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快光學與光譜成像技術團隊

2021-01-15 南開大學現代光學研究所
團隊面向環境、生命科學的應用需求,圍繞超快雷射科學,結合太赫茲科技和微結構材料,開展極端時空尺度下的大氣汙染光譜監測、太赫茲無損檢測、生物醫學光譜成像等方面的新技術和新方法研究,突破現有產品的性能限制,提供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先進光譜和成像技術。面向交叉研究需要,團隊由具有超快光學、生物光子學、信息光學、材料、量子計算和化學等不同研究背景的教師組成,入選天津市高層次創新創業團隊、南開大學百名青年學科帶頭人支持計劃團隊項目。2016年獲得天津市自然科學一等獎,2018、2019年分別獲得天津市專利獎優秀獎、金獎。團隊主持載人航天工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撐計劃等項目30多項,在研合同經費近3000萬元。主持中國第一臺在軌有害氣體檢測裝置研製工作,成果應用於天宮一號、天宮二號空間站;主持大氣環境探測衛星全鏈路光學仿真項目,服務於環境監測衛星立項論證。團隊圍繞如何駕馭超快雷射,提出了高達 1014W/cm2 光強原位測量及調控新機制,為遠至數百公裡大氣汙染探測、雷射通信等應用提供新原理;發現了太赫茲波空間強束縛新現象,進而實現 1/40 波長解析度太赫茲超分辨成像;並構建全光碟機動新型波蕩器,獲得世界領先水平太赫茲輻射轉換效率,為早期癌症診斷提供新技術。相關研究成果多次被高水平期刊推薦為封面彩圖、彩頁插圖、年度亮點論文等;被中央電視臺、天津電視臺等媒體廣泛報導,併入選南開大學百年校慶成果展和宣傳片。團隊鼓勵同學積極參加國內外學術活動,近年20餘人次獲得中國光學學會王大珩光學獎、天津市大學生創新獎學金特等獎、黨建工作優秀黨員標兵、優秀博士論文、智慧財產權創新創業發明與設計大賽一等獎、南開大學研究生周恩來獎學金、國家獎學金等,畢業生就業情況令人滿意。劉偉偉 教授
林列   研究員
陳平   研究員
張揚   研究員
王曉雷 研究員
張楠  副研究員
龔誠   副教授
孫陸   講師
郭蘭軍 實驗師

更多信息請查詢:http://femto-nankai.cn/

相關焦點

  • 成像光譜偏振技術
    成像偏振儀可獲取目標的成像和偏振信息,但缺少目標的光譜信息。現有探測與識別手段 ( 成像光譜技術或成像偏振技術 ) 都存在探測盲區。成像光譜儀不能識別相同材質 ( 特徵光譜相同 ) 製作的遠距離目標,如幾十乃至數千公裡外的飛機、飛彈、衛星等。要想獲取遠距離小尺度目標的形狀信息,則光學系統的焦距必須很長,儀器的尺寸、重量都大得不可接受。
  • 鄧玉強:超快光學的拓荒者
    勇於創新,踏上超快光學跑道  鄧玉強說自己很幸運,一畢業就進入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工作。那時博士畢業生還不多,領導對他很重視,他的第一項工作是研製飛秒脈衝計量標準,解決超短脈衝時域參數無法溯源的問題。
  • 中國光學十大進展|超快相機、回音壁聚光、新型光晶片等入選
    在基礎研究類中,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陳烽製造了每秒4萬億幀的超快相機,光譜解析度達到了亞納米級(1米=10的9次方納米),刷新超快成像記錄。陳烽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利用一束「顏色」規律變化的奇妙雷射,他們「按一次快門」就能記錄下微觀世界的超快運動過程,讓光子的運動軌跡像電影《黑客帝國》裡的子彈一般慢動作回放。
  • 光子學公開課|中國科學院陳佳寧研究員:近場光學成像與光譜在半導體光學中的應用
    2020年12月04日,光子學公開課正式推出「光譜學技術」專題系列課程。    光譜學技術是一種在諸多領域應用非常廣泛的具有非破壞性的分析手段。其核心思想是分析光與物質相互作用隨波長的變化關係。
