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野彰談中日電池:品質好才有市場

2020-12-05 澎湃新聞

吉野彰談中日電池:品質好才有市場

10月10日,日本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吉野彰談及中日電池的發展,稱中國市場潛力巨大,發展有優勢,但不意味著日本沒有機會,品質才是最終關鍵。

澎湃新聞記者 陳思 新聞來源 FNN 責任編輯:是冬冬

熱新聞

澎湃新聞APP下載

熱話題

Copyright © 2014~2020 The Paper All rights reserved.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 滬ICP證:滬B2-20170116 |

滬ICP備14003370號

| 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X

相關焦點

  • 「雙面」科學家吉野彰
    一頭銀髮,一副金絲邊眼睛,臉上布滿溝溝壑壑的皺紋,清瘦的身材,乾淨的西裝和襯衣領……初見吉野彰,第一印象是一位安靜而有修養的長者。鋰離子電池的開發者吉野彰是旭化成特別研究員,旭化成株式會社吉野研究室室長,還是京都大學大學院工學研究專業特命教授。打開吉野彰的個人履歷表,國內外獎項和榮譽不計其數。
  • 日本第27位諾貝爾得主——吉野彰 鋰離子電池的開發者
    北京時間10月9日下午5點45分許,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9年度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得州大學奧斯汀分校John B Goodenough教授、紐約州立大學賓漢姆頓分校M.stanley Whittlingham教授和日本化學家Akira Yoshino,以表彰其在鋰離子電池的發展方面作出的貢獻
  • 對中國鋰電池崛起,諾獎得主吉野彰這樣看
    對此,《日本經濟新聞》10月10日刊登了對剛剛獲得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的日本科學家吉野彰的採訪。這位創造了「可充電的世界」的化學家談了他的看法。吉野彰是智慧型手機和電動汽車所使用的鋰離子電池的開發者,是日本旭化成公司的名譽研究員。在此次諾貝爾化學獎之前,他也曾獲獎無數,被稱之為「重新定義了未來之人」。
  • |鋰離子電池|吉野彰|諾貝爾化學獎|約翰·古迪納夫|旭化成
    吉野彰2004年獲得日本政府「紫綬獎章」,2019年獲得「歐洲發明家獎」 (圖片取自日本NHK的報導)上世紀八十年代,伴隨著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等便攜產品的出現,傳統的鎳氫電池已經不能滿足需求,人們熱切期望能有大容量、小型輕便的可充電電池。
  • 諾獎得主吉野彰:鋰電十年內仍將主導電池產業
    30年來,已有27名日本或日本裔學者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但作為企業研究者獲獎的,包括吉野彰在內只有兩位。「日本一般都是研究機構和高校的科研人員獲獎,很少有從產業界出來的企業研究員獲獎。」吉野彰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他也強調了對產業界的期待,他認為企業內部有很多諾貝爾獎級別的研究,但日本產業界在領導力和效率上應當做出改善。
  • ...可充電的世界」|諾貝爾化學獎|約翰·古迪納夫|鋰離子電池|吉野彰
    他在陰極使用了古迪納夫的鋰-鈷氧化物,並在陽極使用了一種名為石油焦的碳基材料,將電池變得更加安全,也更適合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應用。1991年,日本一公司將鋰離子電池首次投入市場,這種電池就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它奠定了無線、無化石燃料社會的基礎,造福人們的日常生活。
  • 榮獲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吉野彰的發明有多重要!
    吉野彰2004年獲得日本政府「紫綬獎章」,2019年獲得「歐洲發明家獎」 (圖片取自日本NHK的報導) 上世紀八十年代,伴隨著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等便攜產品的出現,傳統的鎳氫電池已經不能滿足需求,人們熱切期望能有大容量、小型輕便的可充電電池。
  • 「鋰離子電池之父」吉野彰獲「歐洲發明家獎」 有望角逐諾貝爾獎
    6月下旬,歐洲專利廳為旭化成名譽研究員吉野彰(71歲)授予了「歐洲發明家獎」。本月初,旭化成召開了對吉野彰獲得「2019歐洲發明家獎」的記者招待會。據了解,「2019歐洲發明家獎」表彰的是世界範圍內對技術進步做出貢獻的發明人。
  • 鋰離子電池先驅吉野彰:自動駕駛汽車用於短途運輸需要更耐用的電池
    【TechWeb報導】1月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自動駕駛與電力驅動是目前汽車領域的兩大發展趨勢,而無論是自動駕駛還是電力驅動,對電池的依賴性都很高,對電池的要求也很高,而鋰離子電池先驅吉野彰近日在接受採訪時就表示,自動駕駛汽車用於短距離運輸時需要更耐用的電池。
  • 【轉載】吉野彰:鋰電池重新定義未來 | 人物
