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機構看後市:強勢股補跌原因為何?高估值是根源

2021-01-10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聯訊策略:強勢股補跌的原因為何?高估值是根源

強勢股補跌的原因為何?

(一)高估值是調整根源 估值的變化,往往意味著市場收益風險比的變化。高估值則意味著對未來成長的預期和透支越多,其對應的收益風險比越小,也越容易引發資金的鬆動。

食品飲料板塊的龍頭貴州茅臺此前估值達到38倍PE(TTM),接近2018年1月的估值水平,處於過去10年偏高的估值區域。醫藥板塊的龍頭恆瑞醫藥,此前估值達87倍PE(TTM),也接近2018年1月的過去10年最高估值。海天味業與愛爾眼科也類似,海天味業估值超60倍,愛爾眼科估值達110倍,都處於上市以來最高估值區域。

中信策略:四大預期尋底 歲末年初最佳策略是「貓冬」

12月經濟下行和通脹上行的預期難見底,政策謀定而後動,短期難超預期,流動性寬鬆預期邊際上減弱,且中美博弈複雜化,外部風險預期上升。四大預期尋底,機構資金博弈及贖回導致的被動減倉大概率將持續,「抱團」股短期調整未結束。我們認為歲末年初最佳策略就是「貓冬」,建議降低收益預期,大類資產上增配債和黃金,股票配置上延續對低估值板塊的推薦。

國盛策略:行情震蕩繼續 年底仍是布局時刻

接近年底市場壓力持續顯現。10月22日四季度策略以來,我們在近期報告中均反覆強調,年底到明年年初是壓力較大時刻,市場整體性價比不高,建議通過倉位或結構防禦,當前壓力已在逐步顯現。首先,臨近年底市場部分絕對收益投資者面臨兌現收益,而相對收益投資者考核期也在臨近。並且當前市場機構投資者持倉集中度較往年明顯提升,在消費及科技龍頭超配較多。在此背景下,一旦出現事件性的「風吹草動」,風險偏好收縮、恐慌情緒蔓延,便易引發集體反應。其次,通脹仍將繼續走高,疊加11月PMI超預期顯示經濟韌性,至少短期內大幅放鬆的概率較小。儘管近期豬肉供給略有改善,11月豬肉價格環比回落,但豬肉價格整體仍處在歷史高位。後續大概率仍將帶動通脹上行。後續隨著通脹進一步向上至4%甚至5%以上,階段性難有再次顯著放鬆。此外,後續外資對市場的託力也將減弱。隨著11月26日MSCI年內第三次擴容完成,年底外資流入動力將邊際趨緩,甚至可能因為關帳因素出現階段性流出壓力,其對市場的支撐也將減弱。最後,10月以來全球股市整體處於風險偏好上行窗口,美股更是連創新高,年底海外市場風險偏好若難以維持或出現調整,對A股也有衝擊。

廣發策略:「抱團」調整去向何方?「三劍客」將受益

「抱團」行情鬆動調整,具備什麼共性?高持倉品種/低持倉品種的相對估值到達高位是「抱團」調整的基礎,而「抱團」品種的基本面(預期)邊際弱化或低持倉低估值品種出現確定性較高的邊際強化是觸發調整的契機。相對估值處於高位的組合,投資性價比對邊際變化的敏感度相應提升,因此更易發生換倉調整,低估值底部加倉的彈性也通常更大。

秋收冬藏,低估值如地產鏈龍頭「三劍客」將受益於「抱團」資金溢出。維持9.22《暖寒之間》以來的判斷,A股仍處慢牛中的震蕩期,配置低估值——豬通脹約束高估值繼續「上拔」,而地產鏈韌勁、基建擴張預期升溫、PMI超預期進一步助推高-低估值剪刀差收斂,優選地產鏈龍頭「三劍客」(重卡/建材/工程機械),耐心等待高景氣品種估值消化後中期布局的機會。本次「抱團」調整的修復需等待:1)高-低估值剪刀差收斂;2)地產鏈景氣度韌勁不再或隨後工業品補庫存不及預期;3)豬通脹預期下降改善流動性預期減輕「抱團」品種估值水平的抑制。

