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秘魯納斯卡文化

2020-11-25 帶你環遊大世界

納斯卡文化大約在公元100年至750年達到頂峰。以秘魯為基地的秘魯人既有藝術又有精神,他們留下了各種有趣的遺蹟。這些遺蹟中有著名的納斯卡線條。這些在沙漠地面上的地質遺蹟可能會比它們在理解納斯卡生活方式上更令人困惑。無論如何,它們令人肅然起敬,吸引了大量遊客來到秘魯南部。在這些地理符號描繪的東西中,有魚、蜘蛛、美洲駝和其他生物。有很多納斯卡線路旅遊,為那些想要利用的人。

納斯卡人開始崛起,因為帕拉卡斯文化開始衰落。帕拉卡斯人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納斯卡人,尤其是在操縱水和藝術方面。納斯卡人實際上建造了一個至今仍在使用的導水管系統,關於帕拉卡斯影響的證據在納斯卡陶瓷和紡織品中被發現。至於納斯卡人所創造的社會,農業是主要的產業,有重要的行政和宗教中心。在納斯卡宗教中,農業和生育都很重要。由於納斯卡沒有書寫系統,人們相信他們的肖像和符號的使用是一種可能的交流方式。

如果不是納斯卡線,納斯卡文化最有可能以它的陶器或陶瓷而聞名。眾所周知,納斯卡人在他們的陶器中至少使用了15種不同的顏色,他們創造了花瓶、瓶子、杯子、好奇的生物和其他許多東西。考古學家發掘出的許多陶器都很難辨認,因為納斯卡陶器可能非常抽象和雜亂。卡瓦奇的廢墟中出土了一些最壯觀的納斯卡陶瓷。卡瓦奇是一個大型土坯房,曾經是納斯卡人的主要行政和儀式中心。現代城市納斯卡的安託尼尼博物館圍繞著納斯卡文化和一些精緻的陶瓷,在利馬有博物館以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收藏而聞名。

納斯卡的畫作通常描繪昆蟲、動物和幾何圖案。各種各樣的圖畫顯示了文化與自然的聯繫,並且從理論上說有些是為了宗教目的,這也不無道理。特別是當涉及到納斯卡沙漠的繪畫,或者納斯卡線條,因為它們更廣為人知,也有理論認為納斯卡繪畫可以用來與外星生物交流。沙漠地面上最大的圖畫有600多英尺寬,因為只有在飛機上才能欣賞到它們,所以這可能是外太空理論的一部分。不管怎樣,這些沙漠圖畫都是令人驚奇和困惑的。

納斯卡人稱秘魯西南部為家。他們的大部分領土沿著太平洋海岸延伸,還延伸到河谷地帶,幫助形成了大納斯卡流域。作為現代地區的伊卡谷,在描述古代納斯卡王國的布局時也經常被提及。這條泛美高速公路貫穿整個地區,實際上是對沙漠地區的解剖,在那裡發現了一些最著名的納斯卡畫作。這個沙漠地區被稱為納斯卡沙漠。

納斯卡歷史分為四個主要時期。這些時期是前納斯卡時期-公元前100年到公元1年,早期納斯卡時期-公元1年到450年,中納斯卡時期-公元450年到550年,晚期納斯卡時期-公元550年到公元750年。這種文化在公元100年至750年間尤為繁榮。人們把南秘魯稱為家,除了其他的東西,他們留下了一些非常有趣的陶器。

幾個世紀以來,南美洲大陸上居住著各種各樣的文化。納斯卡人是最著名的,讓他們脫穎而出的不僅僅是他們的陶器。正是這種文化創造了著名的納斯卡線條。這些刻在秘魯納斯卡沙漠土地上的線條形成了巨大的地理符號,描繪了各種各樣的東西,比如幾何形狀和動物。

關於納斯卡線的歷史,學者們普遍認為,沙漠中的這些線條是在公元400年到公元650年之間形成的。它們被發現的地方在1994年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沒有人確切地知道納斯卡線條的目的是什麼,儘管毫無疑問它們是驚人的。納斯卡沙漠的氣候對保護它們起到了關鍵作用,納斯卡線路遊是秘魯最受歡迎的旅遊項目之一。縱觀納斯卡的歷史,納斯卡文化在公元500年左右開始衰落。到了公元750年,它幾乎完全消失了。

