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而超快的光電探測器可以看到整個光譜

2020-11-30 騰訊網

藝術家對RMIT大學研究人員創造的光電探測器設備的印象。圖片來源:埃拉·馬魯申科

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世界上第一臺能夠看到所有陰影的光探測器,該原型裝置可從根本上縮小現代技術的最基本要素之一。

光電探測器通過將光攜帶的信息轉換為電信號來工作,並被廣泛用於從遊戲機到光纖通信,醫學成像和運動探測器的技術中。當前,光電探測器無法在一種設備中感測超過一種顏色。

這意味著它們比與之集成的其他技術(例如矽晶片)更大,更慢。

RMIT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的新型超高效寬帶光電探測器比最小的市售光電探測器裝置至少薄1000倍。

在該技術的重大飛躍中,該原型設備還可以看到紫外光和近紅外光之間的所有陰影,這為在同一晶片上集成電氣和光學組件提供了新的機會。

新的可能性

這項突破性技術為改善生物醫學成像打開了大門,促進了對癌症等健康問題的早期發現。

研究主要作者,博士。研究員Vaishnavi Krishnamurthi說,在光電檢測技術中,使材料更薄通常會犧牲性能。

她說:「但我們設法製造出一種設備,該設備具有強大的衝頭,儘管它比納米薄,但比針頭的寬度小一百萬倍。」

除了縮小醫療成像設備外,超薄原型還為更有效的運動檢測器,低光成像和可能更快的光纖通信打開了可能性。

Krishnamurthi說:「生物醫學成像設備中較小的光電探測器可能會導致放射治療過程中更準確地靶向癌細胞。」

與我們今天擁有的大型設備相比,縮減技術還可以幫助提供更小的可攜式醫療成像系統,這些系統可以輕鬆地帶入偏遠地區。」

光電探測器的特寫照片。來源: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

照亮光譜

光電探測器的通用性和實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三個因素:它們的工作速度,對較低水平光的靈敏度以及可以感應到多少光譜。

通常,當工程師嘗試在其中一個領域中提高光電探測器的功能時,其他功能中的至少一項已被削弱。

當前的光電檢測器技術依賴於三到四層的堆疊結構。

想像一下一個三明治,其中有麵包,黃油,奶酪和另一層麵包-不管您擠壓該三明治有多好,它總是四層厚,如果去掉一層,就會影響質量。

RMIT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報廢了堆疊模型,並研究了如何在晶片上使用納米厚度的層(厚度僅為一個原子)。

