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評論期刊收錄光學10大進展:雷射物理、光譜成像、數據傳輸

2020-07-30 德姐姐

科學家的趣聞

不少的」物理學家「到研究的進階階段,會進化為」哲學家「」文學家「」數學家「也是一件挺神奇的事情。


物理評論期刊收錄光學10大進展:雷射物理、光譜成像、數據傳輸


物理評論期刊收錄光學10大進展:雷射物理、光譜成像、數據傳輸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物理評論期刊收錄光學10大進展:雷射物理、光譜成像、數據傳輸

埃爾溫·薛丁格


物理評論期刊收錄光學10大進展:雷射物理、光譜成像、數據傳輸

艾薩克·牛頓


物理評論期刊收錄光學10大進展:雷射物理、光譜成像、數據傳輸

約翰尼斯·克卜勒


物理評論期刊收錄光學10大進展:雷射物理、光譜成像、數據傳輸

伽利略·伽利雷

中國光學十大進展

話說中國光學10大進展,作為一個(業餘)的電子科學專業的outsider,今天同大學分享中國光學會發起的「中國光學十大進展」評選活動。

物理評論期刊收錄光學10大進展:雷射物理、光譜成像、數據傳輸

「中國光學十大進展」評選活動,旨在向廣大讀者介紹國內科研人員在知名學術期刊上發表的與光學相關的具有重要學術、應用價值的論文,促進研究成果在國內的推廣傳播。

「中國光學十大進展」評選活動,每年的評選結果分為「基礎研究類」和「應用研究類」,各選出十項研究。

投稿類型

候選論文分為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請在在線投稿時選擇:

  1. a. 基礎研究

主要是指為了認識的目的而獲取自然規律、原理的新知識所進行的創造性研究,並不以何特定的或具體的應用為目的而開展的實證性工作或理論性工作。

  1. b. 應用研究

主要是指為了實現某一特定的或具體的應用目的或目標而獲取應用原理、規律的新知識所進行的獨創性研究。

2017「中國光學十大進展」基礎研究類


物理評論期刊收錄光學10大進展:雷射物理、光譜成像、數據傳輸


物理評論期刊收錄光學10大進展:雷射物理、光譜成像、數據傳輸


物理評論期刊收錄光學10大進展:雷射物理、光譜成像、數據傳輸


物理評論期刊收錄光學10大進展:雷射物理、光譜成像、數據傳輸


物理評論期刊收錄光學10大進展:雷射物理、光譜成像、數據傳輸


物理評論期刊收錄光學10大進展:雷射物理、光譜成像、數據傳輸


物理評論期刊收錄光學10大進展:雷射物理、光譜成像、數據傳輸


物理評論期刊收錄光學10大進展:雷射物理、光譜成像、數據傳輸


物理評論期刊收錄光學10大進展:雷射物理、光譜成像、數據傳輸


物理評論期刊收錄光學10大進展:雷射物理、光譜成像、數據傳輸


2017「中國光學十大進展」應用研究類


物理評論期刊收錄光學10大進展:雷射物理、光譜成像、數據傳輸


物理評論期刊收錄光學10大進展:雷射物理、光譜成像、數據傳輸


物理評論期刊收錄光學10大進展:雷射物理、光譜成像、數據傳輸


物理評論期刊收錄光學10大進展:雷射物理、光譜成像、數據傳輸


物理評論期刊收錄光學10大進展:雷射物理、光譜成像、數據傳輸


物理評論期刊收錄光學10大進展:雷射物理、光譜成像、數據傳輸


物理評論期刊收錄光學10大進展:雷射物理、光譜成像、數據傳輸


物理評論期刊收錄光學10大進展:雷射物理、光譜成像、數據傳輸


物理評論期刊收錄光學10大進展:雷射物理、光譜成像、數據傳輸


物理評論期刊收錄光學10大進展:雷射物理、光譜成像、數據傳輸


作為物理學界的權威學術期刊,APS的物理評論系列(Physical Review、Physical Review Letters、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也收錄了不少被評為「中國光學十大進展」的研究論文。


