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高智商精神病人如何「羞辱」正常人《四維蟲子》

2020-11-29 板橋湖畔

他:「你好。」

我:「你好。」

他有著同齡人少有的鎮定,還多少帶點漫不經心的神態。但眼睛裡透露出的信息卻是一種渴望,對交流的渴望

如果把我接觸的患者統計出一個帶給我痛苦程度排名的話,那麼這位絕對可以躋身前五名。而他只是一個17歲的少年。

多達七次的接觸失敗後,我不得不花大約兩周的時間四處奔波—忙於去圖書館,拜會物理學家和生物學家,還聽那些我會睡著的物理講座,並且抽空看了量子物理的基礎書籍。我必須這麼做,否則我沒辦法和他交流,因為聽不懂。

在經過痛苦惡補和硬著頭皮的閱讀後,我再次坐到了他面前。

由於他未成年,所以每次和他見面都有他的父親或母親在他身後不遠的地方坐著,同時承諾:不做任何影響我們交談的事情,包括發出聲音。

我身後則坐著一位我搬來的外援:一位年輕的量子物理學教授在少年的注視下,我按下了錄音筆的開關。

他:「你怎麼沒帶陳教授來?

我:「陳教授去醫院檢查身體了,所以不能來。」

陳教授是一位物理學家—我曾經搬來的救兵,但是效果並不如我想像的好。

他:「哦,我說的那些書你看了沒?」

我:「我時間上沒有你充裕,看的不多,但是還是認真看了一些。」

他:「哦,那麼,你是不是能理解我說的四維生物了?」

我努力在大腦裡搜索著:「嗯……不完全理解,第四維是指時間對吧?

他:「對。」看得出他興致高了點兒

我:「我們是生活在物理長、寬、高裡面的三維生物,同時也經歷著時間軸在。「

他不耐煩地打斷我:「物理三維是長寬高?物理三維是長度、溫度、數量!不是長寬高!長度裡面包括長寬高!!!

他說得沒錯,我努力讓自己的記憶和情緒恢復常態,沒想到自己居然會有點緊張。

他:「要不你再回去看看書吧。」他絲毫不客氣地打算轟我走。

我:「其實你知道的,我並沒有那麼好的記憶力,而且我才接觸這些,但是我的確看了。我承認我聽某些課的時候睡著了,但我還是盡力地聽了很多,還有筆記。」說著我掏出自己這段時間做的有關物理的筆記放在他面前。

這時候坦誠是最有效的辦法,他情緒緩和了很多。。

他:「好吧,我知道你很想了解我說的,所以我不想難為你,儘可能用你能聽懂的方式告訴你。」

我:」謝謝「。

他:「其實我們都是四維生物,除了空間外,在時間軸上我們也存在,只是必須遵從時間流的規律…這個你聽得懂吧?」

我:「聽得懂

我身後的量子物理學教授小聲提醒我:「就是因果關係。」

他:「對,就是因果關係。先要去按下開關,錄音才會開始,如果沒人按,錄音不會開始。所以說,我們並不是絕對的四維生物,我們只能順著時間流推進,不能逆反,而它不是。」

我:「它,是指你說過的『絕對四維生物』嗎?」

他:「嗯,它是真正存在於四維中的生物,四維對它來說,就像我們生活在三維空間一樣。也就是說,它身體的一部分不是三維結構性的,是非物質的。」

我:「這個我不明白。」」。

他笑了:「你想像一下,如果把時間劃分成段的話,那麼在每個時間段人類只能看到它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能理解嗎?」

我目瞪口呆。

量子物理學教授:「你說的是生物界假設的絕對生物吧?」

他:「嗯應該不是,絕對生物可以無視任何環境條件生存,超越了環境界限生存,但是四維生物的界限比那個大,可以不考慮因果。」

量子物理學教授:「具有量子力學特性的?」

他:「是這樣。

我:「這都是什麼意思?我沒聽明白。」這部分的幾堂入門課我都是一開始就睡了。

量子物理學教授:「說清這個問題太難了,很不負責地這麼簡單說吧,就是兩個互不關聯的粒子單元,也許遠隔萬裡卻能相互作用……我估計你還是沒聽懂。」

我隱約記得跟某位量子物理學家談的時候對方提到過,但是此時腦子卻無比混亂。我有一種不好的預感:這次談話可能會失敗。

少年接過話頭:「最簡單的說法就是,你在這裡,不需要任何設備和輔助,操縱家裡的一支畫筆在畫畫,完全按照你的意願畫,或者像在電腦上傳文件一樣,把一個三維物體發給遠方的別人。」

