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將登陸海南!據海南省氣象臺預報最新消息:熱帶低壓強度逐漸加強有可能於未來24小時內加強為今年第4號颱風,並將於2日夜間到3日凌晨登陸海南島。
海南省氣象局2日8時繼續發布颱風四級預警,南海熱帶低壓已於7月1日20時在南海北部海面生成,2日08時中心位於北緯18.4度,東經113.3度,也就是在距離海南省萬寧市偏東方向約310公裡的南海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7級(15米/秒)。
預計,低壓中心將以每小時10-15公裡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有可能於未來24小時內發展為今年第4號颱風,2日晚上到3日凌晨將在本島東部沿海地區登陸,之後穿過本島,移入北部灣海面,趨向越南北部。
受熱帶低壓影響
7月2日—3日
海南將出現強降雨天氣
南海熱帶低壓已於7月1日20時在南海北部海面生成,2日5時其中心在距離萬寧市東偏南方大約270公裡的海面上。預計,該低壓中心有可能於未來24小時內發展為今年第4號颱風(熱帶風暴級),並將於2日夜間到3日凌晨在海南島東部沿海登陸。
登陸海南島之後將穿過海南島,移入北部灣,趨向越南北部。受其影響,7月2日-3日,海南島將出現強降雨天氣過程。海南島四周海面、北部灣海面和西沙群島附近海面風力7-8級、陣風9-10級。請有關部門繼續做好防禦工作。
大風預報:7月2日08時至3日08時,南海大部海域、北部灣、西沙群島和中沙群島、瓊州海峽、海南島沿海、廣東西部沿海、廣西沿海將有6-7級大風,其中海南島東部和南部沿海、北部灣的風力有8級,陣風可達9-10級。降水預報:7月2日08時至3日08時,海南島、西沙群島和中沙群島、廣東大部、廣西南部等地將有中到大雨,其中,海南島中南部、廣東珠三角附近的部分地區有暴雨,海南島西南部局地有大暴雨。
受颱風木恩影響:風:預計1-4日,廣西沿海及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將有6~7級風。南海、北部灣以及島礁附近的船舶需及時回港避風,防範大風的不利影響。雨:預計1-4日,華南及雲南南部等地部分地區將有大到暴雨,海南島、廣東沿海、廣西沿海及西沙群島海域、北部灣等地部分地區有大暴雨,海南島西部和南部局地特大暴雨。海南島和廣東、廣西強降雨主要出現在2-3日。
陸地方面,2日-3日白天,海南島南半部地區有暴雨到大暴雨,北半部地區有大到暴雨。
3日夜間,海南島西南部地區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其餘地區小到中雨。
預計,2日08時-4日08時各地過程雨量:萬寧、瓊中、昌江、儋州、屯昌、白沙、東方、五指山、保亭、陵水、樂東和三亞等市縣100-200毫米,局地200-250毫米;海口、文昌、瓊海、定安、澄邁和臨高等市縣50-100毫米。
另外,2日-3日白天,海南島陸地將有6-7級、陣風8級大風;其中熱帶氣旋經過的附近區域風力達7-8級、陣風9級。
海洋方面,受熱帶氣旋影響,2日-3日,海南島四周海面、北部灣海面和西沙群島附近海面風力7-8級、陣風9-10級。中沙和南沙群島附近海面風力6-7級、陣風 8級。4日起各預報海區風力減弱為5-6級、陣風7級。
據統計,受這個熱帶低壓影響,7月1日08時-2日06時,海南島北部和東部地區普降大雨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其中海口、萬寧、瓊海、三亞、文昌和定安6個市縣共有15個鄉鎮雨量超過100毫米,最大為海口市靈山鎮 154.8毫米。西部、中部和南部地區地區出現小到中雨、局地大雨。
海南省氣象部門提醒,南海熱帶低壓已生成,未來24小時內將加強為颱風並登陸海南島,給海南省帶來強風雨天氣,請相關部門繼續做好水庫蓄水與安全、城市積澇和中小河流域洪水的防範以及防風工作。在南海東北部海域以及海南島近海海面的船隻需迅速回港避風。
早前報導
▼
目前,南海中部海面的熱帶擾動
正在加強,
該擾動有可能發展為
今年第4號颱風,
也是今年首個登陸我國的颱風。
(熱帶風暴級別)
7月1日08時,該擾動中心位於海南省萬寧市東偏南方約600公裡的海面上(北緯17度、東經116度附近),最大風力5級(10米/秒)。該擾動有可能發展為今年首個登陸我國的颱風(熱帶風暴級別),較常年初臺登陸時間(6月27日)偏晚。
預計,該擾動將以每小時10公裡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緩慢發展,有可能於未來36小時發展為颱風(熱帶風暴級),並將於2日晚上到3日凌晨在海南島東部到廣東雷州半島一帶沿海登陸(風力8級,18~20米/秒;熱帶風暴級),最大可能在海南島東部沿海登陸。之後移入北部灣,強度再度發展(風力8~9級,20~23米/秒;熱帶風暴級),並趨向越南北部沿海。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方翀表示,預計南海的熱帶擾動將以每小時10公裡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緩慢發展,有可能於未來36小時發展為颱風,於明晚到後天凌晨在廣東雷州半島到海南東部一帶沿海登陸,強度為熱帶風暴級,成為今年首個登陸我國的颱風。該系統在移入北部灣後強度將再度發展。其主要影響我國海南島、華南沿海、雷州半島地區及南海、北部灣海域,上述地區風力將達7到8級,局地9到10級風,並伴有大到暴雨。
此次降水將有利於緩解海南西部和南部部分地區前期的旱情,但也會對北部灣和西沙地區附近的海運造成影響。同時,隨著系統向西偏北移動影響,可能會給雲南等地質脆弱區帶來降水,需要防範地質災害的發生。
【摘要】颱風將登陸海南!據海南省氣象臺預報最新消息:熱帶低壓強度逐漸加強有可能於未來24小時內加強為今年第4號颱風,並將於2日夜間到3日凌晨登陸海南島。
1. 南海的熱帶擾動後續如何發展?