-- 2019 APS的物理評論系列收錄的研究論文--

Self-Organized Kilotesla Magnetic-Tube Array in an Expanding Spherical Plasma Irradiated by kHz Femtosecond Laser Pulses

作者:Shiyi Zhou,中國科學院上海光機所強場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

DOI號:10.1103/PhysRevLett.121.255002

成果描述:在實驗室獲得強度高達千特斯拉量級、自組織放大的強磁場陣列

Compressed Ultrafast Spectral-Temporal Photography

作者:陳烽教授團隊,西安交通大學電子與信息學部;王立代博士團隊,香港城市大學

DOI號:10.1103/PhysRevLett.122.193904

成果描述:提出了一種全新的壓縮超快時間光譜成像術(CUST),在幀率、幀數、和精細光譜成像等方面突破了現有超快成像技術的局限

Nonreciprocal Amplification with Four-Level Hot Atoms

作者:龔尚慶教授、鈕月萍教授等,華東理工大學理學院

DOI號:10.1103/PhysRevLett.123.033902

成果描述:利用普遍存在的原子熱運動和拉曼增益,在無磁光場非互易放大方面取得重要研究進展

Beating the Fundamental Rate-Distance Limit in a Proof-of-Principle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System

作者:王雙教授、何德勇工程師、銀振強教授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

DOI號:10.1103/PhysRevX.9.021046

成果描述:基於免相位後選擇的雙場量子密鑰分發協議,突破了異地孿生光場製備和長距離信道相位補償兩項核心技術,在300km常規光纖信道中,完成了超越線性界限制的高密鑰生成率實驗系統(本文是實驗成果,發表於Physical Review X;理論結果發表於Physical Review Applied,文章標題為Twin-Field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without Phase Postselection)

-- 2018 APS的物理評論系列收錄的研究論文--

Real-Time Observation of the Buildup of Soliton Molecules

作者:劉雪明教授,浙江大學現代光學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

DOI:10.1103/PhysRevLett.121.023905

成果描述:採用時間展寬色散傅立葉變換技術,首次觀測到了鎖模光纖雷射器中孤子分子的完整形成過程


本文參考:

  1. 中國光學會官網;
  2. Physics雜誌;
  3. 華東理工大學
  4.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獲獎研究作者單位的官網
  5. APS美國物理學會