  • 南科大金大勇團隊打造光學多維度超分辨「街景地圖」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講席教授金大勇研究團隊和北京大學教授席鵬研究團隊成功開發了光譜偏振光學斷層成像技術(SPOT),結合親脂探針,從光強、光譜和偏振三個光學維度分別解析脂膜的形態、極性和相位,首次實現了細胞內10種亞細胞器膜的同時成像並對其脂質動力學進行了分析。
  • 物理評論期刊收錄光學10大進展:雷射物理、光譜成像、數據傳輸
    話說中國光學10大進展,作為一個(業餘)的電子科學專業的outsider,今天同大學分享中國光學會發起的「中國光學十大進展」評選活動。評選活動,旨在向廣大讀者介紹國內科研人員在知名學術期刊上發表的與光學相關的具有重要學術、應用價值的論文,促進研究成果在國內的推廣傳播。
  • 薄而超快的光電探測器可以看到整個光譜
    這意味著它們比與之集成的其他技術(例如矽晶片)更大,更慢。 RMIT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的新型超高效寬帶光電探測器比最小的市售光電探測器裝置至少薄1000倍。 在該技術的重大飛躍中,該原型設備還可以看到紫外光和近紅外光之間的所有陰影,這為在同一晶片上集成電氣和光學組件提供了新的機會。
  • 多光譜成像技術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魔咖色域,ID:Mycolordoc】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多光譜成像是多波段光譜圖像獲取、處理、複製、顯示等系列技術的簡稱;通常認為在可見光譜段的多光譜圖像的光譜解析度大於10nm,該解析度能夠以較高的精度擬合或重建自然界中多數目標的輻射光譜或反射光譜信息
  • 什麼是高光譜成像技術?
    高光譜成像技術是近二十年來發展起來的基於非常多窄波段的影像數據技術,其最突出的應用是遙感探測領域,並在越來越多的民用領域有著更大的應用前景。它集中了光學、光電子學、電子學、信息處理、計算機科學等領域的先進技術,是傳統的二維成像技術和光譜技術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一門新興技術。
  • 聚焦光譜分析技術前沿「超快光譜」——光譜分析前沿技術論壇(北京...
    (北京)」現場  「光譜分析前沿技術論壇(北京)」的內容較多的集中於超快光譜技術。  「光譜分析前沿技術論壇(北京)」邀請了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李運良研究員、北京師範大學張文凱教授介紹二維中紅外超快光譜、超快X射線光譜的技術進展及應用。
  • 長春光機所突破航天高解析度高光譜成像關鍵技術
    日前,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突破了航天高解析度高光譜成像關鍵技術。該技術利用離軸三反非球面光學系統、複合稜鏡分光、推掃成像和指向鏡運動補償技術,有效解決了航天高光譜遙感中高空間解析度、高光譜解析度與圖像高信噪比之間的矛盾,突破了視場分離、光譜分光、在軌光譜輻射定標等關鍵技術瓶頸,為我國航天高解析度高光譜成像技術的工程化奠定了技術基礎。
  • 光譜成像知多少
    光譜成像技術起源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其前身是多光譜遙感成像技術。由於光譜成像具有良好的信息獲取能力,光譜成像技術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已經發展出多種光譜成像技術,成像光譜儀產品不斷更新換代。色散型光譜成像技術和幹涉型光譜成像技術都是通過推掃或擺掃的方式獲得目標的二維空間信息和一維光譜信息,對平臺的穩定性要求很高,且在同一次曝光中獲取所有譜段的光譜信息。採用濾光片的光譜成像方案,無論是採用多個濾光片並行獲取多個波長的圖像信息,還是採用依次切換濾光片的方式,都需要根據系統的光譜響應來設置合適的曝光時間,從而獲得最大的信噪比。