國金策略:年關將至 金融地產具備配置價值

12月A股月度策略核心觀點:1)美聯儲12月料按兵不動,後續國際外貿局勢進展是影響海外市場的主要因素;2)國內CPI的上行+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不減,此「類滯漲」組合制約著國內貨幣政策可騰挪的空間;3)市場的驅動力逐步從「盈利」轉向「估值」。從歷史A股12月運行特徵來看,低估值藍籌風格往往跑出超額收益。12月經濟維穩政策環境趨暖,年底完成估值轉換的概率高;4)投資建議:A股市場整體將呈現「存量消耗」的行情,除非年底央行繼續「超預期」的「放水」(但這種概率較低);5)行業配置方面,金融地產均處於自身行業歷史估值較低水平。年關將至,金融地產具備配置價值。

中泰策略:龍頭價值穿越周期 積極擁抱新材料

投資觀點:龍頭價值穿越周期,積極擁抱新材料機遇。傳統大宗仍在尋底,龍頭價值穿越周期。受經濟周期及外部環境影響,化工行業中傳統大宗產品處於下行趨勢之中。作為化工行業主體,10月份的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PPI當月同比下降-6.20,連續10個月為負,且降幅環比擴大0.70pct。建議關注質地優異、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周期下行期,龍頭企業擴大優勢,同時估值明顯偏低,或實現穿越周期。

方正策略:流動性寬鬆基調不改 股市有望修復性上漲

市場觀點:關注從持續的政策加碼到經濟預期的變化。8月份之後全球的政策變化值得密切關注,美聯儲8、9、10月連續三個月降息,而美聯儲作為全球的水龍頭,其政策變化將打開全球性的政策空間。中國同樣從8月份開始逆周期政策加碼,8月中旬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切實降低實際融資利率、9月份央行全面降準50BP,10月MLF利率下調,11月份央行降低OMO利率同時財政部下發1萬億的專項債額度,關注政策變化引發的經濟變化,11月份全球主要經濟的PMI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修復,這是前序政策密集出臺的結果。市場演繹的邏輯將從政策預期到經濟企穩,目前全球經濟的這種階段性變化需要密切注意,而經濟的變化是股票市場的基礎,在這種基礎之下12月的股票市場有望出現修復性的上漲,市場反彈的幅度取決於流動性的變化和風險偏好的變化,其中流動性層面政策利率的變化對於市場利率有所引導,流動性維持合理寬裕的格局,風險偏好角度關注12月份15號剩餘的1670億商品是否加徵稅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於2020年經濟和政策的定調。

新時代策略:最強的強勢股補跌 市場調整接近尾部

近期的白馬補跌對指數影響較小,可以說是「最強的強勢股補跌」,主要是因為除了白馬,其他板塊調整已經完成。從歷史數據統計來看,白酒醫藥類似的調整(食品飲料指數跌5.63%),對上證綜指如此小的衝擊(-1.34%)是比較難得的,這大多預示著市場調整非常接近尾部。配置上,我們已經連續兩周提示風格的變化了,這個過程可能是季度級別的變化。

興業策略:趁著震蕩布局明年 「長牛」或循環反覆

展望2020年,雖有眾多利好,但也不盲目樂觀,亦不過度悲觀,降低預期收益率,以更平常心去擁抱權益市場。「長牛」不會順順利利,反而可能循環反覆、波折前行,仍以把握結構性機會為主。2020年市場面臨的擾動,對於擇時要求可能會高於2019年,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響到投資者收益率。

歷史角度看,2019年權益市場以全A漲幅25%左右,是過去15年中的第六高位,其餘5次大漲幅(06、07、09、14、15)均是大牛市背景下產生的。梳理歷史我們發現,除去大牛市很難連續2年出現較高收益率的情況。