相關焦點

  • 秘魯納斯卡巨畫 一見傾心
    但一些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認為,納斯卡文化遺蹟的創造者,是在印第安人到達這裡之前很久的另一個民族。在納斯卡北部的帕拉卡斯地區,從數百座古墓中,挖掘出2萬年前的捲曲、黃色的頭髮和頭骨,與印第安人的黑色直發完全不同,因此專家們認為,納斯卡線條和圖案是他們在1.5萬年前繪製修建的。而後來印第安人的祖先,只是在他們製作的陶器和紡織品上面,抄襲了納斯卡線條中的某些圖案。
  • 日本女記者破壞秘魯納斯卡巨畫 或被起訴(圖)
    >  日本女記者破壞秘魯納斯卡巨畫日本女記者破壞秘魯納斯卡巨畫,或被起訴(網頁截圖)  國際在線專稿:據阿根廷Infobae網站1月7日報導,在秘魯納斯卡沙漠上存在了2000年之久的巨型線條圖是世界上尚未解開的幾大謎團之一
  • 秘魯著名納斯卡地畫遭卡車碾軋
    秘魯著名納斯卡地畫遭卡車碾軋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8.02.03 星期六 納斯卡地畫    據新華社利馬2月1日電 秘魯一名卡車司機日前因迷路闖入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納斯卡地畫保護區,車輪碾痕給這個充滿神秘感的世界文化遺產造成損壞。
  • 秘魯納斯卡地畫 顯現千古巨貓像
    納斯卡地畫。南美洲秘魯南部沙漠裡神秘的納斯卡線,最近又發現一幅新的圖案,看起來應該是一隻貓。考古學家估計有超過2000年的歷史。這一幅圖案的畫風樸拙充滿了童趣,跟以往發現的作品風格不太一樣,所以也引起了許多不同的猜測。
  • 秘魯著名納斯卡地畫遭碾軋引眾怒
    呈猴子圖案的納斯卡線條。(資料圖)  新華社利馬2月1日電(記者張國英)秘魯一名卡車司機日前因迷路闖入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納斯卡地畫保護區,車輪碾痕給這個充滿神秘感的世界文化遺產造成損壞。視頻上傳到社交網絡後,連日來在秘魯引起眾怒。  40歲的卡車司機比戈上周末途經納斯卡地畫保護區,因未注意到禁行標識而直接駛向納斯卡地畫,遺蹟區域內的3條地線遭到碾軋。
  • 新發現秘魯印第安人的數十個「納斯卡巨畫」
    研究人員在秘魯納斯卡和帕爾帕之間發現了幾十個新的納斯卡線一些人早於納斯卡人,被認為是從公元前500年到公元200年左右創建的這些設計包括對戰士的描繪,並且它們的圖像被無人機捕獲歷史遺蹟受教科文組織保護,但尚未向秘魯官員登記考古學家在秘魯發現了超過50個神秘的新「納斯卡線條」,這些線條是近2000年前古老的居民們精心設計的
  • 秘魯沙漠中發現大量納斯卡線條古畫
    納斯卡文化分布在秘魯南部沿海地區,公元200年至公元700年較為活躍。這次的考古新發現中也有納斯卡線條。但考古學家推測許多新發現的圖形是在公元前500年到公元200年間形成的,是更早的帕拉卡斯和託帕拉文化(Paracas and Topará cultures)的產物。
  • 秘魯納斯卡地畫藏著2000年的謎
    【環球時報駐秘魯特約記者 孟可心】近日,秘魯文化部宣布,在著名的納斯卡沙漠地區又發現了一幅新的地畫。納斯卡地畫又稱納斯卡線條,分布在幅員500平方公裡的荒漠沙地上。根據其特徵,學者認為該地畫屬於帕拉卡斯文化晚期,距今有2000多年的歷史。
  • 秘魯---納斯卡大地畫奇觀
    納斯卡巨畫又稱納斯卡線條畫,位於南美洲秘魯南部的納斯卡荒原上,它已存在2000多年;1939年美國人保羅博士乘坐飛機沿著納斯卡平原上的古代引水系統飛行,偶爾的一次低頭卻有了此震驚世界的發現。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4年12月14日決定將這一遺蹟作為人類文化遺產予以保護。這個謎不但科學家感興趣,旅行者也同樣的感興趣,可以說,每天都有許多人不遠萬裡,來到這荒漠之地一睹為快。大家會問:2000多年前的大地畫,為何至今仍保存基本完好?
  • 秘魯納斯卡地區新發現50處地畫和線條
    新華社利馬4月6日電 秘魯考古學家近日在伊卡省納斯卡荒漠新發現50處地畫和線條,對研究納斯卡地畫成因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秘魯媒體6日援引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發表的一篇文章說,在美國國家地理學會資助下,秘魯天主教大學考古學家海梅·卡斯蒂略和他的學生利用無人機,對衛星數據中標識的考古地區進行了科學考察,發現了這些神秘的痕跡。秘魯考古學家推測,根據顯現的圖形,這些新發現的地畫和線條應該屬於公元前500年至公元200年的帕拉加斯和託帕拉早期文化。