重要的是,他們這樣做不會降低光電探測器的速度,低光靈敏度或光譜的可見性。

該原型設備可以解釋從深紫外線到近紅外波長的光,使其對比人眼更寬的光譜敏感。

它的執行速度比眨眼快一萬倍。

納米薄技術

團隊面臨的主要挑戰是確保縮小光電檢測器時電子和光學性能不會降低,這是以前阻止了光檢測技術小型化的技術瓶頸。

首席研究員Sumeet Walia副教授說,所用的材料,一硫化錫,價格低廉,自然豐富,因此對電子和光電子學具有吸引力。

「該材料允許裝置在低照明條件極其敏感,使得它適合於在寬的低光攝影光譜」,他說。

Walia說,他的團隊正在研究其光電探測器的行業應用,該探測器可與CMOS晶片等現有技術集成。

他說:「隨著進一步的發展,我們可能會考慮在夜間使用安全攝像機進行更有效的運動檢測以及更快,更有效的數據存儲等應用。」

相關焦點

  • 世界上第一個可以看到所有陰影的光電探測器
    圖片來源:埃拉·馬魯申科(Ella Marushchenko)薄而超快的光電探測器可以看到整個光譜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世界上第一臺能夠看到所有陰影的光探測器,該原型裝置可從根本上縮小現代技術的最基本要素之一。
  • 液態金屬合成納米級薄膜光電探測器,眨眼間發現更寬的光譜範圍
    液態金屬合成納米級薄膜光電探測器,比眨眼更快的發現更寬的光譜範圍導讀: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世界上第一臺能夠看到所有陰影的光探測器,該原型裝置可從根本上縮小現代技術的最基本要素之一。單硫化錫(SnS)是一種低成本的,自然豐富的,具有可調帶隙的層狀材料,在原子厚度處顯示出優異的載流子遷移率和大吸收係數的特性,使其對電子和光電器件具有吸引力。但是,缺乏成功的合成技術來製備大面積和化學計量原子上薄的SnSS層(主要是由於強的層間相互作用)阻礙了這些特性在通用應用中的探索。RMIT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的新型超高效寬帶光電探測器比最小的市售光電探測器裝置至少薄1000倍。
  • 光譜用光電探測器介紹
    端窗型光電倍增管的特點還包括它擁有從更大面積的光敏面(幾十平方毫米到幾百平方釐米的光陰極)。端窗型光電倍增管中還有針對高能物理實驗用的,可以廣角度捕集入射光的大尺寸半球形光窗的光電倍增管。  由於外加電壓的變化會引起光電倍增管增益的變化,對輸出的影響很大,因此對供給光電倍增管的工作電源電壓要求較高,必須有極好的穩定性。
  • 新型光電探測器,有出色的傳感和成像能力
    光電探測器是光傳感器;在照相機和其他成像器件中,光電探測器可感知被稱為光子的基本粒子的圖案,並根據這些圖案創造圖像。不同的光電探測器可感知到的光譜範圍不同。例如,在夜視鏡中,就可使用光探測器來感知肉眼不可見的熱輻射。另外,通過了解物質反射光的特性,光電探測器還可用於識別環境中的化學物質。
  • 最新論文|真空紫外光電探測器
    高性能VUV探測器在空間科學、輻射監測、電子工業和基礎科學等領域具有重要意義。在VUV區域工作的光電探測器通常必須在清潔、超高真空環境中工作,並且不能在有輻射的情況下相互作用而降解。此外,需要低水平的背景噪聲來幫助檢測相對較弱的信號。最初設計用於可見光譜範圍的矽光電二極體也可用於VUV區域,但顯著的缺點在於其從X射線到近紅外的固有寬帶響應和輻射降解。
  • 白皮書 | 光電二極體探測器的最大可測量功率
    光電二極體探測器的最大可測量功率光電二極體是測量光源的光功率最為常用的探測器之一。MKS Instruments Newport的光電二極體探測器經光譜響應度校準用於單色光光源的測量,並且可以測量高達2 W的光功率。然而,最大功率規格只是簡單的為用戶進行探測器的選擇提供了參考信息。實際上,光電二極體工作中的最大功率取決於許多種因素,例如光電二極體輸出的飽和電流,光源的波長,是否使用諸如漫射器或者中性密度濾光片此類的光衰減器以及功率表的最大輸入電流。
  • 光電探測器的選擇指南
    光電探測器是將光輻射轉化為電量的一種元器件,被廣泛的應用於各行業當中。市場上的光電探測器種類繁多,如何才能夠高效、簡易的選擇一款合適光電探測器?我們可以將市場上的光電探測器做個分類,一般可以按照工作波段以及探測器工作原理區分,這樣我們就可以按照我們的需求去選擇對應的探測器了。
  • 光電探測器的性能參數及應用
    1、靈敏度(或稱響應度)   靈敏度RV (或RI ) 的定義為:探測器輸出電壓VS(或輸出電流IS)與輸入光功率P之比。   由於靈敏度與入射光波長關係密切。入射波長不同,探測器的靈敏度也不同,所以一般還須給出靈敏度的光譜響應特性。在光譜響應特性曲線中,探測器的光譜響應範圍是峰值靈敏度下降一半時的波長範圍。
  • 水切倫科夫探測器陣列最後一批光電倍增管完成交付
    水切倫科夫探測器陣列是主要的探測器陣列,水是探測器的介質.採用預處理+膜過濾+後級精處理水處理工藝,調試運行結果表明該工藝出水能滿足探測器進水水質高要求.工藝出水濁度,TOC,顆粒數(>1μm)都達到了設計預期要求,能為水切倫科夫探測器陣列提供合格的探測器介質。
