜,這讓涉及人工智慧(AI)的期刊論文和會議論文大量增加。最新出版的自然指數AI增刊(Nature Index AI supplement)使用自然指數數據,以及規模更大的來自Digital Science的Dimensions資料庫,對這個快速發展且不乏爭議的話題展開了研究。
增刊中的自然指數分析聚焦於指數所追蹤的82本高質量自然科學期刊上發表的AI相關文章的數量,主要關注的是AI應用於化學、物理、生命科學、地球與環境科學這一廣泛研究領域的情況。
自然指數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9年期間,美國居於榜首,英國、德國和中國分別位居第二、三、四位。但中國的自然指數論文數量不斷增加。中國在2015年位居第四,AI相關論文的數量大約是德國的一半,但在隨後的三年逐漸趕上,並在2019年躍升至第二位,增長了340%。美國、英國和德國的同期產出增加了一倍多一點。
2015年至2019年,AI領域自然指數文章總份額(Share)前50強機構中,西方研究機構居主導地位,其中三家美國機構位居榜首: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中國科學院居第七位。
但是,在規模更大的Dimensions 資料庫中,AI領先機構則大為不同,該資料庫可追蹤到所有領域AI相關文章的發表情況。
中國整體在Dimensions資料庫中的AI研究產出領先於其他所有國家。
在Dimensions資料庫中,中國研究機構以數量最多的AI相關論文及會議論文主導了前十強機構:清華大學(第一)、中國科學院大學(第二)、上海交通大學(第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第四)、浙江大學(第五)、哈爾濱工業大學(第六)、中國電子科技大學(第八)。
此外,增刊還關注了AI在科學出版領域的應用,例如,用於從結構化數據集中創建文本,對論文進行摘要以便讀者更輕鬆地尋找相關論文,甚至為遭拒稿的論文另外尋找可能發表的期刊等。增刊還包括了一項自動摘要論文的試驗,刊登了幾篇使用AI生成的研究論文摘要,這在《自然》也屬首次。
「作為進展最迅速、最有爭議的研究話題之一,人工智慧關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自然指數創始人David Swinbanks說,「自然指數AI增刊概述了一些關鍵趨勢和研究應用。它顯示出,頂尖的西方研究機構在將AI用於指數追蹤的自然科學研究方面居主導地位,而在範圍更廣的Dimensions資料庫,中國在應用研究上居於主導地位。隨著AI研究產出的繼續增加,我們希望增刊能讓人們不僅關注其中的一些進展,也關注未來的倫理和技術挑戰。特別值得注意的是,AI現在也用於科學出版,並有很大空間來改善研究人員如何利用AI的力量來尋找和消化內容。」
經濟日報記者 佘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