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指數AI增刊:中國在人工智慧(AI)應用研究上居於主導地位

2021-01-10 華龍網

最新出版的自然指數AI增刊(Nature Index AI supplement)顯示,中國在人工智慧(AI)應用研究上居於主導地位。

這是自然指數首次聚焦涉及人工智慧的研究。近年來,計算機能力不斷增強,數據集不斷擴展,算法也變得前所未有的複雜,這讓涉及人工智慧(AI)的期刊論文和會議論文大量增加。最新出版的自然指數AI增刊(Nature Index AI supplement)使用自然指數數據,以及規模更大的來自Digital Science的Dimensions資料庫,對這個快速發展且不乏爭議的話題展開了研究。

增刊中的自然指數分析聚焦於指數所追蹤的82本高質量自然科學期刊上發表的AI相關文章的數量,主要關注的是AI應用於化學、物理、生命科學、地球與環境科學這一廣泛研究領域的情況。

自然指數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9年期間,美國居於榜首,英國、德國和中國分別位居第二、三、四位。但中國的自然指數論文數量不斷增加。中國在2015年位居第四,AI相關論文的數量大約是德國的一半,但在隨後的三年逐漸趕上,並在2019年躍升至第二位,增長了340%。美國、英國和德國的同期產出增加了一倍多一點。

2015年至2019年,AI領域自然指數文章總份額(Share)前50強機構中,西方研究機構居主導地位,其中三家美國機構位居榜首: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中國科學院居第七位。

但是,在規模更大的Dimensions 資料庫中,AI領先機構則大為不同,該資料庫可追蹤到所有領域AI相關文章的發表情況。

中國整體在Dimensions資料庫中的AI研究產出領先於其他所有國家。

在Dimensions資料庫中,中國研究機構以數量最多的AI相關論文及會議論文主導了前十強機構:清華大學(第一)、中國科學院大學(第二)、上海交通大學(第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第四)、浙江大學(第五)、哈爾濱工業大學(第六)、中國電子科技大學(第八)。

此外,增刊還關注了AI在科學出版領域的應用,例如,用於從結構化數據集中創建文本,對論文進行摘要以便讀者更輕鬆地尋找相關論文,甚至為遭拒稿的論文另外尋找可能發表的期刊等。增刊還包括了一項自動摘要論文的試驗,刊登了幾篇使用AI生成的研究論文摘要,這在《自然》也屬首次。

「作為進展最迅速、最有爭議的研究話題之一,人工智慧關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自然指數創始人David Swinbanks說,「自然指數AI增刊概述了一些關鍵趨勢和研究應用。它顯示出,頂尖的西方研究機構在將AI用於指數追蹤的自然科學研究方面居主導地位,而在範圍更廣的Dimensions資料庫,中國在應用研究上居於主導地位。隨著AI研究產出的繼續增加,我們希望增刊能讓人們不僅關注其中的一些進展,也關注未來的倫理和技術挑戰。特別值得注意的是,AI現在也用於科學出版,並有很大空間來改善研究人員如何利用AI的力量來尋找和消化內容。」