我:「那是怎麼做到的呢?」

量子物理學教授:「不知道,這就是量子力學的特性,也是全球頂尖量子物理工作室都在研究的問題。你是怎麼知道的?」後面的話是對少年說的。

他:「四維生物告訴我的,還有看書看到的。」」

我:「你說的那個四維生物,在哪兒?」

他:「我前面說過了,它的部分組成是非物質性的,只能感覺到。」

我:「你是說,它找到你,跟你說了這些並且告訴你看什麼書?」

他:「書是我自己找來看的,因為我不能理解它給我的感覺,所以我就找那些書看。」

他說的那些書目我見到了,有些甚至是英文學術雜誌。一個高中生,整天抱著專業詞典一點一點去讀,就為了讀懂那些專業雜誌刊登的專業論文。

我:「可是你怎麼能證實你的感覺是正確的,或者說你怎麼能證明有誰給你感覺了呢?

他冷冷地看著我:「不用很遠,只倒退一百多年,你對一個當時頂尖的物理學家說你拿著一個沒有巴掌大、沒一本書厚的東西就可以跟遠方的人通話,而這要靠圍著地球轉的衛星和你手機裡那個跟指甲蓋一樣大小的卡片;你可以坐在一個小屏幕前跟千裡之外的陌生人交談,而且還不需要任何連接線;你看地球另邊的球賽只需要按下電視遙控器。他會怎麼想?他會認為你一定是瘋子!因為那超出當時任何學科的範疇了,列在不可理喻的行列,對嗎?」

我:「但你說的是感覺

他:「那只是個詞,發現量子之前沒人知道量子該叫什麼,大多叫作能量什麼的。你的思維,還是慣有的物質世界,那是三維的!我要告訴你的是『四維』,非得用三維框架來描述,我覺得我們沒辦法溝通。」他再次表示我該滾蛋了。

量子物理學教授:「你能告訴我那個四維生物還告訴你什麼了嗎?」

「是絕對四維生物。」他不耐煩地糾正。

量子物理學教授:「對,它還給你什麼感覺了?」

他:「它對我的看法。

我:「是怎麼樣的呢?」

他嚴肅地轉向我:「應該是我們,是對我們的看法。我們對它來說不是現在的樣子,因為它的眼界跨越了時間,所以在它看來,我們都是跟蠕動的蟲子一樣的東西。」

我忍不住回頭和量子物理學教授對看了一眼。

他:「你可以想像得出來,跨越時間地看,我們是一個很長很長的蟲子怪物,從床上延伸到大街上,延伸到學校,延伸到公司,延伸到商場,延伸到好多地方。因為我們的動作在每個時間段都是不同的,所以跨越時間來看,我們都是一條條蟲子。從某一個時間段開始,到某一個時間段結束。」

我和量子物理學教授都愣愣地聽著他說。

他:「絕對四維生物可以先看到我們死亡,再看到我們出生,沒有前後因果。其實這個我很早就理解了:時間不是流逝的,流逝的是我們。」

他一字一句地說完後,任憑我們怎麼問也不再回答了。

那次談話基本上還是以失敗告終。

不久後,少年接受了一次特地為他安排的量子物理考試,結果很糟。不知道為什麼,我聽了有些失望。如果,他真的是個天才,那麼他也只能是一百年後甚至更遙遠未來的天才,而不屬於我們這個時代—我是說時間段落?也許吧。