    而獲獎的正是現代鋰離子電池的發明者,日本旭化成株式會社名譽研究員吉野彰(よしの あきら)。他的獲獎,也將日本的諾貝爾獎總獲獎人數推至27人(包含2名美籍日本人)。 吉野彰之所以獲獎,是因為它為鋰離子電池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其開發的可充電鋰離子電池的基礎技術,促使智慧型手機、筆記本電腦等在全球範圍內普及,改變了大家的生活。
  • 專訪:全球頂級鋰電科學家吉野彰/西美緒/Jeff Dahn/ Jean-Marie...
    專訪:全球頂級鋰電科學家吉野彰/西美緒/Jeff Dahn/ Jean-Marie Tarascon-鋰電池-電池中國網    「動力電池可以實現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兼得,關鍵是在設計和材料選擇上要很小心。這不容易,但是可以做到。」
  • 日本科學家吉野彰:鋰電池重新定義未來
    他清瘦而有禮貌。頒獎典禮上,被普京本人委託發獎的俄羅斯石油總裁伊戈爾·謝欽就評價道,這一獎項是人類對科學家們科研和實際成果的感謝表達,吉野彰創造的價值難以估量,他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從事儲能方面的研究工作,研製的鋰電池帶來了徹底的技術革命,依靠它,錄音機、手機和平板電腦的體積和重量才越來越小巧,而純電動和混合動力等交通工具也開始使用鋰電池。
  • 鋰離子電池!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吉野彰等三人獲獎
    Stanley Whittingham )以及日本科學家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表彰他們在鋰離子電池方面的研究成果。 跳轉閱讀化工醫藥領域哪些上市公司、著名企業已經入駐化學加?
  • 日本學者再獲諾獎:吉野彰等3人分享化學獎 他們開發了鋰電池
    吉野彰在確立鋰離子電池的基本框架後,後續不斷改進其性能與安全性。 1979年,古迪納夫發現鈷酸鋰適合作為陰極材料,降低了已存鋰離子電池(由金屬鋰做陰極材料)的安全隱患。吉野彰採用了這一發現,先是以聚乙炔後以碳基材料為陽極,在電池中消除金屬鋰,使用含鋰化合物,確立了現代鋰離子電池的基本框架。1991年,索尼公司將兩人合作研發的鋰離子電池推向市場,標誌著鋰離子電池進入廣泛應用。
  • 榮獲諾獎的吉野彰先生指出: 將電池技術與AI和物聯網(IoT)結合
    12月18日,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吉野彰(Akira Yoshino)在大阪舉行了記者招待會。他指出,2025年國際博覽會(大阪/關西博覽會)舉辦之際,也該對一直以來令人憂心的環境問題做出交代了。其實,早在去年,吉野彰關於電動汽車的發展對媒體說出了類似的一番話,他表示,在汽車行業中,如果僅考慮電池開發和新車開發,便會如管中規豹,無法了解全貌
  • 諾獎獲得者吉野彰:鋰離子電池對實現可持續發展社會至關重要__上海...
    SMM12月11日訊:日本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吉野彰(Akira Yoshino)近日在斯德哥爾摩的一次演講中表示,鋰離子電池對實現可持續發展社會至關重要。他還展示了以往的視頻來表明他做的實驗並不會造成火災或者bao zha。並強調了安全是鋰離子電池商業化必不可少的一環。
  • 五位專家談中日關係現狀及發展
    自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來,兩國關係取得了長足發展,但也並非一帆風順。近日,《光明日報》編輯部邀請五位學者就中日關係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如何推動兩國關係繼續向前發展等問題進行座談,以下為他們各自的看法:  記者:朱鎔基總理將於10月12日對日本進行正式訪問,請談一談此次訪問的現實意義與深遠影響。
  •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吉野彰:靈活與執著心是信條
    中新網10月11日電 據日本《朝日新聞》中文網報導,日本研究員吉野彰開發了使用於智慧型手機等之中的「鋰離子電池」的基本技術,並獲得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獲獎後的他表示,研究者應以「靈活與執著心」為信條,踏實地反覆進行研究,進而為環境作出貢獻。
  • 諾獎得主吉野彰牽頭多家日企及機構 研發全固態電池
    中新網2月12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12日報導,總部位於日本大阪府池田市的「技術研究組合鋰離子電池材料評價研究中心」 (LIBTEC)發起項目,力爭到2023年4月,完成面向電動汽車(EV)的全固態電池試製品。LIBTEC的理事長正是因研發鋰離子電池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吉野彰。
  • 諾獎得主吉野彰牽頭多家日企及機構研發全固態電池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據日本共同社報導,總部位於日本大阪府池田市的「技術研究組合鋰離子電池材料評價研究中心」 (LIBTEC)發起項目,力爭到2023年4月,完成面向電動汽車(EV)的全固態電池試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