經濟日報記者 佘惠敏

相關焦點

  • AIOpenIndex發布全球人工智慧創新城市榜單,中國32個城市進入世界...
    放眼全球,世界主要國家都將人工智慧上升成為重大發展戰略,無論是德國的「工業 4.0」、美國的「工業網際網路」、日本的「超智能社會」、還是我國的「中國製造 2025」,人工智慧都是其中的核心關鍵技術。從城市層面,不同城市也根據自身情況成立了人工智慧研究機構,比如中國北京的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加拿大蒙特婁的 Mila 研究院等。
  • AI 遇冷?斯坦福年度 AI 報告來揭秘
    值得一提的是,史丹福大學此次還發布了兩個工具,一個是可以在學術論文預印網站 arXiv 上檢索人工智慧論文的「人工智慧指數arXiv 監測器」 (arxiv.aiindex.org);另一個是「全球人工智慧活力工具」 (vibrancy.aiindex.org) ,公眾可以通過 34 個指標比較 28 個國家/地區的表現。
  • 自然指數2020出爐:美加中日歐的AI研究有何差異?
    自然指數2020出爐:美加中日歐的AI研究有何差異?圖23.中國大玩家:中科院與國科大中國科學院和中國科學院大學,在涉及自然科學的人工智慧研究方面,進行了最富有成效的合作。在自然指數中,中國最大規模的國際人工智慧合作,是中科院和喬治亞大學理工學院之間的。清華大學與義大利國家核物理研究所和瑞士的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有密切聯繫。
  • 自然指數2020出爐:美加中日歐的AI研究有何差異?_有數_澎湃新聞...
    自然指數2020構建了人工智慧論文的機構合作關係網絡,美加中日歐引領AI發展,但合作模式各有不同。1. 機構合作網絡自然指數基於2015-2019年間的索引數據製作了引文網絡,包括146家機構中排名前200的合作項目,分別以直線和圓圈表示。圓圈大小代表每個機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份額,線條粗線代表兩個機構之間合作的份額。
  • 未來科技的發展,人工智慧還是熱點嗎?AI的意義是什麼呢?
    當然人工智慧榜上有名,ai的意義個人認為是人類在已有知識用計算機智能算法去重複演練的的一個過程。無論是簡單還是複雜的事情,人類選擇讓ai去做的事情都是人類已經反覆實驗反覆測試過的,能讓人類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人類的文明也將進入一個新時代。
  • 美國領跑AI創新?福布斯全球AI 創企Top 50
    15.MINDMELDMindMeld是一家提供對話AI平臺的技術公司,輸入可以是自然語音或文本內容,可以向另一端的任何應用社保提供對話式UI,可以是聊天機器人、語音助理,甚至有可觸摸形式的界面。34.X.AIx.ai是人工智慧個人助理,可以為你安排會議。
  • 全球三十大最佳 AI 創業公司公布
    、市場與行業潛力、運營能力、資本與財務狀況、創新性與實用性等多項標準,評選出四項大獎:全球三十大最佳 AI 創業公司、中國十大最強 AI 研究實力企業、中國十大最具潛力早期 AI 公司、三十大最佳 AI 應用案例。
  • 「獨家」圖靈獎得主姚期智出任Pony.ai首席顧問,將打造自動駕駛...
    姚先生認為,中國有很多學校不太重視理論,但很多好的應用是在理論的突破後成長起來的。比如說深度學習,就是一個好的理論框架,現在很多的應用是在這樣的一個理論框架和模型上發展出來的。但中國在這樣一個理論高速發展的時候沒有跟上,以至於被國外的研究機構和個人佔了先機。
  • 吳博:目標檢測集成框架在醫學圖像 AI 輔助分析中的應用 | AI 研習...
    近日,在雷鋒網 AI 研習社公開課上,深圳市宜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吳博剖析了目標檢測已有的框架,重點分享如何對目標檢測框架進行改造,以便在醫學圖像分析中產生更好的效果。公開課回放視頻網址:http://www.mooc.ai/open/course/559?
  • AI每日精選:北京地鐵研究刷臉安檢;LG電子波士頓開設機器人實驗室
    2.消息稱蘋果2億美元收購人工智慧初創公司Xnor.ai消息人士透露,蘋果公司收購了西雅圖初創公司 Xnor.ai,後者是一家專業致力於研究設備人工智慧技術的公司。消息人士稱,蘋果公司以大約 2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 Xnor.ai。
  • CB Insights:2017全球AI企業100強(附下載)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
    Atomiwise Inc他們用人工智慧發現新的潛在的藥物,研發了第一個設計藥物結構的深度神經網絡。8. AutomatAutomat是世界上第一個基於人工智慧的對話式營銷平臺。它們使公司能夠與他們的客戶進行個性化的一對一的消息交談,以推動改進分類網站和移動應用內容。9.
  • ai在真實的精確度上其實還有待檢驗