相關焦點

  • 機構論市:盤面驚現四大特徵 權重股能否力挽狂瀾?
    摘要 【機構論市:A股盤面驚現四大特徵 權重股能否力挽狂瀾?】機構分析指出,A股市場盤面驚現四大特徵,一是三大股指齊齊殺跌;二是市場缺乏主體性熱點;三是近期的強勢個股紛紛殺跌;四是成交量繼續萎縮。周四市場可謂是三無市場最直接的寫照。
  • 哪些板塊是機構重點關注的?六大機構最新觀點來了!
    今日,三大股指尾盤跳水——截至收盤,滬指下跌1.15%,報收3340點;深證成指跌1.40%,報收13466點;創業板指跌1.70%,報收2688點。板塊方面,證券、保險等板塊尾盤跳水帶動指數走低,而白酒、食品飲料等稍顯強勢,市場題材集中在軍工、農業等防禦板塊,但在尾盤均有所回調。
  • 國產替代概念龍頭浪潮信息跌超8%:板塊集體重挫 發生了什麼?
    滬深兩市早盤高開後震蕩回落,臨近午盤有小幅拉升。截至午間收盤,滬指跌0.05%,深成指漲1%,創業板指漲1.51%。板塊蹺蹺板效應明顯,走勢極為分化,汽車產業鏈延續前期強勢,整車、充電樁、汽車零部件等板塊漲幅居前,光伏、白酒、家電等異動上漲。
  • 午評|滬指小幅震蕩創業板指強勢,ST板塊再掀漲停潮,北上資金半日淨...
    24日早盤,滬指小幅震蕩,創業板指強勢,ST板塊掀漲停潮,近30隻股封板。北向資金淨流入32.06億,滬股通淨流入14.89億,深股通淨流入17.17億。從盤面上看,石墨烯、光刻膠、氫氟酸板塊居板塊漲幅榜前列,胎壓監測、儀器儀表、豬肉板塊居板塊跌幅榜前列。光大證券認為,繼上周二強勢突破3000點後,大盤開始持續震蕩回調,昨日調整幅度加大,科技、白酒兩大板塊領跌。市場跨年反彈行情暫時步入休整期,短期投資者須注意震蕩回調風險,逢低關注績優藍籌股,擇機把握年內最後一波低吸機會。
  • 後市看這裡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27日訊(記者周琳)前幾天,很多樂天派說市場很強勢,調不下來,3月26日主要股指就「跳」給你們看了。3月26日,A股3大股指齊跌,連續2個交易日內分別跌破3100點、3000點。
  • 估值回調疊加不確定性消減 醫藥股強勢反彈
    來源:經濟參考報圖集 估值回調疊加不確定性消減 醫藥股強勢反彈機構稱行業分化將成常態 看好長期邏輯向好的細分領域經歷階段性調整、估值有所消化後,疊加近期政策不確定性逐漸消除,醫藥板塊12月3日強勢反彈。
  • 早間機構策略:市場仍有慣性上攻動作 關注科技、消費和順周期三條...
    另外,根據我們年度策略估值分析得出的結論,深市和創業板估值合理,再度上漲預測兌現;滬市雖然從歷史上看處於估值低位,但由於其盈利預期下調,估值上升空間有限,從近期走勢來看也基本兌現。目前我國新冠疫苗開始量產,經濟復甦預期確定性增強;另外,國常會印花稅優惠政策未來將持續推行,財政政策利好信號明確,短期將利好A股市場情緒,市場有望繼續上漲。
  • 估值低而盈利將改善 機構看好明年周期股行情
    來源:中國證券報原標題 機構看好明年周期股行情□本報記者 萬宇 近期周期股表現強勢,本周鋼鐵、建築材料等周期板塊領漲申萬一級行業。機構人士指出,從估值角度看,大多數周期類板塊性價比和安全性相對較高。展望2020年,周期性行業盈利有望大幅改善,周期板塊中已經經歷過總需求下滑壓力測試的低估值、高分紅的周期龍頭企業將較好匹配理財替代、險資配置等增量資金需求,或是明年最重要的投資機會之一。估值處於歷史底部區域本周,A股市場周期股與科技股「搭臺唱戲」。
  • 收盤丨滬指收跌0.9% 雲計算、人造肉板塊逆市上漲
    截至收盤,滬指跌0.9%,深成指跌1.08%,創業板指跌0.95%。盤面上,基建、數據中心概念延續強勢,原油儲運、作業系統、人造肉等概念較為活躍;半導體、煤炭、白酒板塊低迷。此外,截至A股收盤,北向資金合計淨流出27.53億元,其中滬股通淨流出12.46億元,深股通淨流出15.07億元。
  • 坐飛車穿越「生死線」 蔚來面臨高估值大考