相關焦點

  • 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 凝聚態物理13張立功博導雷射光譜技術與應用 凝聚態物理14佟存柱博導光子晶體雷射器 >光學工程19張峰博導先進光學製造技術,複雜光學曲面製造技術 光學工程20吳一輝博導MEMS光學、聲學傳感器,微流控晶片,雷射震動測試系統,微光譜成像拉曼
  • 中國雷射雜誌社發布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
    3月20日,中國雷射雜誌社發布「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第十五屆)。量子密鑰分發、光子晶片、智能雷射器、全色雷射顯示等20項重大光學進展入選(基礎研究類與應用研究類各10項)。由於成果本身突出的學術水平,以及評審專家的嚴格公正,這一獎項,已經在學術界被廣泛認可。
  • 《物理評論快報》報導物理學院極端光學研究團隊強雷射分子隧道...
    強雷射場下原子分子隧道電離是強場物理的基本問題,對光場調控原子分子動力學有著重要影響,比如電子關聯和高次諧波產生等。理論上精確描述在強雷射場作用下分子隧道電離是非常困難的(見下圖),人們對從分子隧道電離電子波包的特徵缺少深入認識,通常近似地認為分子隧道電離的電子波包為平面波。
  • 科研進展:首實現四邊類波導光學諧振腔低溫調製光譜及紫外雷射輸出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中科院強雷射材料重點實驗室張龍研究員、董紅星博士領銜的光學微腔研究小組在光學諧振腔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研究首次實現了四邊類波導光學諧振腔低溫調製光譜及紫外雷射輸出,成功解析非規則六邊形回音壁微腔對低維光場的調製分布。
  • 挑戰化學成像極限:中國科大實現單分子拉曼光譜成像
    這項研究結果突破了光學成像手段中衍射極限的瓶頸,將具有化學識別能力的空間成像解析度提高到一個納米以下,對了解微觀世界,特別是微觀催化反應機制、分子納米器件的微觀構造,以及包括DNA測序在內的高分辨生物分子成像,具有極其重要的科學意義和實用價值,也為研究單分子非線性光學和光化學過程開闢了新的途徑。該成果於北京時間6月6日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雜誌上在線發表。
  • 做科研都離不開的技術,這本期刊14位院士坐鎮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光學學會主辦,由鋼鐵研究總院、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聯合承辦的學術性刊物。
  • 2018年EI收錄中文期刊目錄更新 新增5種至158種
    Elsevier官網於2018年1月1日更新了EI Compendex目錄,共收錄中文期刊158種,其中新增期刊5種。  《分析化學》、《質譜學報》、《光譜學和光譜分析》等位列其中,繼續保持收錄。
  • 中國雷射雜誌社發布2019年中國光學十大進展
    量子密鑰分發、光子晶片、智能雷射器、全色雷射顯示等20項重大光學進展入選。中國雷射《返樸》專稿今天(3月20日),中國雷射雜誌社發布「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第十五屆)。量子密鑰分發、光子晶片、智能雷射器、全色雷射顯示等20項重大光學進展入選(基礎研究類與應用研究類各10項)。由於成果本身突出的學術水平,以及評審專家的嚴格公正,這一獎項,已經在學術界被廣泛認可。
  • 光子學公開課|中國科學院陳佳寧研究員:近場光學成像與光譜在半導體光學中的應用
    在本次課程中,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的譚平恆老師將首先介紹拉曼光譜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拉曼光譜技術,以及其團隊在二維半導體材料及其範德華異質結及石墨烯基材料的聲子物理中所取得的部分成果。    接下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張堯老師將對基於掃描探針的單分子光學成像技術的基本原理和最新進展進行介紹,特別是詳細闡述單分子針尖增強拉曼成像和單分子光致螢光成像技術在成像解析度上的最新突破和潛在應用。浙江大學的朱海明老師將介紹超快雷射光譜基本原理和在幾個典型光電轉換體系中的應用。
  • 「極端光學創新研究團隊」在《物理評論快報》發表強雷射場下原子...
    量子遂穿是量子力學基本問題之一,通過對量子隧穿電流的測量,可以實現原子尺度的表面成像,是隧道掃描顯微鏡的基本原理。但如何描述和測量電子在勢壘下的動力學行為一直未得到深入研究,在原子波函數層次上,開展量子遂穿的實驗研究一直是比較困難的。在飛秒強雷射和原子分子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雷射場會將原子內部的庫倫場壓低,形成了處於基態電子可以發生隧穿的勢壘,即隧道電離。
  • 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2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4 固體雷射及頻率變換技術鄭權5 液晶自適應光學系統曹召良6 非成像光學,LED照明設計劉華7 微波光子晶體馮曉國8 現代光譜儀器技術崔繼承9 先進光學製造技術範鏑10 全息衍射元器件研究李文昊11 微光機電系統與太陽能吸收材料研究梁中翥12 液晶光學與自適應光學技術穆全全13 超微細加工技術譚鑫14 先進光學製造技術薛棟林15 深紫外光學薄膜技術張立超16 矢量衍射理論及光柵研製技術張善文