我至今依舊很想知道,那個所謂的「絕對四維生物」是什麼樣子。它恐怖嗎?我可能永遠沒辦法知道了,即便那是真的。

寫到這裡的時候,莫名地想起歌德說過的一句話:真理屬於人類,謬誤屬於時代。」

相關焦點

  • 物理猜想四維蟲子,居然被小說《無盡破碎》解開了?
    今天繼續講解《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第三章 四維蟲子>上一章講解的是【蟲子】,而這一章講解的是【四維】,或者精神唄~就像是魔法師召喚的【水元素、火元素】你想像一下,如果把時間劃分成段落的話,那麼在每個時間段人類只能看到它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 最新研究:心理病人面部與正常人不同!抑鬱症病人面部最具特異性
    後來經過警方調查,張女士一直患有抑鬱症,在出事前,張女士的精神狀態一直不好,但是沒想到她會選擇自殺。因為抑鬱症而死亡的人數並不少,但很多病人甚至直到他死亡,我們才知道是他是一位病人,難道抑鬱症真的沒有症狀嗎?
  • 「四維蟲子、女人星球、生化奴隸」這本書,帶著好奇心看看就好
    封面相信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聽聞過這本書,極具吸引力的名字,再加上封面上那句「國內第一部精神病人訪談手記當時最著迷的是《四維蟲子》哪一篇,物理學天才少年說道:「三維是長寬高?三維是長度、溫度、數量!不是長寬高!長度裡面包皮括長寬高!!!!」
  • 「精神病人」更會賺錢?
    一組是正常人;一組是大腦中與情緒有關的區域(杏仁核)受過損傷的病人;一組是大腦中與情緒無關的其他區域受過損傷的病人。  結果:正常人一眼就能看出,在這個遊戲中,參與者具備「概率優勢」。也就是說,最正確的策略就是每一輪都投錢,但實驗的結果卻出人意料。隨著遊戲的進行,第一組和第三組的參與者,變得越來越保守,他們在遊戲的後期不再下注,以圖保住勝利果實。
  • 德國數學家證明四維空間真實存在,人類進入四維空間變成「蟲子」
    兩條線上的兩個點連接這兩條線後它們就構成了一個平面,同樣也是二維的,我們可以任意移動它們,它們都只能是二維,那當這個二維空間裡有一滴水穿過它們時,一起又變的不一樣了,因為二維空間裡的視角沒有高度,那麼在二維生物的視角裡穿過的水滴只在二維空間穿過時留下了轉瞬即逝的變化大小中的陰影,就像是把水滴分成無數個橫截面,在二維空間中這滴水只是一個變化中的長與寬,二維生物們可以觀測但永遠都看不清水滴的全貌
  • 如果被關到精神病院, 拿什麼來證明你是正常人?
    即使在十年之後勝訴之時,萬友生仍然不知道當初是誰把他送進了精神病院,醫院又是根據何種理由診斷他為精神分裂症。事情也有它的另一面。雖然對被貼上「精神病」標籤的人深感恐懼,我們也愛窺探精神病人的內心世界。比方說,精神病人就是電影的經典題材。抑鬱症、虐待狂、精神分裂已經成為了現代電影不可或缺的元素。而在這所有種類的精神疾病中,心理變態可能給觀眾留下了最黑暗、最可怕的心理陰影。
  • 人類進入四維空間會變成「蟲子」?德國數學家結論證明終於被驗證
    人類進入四維空間會變成「蟲子」?德國數學家結論證明終於被驗證什麼是四維空間?說到四維空間,為了讓你更容易理解,我們首先從最基本的一維空間概念入手。我們在一張紙上畫一條直線,然後標記一個點作為原點。在「線」的二維空間中,代表一維空間的「點」可以用其與原點的距離來描述。這行的所有數字都可以用一個數字來描述。
  • 人類進入四維空間將變成「蟲子」,德國數學天才的推演,令人驚訝
    人類進入四維空間將變成「蟲子」,德國數學天才的推演,令人驚訝!到底什麼是4維空間?說到4維空間,為了更好地讓大伙兒更易於明白,人們最先從最基礎的一維空間定義著手。我們在一張白紙上畫1條直線,之後標註一個點當作端點。在「直線」的二維空間中,代表著一維空間的「點」可以用它與端點的間距來表述。
  • 1973年教授做實驗:8個正常人參與,7個人成了精神病