  • 秘魯發現長37米貓形地畫 比 的納斯卡地畫還要古老
    秘魯發現長37米貓形地畫 比 的納斯卡地畫還要古老時間:2020-10-21 12:40   來源:唯美村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秘魯發現長37米貓形地畫 比 的納斯卡地畫還要古老 【秘魯發現37米貓形地畫,距今2000多年】海外網10月17日電當地時間16日,秘魯文化部宣布
  • 日本女記者破壞秘魯納斯卡巨畫 或被起訴(組圖)
    國際在線專稿:據阿根廷Infobae網站1月7日報導,在秘魯納斯卡沙漠上存在了2000年之久的巨型線條圖是世界上尚未解開的幾大謎團之一。去年12月8日,「綠色和平組織」因非法進入該保護區,並在巨型蜂鳥圖旁鋪設黃色標語,而引發秘魯國內的強烈不滿,同時,該人類文化遺產的保護存在疏忽的問題也被持續關注。
  • 司機誤闖保護區 秘魯著名納斯卡地畫遭碾引眾怒
    新華社利馬2月1日電(記者張國英)秘魯一名卡車司機日前因迷路闖入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納斯卡地畫保護區,車輪碾痕給這個充滿神秘感的世界文化遺產造成損壞。視頻上傳到社交網絡後,連日來在秘魯引起眾怒。  40歲的卡車司機比戈上周末途經納斯卡地畫保護區,因未注意到禁行標識而直接駛向納斯卡地畫,遺蹟區域內的3條地線遭到碾軋。一名過路人用手機拍下全過程。
  • 秘魯再添未解之謎 25幅地畫靠近神秘納斯卡線條
    秘魯再添未解之謎 25幅地畫靠近神秘納斯卡線條原標題:秘魯再添未解之謎 這些神秘地畫代表什麼2018年5月30日訊,據外媒報導,秘魯文化部官員28日稱,考古學家利用無人機在秘魯南部海岸荒漠上空空拍發現超過
  • 秘魯納斯卡地區發現約2000年前貓形地畫
    秘魯考古人員近期在納斯卡地區一處山坡上發現一個長37米的貓形地畫,估計它已有大約2000年歷史。秘魯文化部19日在新聞稿中說,貓形地畫刻於人跡罕至的乾旱山坡上,線條寬度從30釐米至40釐米不等,以石塊群相連。考古人員起初利用無人機探索時發現這處地畫,但由於它「位於陡峭山坡上且遭受自然侵蝕,難以看清,即將消失」。
  • 學者在秘魯納斯卡找到新地畫 具體含義成謎(圖)
    2009年10月18日拍攝的一處納斯卡地畫,形似蜘蛛。  秘魯南部納斯卡地區,人跡罕至。  日本學者對其產生了興趣。在獲得秘魯官方批准後,來自於日本山形大學人文學科的學者從去年2月起,就駐紮在伊卡省高原地區。
  • 秘魯發現50多幅神秘納斯卡地畫 距今已超2000年
    參考消息網4月12日報導西媒稱,利用無人機和衛星圖像的支持,秘魯考古學家宣布在秘魯納斯卡荒漠發現50多幅神秘地畫,其存在時間超過2000年。報導稱,這些新的地畫線條形成時間甚至可能更早於目前已經聞名世界的納斯卡地畫,它們位於圍繞帕爾帕山谷的山丘上,與納斯卡地畫相距很遠,不過同樣在秘魯南部伊卡省的海邊地區。這些新發現的地畫內容包括人物、鳥類和貓等,由於時間久遠和風沙侵蝕,這些線條在地面上用人眼難以辨認。
  • 秘魯考古學家歷時數月,重新發現巨型虎鯨納斯卡線條!
    近期,考古學家在秘魯某山丘上重新發現了一幅失落已久的「納斯卡線條」。這幅驚人巨幅圖案描繪的是虎鯨,其長度達到70米,形成時間要追溯到2000多年前,這使其附近周邊地區的古代巨畫歷史都有悠久。早在1960年代,德國考古學家就發現了這虎鯨的納斯卡線條。然而幾十年來,它被認為遺失了。曾經的記錄幾乎沒有留下什麼痕跡,在秘魯文化部的努力下,研究人員終於重新發現了這一遺址。考古團隊最初通過谷歌地圖進行搜索,但對其位置和大小並不清楚,難以查詢。於是,考古學家最終徒步出發,經過數月的努力,找到了遺蹟。
  • 2000年前巨型貓圖被發現,秘魯納斯卡荒原:真假成爭議焦點
    神秘的納斯卡線條大家早有耳聞,但最近在秘魯的納斯卡荒原上又有驚人發現,據BBC報導,該地發現了一隻巨大的貓圖像,長度超過37米,據專家鑑定,這隻貓的創作時間可以追溯至2000年前,但這風格和現代靈魂畫手十分相似!
  • 2000年前巨型貓圖被發現,秘魯納斯卡荒原:真假成爭議焦點!
    神秘的納斯卡線條大家早有耳聞,但最近在秘魯的納斯卡荒原上又有驚人發現,據BBC報導,該地發現了一隻巨大的貓圖像,長度超過37米,據專家鑑定,這隻貓的創作時間可以追溯至2000年前,但這風格和現代靈魂畫手十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