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看到可愛的東西時
人類總是控制不住自己
他們一開始
可能只是單純地摸一摸
摸著摸著
不自主地開始捏一捏
最後
就演變成了
手法是一步比一步狂暴
內心也是一步比一步「變態」
甚至萌發出
「好可愛啊
真想一屁股坐死它」的想法
當回過神來
往往會陷入沉思
「完了完了,我不會是變態吧」
「我不會是有虐待傾向吧」
「不會只有我一個人這樣吧」
2015年
耶魯大學就做過一項研究
實驗招募了109位志願者
給他們觀看可愛動物/嬰兒的照片
讓志願者來描述自己的感受
結果
和你一樣
不少人在被萌到的同時
有種馬上要「失控」的感覺
▼
會產生想狠狠地捏一把
咬一口或錘一拳的念頭
有人甚至會像發現可口獵物一樣
發出可怕的聲音
為了驗證這些人是說說而已
還是真的會付諸行動
在第二階段的測試中
研究員給志願者發了氣泡紙
激動的時候可以捏氣泡發洩
結果發現
在觀看搞笑或者正常短片時
捏爆的泡泡數目有80-100個
而在觀看萌寵嬰兒時
捏爆的泡泡數目有120個泡泡
很明顯
被萌到後確實有那種
不是虐待
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手的感覺
而他們為這種欲望
起了個非常中二的名字叫
——萌系侵略性現象
那麼是什麼導致了我們
明明被萌到很喜歡
卻又有想狠狠蹂躪一下的衝動呢?
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心理醫生
為了研究這背後的原因
招募了54個志願者
這次就很先進了
他們使用了傳感器
來觀測參與者在
看到萌系圖片時的腦內活動
結果發現
當大家在看到萌的東西時
大腦的獎勵系統非常活躍
中腦腹側被蓋區活動增加
簡單來說就是
會大量分泌多巴胺
讓你感覺非常快樂
多巴胺一直這麼分泌
快樂是真的快樂了
但大腦一直處於這樣的環境下
就像電腦一直過載操作
可能藍屏/死機一樣
你也可能因為一直興奮而暈厥
簡稱
萌死了
不過
要是人看一次萌物就暈一次
那進化過程中
可能出現兩種情況
接受
那人類可能會滅絕吧
畢竟兔兔那麼可愛
看到都暈了不能吃
老虎大象獅子雖然不可愛
但打不過也吃不到
等待你的不是只有
不接受
那就從根源做起
直接讓人類對可愛無感
自然就不會因可愛而暈倒
吃兔兔打豬豬再也不手下留情
能夠好好地進化了
在研究中發現
人類對可愛的這份感覺
也引發了人類強烈的照顧欲
讓我們來試想一下
本來嬰兒哭泣的情況會是
當你喪失了對可愛的感覺後
那可能只剩下
這樣
就光靠一腔責任感來支撐
你養孩子期間將要面對的
屎屁尿以及哭叫吵鬧等各種問題
能不當場把孩子丟了的
那真的是很強了
更多的孩子可能面對的是
很明顯
上面兩條路對人類繁衍進化
都有一定的阻礙
有萌感不行
丟了也不行
那沒辦法
只能讓腦子出來幹事了
想克制消極情緒
還能有可樂炸雞薯條遊戲......
一堆輔助快樂的東西在
想快速克制積極情緒
就還真挺難的
畢竟這種在興頭上的事兒
怎麼能說停就停
沒辦法
大腦只好來一記猛藥
把你拉回現實
沒錯
就是通過這些仿佛變態般的
捏、揉、打這類消極表達
來宣洩一下你要滿溢出來的情緒
當然
面對有生命的物體
人類通常不會真的暴揍一頓
而是通過捏臉、狂親的方式
來宣洩一下
而對於無生命的物體
那就
所以
看到萌物時的失控行為
都是大腦為了防止你被萌死
做出努力
而像這種萌到深處想暴揍的反應
其實在生活中還有很多別的表現
被統稱為情緒二態表達
情緒二態表達
就是兩種完全相反的情緒
同時表現了出現
比如
▼
高興得哭出來
憤怒到笑出來
這全都是大腦的小妙招
▼
因為無論是積極情緒還是消極情緒
在高強度的反應下
都會給身體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為了儘快制止你沉迷其中
大腦就會讓完全相反的情緒對衝
所以看到別人哭著哭著就笑了
笑著笑著又哭了
不一定證明他是神經病
有可能只是他的腦子
在努力為他續命
而我們
也可以把這樣的情緒表達
合理的運用在生活中
比如
下次在遇到女朋友再問你
想讚揚她超級無敵巨可愛
卻找不到哪個詞合適的時候
你這樣回答
這樣
溫柔美麗的她們
一定會開心的笑出來
看完這篇文章
大家對自己的這種「變態行為」
是不是覺得心裡舒服多了呢
舒服了,不如給文字君點個在看
讓文字君也舒服舒服?
來源:公眾號朕說(ID:zhenshuo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