專家解讀
預計南海的熱帶擾動將以每小時10公裡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緩慢發展,有可能於未來36小時發展為颱風,於明晚到後天凌晨在廣東雷州半島到海南東部一帶沿海登陸,強度為熱帶風暴級,成為今年首個影響我國的颱風。
該系統在移入北部灣後強度將再度發展。其主要影響我國海南島、華南沿海、雷州半島地區及南海、北部灣海域,屆時上述地區風力將達7到8級,局地9到10級風,並伴有大到暴雨。
2. 帶來的風雨影響如何?
專家解讀
由於6月份海南西部和南部部分地區出現乾旱,此次熱帶系統帶來的降水,將對前期的旱情有所緩解。但同時也會對北部灣和西沙地區附近的海運造成影響,建議漁船及時回港避風。同時,隨著熱帶系統向西偏北移動影響我國,可能會給雲南等地質脆弱區帶來降水,需要防範地質災害的發生。
具體預報,來看中央氣象臺最新消息:
大風預報:預計1日至4日,南海大部海域、北部灣、瓊州海峽、廣東西部沿海、海南島沿海、廣西沿海及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將有6~7級風,海南島東部和南部沿海、北部灣風力8~9級,部分海域陣風達10~11級。
降雨預報:預計1日至4日,華南及雲南南部等地部分地區將有大到暴雨,海南島、廣東沿海、廣西沿海及西沙群島海域、北部灣等地部分地區有大暴雨(累計降雨量100~180毫米,海南島西部和南部、西沙群島海域和北部灣局地達250~320毫米);上述地區伴有短時強降雨和雷暴大風,最大小時降雨量30~50 毫米,局地可達80毫米以上。海南島和廣東、廣西強降雨主要出現在2日至3日。
再來看看今年的颱風情況,
先來看一組數據,
截至6月30日,
今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共有三個颱風生成,
分別是「帕布」、「蝴蝶」與「聖帕」。
截至目前,今年尚無颱風登陸我國。
關於今春以來颱風為啥這麼少,
是否和厄爾尼諾有所關聯,
我們採訪了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高輝
一起來看!
1
今年上半年颱風數量為何偏少?颱風為何遲遲還未登陸我國?
專家解讀
上半年颱風數量偏少的直接原因是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位置異常偏南、偏西且強度偏強,位於颱風生成源地上空。在副高控制區域盛行下沉氣流,熱帶對流受到抑制,不利於颱風生成。
就氣候平均而言,颱風初次登陸我國的時間為6月底,截至今年7月1日,尚未有颱風登陸我國。今年3-6月,僅一個颱風在日本附近洋面編號,且生命史極短,對我國無影響。
2
颱風生成主要受哪些氣候因素影響?厄爾尼諾對今年的颱風形勢有影響嗎?
專家解讀
通常厄爾尼諾事件發生後,次年副高易偏強偏西,不利於颱風生成。今年上半年颱風數量偏少和近期厄爾尼諾事件有很大關聯,5月至6月,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副高)位置偏西偏南,並控制我國南海海域和菲律賓以東颱風生成源地海域,不利於颱風生成,這是截至當前颱風生成偏少的主要原因。
但需要指出的是,颱風活躍季跨度較長,每年颱風數量的多少受到多因子共同作用,例如熱帶印度洋海溫、副高、南半球環流等,厄爾尼諾並非影響颱風數量的唯一因子。
3
預計今年汛期,颱風活動情況如何?
專家解讀
盛夏至初秋為颱風活躍期,預計前期生成偏少,後期偏多。登陸和影響我國的路徑主要以偏西為主,且強度整體偏強,華南和東南沿海地區需特別防範颱風洪澇、大風和風暴潮災害。
溫馨提示:
此次南海擾動將給
海南廣東廣西等地及南海帶來
較強風雨天氣,
當地的小夥伴們需注意提前做好防範!
目前正值暑期,
前往上述地區的旅遊人員
需注意出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