  • 成像光譜儀光譜定標技術的背景及原理
    成像光譜儀光譜定標的背景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1/335885.htm  成像光譜儀將成像技術與光譜技術結合在一起,在探測地物空間特徵的同時對地物像元色散成像,一般提供幾十個或上百個地物光譜成像圖,為生態、地質、礦產、海洋、陸地水資源、冰雪和大氣環境等學科提供了更廣的研究手段
  • 研究人員將先進的光譜技術與醫療成像相結合
    (文章來源:攜手健康網) 研究人員第一次使用了一種稱為雙梳光譜的先進分析技術來快速獲取極其詳細的高光譜圖像。 西班牙馬德裡卡洛斯三世大學的研究小組負責人佩德羅·馬丁·馬特奧斯說:「雙梳光譜技術通過提供無與倫比的光譜解析度和準確性以及較短的採集時間而無需移動部件,徹底改變了光譜學。」 「我們新的直接高光譜雙梳成像方法將有可能擴展當前雙梳系統的大多數點檢測功能,以創建整個場景的光譜圖像。」
  • 有望助力研究新冠病毒瞬態作用機理 西安市科學家超快過程研究獲...
    2020年3月20日,中國雷射雜誌社發布了「2019中國光學十大進展」。西安交通大學電信學部陳烽教授團隊的「壓縮超快時間光譜成像術」成果入選「2019中國光學十大進展」。這也是該研究團隊在入選「2015中國光學十大進展」之後的第二次入選。
  • 計算光譜成像的前沿進展簡介
    過去30年,掃描技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步,例如,謝克納(Schechner)和納亞爾(Nayar)將一個隨空間場景變化的濾波片固定到一臺可移動的照相機上,當相機移動時,它會多次感知場景中的每個像素,每次感知都在不同的光譜波段上。與之前掃描的方法不同,聲光可調濾光片(AOTF)和液晶可調濾光片(LCTF)基於偏振的原理,可以達到非常快的掃描速度。
  • 超快光學團隊在固體高次諧波和納米集成光子晶片方面取得進展
    4月16日,物理學權威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同一天發表了物理學院陸培祥教授領導的超快光學團隊的兩項研究成果楊氏雙縫幹涉是光學一個非常經典的實驗,通常是空間上的雙縫幹涉。超快光學團隊將空間域的雙縫幹涉推廣到時間域,發現少周期雷射跟固體作用時在時間域會形成阿秒雙縫幹涉,輻射的固體高次諧波光譜即幹涉條紋。利用幹涉條紋,超快光學團隊提出了重構固體能帶的方法。
  • 成果速遞 | 超高分辨散射式近場光學顯微鏡在超快研究領域最新應用...
    研究者以範德瓦爾斯半導體中的WSe2材料為例,利用德國neaspec公司的納米空間分辨超快光譜和成像系統,通過飛秒雷射激發研究了WSe2材料中光波導在空間和時間中的電場分布,並成功提取了飛秒光激發後光學常數的時間演化關係。
  • 美國研發出雷射器晶片級光學頻率梳的高光譜成像系統
    近日,美國科研人家研發出基於太赫茲量子級聯雷射器的晶片級雙光學頻率梳的高光譜成像系統。雷射器不僅體積小還高效,與微型晶片組裝。就可以檢測藥物中的分子或對患者皮膚中的組織進行分類。與太赫茲成像系統相比,該微型晶片低成本高效率。成像速度極快。
  • 拉曼、橢圓偏振、光學光譜技術常見問題解答
    中的應用,涉及:拉曼、橢圓偏振、光學光譜和輝光放電,四種光學光譜技術,為大家帶來滿滿的知識技能包。課上同學們積極留言互動,那麼針對這三種光學光譜技術,大家都有哪些疑問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1. 什麼是CCD TE製冷?CCD探測器的製冷方式一般分為兩種:熱電製冷(TE)和液氮製冷(L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