    人工智慧的社會影響被無限放大了,外國中東非洲等地區的法律對deepfake為了保護隱私,基本上都無法立案查處。在國內,deepfake泛濫已經達到上升到了一種民事侵權的高度,刑事上則只要查到是人工製作的,就處以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拘留5天以下的刑事處罰。
  • 《自然》論文發表指數:中國學術影響力持續上升
    《自然》雜誌今日出版了增刊「2013 年度亞太地區《自然》雜誌論文發表指數 (NPI)」。增刊編輯一致認為,中國在亞太地區科學界的主導影響力正在逐步上升。增刊編輯預測,中國「在未來兩至三年內,將逐步成為亞太地區 NPI 的首要貢獻者」。中國在 2013 年已經取得不俗進展,中國科學院 (CAS) 首次將東京大學擠下 NPI 學術機構排名的榜首位置。
  • 其實,ai不止是一項科技,更是一種文化,一種觀念
    其實,ai不止是一項科技,更是一種文化,一種觀念。自2016年alphago在圍棋系列賽中戰勝職業棋手以來,ai已經開始在某些領域中取得進展,並且在某些問題上實現了突破。在最近的新聞中,谷歌發布的兩張miranda照片不僅僅是事實,還再次為我們揭開了ai正在開始各領域進行科學研究的新面貌。
  • 世界人工智慧大會期間,中國團隊將首次發布中國AI全景論文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獲悉,今年大會期間,中國團隊將首次在《自然》子刊上發布《新一代中國人工智慧》(簡稱「AI in China」)的論文。這是中國科學家首次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上發表關於中國AI發展的全景綜述。論文的發布是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成果在全球的重要性和影響力的體現,也彰顯了上海作為全球人工智慧高地的實力。論文在摘要中指出,人工智慧已成為全球新一輪產業轉型的主要推動力。許多國家,包括中國在內,正在把握這次人工智慧變革的機遇,以促進國內經濟和技術的發展。
  • 現在ai突破基礎研究平臺的難度還有點大
    醫療行業的人工智慧肯定是基於人工智慧大數據的深度學習和仿真模擬實驗,來形成醫學的疾病診斷、治療、康復等系統。可以嘗試企業通過科研平臺基於學術界新的突破性技術,進行開發。用人工智慧技術輔助醫院進行基礎性的病理診斷、口腔診斷、放射診斷等,以及輔助診斷口腔等的輔助性器官和手術。另外,可以嘗試利用人工智慧輔助醫療技術,推廣心臟支架、先天性畸形的治療等疾病預防和治療方案,或者幫助醫生診斷病理。
  • 它是國內人工智慧領域的領頭雁!AI助聊很神奇,抗衡google就靠它
    在前不久剛結束的《2020中國人工智慧年會》上,百度首席技術官王海峰榮獲中國AI金雁獎「特殊貢獻獎」,他同時也是唯一一位來自AI產業界的獲獎者,要知道獲得此殊榮的還有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鈸、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杜如虛、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楊軍。他們都是科學界的大佬。
  • Facebook AI 年度總結來啦
    這一核心信念有助於推動我們的 AI 戰略,將投資重點放在與使用真實數據學習的系統相關的長期研究上,激勵工程師與更廣泛的人工智慧社區共享尖端工具和平臺,並最終展示使用技術造福世界的新方法。2018 年,我們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重要進展。我們提出了新的研究,除了圖像識別上的進展,在NLP領域,我們現在可以用較少的監督數據翻譯更多的語言。
  • 人工智慧的產生源於古代人類對計算機編程幻想的各種可能性
    人工智慧領域發展到現在,不得不佩服人工智慧作為人類智慧源泉的地位。人工智慧應用大概包括這麼幾個方面: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人工智慧視覺、情感語言分析、行為模式識別、圖像人工智慧、計算機視覺等等);信息檢索(例如利用人工智慧快速查找常用的信息);計算機視覺,視覺搜索;語音識別(智能助理);自然語言處理(機器人、語言翻譯等);實時機器人導航;自然語言翻譯;語言和語言理解;通用人工智慧(公司研發用於移動端的人工智慧產品);其他:計算機語言學、心理學、社會學
  • AI防癌地圖不斷展開 醫學科研發展的速度也越來越快
    依圖醫療是一家致力於人工智慧創新研究的企業。在自然語言、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以及其自主研發的算法等技術的加持下,曾經的「小樣本」數據得以轉變為結構化、規範化的「大數據」,將腫瘤專科專家醫生從繁瑣的報告中解脫出來,將醫生歸於醫學,讓沒有技術含量的「搬磚」工作交給人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