    ——電影《哪吒》《如果理智與瘋狂存在,我們該如何區分?》是1973年刊登在《科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這篇論文源自於羅森漢恩教授對7名正常人在精神病院待4年的研究。這篇論文一發布便引起了世界範圍內的轟動,羅漢森在論文中得出結論:"一旦一個人被診斷反常,他所有的行為和特徵都被貼上相應的標籤。"
  • 從劉慈欣的《三體》看四維空間,人類如何才能進入四維空間呢?
    劉慈欣先生在《三體》第三部中對於「四維空間」的描述可以說讓人對四維空間心生遐想:如果把三維世界也比做一張畫,他看到的只是那張畫與他的臉平面垂直放置時的樣子,看到的只是畫的側而一條線;只有從四維看,畫才對他平放了……任何東西都不可能擋住它後面的東西,任何封閉體的內部也都是能看到的,這只是一個簡單的規則,但如果覺世界真按這個規則呈現
  • 三維四維到底是個啥?看完不禁感嘆,真的是一維一世界!
    那麼今天咱們就來說一說一直都帶著神秘色彩的四維空間。說到這裡的時候可能有不少人就會覺得疑惑了,以我們現在的認知能想像得出四維空間的樣子來嗎?比如說有一隻蟲子它只能進行前後的移動。我們就假定它是生活在一維空間的生物。那麼這隻蟲子碰到前方有阻礙的話就會停下。而另外一隻蟲子生活在二維的空間,因為二維世界裡面有面的存在。所以在它的世界觀裡不只能夠前後移動還可以左右移動。當它碰到障礙物的時候,它可以向左或者是向右來繞過障礙物。這對於這隻蟲子來說根本就不叫事兒。但是對於生活在一維空間的蟲子來說這就很不可思議了。
  • 如何理解四維空間?四維空間的生命看地球是什麼樣子?
    很多人都知道,零維是一個點,一維是一條線,二維是平面,三維是空間(也就是我們所在的空間),於是問四維是什麼? 但在問四維空間是什麼的時候,你確認二維或者一維空間真的存在嗎?
  • 不正常人類研究中心裡的正常人
    關於「火雲邪神」是否患有精神疾病,還真不好說。在嘟爸看來,「火雲邪神」的行為雖然有點兒極端,但不算古怪,他自己也不覺得痛苦,說話也很正常,所以八成不能算是瘋子,最多算一個不拿人命當回事的武痴。那麼精神病院裡的患者是不是都是瘋子呢?這個問題還真有人研究過。
  • 在精神病院如何證明自己沒有病?著名的「假病人實驗」找到答案
    圖為:羅森漢恩 來源:知乎1973年,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羅森漢恩將8位正常人送入不同的精神病院(這8位正常人中包括他自己),這8位正常人的職業有研究生、心理學家、兒科醫生、精神病學家、畫家、家庭主婦。到達醫院後,所有正常人扮演的"假病人"都說自己能聽到"轟隆"和"砰"的聲音,除了這些症狀外,沒有其他異常行為,,結果8位正常人都被診斷為患有精神病,而且這8位正常人中有7位被診斷為患有""。這就是著名的羅森漢恩假病人實驗,羅森漢恩將該實驗發表在了當年的雜誌上,引起了巨大轟動,並且該實驗直接推動了心理治療的巨大變革。
  • 蚊子吸了愛滋病病人的血,又吸了正常人的血,會傳染嗎?
    蚊子吸了愛滋病病人的血,又吸了正常人的血,會傳染嗎? 如果一隻蚊子吸了愛滋病病人的血,然後又蜇了一個正常人的血,那個人會被傳染嗎?小編先告訴你答案:不會。我們和蚊子鬥智鬥勇了那麼多年,也重未聽說過被感染愛滋病的報導。這是為什麼呢?
  • 高智商的人,更容易變態嗎?
    於是,許多小夥伴問我:是不是高智商的人特別容易變態、犯罪呢?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西塞羅雕塑曾有人拿一幅畫給西塞羅看,畫上有一群正在祈禱拜神的人。別人告訴西塞羅:拜神是有用的,這些拜神者都在隨後的沉船事故中都活了下來。西塞羅反駁他說:「你能把那些淹死的拜神者畫出來嗎?」
  • 從四維看三維
    有人問,存在於四維空間的三維空間有幾個相交面?我們到不了四維空間,但我們可以用類比法得到答案。該問題相當於問,在三維空間,二維平面相交,有幾條相交線?學過高中立體幾何的都能回答,有一條相交線。所以,答案很明顯,有一個相交面。有人對這答案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