  • 自適應光學助力太陽高分辨力光學成像技術發展與應用
    通過觀察太陽大氣在空間和時間尺度中的物理變化過程,並建立模型,我們將有望預測太陽的活動,從而避免其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危害。基於大口徑太陽光學望遠鏡對太陽大氣進行高分辨力層析成像是觀測太陽活動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受到地球大氣湍流的影響,大口徑光學望遠鏡原本可以分辨的細小結構,也會被模糊成一團,需要自適應光學技術對湍流擾動進行實時探測和補償,讓望遠鏡發揮其極致性能。
  • 上海交大物理與天文學院科研團隊成果獲評「2018中國光學十大進展」
    2019年3月19日,中國雷射雜誌社在上海浦東召開「2018中國光學十大進展」發布會,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中科院技物所、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機構的成果獲此殊榮(基礎研究類與應用研究類各10項)。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金賢敏團隊和盛政明、陳燕萍團隊分獲基礎研究類和應用研究類「2018年中國光學十大進展」。
  • 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發布 量子密鑰分發等20項重大光學進展入選
    3月20日,中國雷射雜誌社發布「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量子密鑰分發、光子晶片、智能雷射器、全色雷射顯示等20項重大光學進展入選(基礎研究類與應用研究類各10項)。據悉,中國光學十大進展由中國雷射雜誌社發起,經過首輪推薦、初評、終評三個環節,最終20項優秀的光學成果從110項研究進展中脫穎而出,入選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基礎研究類與應用研究類各10項)。
  • 超快光學與光譜成像技術團隊
    團隊面向環境、生命科學的應用需求,圍繞超快雷射科學,結合太赫茲科技和微結構材料,開展極端時空尺度下的大氣汙染光譜監測、太赫茲無損檢測、生物醫學光譜成像等方面的新技術和新方法研究
  • 開創性的研究顯示雷射光譜線寬是經典的物理現象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一個開創性的研究將會改變科學家理解和描繪雷射的方式——建立起經典物理和量子物理之間的新的聯繫。在一個綜合性的研究並發表在期刊《Progress in Quantum Electronics》上的研究結果,來自薩裡大學的研究人員,同來自德國的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和德國弗勞恩霍夫的 IOSB的研究人員一起,對60年來圍繞著雷射原理的傳統理論和雷射光譜的線寬提出了質疑——這一理論是控制和測量光波長的基礎。
  • ...團隊」在《物理評論快報》發表強雷射場下原子隧道電離研究新進展
    量子遂穿是量子力學基本問題之一,通過對量子隧穿電流的測量,可以實現原子尺度的表面成像,是隧道掃描顯微鏡的基本原理。但如何描述和測量電子在勢壘下的動力學行為一直未得到深入研究,在原子波函數層次上,開展量子遂穿的實驗研究一直是比較困難的。在飛秒強雷射和原子分子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雷射場會將原子內部的庫倫場壓低,形成了處於基態電子可以發生隧穿的勢壘,即隧道電離。
  • 《物理評論快報》報導極端光學創新研究團隊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人工微結構和介觀物理國家實驗室「極端光學創新研究團隊」劉運全教授和龔旗煌院士等,實驗上測量了800nm和400nm圓偏振雷射與Xe原子相互作用的多光子電離過程,通過冷靶電子離子動量譜儀,實現光電子能譜和動量譜的高精度測量。實驗上,他們發現在400nm波長條件下,測量到可分辨多光子特徵的電子能譜和動量譜結構,如圖1(a)。
  • 2020年第3期「光學三維成像與傳感」 特約專欄
    《紅外與雷射工程》「光學三維成像與傳感」特約專欄於2020年3期正式上線啦!此次專欄由陳錢、趙慧潔、左超三位老師精心策劃,涵蓋光學三維成像與傳感相關領域熱點研究方向。廣大讀者請隨小編一道,來了解下國內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動態吧!
  • 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揭曉—新聞—科學網
    3月20日,「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揭曉,量子秘鑰分發、光子晶片、智能雷射器、全色雷射顯示等20項重大光學進展入選(基礎研究類與應用研究類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