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指數2020出爐:美加中日歐的AI研究有何差異?_有數_澎湃新聞...

2021-01-11 澎湃新聞

原創 Nature 集智俱樂部

導語

Nature 雜誌在12月9日發布了人工智慧領域的自然指數 Nature Index,梳理了人工智慧研究的發展動態、國際競爭與合作趨勢等。自然指數2020構建了人工智慧論文的機構合作關係網絡,美加中日歐引領AI發展,但合作模式各有不同。

1. 機構合作網絡

自然指數基於2015-2019年間的索引數據製作了引文網絡,包括146家機構中排名前200的合作項目,分別以直線和圓圈表示。圓圈大小代表每個機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份額,線條粗線代表兩個機構之間合作的份額。

圖1

2.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獨佔鰲頭

加拿大強大的國際協作網絡由多倫多大學領導。多倫多大學也是人工智慧領域最高產的機構。其最強大的國際合作是與哈佛大學。哈佛大學的人工智慧研究在自然指數中排名最高。

圖2

3. 美國:哈佛、MIT、布羅德三重奏

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在自然指數中的人工智慧領域內,合作產量排名第二。哈佛大學與布羅德研究所(the Broad Institute,是哈佛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等聯合組建的機構)之間的合作是最高產的。

圖3

4. 美國國內合作網絡:斯坦福最強

史丹福大學在美國具有強大的合作網絡,包括與哈佛大學。2020年7月,這兩個機構發起了「集體智能與增強智能抗擊COVID-19聯盟」,旨在為政府官員和醫護人員建立一個由人工智慧驅動的決策支持工具。

圖4

5. 日本:本土合作密切

日本頂尖的人工智慧研究機構,依次是東京大學、RIKEN和大阪大學。日本最為突出的是更強有力的地方合作,而非國際合作。

圖5

6. 中國大玩家:中科院與國科大

中國科學院和中國科學院大學,在涉及自然科學的人工智慧研究方面,進行了最富有成效的合作。在自然指數中,中國最大規模的國際人工智慧合作,是中科院和喬治亞大學理工學院之間的。清華大學與義大利國家核物理研究所和瑞士的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有密切聯繫。

圖6

7. 歐洲重磅機構:群雄並起

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和倫敦大學學院是歐洲人工智慧研究的三個最大合作者。位於德國的馬斯克·普朗克學會的產量在自然指數中排第四。義大利國家核物理研究所和瑞士歐洲核子研究中心與歐洲各個機構建立了大量合作關係。

圖7

需要說明的是,自然指數中對AI研究的篩選是有針對性的,主要挑選了人工智慧在生命科學、物理、化學、地球與環境科學中的特定應用。在2015-2019年間,這些高度專業化的文章佔Dimensions資料庫中所有AI相關論文的1.2%。因此自然指數中領先的AI機構(西方機構主導)與基於Dimensions的排名(中國機構主導)有很大不同。

更多《自然指數2020人工智慧》參考:

https://www.nature.com/collections/hchdibjchj

複雜科學最新論文

集智斑圖頂刊論文速遞欄目上線以來,持續收錄來自Nature、Science等頂刊的最新論文,追蹤複雜系統、網絡科學、計算社會科學等領域的前沿進展。現在正式推出訂閱功能,每周通過微信服務號「集智斑圖」推送論文信息。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一鍵訂閱:

原標題:《自然指數2020出爐:從機構合作網絡看美加中日歐的AI研究差異》

閱讀原文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新聞報料:4009-20-4009

Content [contId='10371788', name='自然指數2020出爐:美加中日歐的AI研究有何差異?', status='0', createTime='Sat Dec 12 04:43:05 CST 2020', updateTime='Mon Dec 14 17:42:45 CST 2020', publishTime='Mon Dec 14 17:42:45 CST 2020', ]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