    然而,在外界看來,起死回生的蔚來汽車絕不僅僅是重回賽道那麼簡單,在資本的助推下,蔚來汽車的市值屢創新高,儼然成為了中國版的特斯拉。蔚來汽車的基本面可以撐得起當下的高估值嗎?在機構股東頻繁加注的狂歡中,不斷有質疑聲傳出。知名做空機構香櫞資本更是發布沽空報告,直指「蔚來汽車股價應該腰斬」。
  • 美股為何跌跌不休?機構:有指標顯示極限跌幅還有24%
    截至收盤,美股三大股指均跌12%,美股創1987年「黑色星期一」市場崩盤以來的最糟糕一天。美股近期急跌原因解析中金公司最新發布的報告指出,美聯儲急切推出一系列政策反而使得市場擔心:如此急切的政策響應是否意味著貨幣當局注意到市場尚未注意的更大風險,因此才快速做出響應;以及目前的利率政策空間耗盡後,是否還有進一步的「後手」應對未來可能的壓力和風險。
  • 機構論市:市場延續抱團行情指數短期面臨方向性選擇
    盤面上看,釀酒板塊多日回調後再度大漲,白酒概念整體漲逾4%,酒鬼酒、老白乾酒、金種子酒等多股漲停,黃酒概念金楓酒業、會稽山尾盤漲停,啤酒股惠泉啤酒漲6%;農業種植板塊全天漲幅居前,眾興菌業、豐樂種業、農發種業先後封板;在豫能控股、鄭州煤電2隻人氣高標帶動下,電力、煤炭板塊延續強勢,大有能源、鄭州煤電、金能科技漲停;天然氣板塊分化,僅長春燃氣、新天綠能、南京公用漲停;資金抱團的光伏、鋰電
  • 為何會被踢出九大行星?這一原因是關鍵!
    為何把冥王星從九大行星除名?它有多可怕?科學家說出原因!冥王星為何恐怖?冥王星距離太陽過於遙遠,所以它接收到太陽光的光照十分有限,這讓冥王星地表溫度極為寒冷,能夠達到零下230攝氏度,我們只看這個數字就能聯想到它是一個怎樣的星球,距離太陽比較遙遠,冥王星常年處於黑暗中,很少能有白天,正因為寒冷加上黑夜,才讓很多人對冥王星感到恐懼。
  • 究竟是為何?黃金後市走勢分析!
    究竟是為何?黃金後市走勢分析!,非農數據出爐後黃金陷入低位盤整,當投資者和交易員以為市場提前消化非農數據時,黃金再次崩跌,最終直線跳水於1828美元低點。 市場方面:本周,結束了2021年的第一個交易周以及非農,而截止本周五收盤,國際現貨黃金跌破1830美元,最低觸及1828美元一線,較日高1920美元,跌幅超90美元,續創去年12月15日以來新低,日內跌超4.3%。同時,現貨白銀跌勢更為猛烈,暴跌9.25%,至24.5美元低點。
  • 三條主線布局後市
    這也是2018年港交所就主板上市公司最低市值由1億港元調高至5億港元後,再一次計劃提高赴港上市門檻。港交所建議,將盈利規定按市值規定於2018年的增幅百分比調高150%,或按恒生指數平均收報點數(由1994年至2019年)的概約增幅調高200%。
  • 隆基股份的後市研判:一年兩倍後,距離天花板還多遠?
    所以,面對如上貌似錯亂的產業起伏節奏,我們能總結出來怎樣的原因?這大概率就是當前絕大多數投資者的迷茫所在。不賣關子,且讓筆者給大家分析一下今年光伏龍頭上漲的原因:1、今年光伏龍頭盈利上漲並非因為需求放量所致,更多是賺「市佔率提升」的錢。此話怎說?
  • 八大機構論市:輪動慢漲期進入下半場轉戰高性價比品種
    我們匯總了各大機構的最新投資策略,供投資者參考。 中信證券:輪動慢漲期進入下半場 轉戰高性價比品種慢漲「三部曲」的第一階段「輪動慢漲期」將在1月份進入下半場,局部投機性抱團將瓦解,建議緊扣「順周期」和「五大安全」兩條主線,轉戰高性價比品種。首先,開年的外部環境整體有利於A股。其次,國內一季度基本面持續向好,業績同比增速彈性大,其中工業和消費板塊拉動作用明顯。
  • 機構抱團股瓦解?多個指數估值堪比2015年,全球流動性拐點來了?
    多個指數估值逼近甚至超越2015年從數據上,部分大盤指數估值已明顯超過近些年均值,呈現「過熱」狀態。Wind數據顯示,代表大藍籌的滬深300目前市盈率為16.87倍,超過最近10年12.09倍的平均水平以及12.05倍的中位數水平,處在近10年高「水位」,已和2015年的牛市頂峰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