  • 可用於高性能光電探測器的新型材料
    德勒斯登亥姆霍茲研究中心(HZDR)的物理博士生Himani Arora證明了這種金屬有機框架可以用作寬帶光電探測器。由於它不含任何成本密集型的原材料,因此可以廉價批量生產。 近二十年來,金屬有機框架(MOFs)已成為人們夢寐以求的材料體系。到目前為止,這些高度多孔的物質,其中高達90%是由空曠的空間構成的,主要用於儲存氣體、催化或在人體內緩慢釋放藥物。
  • 新型石墨烯光電探測器:轉化速度接近極限
    西班牙和美國科學家合作研製出一種基於石墨烯的光電探測器轉化儀,其能在不到50飛秒(1秒的一千萬億分之一)的時間內將光轉化為電信號,幾乎接近光電轉化速度的極限,將大力助推多個領域的發展。  高效的光電轉化技術,因為能讓光所攜帶的信息轉化成可在電子電路中進行處理的電信號,在從照相機到太陽能電池等多個關鍵技術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也是數據通訊應用的重要支撐。儘管石墨烯是一種擁有極高光電轉化效率的材料,但此前科學家們並不知道其對超短光脈衝的反應究竟有多快。
  • Nature Materials:拓撲半金屬光電探測器
    現有的商用中紅外光電探測器存在著成本高、難以集成、室溫不可用或探測速度慢等問題。目前,需要高速、高靈敏度、易於集成、室溫可用的PDs以應對高通量紅外光譜儀、高速成像等中紅外乃至太赫茲波段光電探測的需求。PDs根據原理分為光電效應類探測器(photon-typedetectors)和光熱效應類探測器(thermal-type detectors)。
  • 紅外光電探測器的新概念
    美國、法國都先後報導了16微米 HgCdTe紅外焦平面探測器的實驗室成像情況。而具有較好均勻性的量子阱光探測(QWIPs )光電探測器在甚長波和大規模紅外焦平面列陣器件方面,將與HgCdTe 光伏型探測器技術形成互補。為提高大氣層溫度與溼度、深空冷目標的探測性能,甚長波紅外焦平面探測器還將是紅外光電器件研究領域的熱點。
  • 南京大學研製出迄今最薄的單晶雜化鈣鈦礦柔性光電探測器
    他們通過將雜化有機-無機鈣鈦礦材料的高折射率與其優秀的電學特性相結合,首次從實驗上證實利用雜化有機-無機鈣鈦礦超構材料可以高效捕獲可見光並實現高效的光電轉化【Nanophotonics 9, 3323-3333 (2020)】。
  • 用於下一代可穿戴設備的有機光電探測器
    目前市場上的光電探測器都是基於剛性的無機晶體材料,其機械柔性有限。相比之下,基於有機聚合物和分子的光電探測器由於其固有的機械柔性、易於加工、可調的光電特性、良好的光傳感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已經成為很有前途的替代選擇。
  • ...機所等研製出高靈敏度鈣鈦礦單晶-石墨烯複合垂直結構光電探測器
    近日,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光子實驗室的於偉利與羅切斯特大學郭春雷研究團隊合作,針對基於鈣鈦礦多晶薄膜的光電探測器性能易受晶界和晶粒缺陷的影響問題,採用空間限域反溫度結晶方法,合成了具有極低表面缺陷密度的MAPbBr3薄單晶,並將該高質量的薄單晶與高載流子遷移率的單層石墨烯結合,製備出了高效的垂直結構光電探測器。
  • 聚焦光譜分析技術前沿「超快光譜」——光譜分析前沿技術論壇(北京...
    (北京)」現場  「光譜分析前沿技術論壇(北京)」的內容較多的集中於超快光譜技術。當入射光脈衝照射在所研究的物理體系上時,會觸發體系內產生一些非平衡的動力學過程,可以通過出射光中的信號來了解這些非平衡過程。「超快」這個形容詞指的是所研究現象的時間尺度,時間尺度可以跨越幾個數量級,從阿秒到納秒;「超快」也可以指光脈衝的寬度或脈衝間隔。  超快光譜的出現,讓人們能通過「慢動作」觀察到處於化學反應過程中的原子與分子的轉變狀態,給化學以及相關科學領域帶來一場新的革命。
  • 光電探測器的工作原理分析
    光電探測器是一種能夠將光輻射轉換成電量的一個器件,它利用這個特性可以進行顯示及控制的功能。光探測器可以代替人眼,而且由於具有光譜響應範圍寬的特點,光探測器亦是人眼的一個延伸。光電探測器利用被照射材料由於輻射的關係電導率發生改變的物理特點,它的用途比較廣泛,主要應用在軍事及國名經濟的各個領域上。光電探測器的應用有哪些?
  • 進展 | 超低暗電流高性能近紅外矽基光電探測器研究
    執行光電信號轉換的光電探測器是光電鏈路的基本組成部分之一,雖然矽基光電探測器廣泛應用於可見光譜範圍(0.4-0.7μm),但通訊窗口1.31和1.55μm的近紅外光子能量並不足以克服Si帶隙(1.12 eV)誘導光生電流,因此如何實現矽基探測器1.1μm以上的近紅外探測仍然是發展單片光電集成技術所面臨的難題。
  • 超低暗電流高性能近紅外矽基光電探測器研究獲進展
    執行光電信號轉換的光電探測器是光電鏈路的基本組成部分之一,雖然矽基光電探測器廣泛應用於可見光譜範圍(0.4-0.7 μm),但通訊窗口1.31 μm和1.55 μm的近紅外光子能量並不足以克服Si帶隙(1.12 eV)誘導光生電流,因此如何實現矽基探測器